2015春浙江大学《精神障碍护理学》模拟卷及答案

所属学校:浙江大学 科目:精神障碍护理学 2015-05-12 18:35:13
《精神障碍护理学》模拟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于何时起施行?
A.2012年10月18日B.2013年5月1日
C.2013年1月1日D.2012年10月26日
我国最早有关精神障碍现象的文字记载见于
A.《内经》B.《尚书.微子》C.《素问》D.《难经》
主张去掉了患者身上的铁链,人道地对待患者,被认为是精神医学的首次革新运动的创始人是
A.比奈尔B.希波克拉底C.克雷丕林D.弗洛伊德
2007年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公布我国严重精神障碍人数达
A.1500万B.1600万C.1700万D.1800万
病因和病理改变明确的精神障碍约占全部精神障碍的
A.30%B.40%C.50%D.10%
研究认为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与遗传因素有肯定的关系,属于一种
A.单基因遗传方式B.遗传性疾病C.多基因遗传方式D.双基因遗传方式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的缩写字母为
A.ICDB.DSMC.CCMDD.CCND
关于幻觉的定义:
A.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知B.对客观事物的胡思乱想
C.缺乏相应客观刺激时的知觉体验D.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感知体验
感觉阈值下降表现为
A.感觉增强B.感觉过敏C.感觉倒错D.不真实感
关于生物学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在精神障碍的发生中的作用,正确的是
A.各起一半作用B.生物学因素为主
C.心理社会因素为主D.致病因素在不同的精神障碍中作用大小不同
无人在场时,某精神障碍患者却听见有责骂自己的声音,属于何种症状?
A.错觉B.幻听C.感知综合障碍D.意识障碍
患者认为自己内心所想的事,未经语言文字表达就被别人知道了,但别人是如何知道的却描述不出,是何症状
A.被洞悉感B.幻觉C.错觉D.关系妄想
某一观念或概念,反复地出现于患者的脑内,患者有主观的被迫感和痛苦感,自知不必要又无法摆脱。该症状称:
A.强迫观念B.矛盾思维C.强制性思维D.思维插入
关于妄想,正确的是:
A.大量涌现的不自主观念B.用无关的具体概念代替某一抽象概念
C.无法说服的病理性歪曲信念,病态的推理判断D.无法摆脱的重复出现的观念
患者想吃饭,即出现“吃饭!吃饭”的声音,患者想看书就听见“看书去、看书去”,是何症状?
A.被洞悉感B.思维鸣响C.反射性幻觉D.机能性幻觉
患者说“混蛋送我来住院,渣滓洞里住神仙,冰天雪地冻死人……”是何症状?
A.联想奔逸B.词的杂拌C.破裂性思维D.刻板语言
思维活动在某一概念上停滞不前,问患者一系列问题时,患者每次重复第一次回答时的内容,是何精神症状?
A.持续言语B.重复言语C.刻板言语D.模仿言语
患者反复思考“讲话多了会不会死人”?为此反复询问多个医生,是何症状?
A.强迫观念B.强制思维C.思维插入D.幻觉
某男,25岁,近几个月多次撞向汽车轮胎,解释为“投胎”重新做人,该症状属于
A.诡异性思维B.幻觉C.迷信D.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精神障碍患者中自杀最多的疾病是
A.神经衰弱B.抑郁症C.精神分裂症D.强迫症
虚构常见于
A.各种原因引起的抑郁B.各种原因引起的痴呆
C.各种原因引起的感知障碍D.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外伤
患者在没有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出现不语不动,肢体任人摆布,该症状属于:
A.痴呆B.木僵C.情感淡漠D.不合作
某精神障碍患者认真讲了一段话,每句话都通顺,结构完整,意义可理解,但整体内容缺乏主题,段与段之间缺乏内在联系。是何精神症状?
A.思维散漫B.思维破裂C.思维贫乏D.思维不连贯
某精神障碍患者不通过眼睛就说看到头脑里有一个人像,不通过耳朵就听到脑子里有人说话的声音,属于何种症状?
A.真性幻觉B.假性幻觉C.功能性幻觉D.反射性幻觉
某女士突闻父母遭遇车祸身亡而僵住不动,片刻后号啕大哭,捶胸顿足,言语凌乱,狂奔呼叫。最可能的医学诊断是
A.癔症B.急性应激障碍C.创伤后应激障碍D.适应性障碍
关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急性肌张力障碍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A.应立即停止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B.大多发生于使用传统(经典)药物治疗的患者
C.表现为眼上翻、斜颈、面部怪相和扭曲、吐舌、角弓反张和脊柱侧弯等
D.肌注东茛菪碱0.3mg或异丙嗪25-50mg,可即时缓解
诊断精神分裂症具有特征性意义的症状是
A.原发性妄想B.幻觉C.思维化声D.读心症
关于谵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谵妄的关键症状是意识障碍B.谵妄是急性脑器质性反应中最常见的表现
C.生物学病因是产生谵妄的必备条件D.谵妄的症状波动有“晨重晚轻”的特点
关于精神分裂症的预后,错误的是:
A.发病年龄越早预后越好B.病前性格健全预后较好
C.无明显发病诱因预后较差D.病程长、发病缓慢、未及时治疗效果差
虽然汽车已经进站,但某精神障碍患者仍感觉还很远而错过上车,属于何种症状?
A.空间感知综合障碍B.时间感知综合障碍
C.周围环境改变的感知综合障碍D.视物变形症
患者感到躯体某部位或某内脏有异常的感觉,能清楚地描述某内脏被捏、拉、膨胀感。是何症状?
A.疑病妄想B.内感性不适C.感知综合障碍D.内脏性幻觉
我国不属于毒品范畴的是
A.阿片类B.可卡因C.大麻D.酒精
与应激相关障碍患者探讨创伤时,下列哪种方法合适
A.详细询问每一个细节B.专心聆听患者的讲述
C.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以减轻痛苦D.询问有无证人可以证明事实情况
有关精神分裂症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多起病于青壮年B.常缓慢起病,病程多迁延
C.具有思维、意识等多方面障碍D.在重性精神障碍中患病率最高
在出走的危险性评估中,最重要的是
A.病史中是否有出走史B.患者是否对疾病缺乏认识,不愿住院
C.患者能否适应住院环境D.患者是否强烈思念亲人
躁狂发作患者的睡眠障碍特点是?
A.睡眠需要减少B.入睡困难C.容易早醒D.易惊醒
慢性酒中毒的主要表现?
A.意识障碍B.性格变化C.错觉D.思维障碍
使用碳酸锂时,以下哪项症状提示接近锂中毒
A.手指粗大震颤B.体重增加C.手指细颤D.恶心、呕吐
锂盐中毒时的处理不正确的是
A.立即停药B.给予大量生理盐水C.进行人工透析D.减少钠盐摄入
在遭遇创伤性事件后的几小时内,患者出现妄想和严重情绪障碍,称为:
A.创伤后应激障碍B.应激反应C.急性应激障碍D.适应障碍
心境障碍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A.发作一次,加重一次,残留阴性症状B.一次发作,永不缓解
C.反复发作,从无缓解D.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间歇期可完全缓解
强迫症与恐惧症的区别在于:
A.出现焦虑反应B.是否回避
C.明知不对却难以控制D.恐惧症的对象来源于客观现实,强迫症常起源于主观体验
急性应激障碍与癔症的共同点是
A.发病与精神因素有关B.暗示治疗有效
C.精神症状内容与创伤无关D.症状表现为夸张色彩或表演色彩
对于新入院不合作患者的沟通,不恰当的护理措施是
A.热情态度接待患者B.主动介绍病房环境、经管医生
C.纠正患者不正确想法和期望值D.接触时耐心,不与患者争辩
护士问“你叫什么名字?”患者答:“天亮了,流水哗哗地响,人民都兴高采烈,我的眼睛不好,要上学,但手指甲不好……”,属于何种症状?
A.病理性赘述B.思维散漫C.思维破裂D.思维奔逸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对象是
A.精神残疾者B.智力残疾者C.所有居民D.人格障碍者
精神障碍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长期住院易出现
A.恐惧症B.感染C.压疮D.住院综合征
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部分或全部不能再现以往的经历称为记忆错误
B.由于再现的失真而引起的记忆障碍称为遗忘
C.患者以想象的、未曾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来填补亲身经历的记忆称为错构
D.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具体时间、人物或地点上张冠李戴,称为错构
护士观察患者的言语、表情、动作行为,属于
A.直接观察B.间接观察C.直接与间接观察D.全面观察
关于思维迟缓,下列哪个说法较正确:
A.是强迫症的典型症状B.是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状
C.是抑郁症的典型症状D.是癔症的典型症状
精神发育迟滞起病于
A.婴幼儿时期B.学龄前C.15岁以前D.18岁以前
精神科最常见的危急事件是
A.出走行为B.自伤自杀行为C.暴力行为D.吞食异物
电休克治疗的适应证,错误的是
A.有强烈自杀自伤行为者B.不服从管理者
C.精神分裂症紧张型D.极度兴奋躁动者
精神检查的主要方法是:
A.体格检查B.交谈和观察C.脑电图和CTD.实验室检查
抑郁症的症状波动特点是?
A.昼轻夜重B.上午病情轻C.晨重晚轻D.昼夜无区别
在神经症的症状中,不包括?
A.易激惹B.焦虑C.情感淡漠D.精神易疲劳
患者分不清所处的具体时间,包括对年月、昼夜、上下午等分辨不清。属于何种症状?
A.地点定向障碍B.时间定向障碍C.自我定向障碍D.人物定向障碍
科萨可夫综合征的三联征除以下哪项?
A.虚构B.定向障碍C.意识障碍D.近事遗忘
以下不属于错觉的是
A.“草木皆兵”B.“杯弓蛇影”
C.“太阳围着地球转”D.“闻到体内有各种实际并不存在的特殊气味”
某精神分裂症患者将“%”代表离婚,你认为此患者的精神症状为何症状?
A.象征性思维B.思维散漫C.语词新作D.破裂性思维
二、多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判断精神障碍患者对知情同意过程有无做决定的能力包括
A.能否正确地理解相关信息B.能否明了自己的状况
C.能否理性分析接受医疗过程的后果D.能否正确表达自己的决定。
知觉障碍包括:
A.错觉B.幻觉C.内感性不适D.感知综合障碍
下列属于错觉的表现是
A.“太阳围着地球转”B.“草木皆兵”
C.“杯弓蛇影”D.“听到肚子里有人说话”
躁狂发作的三主症为:
A.心境高涨B.情绪不稳C.精神运动性兴奋D.思维奔逸
抗精神病药物的锥体外系副反应包括?
A.震颤麻痹综合征B.急性肌张力障碍C.迟发性运动障碍D.静坐不能
技能训练程式的主要内容
A.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程式B.症状自我监控技能训练程式
C.回归社会技能训练程式D.应用相关的生物心理社会进行干预
在判定某一精神活动是否异常时,一般从哪几个方面考虑
A.纵向比较,与其过去的一贯表现相比较
B.横向比较,与大多数正常人的精神状态比较
C.应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所处的具体环境进行分析
D.症状出现的频度、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
有利于精神障碍患者沟通的倾听技巧是
A.适时的回应,如点头或应答“是”B.注意力集中,专心致志地听
C.不急于判断,仔细体会患者弦外之音D.对于患者的错误表述及时指正,以提高沟通交流的效率
遗忘的类型有
A.顺行性遗忘B.逆行性遗忘C.进行性遗忘D.心因性遗忘
关于痴呆综合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慢性、进行性、不可逆的智能障碍B.最常见的病因是脑组织变性
C.患者一般无意识障碍D.症状常呈“落日症候群”

三、简答题(共1小题,每小题5分,共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判断某种精神活动是否属于病态,应从哪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四、案例分析题(共1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某男,36岁,反复发作兴奋话多,动作增多、易激惹,到处游荡,扰乱社会秩序,站在马路上“指挥交通”,称自己是很了不起的大人物,其亲戚都是当“大官”的。精神检查:患者眉飞色舞,喜气洋洋,对环境无陌生感,主动握手问好,兴奋话多,滔滔不绝,难以打断。在病房中演说“我要像松柏一样,万古长青,伟大的中国人民前进吧,冲锋吧,永远前进!”自述脑子特别灵活,心情特别愉快,并常常听到天空中传来对他的表扬声,在病房指手画脚,频频提出不合理要求,未予满足就大发脾气,拍桌子骂人,食欲显著增加,夜间睡眠减少,不停走动,自称是“有人嫉妒而要加害自己”。有时按词汇的同音押韵或意义相近来转换话题,否认有精神障碍,来医院是为了体验生活。
要求:请列出至少5个精神症状的名称(5分)、医学诊断(2分)、主要护理措施(8分)(请写在答题卡上)。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