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15春《心理学》在线作业答案

所属学校:北京语言大学 科目:心理学 2015-05-13 15:59:05
北语15春《心理学》作业1

一、单选题:
1.在心理科学史上(    )第一次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了人类联想规律。          (满分:4)
    A. 艾宾浩斯
    B. 桑代克
    C. 斯金纳
    D. 苛勒
2.小明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          (满分:4)
    A. 言语信息
    B. 态度
    C. 动作技能
    D. 智慧技能
3.在学习重力场知识后学习电力场知识,用重力场知识同化电力场知识。这种学习属于(    )。          (满分:4)
    A. 上位学习
    B. 下位学习
    C. 并列结合学习
    D. 派生学习
4.小学生在英语课上学习“书”的英语单词“book”。按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这里的学习属于(    )。          (满分:4)
    A. 表征学习
    B. 概念学习
    C. 命题学习
    D. 发现学习
5.儿童在看动画片时,看到上面的情节可推知下面的情节发展。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 这种能力的适当解释是(    )。          (满分:4)
    A. 儿童观察力强
    B. 思维的逻辑性
    C. 儿童想象能力发展快
    D. 儿童头脑中贮存了相关情节的脚本
6.未给小学一年级学生讲过句子的成分和结构,他们却能正确判断:“我爱梅花”是句子,而“冬天的梅花”不是句子。这可以用乔纳森学习分类以下(    )来解释。          (满分:4)
    A. 自我知识
    B. 心理模型
    C. 信息网络
    D. 认知成分技能
7.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满分:4)
    A. 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
    B. 学生是否主动学习
    C. 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呈现或由学生发现
    D. 学习目的是解决问题或是获得知识
8.在一个实验中双生子之一T从第48周起每日作10分钟爬梯训练,连续6周。在此期间另一双生子C不作爬梯训练,从第53周开始训练。结果C在2周后赶上了T的爬梯水平。双子C为什么只用两周训练便能赶上双生子T训练8周的水平是(    )因素在起作用。          (满分:4)
    A. 教育
    B. 成熟
    C. 环境
    D. 主观能动性
9.在学习分数后学习百分数,这种学习最宜用(    )模式进行教学。          (满分:4)
    A. 上位学习
    B. 下位学习
    C. 并列学习
    D. 发现学习
10.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    )的学习。          (满分:4)
    A. 言语信息
    B. 智慧技能
    C. 动作技能
    D. 态度
11.下列哪位是中国现代心理学主要奠基人之一,并主编了《教育心理学》(1980)一书。(    )          (满分:4)
    A. 潘菽
    B. 朱智贤
    C. 皮连生
    D. 邵瑞珍
12.婴幼儿在与成人的交往中,学会区分“你”、“我”、“他”,根据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实质上是(    )。          (满分:4)
    A. 符号表征学习
    B. 概念学习
    C. 命题学习
    D. 接受学习
13.我们常说:“学生不但要掌握知识,而且要获得技能。”此处的“知识”概念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    )大致相对应。          (满分:4)
    A. 书本知识
    B. 陈述性知识
    C. 言语知识
    D. 程序性知识
三、判断题:
1.教育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学与有效地教,而且要研究教育的科学内容。(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教育心理学在西方也称“学校心理学”。(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证明,遗忘在学习之后就立即开始了,遗忘的速度呈先快后慢的趋势。(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桑代克是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奠基人,对此西方各国学者不存在什么争议。(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教育社会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中较晚出现的一个分支学科。(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6.艾宾浩斯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7.某中学生13岁开始学跳高,当时身高1.6米,跳高成绩为1.7米。两年后身高1.75米,通过训练,跳高成绩达2.00米。他所提高的成绩是通过练习产生的行为变化,所以,可以用学习来解释。(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8.学习是可以用经验或练习来解释的可观察的行为变化。(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9.二年级儿童学会用学具拼搭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这是动作技能学习。 (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0.桑代克把学习过程看做形成后天习得的联结的过程,并提出了他的尝试错误的学习理论和学习的三个定律,分别是: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1.学习的S—R联结观强调学习是 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联结的过程。与此相对的格式塔学派强调学习是顿悟过程。(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2.在建构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创建了许多体现学生中心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新模式,如支架式教学、师徒式教学和互惠式教学。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15春《心理学》作业2

一、单选题:
1.看到8+5=?这样的问题时,儿童能够直接说出答案,说明他处于程序性知识学习的(    )阶段。          (满分:4)
    A. 初级阶段
    B. 中级阶段
    C. 最高阶段
    D. 不能确定
2.加涅智慧技能层次论在理论上的主要贡献是(    )。          (满分:4)
    A. 阐明了智慧技能在人脑中的表征方式
    B. 把认知策略看成智慧技能的最高形式
    C. 提出了智慧技能的发展观
    D. 阐明了不同类型智慧技能形成的条件
3.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学会用绳子打结不属于解决问题,其理由是(    )。          (满分:4)
    A. 它所要求的心理活动太简单
    B. 它不必克服认知障碍
    C. 它不是在人的头脑内完成的
    D. 它不需要复杂的认知活动
4.中学生在学习了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有理数代数运算规则后,学习如(a+b)(a-b)多项式运算规则,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一学习属于(    )。          (满分:4)
    A. 发现学习
    B. 接受学习
    C. 高级规则学习
    D. 认知策略学习
5.程序性知识学习的初期或其前身是 (    )知识。          (满分:4)
    A. 陈述性
    B. 书本
    C. 言语
    D. 程序性
6.在儿童的学习策略训练中,使策略与动机激励相结合的最有效方法是(    )。          (满分:4)
    A. 使儿童能陈述策略学习的重要性
    B. 开展学习竞赛
    C. 使儿童知道策略应用的适当条件
    D. 使儿童亲身体验到应用策略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7.学习者内部组织起来的、用以支配自己心智加工过程的技能属于(    )。          (满分:4)
    A. 智慧技能
    B. 言语技能
    C. 动作技能
    D. 认知技能
8.在心理学研究中发现,在一段主题思想不明确的短文之前加上标题与未加标题相比, 被试感到加上标题的材料更易于理解且记忆效果好。这一现象最适宜的解释是(    )。          (满分:4)
    A. 同化论
    B. 生成论
    C. 联想论
    D. 图式理论
9.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这种学习方法属于(    )。          (满分:4)
    A. 精加工策略
    B. 组织策略
    C. 复述策略
    D. 做笔记策略
10.有位历史老师教中学生记忆明朝迁都北京的历史年代,指导学生把1421记成“一事二益”。这种方法是(    )。          (满分:4)
    A. 复述策略
    B. 组织策略
    C. 精加工策略
    D. 自由联想策略
11.现代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对数学问题深层理解的决定因素是(    )。          (满分:4)
    A. 思维的深刻性
    B. 认知结构中题型图式的贮存与激活
    C. 深刻的洞察力
    D. 思维的灵活性
12.在给学生教新的问题解决任务时,最适宜的方法是从学生熟悉的例子引入新课题。从知识分类学习论来看,最适当的解释是(    )。          (满分:4)
    A. 熟悉的例子可以减轻初学者的工作记忆负担
    B. 熟悉的例子可以使学生感到亲切
    C. 可以避免学生认知发展阶段的限制
    D. 这样可以促进新任务的学习与记忆
13.为了暂时记住朋友的电话号码以便拨号,最适宜的记忆策略是(    )。          (满分:4)
    A. 复述策略
    B. 精加工策略
    C. 组织策略
    D. 生成技术
三、判断题:
1.“我爱冬天的梅花”这个句子包含一个命题。(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组织策略不需要在记忆的材料中增加信息。(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标记策略不属于促进复杂陈述性知识学习与保持的策略。(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根据信息加工心理学,可将知识划分为:机械知识和有意义知识。(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在信息加工心理学中,程序性知识包括动作技能。(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6.规—例法属于接受学习。(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7.教学中强调解决问题结果,而不强调解决问题的过程。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8.也可以把图式看成是概念,因为它们都是反映事物的共同属性。(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9.看到狗,形成狗的印象,这属于符号表征的学习。(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0.加涅认为,学习由低级到高级分为:符号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概念和命题的应用→解决问题。(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1.奥苏泊尔认为,智慧技能的学习由低级到高级依次为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高级规则学习。(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2.先学习正方形再学习平行四边形属于上位学习。 (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15春《心理学》作业3

一、单选题:
1.态度学习不同于认知学习,因为从学习结果来看,它是(    )。          (满分:4)
    A. 非认知学习
    B. 品德学习
    C. 情感领域的学习
    D. 行为习惯的学习
2.为了打击社会不良现象,政府常用“杀一儆百”的做法,其理论依据可能是(    )。          (满分:4)
    A. 经典条件反射
    B. 操作条件反应
    C. 人的悟性
    D. 替代惩罚
3.现代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动作技能的早期(即认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          (满分:4)
    A. 能陈述动作技能的规则
    B. 体验动作技能学习的有效感
    C. 对要完成的动作任务形成目标意象(goal image)
    D. 既要形成目标意象,又要形成目标期望
4.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儿童能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地无关,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已处在(    )。          (满分:4)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5.桑代克曾做过一个实验:被试蒙上眼睛后练习画4寸长的线段,经过3000多次练习,毫无进步。其最适当的解释是(    )。          (满分:4)
    A. 被试缺乏学习动机
    B. 练习过多导致疲劳
    C. 被试不知练习的结果
    D. 缺乏适当的指导
6.某3岁儿童事事要如他的意,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父母、爷爷、奶奶没有办法,只好依着他。导致该儿童的耍赖行为的最可能原因是 (    )。          (满分:4)
    A. 经典条件反射
    B. 耍赖行为受到强化
    C. 该儿童天生脾气坏
    D. 该儿童有多动症
7.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    )。          (满分:4)
    A. 避免学生观看这类影视片
    B. 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
    C. 影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
    D. 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8.练习扔铅球的动作时,宜采用的练习形式是(    )。          (满分:4)
    A. 心理练习
    B. 整体练习
    C. 区组练习
    D. 分配练习
9.幼儿园小朋友不爱吃肥肉,把偷偷吐在地上的肥肉踢到旁边小朋友桌下,以防老师发现。根据态度和品德的定义这种行为反映的是儿童的(    )。          (满分:4)
    A. 品德
    B. 不良品德
    C. 不能确定
    D. 嫁祸于人
10.动作技能教学一般通过示范与指导相结合进行,而不宜采用发现教学法,较恰当的理由是(    )。          (满分:4)
    A. 学生一般不能发现新的动作技能
    B. 学生自己尝试的动作方法往往不够准确
    C. 通过发现而出现的错误动作难以纠正
    D. 以上三者都是可能的解释
11.贾德所做的著名的水下击靶实验证明的是(    )。          (满分:4)
    A. 智力技能中规则的迁移
    B. 陈述性知识的迁移
    C. 动作技能的迁移
    D. 认知策略的迁移
12.“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          (满分:4)
    A. 纵向迁移
    B. 侧向迁移
    C. 特殊迁移
    D. 学会学习
13.场依存性者喜欢的学习方式是(    )。          (满分:4)
    A. 自主学习
    B. 合作学习
    C. 探究学习
    D. 有意义学习
三、判断题:
1.学习的好坏取决于一个人智力测验得分的高低。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人们通过一段时期的努力工作以后,自己安排一段假期,外出旅游,这种情况属于直接强化。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根据形式训练说,电话接线员经过长期训练,记忆数字的能力会大大提高,但不能保证他们记忆外语词汇的能力也会相应提高。(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从测量的观点看,必须测得学习者的作业变化,才能推测有学习或迁移产生。不过学习是由直接练习产生的变化,而迁移则是未经直接练习由别种学习间接引起的变化。(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心理学新近的研究表明,影响策略迁移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对策略应用效果的反省认知。(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6.情趣迁移的要点就是善于发现学生原有的某一方面的强烈动机,把它与当前的学习活动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通过当前的学习活动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7.一般来说,有明确目标期望的学习,较之于目标期望模糊的学习,没有明显区别。 (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8.根据迁移理论,从教材的选编来看,必须考虑循序渐进的原则。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9.场依存性者在学习成绩上一般自然科学成绩差,但是社会科学成绩好。(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0.一切有意义学习中都包含知识的迁移,在机械学习中没有迁移。(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1.迁移的产生式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先后两项技能学习产生迁移的原因是这两项技能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2.贾德的水下击靶实验中的智力技能表现在学生有很高的目测能力(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15春《心理学》作业4

一、单选题:
1.学生在课堂上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提问时没有人发言等。这样的课堂气氛属于(    )。          (满分:4)
    A. 积极的
    B. 消极的
    C. 对抗的
    D. 不能确定
2.一位普通上海市民花上1000多元购票看足球赛。记者问他:“花这么多钱值不值得?”他说:“值得。”从行为的动机理论看,其行为宜用(    )理论解释。          (满分:4)
    A. 驱力说
    B. 强化说
    C. 观念冲突论
    D. 高层次需要说
3.两名IQ相似的学生以同样优秀的成绩考上了某大学。但进大学以后,甲生成绩保持优秀,而乙生成绩多门不及格,在留级线上挣扎。有效学习的内部因素分析,导致两名学生成绩显著差异的最可能原因是(    )。          (满分:4)
    A. 学习方法
    B. 学习动机
    C. 学习习惯
    D. 动机与方法的结合
4.下面(    )个教师不善于处理应激。          (满分:4)
    A. 碰到不如意的时候,常常自嘲
    B. 常常反省自己的反应:为什么某些事情会令自己紧张、沮丧、愤怒
    C. 当学生与自己作对时,总是充分了解情况后再下结论
    D. 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情绪上
5.某教师认为,“学生骨头轻,不能给他们好脸色看”。具有这种观点的教师最可能的领导类型是(    )。          (满分:4)
    A. 仁慈专断型
    B. 放任自流型
    C. 民主型
    D. 强硬专断型
6.不属于沉思型学习者的特征是(    ) 。          (满分:4)
    A. 错误少
    B. 反思速度慢
    C. 深思熟虑
    D. 权衡多种解决方案
7.“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精神。”这样陈述的目标是(    )。          (满分:4)
    A. 行为目标
    B. 认知行动结合目标
    C. 含糊的目标
    D. 情感与行为结合的目标
8.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    )。          (满分:4)
    A. 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
    B. 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
    C. 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
    D. 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
9.科学取向教学论把学习目标界定为(    )。          (满分:4)
    A. 学生学习的结果
    B. 学生学习的结果和过程
    C. 学生学习的结果和价值观
    D.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三个维度
10.运用准备性原则进行教学意味着(    )。          (满分:4)
    A. 了解学生的知识准备
    B. 了解学习的认知发展准备
    C. 根据学生的准备状态教学
    D. 以上都对
11.下列不适合描述态度目标的行动动词是(    )。          (满分:4)
    A. 认可
    B. 讨厌
    C. 尊重
    D. 朗诵
12.班级中能力强的学生常常聚集在一起,而能力差的则组成另一个群体。影响他们结为同伴群体的因素是(    )。          (满分:4)
    A. 接近性
    B. 补偿性
    C. 竞争性
    D. 相似性
13.以下选项中描述了善于沟通的教师的是(    )。          (满分:4)
    A. 在学生面前总是滔滔不绝,有时挺风趣幽默的
    B. 常常能预计到自己的话会对学生产生什么影响
    C. 常常耐心、有兴趣地听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在课堂讨论时间某个学生说个不停的时候也是如此
    D. 学识渊博,常常对学生说一些术语
14.内控者倾向于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    )。          (满分:4)
    A. 能力不足
    B. 材料太难
    C. 运气太差
    D. 教师太差
15.“六步三段两分支教学过程模型”适合解释的学习类型是(    )。          (满分:4)
    A. 言语信息
    B. 智慧技能
    C. 动作技能
    D. 言语信息与智慧技能
16.下列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父母教育方式是(    )。          (满分:4)
    A. 孩子做作业时,父母陪在旁边督促
    B. 孩子有了不会的题目,家长第一时间给予解答
    C. 面对孩子的提问,尽量引导孩子自己发现答案
    D. 在孩子专心做功课的时候,时不时去看看孩子,为了给孩子补充脑力,还常常端些营养品给孩子吃
    E. 孩子做完了作业,家长帮着验算、检查
17.外控者倾向于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    )。          (满分:4)
    A. 运气
    B. 努力
    C. 能力
    D. 勤奋
18.学生“品德差、学习差,几乎没有合作行为,而且谁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是学生对(    )领导方式的典型反应。          (满分:4)
    A. 民主型
    B. 放任自流型
    C. 仁慈专断型
    D. 强硬专断型
19.科学取向教学论出现于(    )。          (满分:4)
    A. 20世纪初
    B.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C. 20世纪末
    D. 20世纪60年代
20.当某教师在课堂时,学生不声不响,而当离校或离开课堂以后,学生纪律立即松懈。与这种课堂纪律有关的教师领导类型最可能是(    )。          (满分:4)
    A. 专断型
    B. 民主型
    C. 放任型
    D. 无法确定
2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精神。”这样陈述的目标,其学习结果类型应属于(    )领域目标。          (满分:4)
    A. 知识
    B. 技能
    C. 过程与方法
    D. 情感
22.有位中学教师经常外出开会,但班级管理完全交给学生自己,纪律居然井然有序。这一教师的领导最可能属于(    ) 。          (满分:4)
    A. 仁慈专断型
    B. 民主型
    C. 强硬专断型
    D. 放任型
三、判断题:
1.在设置学习目标时,要尽量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术语陈述预期学生要获得的学习结果。(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场独立性者偏好结构严密的教学。(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亲历学习是指个人亲身经历的学习,如儿童在路上拾到东西后,将拾物交给老师或其他人。儿童的行为受到成人的赞扬,其行为受到强化,以后出现的可能性增加。(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