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15春《古代汉语》(一)在线作业答案

所属学校:北京语言大学 科目:古代汉语 2015-05-13 15:59:10
北语15春《古代汉语》(一)作业1

一、单选题:
1.“冬,十二月丙子朔”中的“朔”表示的时间是(    )。          (满分:5)
    A. 月首第一天
    B. 月末第一天
    C. 月中第一天
    D. 月首第二天
2.“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中“勤”的解释正确的是(    )。          (满分:5)
    A. 勤劳
    B. 勤勉
    C. 劳苦
    D. 受苦
3.古代居而无食叫什么?          (满分:5)
    A. 穷
    B. 困
4.《宫之奇谏假道》中“假道”的意思是 (    )。          (满分:5)
    A. 布满障碍的道路
    B. 借路
    C. 不通行的路
    D. 别人的国家
5.下面各句,有与“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中“王”的用法一样的词的句子是(    )。          (满分:5)
    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C. 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D.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三、判断题:
1.古代的“无”和“不”没有什么区别。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2.“王齐国,子万民”中的“王”和“子”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3.用言语纠正君父或尊长的过失叫做谏。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4.“齐其闻之矣”中的“其”是句中语气气,表示反问语气。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5.“秦师遂东”中的“遂”是副词,意思是接着就。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中的两个“过”字词性是一样的,都表示犯了错误。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7.“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中的“女”是女儿的意思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8.古者昭穆相承,左为穆,右为昭。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9.“无以缩酒,寡人是徵”的“徵”是征兵的意思。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0.无庸,将自及的“无”通“毋”。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1.郑伯克段于鄢的“克”是“战胜”的意思。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2.《晋灵公不君》中“君”的意思是君子。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3.“三进及溜”中的“及”是到的意思。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4.佗邑唯命的“佗”同“他”。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5.古代的朔是每月的最后一天。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15春《古代汉语》(一)作业2

一、单选题:
1.把全是指事字的一组字找出来          (满分:5)
    A. 湖和海
    B. 莫和兵
    C. 本和末
2.在下列各句中,找出含有通假字的句子          (满分:5)
    A.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供给
    B. 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返”
    C. 太后盛气而胥之
3.根据字形分析,“朝”字的本义应该是(    )。          (满分:5)
    A. 早晨
    B. 朝廷
    C. 早上省视父母、君王
    D. 朝见
4.在下列义项中,“叔”字的本义是          (满分:5)
    A. 用手拾
    B. 排行在后的
    C. 比父亲年少的父辈
5.“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中的“岁”指的是(    )。          (满分:5)
    A. 年龄
    B. 月份
    C. 年景
    D. 收成
三、判断题:
1.“曾不能疾走”中的“走”古代和现代意思是一致的。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2.“鲁仲连义不帝秦”的意思是“鲁仲连不尊称秦国为帝”。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3.“江”在古代指各类大江大河。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4.“失其所与,不知”中的通假字是“知”。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5.“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的正确翻译是:如果没有收成,百姓凭什么繁衍生息?如果没有百姓,大王又怎能称为君主?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6.“屈完及诸侯盟。”中的“盟”是订立盟约的意思。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7.成语“朋比为奸”的“比”是摆在一起的意思。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8.战国四公子是孟尝君、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9.“坚”和“强”在古代汉语里有很大的区别,“坚”的本义是土硬,而“强”的本义是钢硬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0.“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中的“之”的作用是取消“北方畏昭奚恤”的独立性。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1.“流血及屦,未绝鼓音”的正确翻译是“血一直流到鞋上,仍然击鼓不息”。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2.“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的正确翻译是“在我还没有跌进沟里的时候想把他托付给你”。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3.“唯君图之”中的“唯”是表希望的语气词。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4.年少无父曰孤,年老无子曰独。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5.“于是约车治装”中“约车”的意思是大约用很多的车。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15春《古代汉语》(一)作业3

一、单选题:
1.下面几个形符,能表示与斧头有关意义的是(    )。          (满分:5)
    A. 弓
    B. 刀
    C. 支
    D. 斤
2.《苛政猛于虎》选自?(    )。          (满分:5)
    A. 《论语》
    B. 《孟子》
    C. 《礼记》
    D. 《庄子》
3.“人皆有兄弟,我独亡”中“亡”字的意思是          (满分:5)
    A. 死
    B. 通“无”
    C. 消失
    D. 灭亡
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句中“厌”的意思是(    )。          (满分:5)
    A. 厌倦
    B. 厌恶
    C. 放弃
    D. 满足
5.许慎对“会意”的解释是(    )。          (满分:5)
    A. 画成其物,随体诘誳。
    B. 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C. 比类合谊,以见指撝。
    D. 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6.“学而时习之”,对句中“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满分:5)
    A. 反复练习
    B. 习惯
    C. 习性
    D. 习气
7.“友直,友谅,友多闻”中“谅”的意思是(    )。          (满分:5)
    A. 固执
    B. 原谅
    C. 谅解
    D. 诚实
8.下列各组字中,不具备转注关系的是(    )。          (满分:5)
    A. 舟和船
    B. 呻和吟
    C. 咽和喝
    D. 手和拳
9.“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出自          (满分:5)
    A. 学而
    B. 为政
    C. 里仁
    D. 公治长
10.最早的隶书产生于(    )。          (满分:5)
    A. 战国
    B. 秦
    C. 西汉
    D. 春秋
1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句中“旨”可以理解为(    )。          (满分:5)
    A. 味美
    B. 圣旨
    C. 旨令
    D. 美食
12.下列判断句,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的一句是(    )。          (满分:5)
    A. 良庖岁更刀
    割也
    B. 夫战,勇气也
    C.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D. 是皆秦之罪也
13.在古代汉语里,谓语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把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看作是什么的意思,这种用法叫做          (满分:5)
    A. 使动用法
    B. 意动用法
    C. 词类活用
    D. 词类借用
14.下列各组汉字全是指事字的一组是(    )。          (满分:5)
    A. 本末刀斗
    B. 令瓜田下
    C. 刃亦寸朱
    D. 长门上斤
15.“一箪食,一瓢饮”句中“饮”的词性是(    )。          (满分:5)
    A. 动词用如名词
    B. 动词
    C. 动词意动用法
    D. 名词
16.下列各组字中,不属于古今关系的是(    )。          (满分:5)
    A. 故和固
    B. 然和燃
    C. 辟和譬
    D. 坐和座
17.下列各句,没有古字的是(    )。          (满分:5)
    A. 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B.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C. 女罪之不恤,而又何请焉
    D. 亡不越境,反不讨,非子而难
18.下列句子中的“焉”字,用来指代比较对象的是(    )。          (满分:5)
    A.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 非曰能之,愿学焉
    C. 见贤思齐焉
    D. 晋国,天下莫强焉
19.在古代汉语里,谓语动词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种用法叫做          (满分:5)
    A. 使动用法
    B. 意动用法
    C. 词类活用
    D. 词类借用
20.《论语》中“子曰”的“子”,指的是          (满分:5)
    A. 男子的尊称
    B. 儿子
    C. 专指孔子15春《古代汉语》(一)作业4

一、单选题:
1.下列对“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的分析正确的是(    )。          (满分:5)
    A. 两个“之”的用法相同,都是介词
    B. 有复杂宾语的现象
    C. “于”是引进比较对象的连词
    D. “窃”是私下里的意思,敬词
2.下列句子中的“凶”,表示“饥荒”的是(    )。          (满分:5)
    A. 作凶事
    为凶人
    B. 三谷不收谓之凶
    C. 向高坐者
    故是凶物
    D. 此孰吉孰凶
3.下列句子中,具有名词作状语表示所凭借的工具的是(    )。          (满分:5)
    A.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C.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
    D. 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
4.“卫君侍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句中的前置宾语是(    )。          (满分:5)
    A. 卫君
    B. 子
    C. 政
    D. 奚
5.下列各句,没有名词用作状语的是          (满分:5)
    A. 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
    B. 父母闻之,郊迎三十里
    C. 四方之士了来者,必庙礼之
    D. 西入相秦,则天下归之
三、判断题:
1.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这句话出自《孟子》。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2.“焉”字是一个指示代词兼语气词。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3.“治亦进,乱亦进”句中“进”的意思是献纳。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4.“识”为记,“记”等于记住,“记”是“识”的结果。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5.古人于阴历的每月十五前后,日月相望,月光满盈时叫望。又特称十五日为“望日”。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6.“不”“毋”“未”“莫”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中,如果宾语是代词,宾语一般前置,如“不吾知也。”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7.轻煖不足于体与?该句中的“煖”通“暖”。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8.上古汉语中能带双宾语的,只有不及物动词一类动词。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9.《礼记》是一部资料汇编性质的书,其所记录的都是战国秦汉间儒家的言论,特别是关于礼制方面的言论。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0.何以至今不业也?句中的“业”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1.吾请为君责而归之的“归”是意动用法。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2.“共”和“同”在上古无区别。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句话出自《孔子》。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4.“者”字词组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的”,因此,古代汉语的“者”等于现代汉语的“的”。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5.秦汉以前,判断句一般不用“是”。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