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15春《教育统计与测量》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
1.从三个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分别为30、32、35三个样本,求得总体平方和为1993,组间平方和为658,F值为( )。 (满分:3)
A. 14.2
B. 1335
C. 329
D. 23.17
2.一份测量学生的职业兴趣的自陈量表分别在3月末和4月末施测了两次。编制者想分析经过四周左右的时间,学生的职业兴趣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信度是( )。 (满分:3)
A. 复本信度
B. 同质性信度
C. 重测信度
D. 分半信度
3.集中量数用来表明教育现象总体( )的统计指标。 (满分:3)
A. 总体变异程度
B. 数据整体特征
C. 数据集中趋势
D. 总体关联程度
4.下面选项中,属于非参数检验的是( )。 (满分:3)
A. Z检验
B. t检验
C. F检验
D. 卡方检验
5.下列差异量中一般与中位数配合使用的是( )。 (满分:3)
A. 差异系数
B. 标准差
C. 四分差
D. 全距
6.单因素方差分析主要适用于( )。 (满分:3)
A. 两独立样本平均数间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B. 两个小样本平均数间差异的比较
C. 两个以上独立样本平均数间差异的比较
D. 方差的齐性检验
7.教育调查中,某种教育现象实际观测次数与理论次数差异比较小,表明( )。 (满分:3)
A. 卡方值较小
B. 卡方分布较均匀
C. 研究意义较小
D. 差异较显著
8.编制教育测验时,测验材料要有足够的覆盖面,体现的是测验材料的( )。 (满分:3)
A. 丰富性
B. 目的性
C. 普遍性
D. 公平性
9.关于假设检验中两类错误,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3)
A. 两类错误可以避免
B. 第一类错误的概率等于显著性水平
C. 第二类错误的概率为1减去显著性水平
D. 提高显著性水平可减少两类错误
10.事件A和事件B是两个相互互不相容事件,P(A)=0.25,P(B)=0.3,则A发生或B发生的概率为( )。 (满分:3)
A. 0.25
B. 0.3
C. 0.55
D. 0.075
E.
二、多选题:
1.按照变量的测量水平将变量分为( )。 (满分:3)
A. 连续变量
B. 称名变量
C. 等级变量
D. 等距变量
E. 比率变量
2.下列选项中,属于差异量数的是( )。 (满分:3)
A. 平均数
B. 标准差
C. 中位数
D. 四分差
E. 全距
3.按测验的标准化程度,将测验可以分为( )。 (满分:3)
A. 准备性测验
B. 成就测验
C. 标准化测验
D. 教师自编测验
E. 客观性测验
4.方差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 )。 (满分:3)
A. 建立假设
B. 选择和计算相关统计量
C. 确定显著性水平和临界值
D. 统计决断
E. 列出方差分析总表
5.Z检验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主要是( )。 (满分:3)
A. 平均数显著性检验
B. 方差显著性检验
C. 等级相关系数检验
D. 实际观测次数分布情况检验
E. 比率假设检验
6.下列选项中,属于变量的是( )。 (满分:3)
A. 一天24小时
B. 学生性别
C. 学生家庭背景
D. 学生智力水平
E. 学生爱好
7.下列样本中,属于相关样本的是( )。 (满分:3)
A. 同一组学生两次测试的成绩
B. 两个平行班学生一次测验中的成绩
C. 某班学生教育实验前与实验后的学业成绩
D. 某校期中测试各班的考试成绩
E. 不同地区的学生用同一张试卷测得的成绩
8.下列题型中,属于客观性试题的是( )。 (满分:3)
A. 选择题
B. 是非题
C. 匹配题
D. 论述题
E. 作文题
9.测验中,测量学生知识与理解目标的试题类型通常是( )。 (满分:3)
A. 填空题
B. 是非题
C. 简答题
D. 选择题
E. 分析题
10.论述题的优点主要表现为( )。 (满分:3)
A. 可以测量高层次、复杂的学习结果
B. 可以增进学生思考、应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C. 可以增进学生的写作能力
D. 试题的编制比较容易
E. 评分比较客观
三、判断题:
1.卡方值越小,说明际观测次数与理论次数之间的差异越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假设检验中,单尾检验关注差异方向,双尾检验不关注差异方向。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确定效标关联效度最常用的方法是专家评价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教育测量的对象简单、可测、可量化。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曲线图常用来描绘统计事项总体指标的动态变化,常用于连续性数据资料。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方差分析中,总体自由度等于组间自由度与组内自由度的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检验两个样本平均数间是否存在差异,就是检验两个相应总体平均数间的差异。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方差分析是对多个方差间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假设检验中,增加显著性水平的值,可以降低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教育统计是教育测量的基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教育测量有改进和激励教师教学的功能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四分差就是一组数据中中间50%数据的距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二项分布是进行总体比率估计的基本理论依据。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依据相关因素的多少,相关可分为直线相关和曲线相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一个总体只能组成一个样本,样本与总体之间不能互相转换。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课程标准中设定的教学内容都可以成为测验内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方差分析中,拒绝虚无假设,说明每对平均数之间存在差异。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学生音乐能力倾向测验属于心理测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学生凭猜测回答一道四选一选择题,则猜对的概率为0.2。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从两个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两组观测值,它们的次数分布的形状是相同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教育统计与测量》15春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
1.某研究者要调查辽宁省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抽取了部分县进行调查。这里研究的总体是( )。 (满分:3)
A. 辽宁省所有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
B. 教师的工资水平
C. 辽宁省部分县农村教师工资
D. 辽宁省教师工资的平均水平
2.集中量数用来表明教育现象总体( )的统计指标。 (满分:3)
A. 总体变异程度
B. 数据整体特征
C. 数据集中趋势
D. 总体关联程度
3.高中毕业会考的目的主要是( )。 (满分:3)
A. 选拔
B. 分类
C. 诊断
D. 资格鉴定
4.正态分布曲线中,标准差反映了( )。 (满分:3)
A. 曲线的陡峭程度
B. 变量的集中情况
C. 曲线的对称位置
D. 变量的平均水平
5.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的主要不足是( )。 (满分:3)
A. 要求总体服从正态分布
B. 样本容量大于30
C. 误差大
D. 使用不方便
6.从三个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分别为30、32、35三个样本,求得总体平方和为1993,组间平方和为658,组内均方为( )。 (满分:3)
A. 14.2
B. 1335
C. 329
D. 23.17
7.t分布曲线与正态分布曲线的不同之处主要是( )。 (满分:3)
A. 左右对称
B. 曲线下面积之和为1
C. 与横轴永不相交
D. 随自由度变化而变化
8.一组数据为80、80、80、80、80、80,其标准差为( )。 (满分:3)
A. 85
B. 1
C. 0
D. 42.5
9.比较某学校按一一配对方式所组成的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学生学习效果是否有差异,属于( )。 (满分:3)
A. 相关样本假设检验
B. 独立样本假设检验
C. 方差分析
D. 单总体假设检验
10.已知一组数据值分别为70、80、65、58、47,将每个数值都乘2,则新得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为( )。 (满分:3)
A. 64
B. 65
C. 130
D. 128
二、多选题:
1.Z检验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主要是( )。 (满分:3)
A. 平均数显著性检验
B. 方差显著性检验
C. 等级相关系数检验
D. 实际观测次数分布情况检验
E. 比率假设检验
2.方差分析的基本条件是( )。 (满分:3)
A. 总体正态分布
B. 样本独立
C. 大样本
D. 方差齐性
E. 变异的可分解性
3.关于测验常模的说法,错误的是( )。 (满分:3)
A. 样本组有代表性
B. 依据样本试测统计获得资料
C. 针对某种人群
D. 数据是已知的
E. 任何测验都有常模
4.影响测验信度的因素主要有( )。 (满分:3)
A. 测验长度
B. 测验难度
C. 测验内容的同质性
D. 被试者差异
E. 评分的客观性
5.下列题型中,属于主观性试题的是( )。 (满分:3)
A. 选择题
B. 操作题
C. 匹配题
D. 论述题
E. 作文题
6.下列变量中,属于称名变量的是( )。 (满分:3)
A. 学校编号
B. 学生成绩
C. 教职工身份证号
D. 教室数量
E. 开设课程门数
7.编制简答题时要遵循的要求主要是( )。 (满分:3)
A. 问题叙述要明确
B. 每道题都涉及到重要内容
C. 试题答案要唯一
D. 避免提供作答线索
E. 答案是数据的需要指出所要求的单位和精确程度
8.下列测验中,属于心理测验的是( )。 (满分:3)
A. 智力测验
B. 人格测验
C. 能力倾向测验
D. 罗夏墨迹测验
E. 形成性测验
9.下列样本中,属于独立样本的是( )。 (满分:3)
A. 同一组学生两次测试的成绩
B. 两个平行班学生一次测验中的成绩
C. 某班学生教育实验前与实验后的学业成绩
D. 某校期中测试各班的考试成绩
E. 不同地区的学生用同一张试卷测得的成绩
10.教育测量的功能主要体现为( )。 (满分:3)
A. 教育判断
B. 改进和激励教师教学
C. 促进学生学习
D. 进行教育研究
E. 行使教育管理
三、判断题:
1.主观性试题难度的分析常用积差相关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依据相关因素的多少,相关可分为直线相关和曲线相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假如一个样本在总体中出现的机会非常小,那么有理由认为样本与总体间存在实质性差异。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统计分析中,自由度失去的多少取决计算方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平均数差异运用Z检验的前提条件是总体正态分布,方差齐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教育实验中,一一配对的样本属于相关样本。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运用正态分布表,可以将等级评定结果转化为连续变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在标准正态分布中,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在Z=0这一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编制是非题时应避免使用否定句式,尤其是双重否定。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条形图主要适用于离散型数据。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测量学生的综合能力,常通过简答题来实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中位数是一组数据的中间数值。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几何平均数是用来说明某种教育现象数据离散程度的数量指标。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常模参照测验是以学生团体的平均成绩作为参照标准,就某学生得分的高低来说明其在学生团体中的相对位置。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t分布是左右对称的分布,其形态与样本容量无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增加教育测验的长度,有助于提高测验的效度,但不能提高信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操作试题是模拟情境操作,而不是纸笔操作。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不管是综合学业测试还是单科学业水平测试,其属性是一样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教育测量有改进和激励教师教学的功能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当两列相关的变量发生变化的方向一致,这样的相关是正相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一、单选题:
1.从三个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分别为30、32、35三个样本,求得总体平方和为1993,组间平方和为658,F值为( )。 (满分:3)
A. 14.2
B. 1335
C. 329
D. 23.17
2.一份测量学生的职业兴趣的自陈量表分别在3月末和4月末施测了两次。编制者想分析经过四周左右的时间,学生的职业兴趣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信度是( )。 (满分:3)
A. 复本信度
B. 同质性信度
C. 重测信度
D. 分半信度
3.集中量数用来表明教育现象总体( )的统计指标。 (满分:3)
A. 总体变异程度
B. 数据整体特征
C. 数据集中趋势
D. 总体关联程度
4.下面选项中,属于非参数检验的是( )。 (满分:3)
A. Z检验
B. t检验
C. F检验
D. 卡方检验
5.下列差异量中一般与中位数配合使用的是( )。 (满分:3)
A. 差异系数
B. 标准差
C. 四分差
D. 全距
6.单因素方差分析主要适用于( )。 (满分:3)
A. 两独立样本平均数间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B. 两个小样本平均数间差异的比较
C. 两个以上独立样本平均数间差异的比较
D. 方差的齐性检验
7.教育调查中,某种教育现象实际观测次数与理论次数差异比较小,表明( )。 (满分:3)
A. 卡方值较小
B. 卡方分布较均匀
C. 研究意义较小
D. 差异较显著
8.编制教育测验时,测验材料要有足够的覆盖面,体现的是测验材料的( )。 (满分:3)
A. 丰富性
B. 目的性
C. 普遍性
D. 公平性
9.关于假设检验中两类错误,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3)
A. 两类错误可以避免
B. 第一类错误的概率等于显著性水平
C. 第二类错误的概率为1减去显著性水平
D. 提高显著性水平可减少两类错误
10.事件A和事件B是两个相互互不相容事件,P(A)=0.25,P(B)=0.3,则A发生或B发生的概率为( )。 (满分:3)
A. 0.25
B. 0.3
C. 0.55
D. 0.075
E.
二、多选题:
1.按照变量的测量水平将变量分为( )。 (满分:3)
A. 连续变量
B. 称名变量
C. 等级变量
D. 等距变量
E. 比率变量
2.下列选项中,属于差异量数的是( )。 (满分:3)
A. 平均数
B. 标准差
C. 中位数
D. 四分差
E. 全距
3.按测验的标准化程度,将测验可以分为( )。 (满分:3)
A. 准备性测验
B. 成就测验
C. 标准化测验
D. 教师自编测验
E. 客观性测验
4.方差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 )。 (满分:3)
A. 建立假设
B. 选择和计算相关统计量
C. 确定显著性水平和临界值
D. 统计决断
E. 列出方差分析总表
5.Z检验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主要是( )。 (满分:3)
A. 平均数显著性检验
B. 方差显著性检验
C. 等级相关系数检验
D. 实际观测次数分布情况检验
E. 比率假设检验
6.下列选项中,属于变量的是( )。 (满分:3)
A. 一天24小时
B. 学生性别
C. 学生家庭背景
D. 学生智力水平
E. 学生爱好
7.下列样本中,属于相关样本的是( )。 (满分:3)
A. 同一组学生两次测试的成绩
B. 两个平行班学生一次测验中的成绩
C. 某班学生教育实验前与实验后的学业成绩
D. 某校期中测试各班的考试成绩
E. 不同地区的学生用同一张试卷测得的成绩
8.下列题型中,属于客观性试题的是( )。 (满分:3)
A. 选择题
B. 是非题
C. 匹配题
D. 论述题
E. 作文题
9.测验中,测量学生知识与理解目标的试题类型通常是( )。 (满分:3)
A. 填空题
B. 是非题
C. 简答题
D. 选择题
E. 分析题
10.论述题的优点主要表现为( )。 (满分:3)
A. 可以测量高层次、复杂的学习结果
B. 可以增进学生思考、应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C. 可以增进学生的写作能力
D. 试题的编制比较容易
E. 评分比较客观
三、判断题:
1.卡方值越小,说明际观测次数与理论次数之间的差异越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假设检验中,单尾检验关注差异方向,双尾检验不关注差异方向。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确定效标关联效度最常用的方法是专家评价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教育测量的对象简单、可测、可量化。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曲线图常用来描绘统计事项总体指标的动态变化,常用于连续性数据资料。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方差分析中,总体自由度等于组间自由度与组内自由度的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检验两个样本平均数间是否存在差异,就是检验两个相应总体平均数间的差异。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方差分析是对多个方差间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假设检验中,增加显著性水平的值,可以降低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教育统计是教育测量的基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教育测量有改进和激励教师教学的功能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四分差就是一组数据中中间50%数据的距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二项分布是进行总体比率估计的基本理论依据。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依据相关因素的多少,相关可分为直线相关和曲线相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一个总体只能组成一个样本,样本与总体之间不能互相转换。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课程标准中设定的教学内容都可以成为测验内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方差分析中,拒绝虚无假设,说明每对平均数之间存在差异。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学生音乐能力倾向测验属于心理测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学生凭猜测回答一道四选一选择题,则猜对的概率为0.2。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从两个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两组观测值,它们的次数分布的形状是相同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教育统计与测量》15春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
1.某研究者要调查辽宁省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抽取了部分县进行调查。这里研究的总体是( )。 (满分:3)
A. 辽宁省所有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
B. 教师的工资水平
C. 辽宁省部分县农村教师工资
D. 辽宁省教师工资的平均水平
2.集中量数用来表明教育现象总体( )的统计指标。 (满分:3)
A. 总体变异程度
B. 数据整体特征
C. 数据集中趋势
D. 总体关联程度
3.高中毕业会考的目的主要是( )。 (满分:3)
A. 选拔
B. 分类
C. 诊断
D. 资格鉴定
4.正态分布曲线中,标准差反映了( )。 (满分:3)
A. 曲线的陡峭程度
B. 变量的集中情况
C. 曲线的对称位置
D. 变量的平均水平
5.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的主要不足是( )。 (满分:3)
A. 要求总体服从正态分布
B. 样本容量大于30
C. 误差大
D. 使用不方便
6.从三个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分别为30、32、35三个样本,求得总体平方和为1993,组间平方和为658,组内均方为( )。 (满分:3)
A. 14.2
B. 1335
C. 329
D. 23.17
7.t分布曲线与正态分布曲线的不同之处主要是( )。 (满分:3)
A. 左右对称
B. 曲线下面积之和为1
C. 与横轴永不相交
D. 随自由度变化而变化
8.一组数据为80、80、80、80、80、80,其标准差为( )。 (满分:3)
A. 85
B. 1
C. 0
D. 42.5
9.比较某学校按一一配对方式所组成的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学生学习效果是否有差异,属于( )。 (满分:3)
A. 相关样本假设检验
B. 独立样本假设检验
C. 方差分析
D. 单总体假设检验
10.已知一组数据值分别为70、80、65、58、47,将每个数值都乘2,则新得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为( )。 (满分:3)
A. 64
B. 65
C. 130
D. 128
二、多选题:
1.Z检验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主要是( )。 (满分:3)
A. 平均数显著性检验
B. 方差显著性检验
C. 等级相关系数检验
D. 实际观测次数分布情况检验
E. 比率假设检验
2.方差分析的基本条件是( )。 (满分:3)
A. 总体正态分布
B. 样本独立
C. 大样本
D. 方差齐性
E. 变异的可分解性
3.关于测验常模的说法,错误的是( )。 (满分:3)
A. 样本组有代表性
B. 依据样本试测统计获得资料
C. 针对某种人群
D. 数据是已知的
E. 任何测验都有常模
4.影响测验信度的因素主要有( )。 (满分:3)
A. 测验长度
B. 测验难度
C. 测验内容的同质性
D. 被试者差异
E. 评分的客观性
5.下列题型中,属于主观性试题的是( )。 (满分:3)
A. 选择题
B. 操作题
C. 匹配题
D. 论述题
E. 作文题
6.下列变量中,属于称名变量的是( )。 (满分:3)
A. 学校编号
B. 学生成绩
C. 教职工身份证号
D. 教室数量
E. 开设课程门数
7.编制简答题时要遵循的要求主要是( )。 (满分:3)
A. 问题叙述要明确
B. 每道题都涉及到重要内容
C. 试题答案要唯一
D. 避免提供作答线索
E. 答案是数据的需要指出所要求的单位和精确程度
8.下列测验中,属于心理测验的是( )。 (满分:3)
A. 智力测验
B. 人格测验
C. 能力倾向测验
D. 罗夏墨迹测验
E. 形成性测验
9.下列样本中,属于独立样本的是( )。 (满分:3)
A. 同一组学生两次测试的成绩
B. 两个平行班学生一次测验中的成绩
C. 某班学生教育实验前与实验后的学业成绩
D. 某校期中测试各班的考试成绩
E. 不同地区的学生用同一张试卷测得的成绩
10.教育测量的功能主要体现为( )。 (满分:3)
A. 教育判断
B. 改进和激励教师教学
C. 促进学生学习
D. 进行教育研究
E. 行使教育管理
三、判断题:
1.主观性试题难度的分析常用积差相关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依据相关因素的多少,相关可分为直线相关和曲线相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假如一个样本在总体中出现的机会非常小,那么有理由认为样本与总体间存在实质性差异。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统计分析中,自由度失去的多少取决计算方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平均数差异运用Z检验的前提条件是总体正态分布,方差齐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教育实验中,一一配对的样本属于相关样本。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运用正态分布表,可以将等级评定结果转化为连续变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在标准正态分布中,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在Z=0这一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编制是非题时应避免使用否定句式,尤其是双重否定。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条形图主要适用于离散型数据。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测量学生的综合能力,常通过简答题来实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中位数是一组数据的中间数值。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几何平均数是用来说明某种教育现象数据离散程度的数量指标。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常模参照测验是以学生团体的平均成绩作为参照标准,就某学生得分的高低来说明其在学生团体中的相对位置。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t分布是左右对称的分布,其形态与样本容量无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增加教育测验的长度,有助于提高测验的效度,但不能提高信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操作试题是模拟情境操作,而不是纸笔操作。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不管是综合学业测试还是单科学业水平测试,其属性是一样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教育测量有改进和激励教师教学的功能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当两列相关的变量发生变化的方向一致,这样的相关是正相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东师15春《英语阅读(一)》在线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