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得分:40
1. 有的心理学家把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为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等行为归纳为()。
A. 自律障碍行为
B. 冲动性的问题行为
C. 扰乱性的问题行为
D. 多动性的问题行为
正确答案: C
2. 学生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症状属于()。
A. 抑郁症
B. 恐怖症
C. 焦虑症
D. 强迫症
正确答案: B
3. 桑代克等人通过对知觉、注意、记忆和运动动作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发现两情境中有共同成分时可以产生迁移,此种迁移学说属于是()。
A. 形式训练说
B. 共同要素说
C. 经验类化理论
D. 关系转换理论
正确答案: B
4. ()指在有机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一种内部刺激。
A. 动力
B. 需求
C. 内驱力
D. 诱因
正确答案: C
5.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
A. 心理评估
B. 心理诊断
C. 心理辅导
D. 心理测验
正确答案: A
6. 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属于哪种迁移?()
A. 逆向性迁移
B. 顺应迁移
C. 重组性迁移
D. 同化性迁移
正确答案: D
7.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
A. 课堂形势
B. 课堂结构
C. 课堂情境
D. 课堂教学
正确答案: B
8. 历史课中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学习,属于()。
A. 命题学习
B. 概念学习
C. 词汇学习
D. 符号学习
正确答案: D
9. 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
A. 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
B. 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
C. 师生互动策略
D. 合作学习策略
正确答案: B
10. 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得动作,称为()。
A. 操作定向
B. 操作模仿
C. 操作整合
D. 操作熟练
正确答案: C
11. 按照艾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儿童在6岁~11岁处于()阶段。
A. 勤奋感对自卑感
B. 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C. 主动感对内疚感
D. 自主对羞怯
正确答案: A
12.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中,()阶段开始,儿童喜欢尝试探索环境,自己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展到家庭之外。
A. 信任对怀疑
B. 自主对羞怯
C. 主动感对内疚感
D. 勤奋感对自卑感
正确答案: C
13. 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
A. 独立完成作业
B. 家庭作业
C. 教师的主导教学
D. 个别课堂练习
正确答案: C
14. 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药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A. 刺激情境
B. 既定疑问
C. 思维状态
D. 思维起点
正确答案: A
15. 谐音联想法属于()。
A. 复述策略
B. 精细加工策略
C. 组织策略
D. 回忆策略
正确答案: B
16. ()又称启发式教学,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
A. 合作学习
B. 发现教学
C. 情境教学
D. 个别化教学
正确答案: B
17. 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称之为()。
A. 差生行为
B. 问题行为
C. 逆反行为
D. 心理障碍行为
正确答案: B
18. 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称之为()。
A. 上位学习
B. 下位学习
C. 并列结合学习
D. 发现学习
正确答案: B
19. 完形-顿悟说的提出者是()。
A. 桑代克
B. 苛勒
C. 斯金纳
D. 加涅
正确答案: B
20. 当你熟悉塑料袋装东西的功能后,就很不容易想到或发现它在急情况下可以当“小便袋”使用。这种心理现象叫做()。
A. 功能固着
B. 解决问题方法
C. 环境局限
D. 思维狭窄
正确答案: A
二、多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得分:40
1. 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有哪些基本规律?()
A. 消退
B. 惩罚
C. 获得与消退
D. 刺激泛化与分化
正确答案: CD
2. 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多种,下列哪些属于发散思维的训练方法?
A. 用途扩散
B. 头脑风暴
C. 结构扩散
D. 自我设计训练
正确答案: AC
3. 奥苏伯尔将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由()组成。
A. 认知内驱力
B.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 外部动机
D. 附属内驱力
正确答案: ABD
4. 加涅将学习结果进行分类为()。
A. 智慧技能
B. 认知策略
C. 言语信息
D. 动作技能和态度
正确答案: ABCD
5. 根据国内外的现有研究,促进教师成长与发展,使之成为专家型教师的基本途径,概括起来主要有()。
A. 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B. 开展微格教学
C. 进行专门训练
D. 反思教学经验
正确答案: ABCD
6. 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要经过()阶段。
A. 认知
B. 联结
C. 操作
D. 自动化
正确答案: ABD
7. 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可以将课堂纪律分为()。
A. 教师促成的纪律
B. 集体促成的纪律
C. 任务促成的纪律
D. 自我促成的纪律
正确答案: ABCD
8. 7研究发现,学生心理的发展所具有的特征为()。
A. 连续性与阶段性
B. 定向性与顺序性
C. 不平衡性
D. 差异性
正确答案: ABCD
9. 发散思维的最主要特征是()。
A. 独创性
B. 灵活性
C. 流畅性
D. 变通性
正确答案: ACD
10. 个别化教学是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它大致包括的环节有()。
A. 诊断学生的初始学业水平或学习不足
B. 提供教师与学生或机器与学生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C. 引入有序的和结构化的教学材料,随之以操作和练习
D. 容许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向前学
正确答案: ABCD
11. 布卢姆等人在其教学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领域。
A. 认知
B. 情感
C. 评价
D. 动作技能
正确答案: ABD
12.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
A. 学习内驱力
B. 学习需要
C. 学习诱因
D. 学习期待
正确答案: BD
13. 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应考虑()。
A. 精选教材
B.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C.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D. 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正确答案: ABCD
14. 元认知知识是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它包括()。
A. 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
B. 对任务的认识
C. 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
D. 元认知监控
正确答案: ABC
15. 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
A. 操作观
B. 知识观
C. 学习观
D. 学生观
正确答案: BCD
16. 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A. 场独立与场依存
B. 沉思型与冲动型
C. 辐合型与发散型
D. 自主型与依赖型
正确答案: ABC
17. 学生群体对个体的活动室产生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取决于()。
A. 活动的难易
B. 竞赛动机的激发
C. 被他人评价的意识
D. 注意的干扰
正确答案: ABCD
18. 下列属于常见的心智技能的有()。
A. 运算技能
B. 音乐技能
C. 阅读技能
D. 记忆技能
正确答案: ACD
19. 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
A. 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 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C. 内部学习动机
D. 外部学习动机
正确答案: CD
20. 课堂气氛是教学过程的软情境,教师期望可通过()影响课堂气氛。
A. 接受学生意见的程度,创造不同的社会情绪气氛
B. 对有不同期望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反馈
C. 向不同期望的学生提供难度不等的学习材料
D. 允许学生提问并耐心倾听学生回答问题
正确答案: ABCD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得分:20
1.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部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B
2. 内驱力是指能够激发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够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A
3.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上分为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B
4. 系统性原则是指教育心理学研究要贯彻实事求是的精神,即根据教育心理现象的本来面貌来研究其本质、规律与机制,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遵循客观性原则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A
5. 首字联词法就是将新词或概念与相似的声音线索词,通过视觉表象联系起来。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A
6. 学习策略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是在布鲁姆1956年提出“认知策略”以后出现的。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A
7. 复述策略属于问题解决策略。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A
8.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兼备的学科,并以理论为主。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A
9. 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是问题解决。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B
10. 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尝试记忆的保存时间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B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