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春福建师范大学《综合自然地理》在线作业一

所属学校:福建师范大学 科目: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10 19:24:00

一、单选题

1.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创始人是(  )。

A. 道库恰耶夫

B. 洪堡德

C. 伊萨钦科

D. 索恰瓦

正确答案:A

2.  干旱草原环境的标型元素是( )。

A. Fe++

B. Fe+++

C. Ca++

D. Fe+

正确答案:C

3.  冷湿的森林沼泽环境的标型元素是(  )。

A. Fe++

B. Fe+++

C. Ca++

D. Fe+

正确答案:A

4.  地理系统(自然地理系统)是由( )首先提出的。

A. 罗士培

B. 贝尔格

C. 索恰瓦

D. 帕萨格

正确答案:C

5.  双列系统中地带性区划单位等级序列为( )。

A. 自然区―自然地区―自然省―自然州

B. 自然大区―自然地区―自然亚地区―自然州

C. 自然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自然次亚地带

D. 自然区―自然亚区―自然小区

正确答案:C

6.  土地分类单位自上而下为()。

A. 科―属―种

B. 立地―土地单元―土地系统

C. 相-限区―地方

D. 级―亚级单元

正确答案:A

7.  坚持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学者是( )。

A. 拉采尔

B. 罗士培

C. 维达尔•白吕纳

D. 伊萨钦科

正确答案:A

8.  土地评价因素的选取原则主要是( )。

A. 因评价用途的不同而不同

B. 因地区的不同而不同

C. A和B

D. 因评价者的理论水平差异而不同

正确答案:C

9.  彼列尔曼根据化学元素迁移条件,把地表面上各种各样的形态分为三种基本处境,不包括下列的哪一项( )。

A. 残积处境

B. 平亢地处境

C. 水上处境

D. 水下处境

正确答案:B

10.  从土地评价的类型来看,美国八等制基本上属于( )。

A. 潜力评价

B. 适宜性评价

C. 经济评价

D. 综合性评价

正确答案:A

11.  自然地理学的创始人是(  )。

A. 洪堡德

B. 道库恰耶夫

C. 伊萨钦科

D. 索恰瓦

正确答案:A

12.  当一个系统对周围环境输出过多的能量和物质,从而使系统因满足不了最低需求而使系统受损,这种损伤功能类型称之为( )。

A. 进料过多

B. 泄漏

C. 进料不足

D. 阻塞

正确答案:B

13.  按照道库恰耶夫的理解,(  )是自然地理综合体的一面镜子

A. 植被

B. 土壤

C. 气候

D. 人文

正确答案:B

14.  ( )是自然地理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A. 大气

B. 岩石地形复合体

C. 水分

D. 有机界

正确答案:B

15.  FAO土地评价纲要的土地适宜级主要是根据(  )划分的。

A. 适宜性类别

B. 适宜性程度

C. 限制性因素

D. 限制性程度

正确答案:B

16.  下列著作哪一部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区划著作()。

A. 《汉书•地理志》

B. 《管子•地员篇》

C. 《梦溪笔谈》

D. 《禹贡》

正确答案:D

17.  自然地理综合体的最小单位是( )。

A. 自然区

B. 限区

C. 相

D. 地方

正确答案:C

18.  对于地表化学元素的迁移,( )是最主要的动因。

A. 空气

B. 水

C. 生物有机体

D. 土壤

正确答案:C

19.  地球表层的能量基础是( )。

A. 太阳能

B. 生物能

C. 水能

D. 风能

正确答案:A

20.  景观生态学的创始人是( )。

A. 贝尔格

B. 索恰瓦

C. 帕萨格

D. 道库恰耶夫

正确答案:C

二、多选题

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驱动力研究的主要方法( ).

A. 定性分析法

B. 统计分析法

C. 系统分析法

D. 模型化方法

正确答案:ABCD

2.  系统的基本特征是( )。

A. 整体性

B. 差异性

C. 层次性

D. 相关性

正确答案:ACD

3.  新生代以来的自然地理系统的演化分哪几个阶段?( )。

A. 新生代自然地理系统

B. 天然生态系统

C. 第四纪自然地理系统

D. 全新世自然地理系统

正确答案:ACD

4.  自然地理系统不同于其他各圈层的主要特征是( )。

A. 太阳能集中分布

B.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C. 自然地理环境

D. 存在物质的三相和三相圈层界面

正确答案:ABD

5.  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系统可分为( )。

A. 开放系统

B. 封闭系统

C. 半封闭系统

D. 孤立系统

正确答案:ABD

6.  综合自然区划的主要方法是()。

A. 古地理法

B. 地理相关分析法

C. 发生统一性

D. 叠置法

正确答案:ABD

7.  综合自然地理学总的发展趋势是( ).

A. 模式化

B. 系统化

C. 技术化

D. 理论化

正确答案:ABD

8.  组成陆地地形的地形要素可分为哪几类()。

A. 面要素

B. 线要素

C. 自然要素

D. 点要素

正确答案:ABD

9.  自然地理系统物质循环结构的模式有( )。

A. 地质循环、大气循环

B. 地貌过程、气候过程

C. 水文过程、生物过程

D. 水循环、生物循环

正确答案:AD

10.  自然地理系统的结构表现为( )。

A. 分层结构

B. 整体性

C. 渗透结构

D. 地域结构

正确答案:ACD

三、判断题

1.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诞生的摇篮,不存在着种种束缚人类发展的困难因素。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2.  土地科学的基础是土地资源学。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3.  自然资源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两大类。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4.  沙尘暴是由于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m的天气现象。西北地区的人们常根据沙尘暴出现时天色昏暗的程度形象地称之为“黑风”。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5.  周期性节律是自然地理过程按严格的时间间隔重复的变化规律,其发生基础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地表光、热、水的周期性变化。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6.  一般认为土地是地理环境(主要是陆地环境)中由相互联系的各自然地理成分所组成,包括人类活动影响在内的自然综合体。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7.  土地结构是指土地个自然属性以及各种土地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组成结构、演替结构、空间组合结构、土地单位内部结构四个方面。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8.  太阳辐射能是地表化学元素迁移最主要的动因。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9.  阶地类型主要有:侵蚀阶地、堆积阶地两种。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10.  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分层结构、渗透结构、地理结构。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11.  根据流动海水温度的高低,可以把洋流分为暖洋流和冷洋流:暖流比流经海区的温度低,寒流比流经海区的温度高。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12.  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之间以及各自然综合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实现的。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13.  昼夜节律是地球公转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效应。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14.  风化作用的结果,使坚硬的岩石成为松散的物质,增强了透水性和通气性,矿质养分元素以可溶性盐的形式释放出来,并形成一些次生的黏土矿物,为土壤的形成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15.  大气循环是以大气环流的形式进行的,包括行星风系(环流)、季风环流和局地环流三种不同尺度的模式。其中季风环流支配着全球性的大气循环。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16.  连续的广阔水体称为世界大洋,是海洋的主体。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17.  太阳辐射是地表热量的源泉,是推动地表一切物质运动最直接最巨大的能量来源。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18.  自然地理环境中化学元素由一种存在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存在形式,并伴随着一定的空间位移的运动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19.  地球表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地理学就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20.  土壤粘化过程主要在温湿气候条件下发生,土壤粘化作用明显的土壤是黑壤和黄壤。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