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春福建师范大学《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二

所属学校:福建师范大学 科目: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2014-07-19 11:40:00
福师《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__C_。
A. 教师提供选择的过程
B. 家长提供选择的过程
C. 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
D. 学校提供选择的过程
满分:2分
2.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行动研究属于__B_。
A. 量的研究
B. 质的研究
C. 课堂研究
D. 试验研究
满分:2分
3.__C__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
A. 目标原则
B. 量力性原则
C. 过程原则
D. 思想性原则
满分:2分
4.美国教育家克伯屈提出的概念是__B__。
A. 附带学习
B. 附学习
C. 机械学习
D. 有意义学习
满分:2分
5.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有三个,其中之一是_C___。
A. 随机性
B. 活动性
C. 连续性
D. 积极性
满分:2分
6.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是作为__C__存在的。
A. 先知者
B. 管理者
C. 促进者
D. 指导者
满分:2分
7.“学校课程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这是_D__的观点。
A. 被动适应论
B. 主动适应论
C. 滞后论
D. 超越论
满分:2分
8.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__C__》。
A. 课程
B. 课程编制
C.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 怎样编制课程
满分:2分
9.“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__C__。
A. 活动分析
B. 解放兴趣
C. 八年研究
D. 泰罗主义
满分:2分
10.“有意义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__D___。
A. 布卢姆
B. 麦克尼尔
C. 马斯洛
D. 奥苏伯尔
满分:2分
二、多选题(共25道试题,共50分。)
1.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是:CD
A. 打“外围战”
B. 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素质教育开始进入全面、具体的实施
C. 理念上是全新的
D. 内容上是整体的
满分:2分
2.怎样给知识注入生命,使知识变得鲜活起来(知识生命化)ABCD
A. 用思维来建构知识
B. 用经验来激活知识
C. 用想象来拓展知识
D. 用情感来丰富知识
满分:2分
3.教育思想包括:BCD
A. 教育信仰
B. 教育认识
C. 教育观念
D. 教育理念
满分:2分
4.教育案例区别于论文之处在于:CD
A. 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加以反映,写在教之后,是结果
B. 根据撰写的目的,对教育情境作有所选择的描述
C. 在文体和表达方式上,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
D. 在写作思路和思维方式上,其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满分:2分
5.我国教育目的的特性是__ABC__。
A. 终极性和永恒性
B. 本体性和主体性
C. 超越性和未来性
D. 永恒性和超越性
满分:2分
6.下列选项中属于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的是:ABCD
A. 经济全球化
B. 信息时代
C. 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自主思考并规划人生
D. 知识经济(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创新精神、探究意识与能力
满分:2分
7.教师引导的特点:ABCD
A. 含而不露
B. 开而不达
C. 指而不明
D. 引而不发
满分:2分
8.我国传统教学研究存在的问题:ABCD
A. 大同小异的“经验总结
B. 名不副实的“教育实验”
C. 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D. 教师的“平庸化”现象
满分:2分
9.以学科为本位的教育:ABCD
A. 把教师学科化(工具化而非学者化)
B. 以学科为本位,造成对人性的肢解
C. 重认知、轻情感
D. 重教书、轻育人
满分:2分
10.教育观念是(ABCD)
A. 具有态度倾向和情感色彩的认识
B. 伴随认识活动的体验的
C. 有正向的
D. 有反向的
满分:2分
11.行动研究的特点是(BCD)
A. 付诸于教学行动中
B. 在教育教学中
C. 通过教育教学
D. 为了教育教学
满分:2分
12.校本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学校,其中宏观和长远层面的目的包括:BC
A. 应对新课程的各种挑战
B. 学校的个性化、人本化、特色化建设
C. 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D. 改进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
满分:2分
13.在课程发展史上,关于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关系问题存在的三种典型观点是_ ABCD _。
A. 被动适应论
B. 主动适应论
C. 独立论
D. 统一论
满分:2分
14.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征是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作者对教育的解释和理解。“叙事”型的两类文章:BC
A. 学习叙事
B. 教学叙事
C. 生活叙事
D. 成长叙事
满分:2分
15.新课程是从哪些关系来理解学生个性发展、规划课程目标的?ABD
A. 学生与社会的关系
B. 学生与自然的关系
C. 学生与国家的关系
D. 学生与自我的关系
满分:2分
16.多元智力包括:ABCD
A. 言语/语言智力
B. 视觉/空间关系智力
C. 音乐/节奏智力
D. 自我反省智力
满分:2分
17.我国教学研究的新走向包括:ABCD
A. 从实验研究到行动研究
B. 走向叙事研究——改变教师的写作方式
C. 走向问题解决——改变教师的提问方式
D. 重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满分:2分
18.教学媒体一般可以使用在课堂教学中的哪些环节?ABCD
A. 准备
B. 预演
C. 课堂展示
D. 反馈强化
满分:2分
19.校内学业考试以测量性为基础,突显教育性,其基本要求是:ABC
A. 命题指导思想要端正,考试内容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突出最根本最重要的东西
B. 试题应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学生的独立思维、独立见解
C. 注重发挥考试的反馈功能
D. 必须体现出对人的价值的重视
满分:2分
20.合作学习的要素有:ABCD
A. 积极互赖
B. 个体责任
C. 面对面的积极互动
D. 社交技能
满分:2分
21.学校文化建设的方向是(ABCD)
A. 先进和与时俱进
B. 代表先进、理想、未来
C. 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
D.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满分:2分
22.综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__BCD、________和________。
A. 实践性
B. 关联性
C. 统一性
D. 内在联系
满分:2分
23.下列选项中属于从课程的层次或结构层面界定(美古德莱德)的是:ABCD
A. 正式的课程
B. 理想的课程
C. 领悟的课程
D. 经验的课程
满分:2分
24.下列选项中属于.对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突显)健全的价值观的是:ABCD
A. 健康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B. 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C. 善于和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D.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满分:2分
25.教育认识要求:ABC
A. 深刻,揭示教育教学活动规律
B. 先进,反映教育教学发展方向
C. 全面,体现教育教学的整体性
D. 务实,为经济发展服务
满分:2分
三、判断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1.普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要十分关注人的基本品质例如:技术与劳动教育目标中,规定的是人道主义的教育和批判精神的培养。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教育惩罚”,是对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这既可以体现在精神上,也可以体现在行为上,因此可以进行体罚。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教育评价=客观描述+价值判断+增值探索,客观就是公正、全面、准确。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强调人的目的性,就是否认人在一定意义上的工具价值,否认每个中华民族的子孙,都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献身的义务或责任。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学习方式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是课程实施中最具有核心意义的变革。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案例的基本要素为:背景、主题、细节、结果、评析。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学校在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20世纪的精神危机之一:“空心人”——失去生命的价值感和方向感,成了无根的浮萍。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专家的指导是重要的,但专家参与决不在于形成一个凌驾于学校教师之上的权威。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1.由于过分突出和强调竞争性学习方式带来了诸多不良效果,本次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排除竞争性学习方式。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2.培养目标的全面性就是要面面俱到。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3.自主就是让学生自学。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4.行动研究即教师通过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所进行的研究。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5.科学而成功的教育不能没有惩罚。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