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春福建师范大学《小学德育理论》在线作业一

所属学校:福建师范大学 科目:小学德育理论 2014-08-14 12:08:00
福师《小学德育理论》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我国确定德育目标,应依据哪一种教育目标论( C)
A. 社会本位论
B. 个人本位论
C. 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辩证统一的教育目的论
D. 儿童中心论
满分:2  分
2.  对德育的现实状况连续不断地、及时地作出评价,根据及时获得的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行动,以使德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这是一种(D )
A. 诊断性评价
B. 总结性评价
C. 诊断性评价
D. 形成性评价
满分:2  分
3.  我国确定德育目标,应依据哪一种教育目标论( C)。
A. 社会本位论
B. 个人本位论
C. 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辩证统一的教育目的论
D. 儿童中心论
满分:2  分
4.  最早提出集体教育的是哪一位教育家(B )。
A. 陶行知
B. 马卡连科
C. 苏霍姆林斯基
D. 布鲁纳
满分:2  分
5.  少年期品德发展的特点是(B )。
A. 幼稚性
B. 动荡性
C. 成熟性
D. 自觉性
满分:2  分
6.  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内容的重点是(C )。
A. 集体主义教育
B.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
C. 社会公德、“五爱”国民公德教育和文明行为习惯培养
D. 科学人生观教育
满分:2  分
7.  制定学校德育计划的前提是什么(C )。
A. 组织开展德育活动
B. 检查总结经验
C. 确定德育目标
D.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满分:2  分
8.  德育管理者要实现预定的目标,光靠一般号召是不行的,他必须制定一个周密可行的实施计划,提出若干可行的措施,以保证德育管理目标的实现,这是肯定德育管理过程哪一环节的意义(B )。
A. 确定德育目标
B. 制定德育计划组织
C. 开展德育活动
D. 检查和总结
满分:2  分
9.  在一项德育方案实施之前进行可行性评价,将要进行的德育活动是否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与德育方案是否可行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一种什么评价(B )。
A. 诊断性评价
B. 决策性评价
C. 形成性评价
D. 总结性评价
满分:2  分
10.  在社会主义社会,思想教育的核心是(A )
A. 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B.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
C. 爱国主义教育
D. 社会公德教育
满分:2  分
11.  “道之以政,齐之以礼,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句话是哪一位教育家说的(B )
A. 孟子
B. 孔子
C. 朱熹
D. 董仲舒
满分:2  分
12.  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内容的重点是( C)。
A. 集体主义教育
B.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
C. 社会公德、“五爱”国民公德教育和文明行为习惯培养
D. 科学人生观教育
满分:2  分
13.  东方国家和民族的德育目标受到儒家思想道德的影响,这表明哪一因素对德育目标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C)。
A. 经济政治制度
B. 生产力状况
C. 一定社会的精神文化、民族传统
D. 德育对象的需要
满分:2  分
14.  人生观、世界观已初步形成是在哪一年龄阶段(D )
A. 幼儿期
B. 儿童期
C. 少年期
D. 青年初期
满分:2  分
15.  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 B
A. 群众性活动
B. 小组活动
C. 个人活动
D. 集体活动
满分:2  分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对德育内容如何序列化,目前国内提出三种观点或者说有三种不同的模式,即: (ABC)
A. 结构迁移说
B. 阶段连续说
C. 螺旋循环说
D. 社会适应说
满分:2  分
2.  现代学校德育管理的功能是: ACD
A. 调动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B. 整齐划一地管理德育工作者
C. 发挥德育组织的作用
D. 发挥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效能
满分:2  分
3.  品德基本要素有(BCD):
A. 思
B. 知
C. 情
D. 行
满分:2  分
4.  德育论与(ABCD )等学科发生关系。
A. 伦理学
B. 社会学
C. 心理学
D. 美学
满分:2  分
5.  德育目标对德育活动的作用有:(ABCD)
A. 选择作用
B. 协调作用
C. 控制和评价功能
D. 导向作用
满分:2  分
6.  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有(ABCD)。
A. 德育内容从根本上说受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
B. 德育内容的性质为德育目标所制约。
C. 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为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水平所制约。
D. 当前形势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决定了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满分:2  分
7.  现代德育评价要求对人的品德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评价。这样,现代德育评价就具有与传统德育评价完全不同的特征: (ABC)
A. 多样性
B. 客观性
C. 具有促进个体发展的目的性,不同于以往评价对学生进行分类划等的作用
D. 评价的目的在于鉴定、选择,因此需要作终结性评价
满分:2  分
8.  家庭德育的基本要求是: (ABCD)
A. 家长要有教育子女的义务感、责任感,要有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
B. 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德育环境
C. 严爱结合,要求统一
D. 尊重和信任孩子
满分:2  分
9.  社会德育的内容非常广泛,概括起来不外乎:(ABC )
A. 思想教育
B. 政治教育
C. 道德教育
D. 生活教育
满分:2  分
10.  在我国,德育占有重要地位,表现在:( BCD)
A. 政府的核心政策是教育政策
B.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C. 德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D. 德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满分:2  分
11.  现代德育评价要求对人的品德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评价。这样,现代德育评价就具有与传统德育评价完全不同的特征:( ABC)
A. 多样性
B. 客观性
C. 具有促进个体发展的目的性,不同于以往评价对学生进行分类划等的作用
D. 评价的目的在于鉴定、选择,因此需要作终结性评价
满分:2  分
12.  现代学校德育管理的三级运行方式包括(BC)。
A. 社会德育管理运行
B. 校级德育管理运行
C. 学校中层德育管理的运行
D. 班级德育管理的运行
满分:2  分
13.  现代德育过程的特点包括:( ABCD)。
A. 现代德育过程是科学理论指导下的过程。
B. 现代德育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作为主体思想品德完整发展的过程。
C. 现代德育过程是师生德性共进的过程
D. 现代德育过程是对环境开放的过程
满分:2  分
14.  德育管理的手段有: ABCD
A. 思想动员
B.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C. 进行明确分工
D. 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
满分:2  分
15.  如何做到因材施教? ABCD
A. 德育的要求、内容、形式和方法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B. 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
C. 从学生的思想特点出发进行德育
D. 要客观地全面地深入地了解研究学生
满分:2  分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德育论的任务就是指导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现代德育的的变化表现在德育作用的变化、德育结构的变化、德育内容和方法的变化、德育社会地位变化。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法纪教育不包含在我国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内容中。 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品德具有个体的主体的特征 。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作为独生子女的儿童出现成人化倾向与思想的早熟 。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德育的实质是育德。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月(或阶段)计划是德育计划中最深入、具体、落实的一步。它的内容一般包括:活动单位、名称、目的、形式、详细内容、日程安排和负责人,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和进程等。 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个体的道德发展是分阶段的过程 。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是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 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德育内容及方法等几个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和关系。在这些矛盾中,教育者和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的矛盾是主要的矛盾。 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共青团支部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主导力量。 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校会、周会和晨会是学校对学生特别是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形式。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教育目标,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共同特征:都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都具有超前性或理想性 。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隐形性,即无显性的老师和学生,也无“指令性”的德育要求,教育者的身分和德育内容是隐蔽的,这是社会德育的重要特点。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教育者组织德育过程大致有基本环节包括实施德育的准备、德育实施、德育评价。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思想品德的内涵,一般表述为:"个体按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等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 。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体育教学也能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发生影响,其突出的德育作用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组织纪律性、勇于拼搏的精神和英勇顽强的优良品德。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德育过程就是指品德的形成过程。 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德育论是研究德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指导教育法通常指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等 。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