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第1题 可燃物质的燃点越( A),越容易着火。
A、低B、高、C、中等D、无要求
第2题 韧性破裂实际上是材料中的显微空洞形成和( D)的过程。
A、断裂B、扩展C、萌生D、长大
第3题 构件发生韧性断裂时,断口与主应力方向成( B)。
A、30?B、45?C、60?D、90?
第4题 按照金属构件失效形式进行分类,失效分为过量变形失效、(D )失效和表面损伤失效。
A、腐蚀B、磨损C、韧性断裂D、断裂
第5题 金属在冷凝过程中由于体积的收缩而在铸锭或铸件心部形成管状或喇叭状或分散的孔洞即为( A)。
A、缩孔B、气孔C、疏松D、夹杂
第6题 按人体伤害程度分类,损失工作日低于(C )日的失能伤害定义为轻伤。
A、100B、95C、105D、115
第7题 普通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划分中,特别重大事故指一次造成(B )人以上(含)死亡的事故。
A、10B、30C、20D、40
第8题 发生电气火灾和爆炸的原因有温度过高、电火花和(B )。
A、短路B、静电作用C、超载D、老化
第9题 在一定温度下,易燃、可燃液体表面上的蒸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与火焰接触时,能闪出火花,随即熄灭的瞬间燃烧过程( D)。
A、扩散燃烧B、火球C、自燃D、闪燃
第10题 构件在腐蚀环境中发生腐蚀时,主要发生的是(A )作用。
A、电化学B、化学C、物理溶解
判断题
第11题 自然事故是由自然灾害造成的,在目前条件下受到科学知识的限制不能做到(完全防止);而人为事故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原则上是可以预防的。A正确错误
第12题 事故总损失为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之和。B正确错误
第13题 只要可燃物、阻燃物和点火源同时存在,就可以发生燃烧。B正确错误
第14题 对于疲劳断口而言,可用肉眼或低倍放大镜判断疲劳源位置,疲劳区中磨得最亮的地方即是疲劳核心。A正确错误
第15题 海因里希的事故因果链锁理论的局限性是把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的发生完全归因于物的缺点。B正确错误
第16题 钢材表层脱碳时,容易导致脱碳层硬度、强度较低,受力时易开裂而成为裂源。A正确错误
第17题 构件发生脆性断裂时断口具有明显的形状改变和较大的塑性变形。B正确错误
第18题 噪声不仅损伤职工的听觉,对神经、心脏及消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还会使职工的情绪烦躁,降低工作效率,但是不会引起事故的发生。B正确错误
第19题 蠕变破裂指金属材料长期在高温条件下受应力的作用而产生缓慢、连续的塑性变形而产生的破裂。A正确错误
第20题 当两个零件表面之间由于存在尘埃、金属屑或积碳等坚硬的磨粒时造成的磨损称作磨料磨损。A正确错误
第21题 事故的形成阶段发现事故隐患,预防事故发生的最佳时机。A正确错误
第22题 事故调查组无权调阅一切与事故有关的档案资料。B正确错误
第23题 回归分析的前提:两个变量之间具有相关关系。A正确错误
第24题 贝壳状条纹的形成表明疲劳裂纹不是连续运动直至断裂,而是间歇式的生长的。A正确错误
第25题 构件发生化学爆炸时伴有激烈的燃烧反应,容器破裂时出现火化和闪光。A正确错误
多项选择题
第26题 工业毒物侵入人体可通过(ABC )等途径。
A、呼吸道B、皮肤C、消化道D、血液系统
第27题 海因里希的事故因果链锁理论包括(ABCDE )。
A、遗传及社会环境B、人的缺点C、人的不安全行为D、事故E、伤害
第28题 容器、设备发生物理爆炸时通常在两种情况下发生,即(BC)。
A、报警失灵B、超压C、高温D、正常操作压力
第29题 金属构件由于焊接不当会在焊缝处产生(ABC )和再热裂纹等缺陷。
A、热裂纹B、冷裂纹C、层状撕裂D、气孔
第30题
当金属构件内部存在夹杂物时,如果受到力的作用,这些夹杂物容易造成构件内部出现(AD )或夹杂物( )或与基体交界面产生断裂而成为裂纹源。
A、应力集中B、气孔C、裂纹D、本身断裂
第31题 事故的特性包含(ABCD )。
A、因果性B、偶然性C、必然性D、潜伏性
第32题 事故调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BC)。
A、事故是可以调查清楚的B、实事求是C、尊重科学D、尊重事实
第33题 事故调查报告权限由负责组织的人民政府批复,重大、较大、一般事故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 )日内批复,特别重大事故(ABC )日内批复,特殊情况可延长,最长不超过( )日。
A、15B、30C、30D、60
第34题 根据当事人责任的不同,事故责任包括(BCD )。
A、无责任B、民事责任C、行政责任D、刑事责任
第35题 发生事故后,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经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最长不超过(CD )日。
A、90B、30C、60D、60
第36题 事故损失计算包括(ABD )。
A、财产损失B、人员伤害C、经济损失D、环境影响
第37题 普通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划分( ABCD)。
A、特别重大事故B、重大事故C、较大事故D、一般事故
第38题 事故统计的基本方法包括( ABCD)。
A、综合指标法B、抽样推断法C、假设检验D、统计模型法
第39题 产生SCC的基本条件(ABC )。
A、敏感的材料B、固定拉应力C、特定腐蚀介质D、固定压应力
第40题 钢材中的夹杂物分为(BCD )。
A、半脆性夹杂物B、脆性夹杂物C、塑性夹杂物D、半塑性夹杂物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