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16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2满分

所属学校:大连理工大学 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016-12-08 23:19:24
大工16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2满分答案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是反映能动性的基本标志。
A.实践性
B.真理性
C.前进性
D.创造性
标准答案:D
2.()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是最直接地反映出了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
A.道德
B.艺术
C.政治法律思想
D.宗教
标准答案:C
3.真理是指一种()的思想形式。
A.客观
B.主观
C.相对
D.绝对
标准答案:B
4.实践的(),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
A.客观能动性
B.直接现实性
C.绝对性
D.前进性
标准答案:B
5.生产力量的规定性是(),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
A.生产力的性质
B.生产力的水平
C.生产力的状况
D.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标准答案:B
6.人类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是()。
A.社会存在
B.宗教
C.哲学
D.社会意识
标准答案:D
7.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与主要标志是()。
A.劳动资料
B.劳动者
C.科学技术
D.劳动对象
标准答案:C
8.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当中,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生产方式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人口结构
标准答案:A
9.创新作为一个民族进步的(),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A.灵魂
B.基础
C.前提
D.内涵
标准答案:A
10.认识的高级阶段指的是()。
A.理性认识
B.感性认识
C.情感
D.欲望
标准答案:A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生产关系指的是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
标准答案:ABCD
2.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相互包含指的是()。
A.相对寓于绝对之中
B.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
C.相对真理中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
D.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没有固定不变的界限
标准答案:BCD
3.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需要具备以下哪几个条件()。
A.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B.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C.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D.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
标准答案:ABCD
4.环境污染,使人类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这是因为()。
A.地理环境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
B.地理环境直接决定社会发展
C.地理环境决定社会的性质
D.地理环境通过物质生产制约社会发展
标准答案:AD
5.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以及共产主义社会。
A.原始社会
B.奴隶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标准答案:ABCD
6.价值评价在实践中的作用为()。
A.激励
B.制约
C.导向
D.规范
标准答案:ABC
7.价
值具备()的特性。
A.客观性
B.主体性
C.社会历史性
D.多维性
标准答案:ABCD
8.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了()。
A.道德
B.艺术
C.宗教
D.哲学
标准答案:ABCD
9.所有真理由于都会受到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它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发展的()的认识。
A.整体
B.某一阶段
C.某一方面
D.某一层次
标准答案:BCD
10.真理的绝对性说明的是真理的()。
A.无条件性
B.无限性
C.有条件性
D.有限性
标准答案:AB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人们要改造世界首先必须要认识世界。
A.错误
B.正确
标准答案:B
2.真理与谬误是既对立又统一。
A.错误
B.正确
标准答案:B
3.人的一切认识不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而来的。
A.错误
B.正确
标准答案:A
4.评价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
A.错误
B.正确
标准答案:B
5.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符合。
A.错误
B.正确
标准答案:B
6.价值观与世界观以及人生观是不一致的。
A.错误
B.正确
标准答案:A
7.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A.错误
B.正确
标准答案:B
8.弘扬科学精神以及人文精神,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A.错误
B.正确
标准答案:B
9.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指的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A.错误
B.正确
标准答案:B
10.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来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A.错误
B.正确
标准答案:B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