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17年3月课程考试《社会学概论》作业考核试题
西安交通大学17年3月课程考试《社会学概论》作业考核试题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V
1. 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的是( )
A. 孔德
B. 斯宾塞
C. 涂尔干
D. 韦伯
满分:2 分
2. 个人逐渐学习和接受被现有政治制度采用和确定的政治信念、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政治态度的过程是( )
A. 生活技能社会化
B. 行为社会化
C. 角色社会化
D. 政治社会化
满分:2 分
3. 按照社会变迁的发展方向,社会变迁可以分为( )
A. 社会进化与社会倒退
B. 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
C. 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
D. 自发变迁与有计划变迁
满分:2 分
4. 符号互动论的主要倡导者是( )
A. 米德
B. 布鲁默
C. 库利
D. 戈夫曼
满分:2 分
5. 在社区研究中,全貌研究就是( )
A. 分析“社会”和“社区”两种对立的社会联系形式的类型
B. 综合性的记录调查,较少理论分析
C. 描述社区的各个不同部分并解释这些不同部分的相互关系
D. 把社区视为人类聚居生活的特殊的空间现象
满分:2 分
6. 研究者在某种程度上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社会活动中,使自己成为被研究群体中一员,这种观察方法被称为( )
A. 社会实验
B. 参与观察
C. 问卷调查
D. 文献研究
满分:2 分
7. 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丛,融入本文化的过程是( )
A. 文化采借
B. 文化传播
C. 文化交流
D. 文化冲突
满分:2 分
8. 属于教育制度的潜功能的是( )
A. 社会控制功能
B. 社会选择功能
C. 文凭功能
D. 实现社会化的的功能
满分:2 分
9. 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被称为( )
A. 反社会化
B. 文化社会化
C. 价值社会化
D. 反向社会化
满分:2 分
10. 科层制是一种典型的( )
A. 魅力型统治
B. 传统型统治
C. 法理型统治
D. 世袭制统治
满分:2 分
11. 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和布劳创立的社会学理论是( )
A. 冲突理论
B. 结构理论
C. 交换理论
D. 后现代理论
满分:2 分
12. 认为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是一个重要转折的论点是( )
A. 工业社会论
B. 信息社会论
C. 风险社会论
D. 后工业社会论
满分:2 分
13. “文化不是先天遗传的本能,而是后天通过学习和模仿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和习惯等”,这是指文化的( )
A. 创造性
B. 习得性
C. 共享性
D. 累积性
满分:2 分
14. 文化冲突的根源除了民族性之外,更有( )
A. 国家性
B. 地域性
C. 阶层性
D. 阶级性
满分:2 分
15. 1896年在《仁学》一书中提出“社会学”名称的学者是( )
A. 严复
B. 谭嗣同
C. 康有为
D. 梁启超
满分:2 分
16. 以问题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定量研究方法被称为( )
A. 问卷调查
B. 社会实验
C. 实地研究
D. 介入性研究
满分:2 分
17. 帕累托的社会分层理论被称为( )
A. 文化发散论
B. 社会结构论
C. 精英阶级理论
D. 政治循环论
满分:2 分
18. 根据埃里克森对个人心理成长历程的划分,18―30岁属于( )
A. 青年期
B. 成年期
C. 成年早期
D. 成熟期
满分:2 分
19. 被严复翻译成中文《群学肄言》的社会学著作是斯宾塞的( )
A. 《社会静力学》
B. 《社会学原理》
C. 《社会学研究》
D. 《伦理学原理》
满分:2 分
20. 通过收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分析和探讨各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被称做( )
A. 问卷调查
B. 实地研究
C. 社会实验
D. 非介入性研究
满分:2 分
21. 索罗金把社会流动分为( )
A. 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
B. 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
C. 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
D. 竞争式流动和赞助式流动
满分:2 分
22. 依据社会资源的不同占有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所组成的社会集团,被称之为( )
A. 阶层
B. 阶级
C. 社会分层
D. 等级
满分:2 分
23. 在特定地域内具有一定数量、质量和关系的人的总称是( )
A. 人力资本
B. 人口资本
C. 人力资源
D. 人口资源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V
1. 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的是( )
A. 孔德
B. 斯宾塞
C. 涂尔干
D. 韦伯
满分:2 分
2. 个人逐渐学习和接受被现有政治制度采用和确定的政治信念、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政治态度的过程是( )
A. 生活技能社会化
B. 行为社会化
C. 角色社会化
D. 政治社会化
满分:2 分
3. 按照社会变迁的发展方向,社会变迁可以分为( )
A. 社会进化与社会倒退
B. 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
C. 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
D. 自发变迁与有计划变迁
满分:2 分
4. 符号互动论的主要倡导者是( )
A. 米德
B. 布鲁默
C. 库利
D. 戈夫曼
满分:2 分
5. 在社区研究中,全貌研究就是( )
A. 分析“社会”和“社区”两种对立的社会联系形式的类型
B. 综合性的记录调查,较少理论分析
C. 描述社区的各个不同部分并解释这些不同部分的相互关系
D. 把社区视为人类聚居生活的特殊的空间现象
满分:2 分
6. 研究者在某种程度上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社会活动中,使自己成为被研究群体中一员,这种观察方法被称为( )
A. 社会实验
B. 参与观察
C. 问卷调查
D. 文献研究
满分:2 分
7. 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丛,融入本文化的过程是( )
A. 文化采借
B. 文化传播
C. 文化交流
D. 文化冲突
满分:2 分
8. 属于教育制度的潜功能的是( )
A. 社会控制功能
B. 社会选择功能
C. 文凭功能
D. 实现社会化的的功能
满分:2 分
9. 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被称为( )
A. 反社会化
B. 文化社会化
C. 价值社会化
D. 反向社会化
满分:2 分
10. 科层制是一种典型的( )
A. 魅力型统治
B. 传统型统治
C. 法理型统治
D. 世袭制统治
满分:2 分
11. 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和布劳创立的社会学理论是( )
A. 冲突理论
B. 结构理论
C. 交换理论
D. 后现代理论
满分:2 分
12. 认为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是一个重要转折的论点是( )
A. 工业社会论
B. 信息社会论
C. 风险社会论
D. 后工业社会论
满分:2 分
13. “文化不是先天遗传的本能,而是后天通过学习和模仿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和习惯等”,这是指文化的( )
A. 创造性
B. 习得性
C. 共享性
D. 累积性
满分:2 分
14. 文化冲突的根源除了民族性之外,更有( )
A. 国家性
B. 地域性
C. 阶层性
D. 阶级性
满分:2 分
15. 1896年在《仁学》一书中提出“社会学”名称的学者是( )
A. 严复
B. 谭嗣同
C. 康有为
D. 梁启超
满分:2 分
16. 以问题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定量研究方法被称为( )
A. 问卷调查
B. 社会实验
C. 实地研究
D. 介入性研究
满分:2 分
17. 帕累托的社会分层理论被称为( )
A. 文化发散论
B. 社会结构论
C. 精英阶级理论
D. 政治循环论
满分:2 分
18. 根据埃里克森对个人心理成长历程的划分,18―30岁属于( )
A. 青年期
B. 成年期
C. 成年早期
D. 成熟期
满分:2 分
19. 被严复翻译成中文《群学肄言》的社会学著作是斯宾塞的( )
A. 《社会静力学》
B. 《社会学原理》
C. 《社会学研究》
D. 《伦理学原理》
满分:2 分
20. 通过收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分析和探讨各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被称做( )
A. 问卷调查
B. 实地研究
C. 社会实验
D. 非介入性研究
满分:2 分
21. 索罗金把社会流动分为( )
A. 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
B. 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
C. 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
D. 竞争式流动和赞助式流动
满分:2 分
22. 依据社会资源的不同占有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所组成的社会集团,被称之为( )
A. 阶层
B. 阶级
C. 社会分层
D. 等级
满分:2 分
23. 在特定地域内具有一定数量、质量和关系的人的总称是( )
A. 人力资本
B. 人口资本
C. 人力资源
D. 人口资源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