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春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学》在线作业D

所属学校:中国农业大学 科目:农业生态学 2014-09-16 12:13:00
农业生态学_在线作业_D
一单项选择题
1.不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对策各不相同,以下哪类生物属于K对策生物?(D)
a 昆虫
b 细菌
c 杂草
d 大型食肉动物
2.生态问题出现的主导因素是(D)。
a 粮食危机
b 资源危机
c 能源危机
d 人口危机
3.农业资源利用中,因地制宜原则是由农业资源的(D)特点决定的。
a 有限性
b 可变性
c 整体性
d 区域性
4.我国耕地的红(底)线是(B)亿亩?
a 20
b 18
c 16
d 15
二多项选择题
1.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本能调控主要指(ABC)等。
随动调控
程序调控
最优调控
2.对农田污染严重的五大重金属有(ACD)等。




3.可更新自然资源包括(BCDE)。
矿产资源
光资源
水资源
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4.“桑基渔塘”生产系统利用了哪些生态学原理?(ABD)
物质循环原理
种间关系原理
物质再生利用原理
食物链加环原理
5.现代农业、常规农业的负效应主要有(BCD)。
生产成本降低
水资源紧缺
能源过度消耗
污染加剧
6.循环经济理论的“3R”原则具体指(ABD)。
recycle
reuse
relate
reduce
三判断题
1.以数学模型表示,可将种群数量增长归类为三种模型即:离散增长模型(几何级数增长模型)、J型增长模型、S型增长模型,其中离散增长是最常见的。(B)
a TRUE
b FALSE
2.因地制宜地进行生产布局,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这一准则遵循的是群落的时间结构原理。(A)
a FALSE
b TRUE
3.在农区,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是相互促进的。(A)
a TRUE
b FALSE
4.各种化学元素沿着特定的途径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间不断循环流动的过程叫做生物地球化学循环。(B)
a TRUE
b FALSE
5.水体的富营养化对农业的生产总体是有利的。(B)
a TRUE
b FALSE
6.大气CO2浓度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工业化以来的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以及植物的呼吸。(B)
a TRUE
b FALSE
7.人类对磷矿的开采量不断加大并施用,增加了土壤表层有效磷量。(A)
a TRUE
b FALSE
8.农田中钾素的主要损失途径是淋失,而磷的损失主要是土壤固定途径。(A)
a TRUE
b FALSE
9.系统的输出作为输入并影响系统功能,这一过程在生态学上称为反馈。(A)
a TRUE
b FALSE
10.任何已知人口(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或某个个人)的生态足迹是生产这些人口所消费的所有资源所需要的具有生态(物)生产力的土地总面积(陆地和水域)。(A)
a FALSE
b TRUE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