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查课试题

所属学校:中国医科大学 科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14-11-27 13:47:00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20分。)V1.下列不平等条约中,不包含割让领土内容的条约是D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满分:1分
2.毛泽东将共产党人进北平比作“进京赶考”,并提出“两个务必”思想,以此加强执政党建设,这是在B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满分:1分
3.抗战胜利后,美国在中国追求的长期的基本目标是A
A.推动建立一个统一的亲美政府
B.把中国变成完全的殖民地
C.维持中国的分裂现状
D.维持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
满分:1分
4.纠正王明左倾政治路线错误的会议是C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满分:1分
5.下列对戊戌变法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D
A.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B.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C.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D.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变法运动
满分:1分
6.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D
A.革命对象不同
B.革命动力不同
C.革命前途不同
D.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满分:1分
7.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思想,其中不包括A
A.1958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正确处理“十大关系”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满分:1分
8.下列关于抗日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B
A.卢沟桥事变是中国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B.抗日战争包括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决战三个阶段
C.在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
D.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日战争中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
满分:1分
9.在20世纪40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以延安为中心,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整风运动。这场运动解决的主要问题是C
A.党的政治路线问题
B.党的组织路线问题
C.党的思想路线问题
D.党的军事路线问题
满分:1分
10.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C
A.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D.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满分:1分
11.关于洋务运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A.洋务运动是官僚资产阶级力图实现工业化和求强求富的自救运动。
B.洋务运动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其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
C.洋务运动也是近代中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一次尝试。
D.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满分:1分
12.结束十年内战局面,成为时局转换枢纽,奠定国共二次合作基础的历史事件是B
A.一二九运动
B.西安事变
C.福建事变
D.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
满分:1分
13.下列事件:a.华北事变b.伪“满洲国”建立c.南京大屠杀d.西安事变e.卢沟桥事变,按时间顺序排列应该是C
A.abcde
B.bacde
C.badec
D.abedc
满分:1分
14.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并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C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满分:1分
15.解放战争时期,最早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决裂的民主党派是A
A.中国民主同盟
B.中国民主建国会
C.中国民主促进会
D.中国致公党
满分:1分
16.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史起点是B
A.中共十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一大
D.中共十二大
满分:1分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B
A.社会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满分:1分
18.由资产阶级提出的建国方案是B
A.《资政新篇》
B.《临时约法》
C.《钦定宪法大纲》
D.新中国《宪法》
满分:1分
19.1912年8月,宋教仁为推行政党政治和建立责任内阁制,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党派在北京成立了B
A.中华革命党
B.国民党
C.统一共和党
D.国民共进会
满分:1分
20.1951年至1952年开展的“三反”运动的主要内容是D
A.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B.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C.反贪污、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
D.反腐败、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满分:1分
二、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10分。)V1.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正式命名的。A
A.错误
B.正确
满分:1分
2.近现代中华民族面临两大任务,一是国家富强,二是民族独立。只有完成第一个任务,才能为完成第二个任务创造条件。A
A.错误
B.正确
满分:1分
3.国民党政府与北洋军阀政府就其政权性质而言是相同的。B
A.错误
B.正确
满分:1分
4.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B
A.错误
B.正确
满分:1分
5.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B
A.错误
B.正确
满分:1分
6.中共八届三中全会改变了党的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B
A.错误
B.正确
满分:1分
7.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运动相结合的产物。B
A.错误
B.正确
满分:1分
8.“统分结合”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就开始了改革的实践探索。B
A.错误
B.正确
满分:1分
9.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新中国就开始进行了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B
A.错误
B.正确
满分:1分
10.孙中山三大政策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B
A.错误
B.正确
满分:1分
三、简答题(共7道试题,共70分。)
1.“文化大革命”的性质及其导火线。
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导火线:1965年11月,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2.解放战争时期形成的第二条战线的性质及其历史作用。
性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广大爱国学生、工人、市民及其它阶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反对美军暴行,反对蒋介石政权的内战、独裁、卖国政策的爱国民主运动。
历史作用:第二条战线的形成,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军军事战场的斗争,对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解放全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满分:8分
3.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改革运动。
答:(1)在已经没收的官僚资本企业中,建立工厂民主管理制度,工人阶级成为企业的主人。(2)按照对私营工商业(原民族资本)的生产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进行了全面调整。(3)颁布新婚姻法,妇女解放和移风易俗。人民政府于1950
年5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对新婚姻法的宣传和实施,引起了几千年来中国社会与家庭生活的深刻变革,推动了社会上移风易俗的改革。(4)有步骤地开展了对旧教育制度和电影、戏剧等文化事业的改革,确定了思想宣传工作的方针和任务,制定了新中国文化教育的方针。1951年9月,在全国开展了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满分:8分
4.毛泽东的中国革命分“两步走”思想。
 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第一步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迫,在中国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

  第二步是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使中国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满分:8分
5.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战略重心的转移及原因。
中国革命战略重心转移是指由城市转向农村,由着重发动工人转向主要依靠农民,由组织民众运动转向开展武装斗争,这种转移,是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危急关头实现的。革命战略重心的转变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和开辟新的革命道路的伟大起点
.中国革命战略重心转移的原因:①国民党政权控制中心城市,实行白色恐怖统治。②国民党政权控制不了农村,农村是其统治薄弱环节。③敌强我弱决定我党必须实行战略的退却。


满分:8分
6.简论第三条道路必然失败的原因。
(1)中国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作为中间社会势力的政治代言人,所依靠的社会基础即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异常软弱,并不具备实现第三条道路的资产阶级建国主张的能力和勇气,这是其失败的主观原因;(2)国共两党作为决定中国命运的两大政治力量,在围绕国家政权这个根本问题进行政治决斗的关键时刻,都不允许游离自己阵营之外的所谓"中间派"及其政治路线存在,这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3)人民群众作为创造历史的动力,已将代表他们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主心骨,不允许在中国建立任何类型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这就注定中间社会势力的资产阶级的建国主张失去赖以实现的群众基础,这是其失败的社会原因;(4)解放战争作为中国历史进程的火车头,在胜利发展中越来越昭示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政策的说服力、吸引力、感召力,促使社会中间势力迅速放弃旧民主主义的立场、转向新民主主义的立场,这是第三道路失败的直接原因;(5)美国和苏联作为国际上两大对立阵营的代表基于各自的对话战略目标,都不支持代表中间势力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执掌中国的政柄,这是第三道路失败的外部原因。

满分:15分
7.结合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以毛泽东同志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理论,对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思想和战略指导作用。(2)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后退,成为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一面旗帜。(3)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4)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实施动员人民、依靠人民的路线政策,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5)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牺牲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6)抗日战争的历史生动有力地证明,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是坚定的国际主义者,而且首先是最热烈、最忠诚、最彻底的爱国主义者。没有中国共产党人作中流砥柱,抗日战争的坚持和胜利是不可以想象的。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