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春奥鹏东北师范大学《当代教育改革》期末作业考核

所属学校:东北师范大学 科目:东北师范大学 2013-08-26 16:37:00

满分40分

一、论述题(10分)

谈谈你对民办教育的认识以及民办教育在整个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答:民办教育就是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民办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在整个教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受教育需求的不断提高作用更加凸显。  

(1)扩大教育机会。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政府都不可能包办所有的教育并满足社会所有的教育需求,即使在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受教育机会尤其接受高层次、高质量、个性化教育的机会总是有限的。民办教育可以有效补充公办教育的不足,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  

(2)增加了教育选择。民办教育适应了家长选择教育的需求。民办教育适应了家长的不同需要。民办教育可以作为一种选择性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还要完成国家所赋予的义务教育责任,但同时也适应了广大家长选择教育的需要。  

(3)减轻政府教育财政压力。由于我国的民办教育主要由民间资金举办和运转,政府除提供一定的土地使用优惠,事业收入等税费减免外,很少提供直接的财政资金。对政府而言,由于对民办教育的生均投入要远远低于对公办教育的生均投入,也低于在现有公办教育体系中为由于增加学生数量而导致的边际投入。在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和受教育者总数一定的情况下,民办教育在校生数量越多,公办学校的在校生将越少,公办学校生均教育经费将增加。  

(4)推动公办教育的改革。民办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借鉴公办教育的经验和办学资源,同时也不断形成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如注重学生个性培养、注重管理效率、形成灵活的机制以适应市场需求,等等。一些民办学校也通过严格的管理和集体的努力,提供了高质量的教育,形成了与公办学校竞争的态势。因此公办学校也在逐渐反思和改革,甚至学习民办学校的有益经验。这种取长补短和相互竞争的关系将推动整个教育系统的发展。  

二、综合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有人认为经济是决定性因素,因此要先发展经济,经济好了,教育自然上去了;也有人认为,教育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因此,必须“教育先行”。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答:所谓教育先行,亦称教育超前,是指教育作为为未来社会培养人的活动,应在一定程度上,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前面。它是本世纪50 年代以来, 现代化社会大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 是现代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我们认为 ,教育先行是指教育相对于经济的先行,主要是指教育投资的增长速度应高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当然也包括教育内部各要素,诸如教育的规模结构、教学内容、师资培训等都必须考虑到今后一段时间的社会发展之所需。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早就表明,教育投资不是一种消费性的投资,而是一种最有效的生产性投资。作为一种生产性投资,教育应走在经济发展的前面,这是由于受教育的周期长和教育效果的滞后性以及教育和现代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在现代社会里,培养一个中级人才要 12年或更多,培养一个高级人才则长,16 年以上,这就是说,某一时期劳动力,不是同时期教育的结果,而是在此之前的教育的结果。今天的教育只能造就明天的劳动力,而教育效果则要等受教育者参与社会服务数年或数十年的过程中才能充分显露出来。今天的社会只能对昨天的教育作出系统全面和有说服力的评判,而对今天教育的真正检测则有待于明日的社会。由此我们可以推知,教育投资不能完全由当前生产条件和经济况状来决定,而应由下一生产周期的物质生产条件和经济状况来决定。即教育投资必须适当地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前面,这是现代社会教育和经济的新型关系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并在许多发达国家得以实现。 应当指出 ,任何不足的和过份的教育都会对经济和教育自身的发展带来不利。 教育先行必须有个度,国家要统筹兼顾,不能搞一窝蜂、一阵风,更不能脱离实际。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舒尔茨曾说“某个国家的学校教育一旦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那它也当然不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不管学校教育水平如何之低,除非它不断提高,否则也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倘若学校教育水平很快有了很大提高,那么在该时期内它就成了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他还说,任何低于8 年的教育都是严重不足的。这些话,今天仍然值得我们铭记和深思。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地分析和总结了当代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经验,充分估计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人民生活和现代化进程的巨大影响,明确提出了“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有如下含义:其一,科技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其二,科学技术和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教育科技与经济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科学技术和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已是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 教育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必须“教育先行”。

 

2、请运用你所学习的教育理论知识,联系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期的现状,分析在教育领域中学校、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的转变及现状。

答:①教育改革的主要动因,这就是社会关系的变迁。在社会变革过程中,各种社会关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一些旧的社会关系消失了,一些新的社会关系产生了,还有一些社会关系虽然还存在,但其性质和内容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持续而深入的教育体制改革中,发育出影响教育发展的力量:政府的力量、学校的力量和市场的力量。这些新的力量正在改变教育领域原有的社会关系格局和利益分配机制,从而对现行的政策法律调控机制构成了很大的挑战。这就需要新的教育治理结构,这种治理结构必须具备多元、开放、弹性的特点,以保证政府、市场与学校这三种力量的良性互动。②教育领域的一个变化就是教育外部关系的分化与改组。社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导致原先的一元社会结构开始分化出一个以市场经济为基本特征的经济领域,市场介入教育领域已是不争的事实。原先的教育与学校关系领域开始分化和改组,出现了政府 、市场和学校三种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的力量。市场向社会提供教育服务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运行机制。国家与政府顺应时代的发展,对社会力量办学进行了政策的支持与舆论的倡导。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