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实用心理学》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9 道试题,共 38 分。)
V
1. 人们常常认为教授知识渊博、满头银发,这是()。
A. 团体图式
B. 自我图式
C. 个人图式
D. 角色图式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 ():情绪控制能力和情绪表现。高分者情绪稳定、平和,能够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
A. 耐性
B. 情绪性
C. 自制
D. 沉稳
满分:2 分
3. ()指最亲密的人际关系所提供给个体的安全及舒适感。
A. 依附
B. 社会整合
C. 可靠的同盟感
D. 受教育机会
满分:2 分
4. ()是与他人交往,与他人拥有相同的观点,产生团体归属感。
A. 依附
B. 社会整合
C. 可靠的同盟感
D. 受教育机会
满分:2 分
5. ()指情绪上的着迷。
A. 依恋
B. 激情
C. 亲密
D. 承诺
满分:2 分
6. ()是指在他人的直接命令之下做出某种行为的倾向,很多时候人们会服从地位高的他人或权威的命令。
A. 顺从
B. 服从
C. 顺应
D. 从众
满分:2 分
7. ()就是指把一个人若干有意义的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
A. 第一印象
B. 印象形成
C. 认知
D. 回忆
满分:2 分
8. ()指人们在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时所做的显露。
A. 自我觉知
B. 自我提升
C. 自我确认
D. 自我表演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9. ()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给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
A. 自我展露
B. 亲密关系
C. 关系
D. 分享
满分:2 分
10. 奥尔波特研究人格的方法()。
A. 书信分析
B. 访谈法
C. 调查法
D. 实验法
满分:2 分
11. 哪个不是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
A. 改变态度
B. 增加选择感
C. 改变行为
D. 增加认知
满分:2 分
12. ()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
A. 认知成分
B. 情感成分
C. 个性倾向
D. 行为倾向
满分:2 分
13. ()是指一套有组织、有结构的认知现象。
A. 顺应
B. 图式
C. 体象
D. 分类
满分:2 分
14. ()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含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
A. 认知成分
B. 情感成分
C. 个性倾向
D. 行为倾向
满分:2 分
15. ()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
A. 认知成分
B. 情感成分
C. 个性倾向
D. 行为倾向
满分:2 分
16. ()是指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加以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总体时所引发的个体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
A. 社会促进
B. 社会懈怠
C. 个人促进
D. 个人懈怠
满分:2 分
17. ()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
A. 认知成分
B. 情感成分
C. 个性倾向
D. 行为倾向
满分:2 分
18. 在心理学家看来,拥有()是一个人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
A. 自信
B. 自强
C. 自立
D. 自尊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9. 偏见持有者对对方的预期会使对方按照自己的预期去表现行为,Rosenthal把这种个体使得目标对象产生符合预期行为的现象叫做()。
A. 自证预言
B. 人际吸引
C. 人际冲突
D. 镜像自我
满分:2 分
北交《实用心理学》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22 道试题,共 44 分。)
V
1. 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有()。
A. 利用惩罚
B. 降低挫折
C. 替代性攻击
D. 宣泄
满分:2 分
2. 说服者是否受人欢迎由()的因素决定。
A. 身份地位
B. 说服者的外表
C. 是否可爱
D. 被说服者的相似性
满分:2 分
3. 影响助人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A. 情境因素
B. 求助者特点
C. 助人者因素
D. 教育因素
满分:2 分
4. 哪项是文化心理学的价值调查法。()
A. 排序法
B. 问卷法
C. 态度量表
D. 行为场景法
满分:2 分
5. 造成基本归因偏差的原因可能包括()。
A. 注意焦点
B. 遗忘差异
C. 文化因素
D. 语言因素
满分:2 分
6. 中国人人际关系社会取向的特征有()。
A. 家族取向
B. 关系取向
C. 权威取向
D. 他人取向
满分:2 分
7. 个体知觉到的自我概念包含三个部分()。
A. 内在自我
B. 理想自我
C. 应该自我
D. 实际自我
满分:2 分
8.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主要包括()。
A. 本我
B. 他我
C. 自我
D. 超我
满分:2 分
9. 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有()。
A. 温度
B. 兴奋转移
C. 去个性化
D. 侵犯性线索
满分:2 分
10. 个人知觉的线索有()。
A. 情绪
B. 语言
C. 非语言
D. 超语言
满分:2 分
11. 态度的直接测量方法有()。
A. 实验法
B. 自我报告法
C. 行为观察法
D. 问卷法
满分:2 分
12. 说服信息的影响有()。
A. 信息的呈现方式
B. 信息唤起的恐惧感
C. 差距
D. 专家资格
满分:2 分
13. 社会进化论认为有哪些规范对亲社会行为很重要()。
A. 互助性规范
B. 社会责任规范
C. 相互性规范
D. 社会公平规范
满分:2 分
14. French和Raven对社会力量的来源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社会力量的来源有()。
A. 奖赏的权力
B. 压制的权力
C. 参照的权力
D. 法定的权力
满分:2 分
15. Weiss把寂寞分为()。
A. 个人性寂寞
B. 团体性寂寞
C. 情绪性的寂寞
D. 社会性寂寞
满分:2 分
16. 增加顺从的技巧有()。
A. 脚在门槛内技巧
B. 门前技巧
C. 折扣技巧
D. 滚雪球
满分:2 分
17. 奥尔波特提出了人格结构的三个层面()。
A. 个人特质
B. 核心特质
C. 次要特质
D. 基本特质
满分:2 分
18. 影响寂寞的因素有()。
A. 婚姻与经济状况
B. 年龄因素
C. 人格因素
D. 社交技巧
满分:2 分
19. 哲学家需要回答哪些问题()。
A. 灵魂的问题
B. 认识论的问题
C. 人性的问题
D. 幸福的问题
满分:2 分
20. 中国人人际关系他人取向的特征有()。
A. 顾虑人意
B. 坚持自我
C. 关注规范
D. 重视名誉
满分:2 分
21. 文化会影响()。
A. 自我概念
B. 社会关系
C. 孩子养育
D. 人际沟通
满分:2 分
22. 社会交换理论指出人们使用以下规则来决定人际关系是否公平()。
A. 均等原则
B. 各取所需原则
C. 平等原则
D. 共赢原则
满分:2 分
北交《实用心理学》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9 道试题,共 18 分。)
V
1. 当你要说服民众做疾病检查时,最好使用强调获利的策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实验法是对一个样本的研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集体主义是一种以个体自己为最终目的、认识到自我和自己的决断以及不能容忍社会压力之下的从众的信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团体极化是指通过团体讨论使得成员的决策倾向更趋极端的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利他行为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而助人行为指一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包括期待回报的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社会影响的另一个规律:伴随着影响人数的增加,每一个人的影响实际上在上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你为某件事情的付出越多,你将会越喜欢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自我障碍策略是指人们提前准备的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杨国枢、王登峰、崔红等人以中国文化和语言为背景,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确认了中国人人格的大十因素结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9 道试题,共 38 分。)
V
1. 人们常常认为教授知识渊博、满头银发,这是()。
A. 团体图式
B. 自我图式
C. 个人图式
D. 角色图式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 ():情绪控制能力和情绪表现。高分者情绪稳定、平和,能够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
A. 耐性
B. 情绪性
C. 自制
D. 沉稳
满分:2 分
3. ()指最亲密的人际关系所提供给个体的安全及舒适感。
A. 依附
B. 社会整合
C. 可靠的同盟感
D. 受教育机会
满分:2 分
4. ()是与他人交往,与他人拥有相同的观点,产生团体归属感。
A. 依附
B. 社会整合
C. 可靠的同盟感
D. 受教育机会
满分:2 分
5. ()指情绪上的着迷。
A. 依恋
B. 激情
C. 亲密
D. 承诺
满分:2 分
6. ()是指在他人的直接命令之下做出某种行为的倾向,很多时候人们会服从地位高的他人或权威的命令。
A. 顺从
B. 服从
C. 顺应
D. 从众
满分:2 分
7. ()就是指把一个人若干有意义的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
A. 第一印象
B. 印象形成
C. 认知
D. 回忆
满分:2 分
8. ()指人们在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时所做的显露。
A. 自我觉知
B. 自我提升
C. 自我确认
D. 自我表演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9. ()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给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
A. 自我展露
B. 亲密关系
C. 关系
D. 分享
满分:2 分
10. 奥尔波特研究人格的方法()。
A. 书信分析
B. 访谈法
C. 调查法
D. 实验法
满分:2 分
11. 哪个不是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
A. 改变态度
B. 增加选择感
C. 改变行为
D. 增加认知
满分:2 分
12. ()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
A. 认知成分
B. 情感成分
C. 个性倾向
D. 行为倾向
满分:2 分
13. ()是指一套有组织、有结构的认知现象。
A. 顺应
B. 图式
C. 体象
D. 分类
满分:2 分
14. ()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含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
A. 认知成分
B. 情感成分
C. 个性倾向
D. 行为倾向
满分:2 分
15. ()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
A. 认知成分
B. 情感成分
C. 个性倾向
D. 行为倾向
满分:2 分
16. ()是指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加以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总体时所引发的个体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
A. 社会促进
B. 社会懈怠
C. 个人促进
D. 个人懈怠
满分:2 分
17. ()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
A. 认知成分
B. 情感成分
C. 个性倾向
D. 行为倾向
满分:2 分
18. 在心理学家看来,拥有()是一个人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
A. 自信
B. 自强
C. 自立
D. 自尊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9. 偏见持有者对对方的预期会使对方按照自己的预期去表现行为,Rosenthal把这种个体使得目标对象产生符合预期行为的现象叫做()。
A. 自证预言
B. 人际吸引
C. 人际冲突
D. 镜像自我
满分:2 分
北交《实用心理学》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22 道试题,共 44 分。)
V
1. 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有()。
A. 利用惩罚
B. 降低挫折
C. 替代性攻击
D. 宣泄
满分:2 分
2. 说服者是否受人欢迎由()的因素决定。
A. 身份地位
B. 说服者的外表
C. 是否可爱
D. 被说服者的相似性
满分:2 分
3. 影响助人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A. 情境因素
B. 求助者特点
C. 助人者因素
D. 教育因素
满分:2 分
4. 哪项是文化心理学的价值调查法。()
A. 排序法
B. 问卷法
C. 态度量表
D. 行为场景法
满分:2 分
5. 造成基本归因偏差的原因可能包括()。
A. 注意焦点
B. 遗忘差异
C. 文化因素
D. 语言因素
满分:2 分
6. 中国人人际关系社会取向的特征有()。
A. 家族取向
B. 关系取向
C. 权威取向
D. 他人取向
满分:2 分
7. 个体知觉到的自我概念包含三个部分()。
A. 内在自我
B. 理想自我
C. 应该自我
D. 实际自我
满分:2 分
8.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主要包括()。
A. 本我
B. 他我
C. 自我
D. 超我
满分:2 分
9. 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有()。
A. 温度
B. 兴奋转移
C. 去个性化
D. 侵犯性线索
满分:2 分
10. 个人知觉的线索有()。
A. 情绪
B. 语言
C. 非语言
D. 超语言
满分:2 分
11. 态度的直接测量方法有()。
A. 实验法
B. 自我报告法
C. 行为观察法
D. 问卷法
满分:2 分
12. 说服信息的影响有()。
A. 信息的呈现方式
B. 信息唤起的恐惧感
C. 差距
D. 专家资格
满分:2 分
13. 社会进化论认为有哪些规范对亲社会行为很重要()。
A. 互助性规范
B. 社会责任规范
C. 相互性规范
D. 社会公平规范
满分:2 分
14. French和Raven对社会力量的来源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社会力量的来源有()。
A. 奖赏的权力
B. 压制的权力
C. 参照的权力
D. 法定的权力
满分:2 分
15. Weiss把寂寞分为()。
A. 个人性寂寞
B. 团体性寂寞
C. 情绪性的寂寞
D. 社会性寂寞
满分:2 分
16. 增加顺从的技巧有()。
A. 脚在门槛内技巧
B. 门前技巧
C. 折扣技巧
D. 滚雪球
满分:2 分
17. 奥尔波特提出了人格结构的三个层面()。
A. 个人特质
B. 核心特质
C. 次要特质
D. 基本特质
满分:2 分
18. 影响寂寞的因素有()。
A. 婚姻与经济状况
B. 年龄因素
C. 人格因素
D. 社交技巧
满分:2 分
19. 哲学家需要回答哪些问题()。
A. 灵魂的问题
B. 认识论的问题
C. 人性的问题
D. 幸福的问题
满分:2 分
20. 中国人人际关系他人取向的特征有()。
A. 顾虑人意
B. 坚持自我
C. 关注规范
D. 重视名誉
满分:2 分
21. 文化会影响()。
A. 自我概念
B. 社会关系
C. 孩子养育
D. 人际沟通
满分:2 分
22. 社会交换理论指出人们使用以下规则来决定人际关系是否公平()。
A. 均等原则
B. 各取所需原则
C. 平等原则
D. 共赢原则
满分:2 分
北交《实用心理学》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9 道试题,共 18 分。)
V
1. 当你要说服民众做疾病检查时,最好使用强调获利的策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实验法是对一个样本的研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集体主义是一种以个体自己为最终目的、认识到自我和自己的决断以及不能容忍社会压力之下的从众的信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团体极化是指通过团体讨论使得成员的决策倾向更趋极端的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利他行为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而助人行为指一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包括期待回报的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社会影响的另一个规律:伴随着影响人数的增加,每一个人的影响实际上在上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你为某件事情的付出越多,你将会越喜欢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自我障碍策略是指人们提前准备的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杨国枢、王登峰、崔红等人以中国文化和语言为背景,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确认了中国人人格的大十因素结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13春北京交通大学《市场营销》在线作业一
下一篇 : 13春北京交通大学《物流与供应管理》在线作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