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政治经济学原理》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资本主义工资表现为
A.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B. 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C. 工人的生活费用
D. 部分劳动的报酬
满分:2 分
2. 资本是一种运动。资本循环是从
A. 资本运动的连续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B. 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C. 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D. 资本运动的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满分:2 分
3. 在现阶段,建立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的原因是
A. 反映价值和供求的变化,引导资源合理配置
B. 适应市场供求变化,实现经济协调发展
C. 促进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应有的权益
D. 保持价格和价值一致,实行等价交换
满分:2 分
4.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
A.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 具有公有性质经济
D. 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
满分:2 分
5.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暴露了
A. 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和企业内部生产有组织性的矛盾
B. 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的矛盾
C.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 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过渡性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6.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A.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对立
B.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C. 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D. 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7.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A. 资本各部分有不同的实物形式
B. 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值过程中起不同的作用
C. 资本各部分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
D. 资本各部分的流通形式不同
满分:2 分
8. 无论是绝对剩余价值还是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
A. 延长工人工作时间而获得的
B. 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的
C. 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
D. 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
满分:2 分
9. 在不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而是提高原有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条件下进行的再生产是
A. 简单再生产
B. 扩大再生产
C. 内含式的扩大再生产
D. 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
满分:2 分
10. 在价值形式发展的各个阶段中,没有本质区别的两种价值形式是
A. 简单的价值形式与扩大的价值形式
B. 扩大的价值形式与一般的价值形式
C. 一般价值形式与货币形式
D. 扩大的价值形式与货币形式
满分:2 分
11. 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方向是
A. 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B.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 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
D. 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使之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满分:2 分
12.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 Ⅰ(v+m)=Ⅱc
B. Ⅰ(v+m) Ⅱc
C. Ⅰ(v+m) Ⅱc
D. Ⅰ(c+v)=Ⅱm
满分:2 分
13. 货币资本的职能是
A. 生产剩余价值
B. 实现剩余价值
C. 直接带来剩余价值
D. 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4. 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发生变化,这时早先生产的商品的
A. 价值与价格将随之发生反方向的变化
B. 价值与价格将随之发生同方向的变化
C. 价值不变,价格发生反方向的变化
D. 价格不变,价值发生反方向的变化
满分:2 分
15. 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 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B.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
C.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D.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
满分:2 分
北交《政治经济学原理》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45 分。)
V
1. 垄断价格的形成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因为()
A. 垄断价格不能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
B. 垄断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C. 全社会的商品价格总额和商品价值总额仍然一致
D. 垄断价格改变的只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E. 垄断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
满分:3 分
2. 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导致()
A. 工人及其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降低
B. 劳动力价值降低
C. 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
D. 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在工作日不变的前提下相对延长
E. 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
满分:3 分
3. 生产资本的构成对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影响表现在
A.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
B.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
C. 不变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比例
D. 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满分:3 分
4. 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 价格受价值影响,围绕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动
C. 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
D. 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又制约供求关系
E. 价格由价值决定,与供求关系无关
满分:3 分
5. 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 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中
C.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
D.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
E. 使用价值和价值互为基础和前提
满分:3 分
6. 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要求是()
A. 保持高速度增长
B. 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C. 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D. 尽可能减少劳动耗费
E. 产品应符合社会要求
满分:3 分
7. 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有()
A. 财政政策
B. 货币政策
C. 产业政策
D. 收入政策
E. 行政干预
满分:3 分
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下列对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有
A. 计划是社会主义的特有的属性
B.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C.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D.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满分:3 分
9. 价格规律()
A. 能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降低成本
B. 能刺激商品生产者激烈竞争和分化
C. 能自发调节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D. 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E. 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满分:3 分
10. 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手段,自身存在难以克服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A. 单纯依靠市场调节,难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
B. 单纯依靠市场调节,难以实现经济总量平衡
C. 单纯依靠市场调节,难以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D. 单纯依靠市场调节,难以实现生产的合理布局
E. 单纯依靠市场调节,难以保证收入的平等分配
满分:3 分
11.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自觉利用市场机制,推进价格改革,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这一价格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A. 企业是价格形成的主体
B. 竞争是价格形成的条件
C. 价格形成的主要依据是市场供求
D. 价格形成的基本形式是企业定价
E. 价格的运行不受政府的监督和管理
满分:3 分
12. 产业资本的循环包括()
A. 生息资本的循环
B. 借贷资本的循环
C. 货币资本的循环
D. 生产资本的循环
E. 商品资本的循环
满分:3 分
13.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运输公司用于货物运输的汽车是该公司的
A. 劳动资料
B. 劳动对象
C. 固定资本
D. 流通资本
E. 不变资本
满分:3 分
14. 我国吸引和利用国外资金的形式有
A. 国外的直接投资
B. 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提供的贷款
C. 发行国际债券
D. 国外商业银行贷款
E. 购买外资企业股票
满分:3 分
15. 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的用于生产的棉花属于()
A. 不变资本
B. 固定资本
C. 可变资本
D. 流动资本
E. 商品资本
满分:3 分
北交《政治经济学原理》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V
1. 固定资本的磨损分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两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 商品的使用价值有两个源泉,即自然物质和人的劳动,因此,商品的价值也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劳动者都创造价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绝对过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4. 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5.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6.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就是要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外延扩大再生产的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7. 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是多样的,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8. 级差地租Ⅰ是由于农业比工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土地的地理位置差别,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等条件下产生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9. 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和产业政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0. 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商品所创造的新价值是剩余价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资本主义工资表现为
A.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B. 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C. 工人的生活费用
D. 部分劳动的报酬
满分:2 分
2. 资本是一种运动。资本循环是从
A. 资本运动的连续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B. 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C. 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D. 资本运动的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满分:2 分
3. 在现阶段,建立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的原因是
A. 反映价值和供求的变化,引导资源合理配置
B. 适应市场供求变化,实现经济协调发展
C. 促进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应有的权益
D. 保持价格和价值一致,实行等价交换
满分:2 分
4.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
A.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 具有公有性质经济
D. 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
满分:2 分
5.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暴露了
A. 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和企业内部生产有组织性的矛盾
B. 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的矛盾
C.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 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过渡性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6.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A.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对立
B.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C. 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D. 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7.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A. 资本各部分有不同的实物形式
B. 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值过程中起不同的作用
C. 资本各部分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
D. 资本各部分的流通形式不同
满分:2 分
8. 无论是绝对剩余价值还是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
A. 延长工人工作时间而获得的
B. 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的
C. 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
D. 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
满分:2 分
9. 在不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而是提高原有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条件下进行的再生产是
A. 简单再生产
B. 扩大再生产
C. 内含式的扩大再生产
D. 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
满分:2 分
10. 在价值形式发展的各个阶段中,没有本质区别的两种价值形式是
A. 简单的价值形式与扩大的价值形式
B. 扩大的价值形式与一般的价值形式
C. 一般价值形式与货币形式
D. 扩大的价值形式与货币形式
满分:2 分
11. 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方向是
A. 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B.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 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
D. 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使之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满分:2 分
12.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 Ⅰ(v+m)=Ⅱc
B. Ⅰ(v+m) Ⅱc
C. Ⅰ(v+m) Ⅱc
D. Ⅰ(c+v)=Ⅱm
满分:2 分
13. 货币资本的职能是
A. 生产剩余价值
B. 实现剩余价值
C. 直接带来剩余价值
D. 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4. 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发生变化,这时早先生产的商品的
A. 价值与价格将随之发生反方向的变化
B. 价值与价格将随之发生同方向的变化
C. 价值不变,价格发生反方向的变化
D. 价格不变,价值发生反方向的变化
满分:2 分
15. 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 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B.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
C.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D.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
满分:2 分
北交《政治经济学原理》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45 分。)
V
1. 垄断价格的形成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因为()
A. 垄断价格不能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
B. 垄断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C. 全社会的商品价格总额和商品价值总额仍然一致
D. 垄断价格改变的只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E. 垄断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
满分:3 分
2. 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导致()
A. 工人及其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降低
B. 劳动力价值降低
C. 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
D. 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在工作日不变的前提下相对延长
E. 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
满分:3 分
3. 生产资本的构成对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影响表现在
A.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
B.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
C. 不变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比例
D. 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满分:3 分
4. 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 价格受价值影响,围绕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动
C. 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
D. 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又制约供求关系
E. 价格由价值决定,与供求关系无关
满分:3 分
5. 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 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中
C.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
D.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
E. 使用价值和价值互为基础和前提
满分:3 分
6. 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要求是()
A. 保持高速度增长
B. 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C. 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D. 尽可能减少劳动耗费
E. 产品应符合社会要求
满分:3 分
7. 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有()
A. 财政政策
B. 货币政策
C. 产业政策
D. 收入政策
E. 行政干预
满分:3 分
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下列对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有
A. 计划是社会主义的特有的属性
B.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C.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D.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满分:3 分
9. 价格规律()
A. 能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降低成本
B. 能刺激商品生产者激烈竞争和分化
C. 能自发调节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D. 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E. 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满分:3 分
10. 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手段,自身存在难以克服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A. 单纯依靠市场调节,难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
B. 单纯依靠市场调节,难以实现经济总量平衡
C. 单纯依靠市场调节,难以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D. 单纯依靠市场调节,难以实现生产的合理布局
E. 单纯依靠市场调节,难以保证收入的平等分配
满分:3 分
11.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自觉利用市场机制,推进价格改革,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这一价格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A. 企业是价格形成的主体
B. 竞争是价格形成的条件
C. 价格形成的主要依据是市场供求
D. 价格形成的基本形式是企业定价
E. 价格的运行不受政府的监督和管理
满分:3 分
12. 产业资本的循环包括()
A. 生息资本的循环
B. 借贷资本的循环
C. 货币资本的循环
D. 生产资本的循环
E. 商品资本的循环
满分:3 分
13.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运输公司用于货物运输的汽车是该公司的
A. 劳动资料
B. 劳动对象
C. 固定资本
D. 流通资本
E. 不变资本
满分:3 分
14. 我国吸引和利用国外资金的形式有
A. 国外的直接投资
B. 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提供的贷款
C. 发行国际债券
D. 国外商业银行贷款
E. 购买外资企业股票
满分:3 分
15. 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的用于生产的棉花属于()
A. 不变资本
B. 固定资本
C. 可变资本
D. 流动资本
E. 商品资本
满分:3 分
北交《政治经济学原理》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V
1. 固定资本的磨损分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两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 商品的使用价值有两个源泉,即自然物质和人的劳动,因此,商品的价值也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劳动者都创造价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绝对过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4. 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5.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6.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就是要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外延扩大再生产的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7. 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是多样的,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8. 级差地租Ⅰ是由于农业比工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土地的地理位置差别,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等条件下产生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9. 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和产业政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0. 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商品所创造的新价值是剩余价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13春北京交通大学《质量管理》在线作业一
下一篇 : 13春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图形学》在线作业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