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制度正常的模式发展顺序应该是“剩余――机制――发展”。 2...

所属学校: 科目:济贫法 2019-04-08 21:11:41
社会保障制度正常的模式发展顺序应该是“剩余――机制――发展”。            
2、从德国社会保险法开始,社会福利制度的保障对象从贫民转为劳动者。      
3、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方社会保障程度越高,反之亦然。                     
4、对于“保护与激励相统一”原则而言,“激励”是指要激励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      
5、一般而言,具有长期性风险的社会保障项目适用于完全积累制的资金运营模式。     
6、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均寿命的延长,中国老龄化的压力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7、造成中国传统的农村合作医疗破产的直接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8小题,共16分)
8、“大同社会论”在近代的思想继承者是:(   )
A、毛泽东                        B、孙中山                        C、蔡元培                        D、晏阳初
9、《济贫法》的颁布时间是:(     )
A、1834年                        B、1601年                        C、1911年                        D、1881年
10、凯恩斯的充分就业状态是指消除了下述哪种失业状态时的情况:(   )
A、摩擦性失业                B、自愿失业                        C、非自愿性失业                D、结构性失业
11、社会保障水平反映的是一个地区社会保障发展的:(    )
A、广度                                B、强度                        C、深度                                D、适切度
12、在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模式中,下述哪种模式能突出体现代际转移的特征:(    )
A、现收现付制                B、完全积累制        C、部分积累制                D、混合制
13、在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模式中,下述哪种模式适用于长期的社会保障项目:(    )
A、现收现付制                B、完全积累制        C、部分积累制                D、混合制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