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
--------------------------------------------------------------------------------
课程名称:(9125)《电子政务》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道题2.0分,共22.0分)
请在正确的选项打√,错误的选项打 ×
1. 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就是政府内部的信息整合。
对
错
--------------------------------------------------------------------------------
2. 数字化城市管理是属于电子政务发展的GtoB模式
对
错
--------------------------------------------------------------------------------
3. 1电子政务实施是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是电子政务规划开始付诸行动的标志。
对
错
--------------------------------------------------------------------------------
4. 电子政务设计的范围比较广,而且内容比“电子政府”丰富。
对
错
--------------------------------------------------------------------------------
5. 政府流程优化意味着对既有流程的改变,能不能进行改变,怎样改变,其前提和基础是流程需要不需要改变,有没有必要改变。
对
错
--------------------------------------------------------------------------------
6. 智慧城市是整合了数字城市、知识城市、生态城市、创造城市的城市功能并凌驾于之上的综合体。
对
错
--------------------------------------------------------------------------------
7. 电子政务从本质上来看还是“七分技术,三分管理”
对
错
--------------------------------------------------------------------------------
8. 网络安全纯粹是一个技术问题。
对
错
--------------------------------------------------------------------------------
9. 系统切换也叫系统上线,就是新系统取代既有的系统并正式运行。
对
错
--------------------------------------------------------------------------------
10. 政府信息化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在社会信息化、生活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级政府必须以自身的信息化发展来适应社会的信息化发展。
对
错
--------------------------------------------------------------------------------
11. 电子政务就是政府上网
对
错
--------------------------------------------------------------------------------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道题3.0分,共33.0分)
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
1. 未来的文明是数字文明和社会文明的结合,( )构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上层建筑。
A.电子商务
B.电子民主
C.电子政务
D.电子政府
--------------------------------------------------------------------------------
2. ( )构造了电子政务的基础环境,是实现电子政务战略目标的关键环节,为政府机构提供了实现柔性组织的必要手段。
A.协同工作
B.网上办公
C.决策支持系统
D.知识管理
--------------------------------------------------------------------------------
3. 项目目标中目标大三角是指:( )
A.系统-组织-人员
B.质量-进度-费用
C.系统-环境-组织
D.组织-质量-费用
--------------------------------------------------------------------------------
4. 我国的国家信息中心的成立时间是哪年()
A.1986
B.1988
C.1990
D.2000
--------------------------------------------------------------------------------
5. 在电子政务建设中最棘手的问题是( )
A.人员素质低下
B.信息技术落后
C.缺乏法律保障
D.政府组织再造
--------------------------------------------------------------------------------
6. 从政府工作形式看,电子政务可分为( )。
A.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
B.三个阶段:电子政务功能度阶段、电子政务复杂度阶段、电子政务成熟度阶段
C.四个阶段:公文电子化阶段、内部办公自动化阶段、行政管理网络化阶段、部门间协同工作阶段
D.四个阶段:起步阶段、政府与用户单向互动阶段、政府与用户双向互动阶段、网上事务处理阶段
--------------------------------------------------------------------------------
7. 电子政府与传统政府的区别在于( )
A.在机构设置上,传统政府具有同质化,电子政府具有差异化
B.在组织权力上,传统政府拥有有限权力,电子政府拥有无限权力
C.在组织形式上,传统政府以政府为中心,电子政府以客户为中心
D.在工作方式上,传统政府属于暗箱型,电子政府属于透明型
--------------------------------------------------------------------------------
8. 地方以及政府机构应当将电子政务的重点放在:( )
A.政府决策系统以及政府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
B.对行业或企业的管理和服务
C.营造社区信息化环境
D.处理与公众的关系
--------------------------------------------------------------------------------
9. 以下哪一项( )功能不适用于电子办公管理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A.文书管理功能
B.信访接待
C.会议管理功能
D.远程会议
--------------------------------------------------------------------------------
10. 目前电子政务的发展模式一般分为( )类。
A.三
B.四
C.五
D.六
--------------------------------------------------------------------------------
11. 电子政务是一个三级网络域构成的庞大的信息系统,三级网络包括内网、外网及( )
A.专网
B.独网
C.安全网
D.信息网
--------------------------------------------------------------------------------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道题5.0分,共15.0分)
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以上正确的。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加快信息安全立法,应当重点考虑制订的法规包括:( )
A.信息安全法
B. 电子信息犯罪法
C.电子信息出版法
D.电子信息知识产权保护法
E.电子信息个人隐私法。
--------------------------------------------------------------------------------
2. 政府门户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A.政务公开阶段
B.咨询服务阶段
C.电话服务阶段
D.在线政务处理阶段。
--------------------------------------------------------------------------------
3. 当前电子政务建设重点抓好的工作有:( )
A. 统一网络平台
B.建立标准
C.健全法制
D.建设和整合关系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全局的业务系统
E.技术开发
--------------------------------------------------------------------------------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道题30.0分,共30.0分)
1. 简述“政府业务流程重组”的内涵
--------------------------------------------------------------------------------
--------------------------------------------------------------------------------
课程名称:(9125)《电子政务》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道题2.0分,共22.0分)
请在正确的选项打√,错误的选项打 ×
1. 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就是政府内部的信息整合。
对
错
--------------------------------------------------------------------------------
2. 数字化城市管理是属于电子政务发展的GtoB模式
对
错
--------------------------------------------------------------------------------
3. 1电子政务实施是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是电子政务规划开始付诸行动的标志。
对
错
--------------------------------------------------------------------------------
4. 电子政务设计的范围比较广,而且内容比“电子政府”丰富。
对
错
--------------------------------------------------------------------------------
5. 政府流程优化意味着对既有流程的改变,能不能进行改变,怎样改变,其前提和基础是流程需要不需要改变,有没有必要改变。
对
错
--------------------------------------------------------------------------------
6. 智慧城市是整合了数字城市、知识城市、生态城市、创造城市的城市功能并凌驾于之上的综合体。
对
错
--------------------------------------------------------------------------------
7. 电子政务从本质上来看还是“七分技术,三分管理”
对
错
--------------------------------------------------------------------------------
8. 网络安全纯粹是一个技术问题。
对
错
--------------------------------------------------------------------------------
9. 系统切换也叫系统上线,就是新系统取代既有的系统并正式运行。
对
错
--------------------------------------------------------------------------------
10. 政府信息化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在社会信息化、生活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级政府必须以自身的信息化发展来适应社会的信息化发展。
对
错
--------------------------------------------------------------------------------
11. 电子政务就是政府上网
对
错
--------------------------------------------------------------------------------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道题3.0分,共33.0分)
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
1. 未来的文明是数字文明和社会文明的结合,( )构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上层建筑。
A.电子商务
B.电子民主
C.电子政务
D.电子政府
--------------------------------------------------------------------------------
2. ( )构造了电子政务的基础环境,是实现电子政务战略目标的关键环节,为政府机构提供了实现柔性组织的必要手段。
A.协同工作
B.网上办公
C.决策支持系统
D.知识管理
--------------------------------------------------------------------------------
3. 项目目标中目标大三角是指:( )
A.系统-组织-人员
B.质量-进度-费用
C.系统-环境-组织
D.组织-质量-费用
--------------------------------------------------------------------------------
4. 我国的国家信息中心的成立时间是哪年()
A.1986
B.1988
C.1990
D.2000
--------------------------------------------------------------------------------
5. 在电子政务建设中最棘手的问题是( )
A.人员素质低下
B.信息技术落后
C.缺乏法律保障
D.政府组织再造
--------------------------------------------------------------------------------
6. 从政府工作形式看,电子政务可分为( )。
A.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
B.三个阶段:电子政务功能度阶段、电子政务复杂度阶段、电子政务成熟度阶段
C.四个阶段:公文电子化阶段、内部办公自动化阶段、行政管理网络化阶段、部门间协同工作阶段
D.四个阶段:起步阶段、政府与用户单向互动阶段、政府与用户双向互动阶段、网上事务处理阶段
--------------------------------------------------------------------------------
7. 电子政府与传统政府的区别在于( )
A.在机构设置上,传统政府具有同质化,电子政府具有差异化
B.在组织权力上,传统政府拥有有限权力,电子政府拥有无限权力
C.在组织形式上,传统政府以政府为中心,电子政府以客户为中心
D.在工作方式上,传统政府属于暗箱型,电子政府属于透明型
--------------------------------------------------------------------------------
8. 地方以及政府机构应当将电子政务的重点放在:( )
A.政府决策系统以及政府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
B.对行业或企业的管理和服务
C.营造社区信息化环境
D.处理与公众的关系
--------------------------------------------------------------------------------
9. 以下哪一项( )功能不适用于电子办公管理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A.文书管理功能
B.信访接待
C.会议管理功能
D.远程会议
--------------------------------------------------------------------------------
10. 目前电子政务的发展模式一般分为( )类。
A.三
B.四
C.五
D.六
--------------------------------------------------------------------------------
11. 电子政务是一个三级网络域构成的庞大的信息系统,三级网络包括内网、外网及( )
A.专网
B.独网
C.安全网
D.信息网
--------------------------------------------------------------------------------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道题5.0分,共15.0分)
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以上正确的。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加快信息安全立法,应当重点考虑制订的法规包括:( )
A.信息安全法
B. 电子信息犯罪法
C.电子信息出版法
D.电子信息知识产权保护法
E.电子信息个人隐私法。
--------------------------------------------------------------------------------
2. 政府门户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A.政务公开阶段
B.咨询服务阶段
C.电话服务阶段
D.在线政务处理阶段。
--------------------------------------------------------------------------------
3. 当前电子政务建设重点抓好的工作有:( )
A. 统一网络平台
B.建立标准
C.健全法制
D.建设和整合关系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全局的业务系统
E.技术开发
--------------------------------------------------------------------------------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道题30.0分,共30.0分)
1. 简述“政府业务流程重组”的内涵
--------------------------------------------------------------------------------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