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春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保护》在线作业一

所属学校:福建师范大学 科目:环境保护 2015-03-17 10:40:47

一、名词解释

1. 环境法中的环境的概念?(名词解释)

环境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 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 大气污染的概念是什么?(名词解释)

大气污染(atmospheric pollution):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的过程,使得大气中的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以至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平衡,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这种现象称为大气污染。

3. 水体污染的定义?(名词解释)

水体污染指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中,使水和水体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这种现象称为水体污染。

4. 水体的自净作用?(名词解释)

所谓水环境的自净作用是指受污染的各种水体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作用的影响下污染物浓度或总量自然降低的过程。它是消除水环境中污染物的一个重要途径,按作用机理可分为物理自净、化学自净和生物自净三类。

二、简答

1. 对流层的特点?(简答)

对流层是大气的最低层,其厚度随纬度和季节而变化。在赤道低纬度地区为17~18km;在中纬度地区为10~12 km;两极附近高纬度地区为8~9 km。夏季较厚,冬季较薄。该层的特点:

A.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大约每上升100米,温度降低0.6℃。

B.由于近地面空气受地面辐射的影响而增温膨胀上升,上层冷空气下降,所以在垂直方向上形成强烈对流;

C.密度大,占大气总质量的3/4;

D.主要的天气现象均发生在该层

2. 水体污染物的来源?(简答)

水体污染来源一般分点源和面源两种形式。点源主要指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其变化规律服从工业生产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放规律,即季节性和随机性;面源主要是农村污水和灌溉水(农田施用化肥和农药,灌溉后排出的水经径流中含有化肥和农药,对水生生态系统影响较大,如富营养化和农药污染等)。

  水体污染的人为源:

  工业废水: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包括工艺过程用水、机械设备冷却水、烟气洗涤水、设备和场地清洗水及生产废液等。不同类型的废水含有不同的污染物,会造成不同的污染效应,如采矿、选矿及金属冶炼废水会造成重金属污染;而造纸废水排放的造纸黑液(在生产中最后排出原料中的非纤维素部分)有机污染。

  生活污水: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的混合液。

  农业退水:农作物栽培、牲畜(chu)饲养、食品加工等过程中排出的污水和液态废物、农药和化肥。

3.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简答)

(1)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一般不易随水移动,不能为微生物分解,而在土壤中累积。

(2)有的可能转化成毒性更强的化合物(如甲基化合物),并通过植物吸收在植物体内富集转化,最后,可能对人类带来潜在的危害。

(3)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累积初期,不易被人们觉察和关注,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属于潜在危害。

三、论述题

1.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危害和影响?(论述)

温室效应:大气层中的 CO2、CH4 、 N2O、O3、氟氯烃等气体能够反射和吸收从地面反射的长波光(4~100μm),阻挡地面的热量向宇宙扩散,相当于地球和外层空间之间的一个绝热层。大气中以上气体对地球长波辐射吸收作用使近地面热量得以保持,从而导致全球气温保持在一定的温度的现象被称为“温室效应”,这些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如果没有温室效应,现在地球上平均温度将降低40℃,即从现在的零上15℃降至零下25℃。

  然而,温室效应加剧现已成为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原因为:

  (1)人类工业化过程中对于能源的大量使用,造成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以极快的速度增长,使得温室效应不断强化;

  (2)人类对于森林资源的大面积砍伐,造成全球森林面积锐减, 特别是热带雨林的大面积被破坏,使得地球上的最大的吸收 的“汇”(sink)的功能大大减弱。

以上2个原因叠加在一起,促使了温室效应加剧以及随之而来的全球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主要有 CO2、CH4 、 N2O、O3、氟氯烃类。据估测,全球每年排出的 CO2全球变暖带来的环境危害:全球变暖将引起降水量与风型的变化、暴风雨频率和强度加大、生态系统受到的压力与物种消失将增加、淡水供应减少、海平面上升等。

1)海平面上升:海洋上层海水升温膨胀和极地冰川融化。沿海低地居住着50%人口受淹、加快海岸线和滩涂的侵蚀、肥沃耕地将消失等。

2)气候带移动:包括温度带的移动和降水带的移动。气候带在下一个50年内可能向极地移动数百公里,那么地球1/3的森林生态系统将发生变化,如果全球变暖的速度太快以至于植物无法及时适应的话,森林将遭到严重破坏,使物种灭绝问题更加恶化;降水带的移动会使台风、高温、干旱和洪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3)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影响---全年生长期延长,热带、亚热带的经济作物将北移,有利于一年多熟制,并且 植物受益大于 植物。不利影响--- 浓度增加,提高作物光合作用效率、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水分消耗等,使作物产量增加,但质量(蛋白质含量)下降; 温度升高还会加剧干旱、病虫发育周期缩短,繁殖速度加快。

4)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全球变暖会使流行于潮湿炎热地区的疾病扩散加剧。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