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2014年7月考试《护理中的人际沟通学》考查课试题
试卷总分:100测试时间:--
单选题
简答题
论述题
判断题
主观填空题
、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20分。)
1.'不使用词语,而是通过身体语言传送信息的沟通形式属于哪种类型的沟通:
A.直接沟通
B.间接沟通
C.语言沟通
D.非语言沟通
E.单向沟通
满分:1分
答案:D
2.'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渐进的情感发展过程
B.任何阶段都可能会出现停滞
C.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能达到稳定的交往阶段
D.许多人际关系一般都停滞在第三阶段上往复循环
E.在定向选择阶段,时间跨度不一
满分:1分
答案:c
3.'下列关于心理方位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心理方位是在人际交往的互动过程中,双方所产生的心理上的主导性及权威性的程度
B.心理方位包含两种状态:心理等位关系和心理差位关系
C.用社会地位或角色关系来确定交往双方的心理方位关系称为法定权威型
D.精神权威型的心理方位关系一般与社会地位及角色没有完全对等的关系
E.一般来说,在一个群体中法定权威型的心理方位关系,一定同时具有精神权威的心理方位关系
满分:1分
答案:E
4.'下列有关心理距离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际关系的心理距离指两个社会角色因情感亲疏程度而表现出的人际间的心理距离的变化
B.人际关系心理距离的正负等级划分,可作为对人际关系进行心理决策或决断的重要依据
C.一般根据人际关系心理距离,可以将人际关系分为9级
D.人际关系心理距离正三级,心理距离最近,局限于知心朋友
E.心理距离零级时心理距离无所谓,关系如匆匆过客
满分:1分
答案:E
5.'成功参与的组成成分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目光的接触
B.自我暴露
C.身体的姿势
D.手势
E.语言行为
满分:1分
答案:B
6.'下列哪种心理差位关系体现为下位者尊重上位的意见,且能照办,若持有不同的看法,一般以委婉的方式提出。
A.微弱差位
B.中强差位
C.显著差位
D.超强差位
E.极强差位
满分:1分
答案:B
7.'下列哪项不是治疗性会谈的计划和准备阶段的内容:
A.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
B.向患者介绍自己
C.选择合适的会谈时间
D.确定会谈的内容
E.准备好会谈的环境
满分:1分
答案:B
8.'下列哪一项患者的陈述需要护理人员进一步地去澄清:
A.“我每天抽2包烟,已经5年了”
B.“我每天都喝少量的酒”
C.“我每天只吃二两米饭”
D.“这次住院的费用比我的预算多出500元”
E.“我痰中有血丝已经1个星期了。”
满分:1分
答案:B
9.'下列哪一项属于人际关系的内部结构要素:
A.方对关系
B.行为部分
C.信息媒介
D.实物媒介
E.交流活动
满分:1分
答案:B
10.'下列有关护患关系中常见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
A.护士与患者在诊疗护理过程中的角色模糊或定位不当会造成护患之间出现冲突
B.护患之间涉及权益纠纷时,护士应倾向于医护人员的利益
C.护患之间出现责任冲突时,需要通过护理人员发挥主导性角色功能,通过沟通使双方取得一致
D.医护人员之间习惯于用专业术语进行交流,这样护患之间也容易造成误解
E.护患冲突是由于个体或群体彼此知觉到对方阻挠或将要阻挠自身利益的实现所引起的直接对立的社会行为
满分:1分
答案:B
11.'下列有关护患关系基本模式的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
A.护患关系的行为模式,依据护理人员和患者双方在共同形成的人际关系结构中各自所具有的心理方位、所发挥作用的程度等特点的不同而划分的
B.主动-被动模式的特征是“护理人员教会患者做什么”
C.主动-被动模式过分强调了护理人员的权威,忽略了患者的主观能动作用
D.主动-被动模式适用于对意识丧失的患者(如全麻、昏迷)、婴幼儿护理时的护患关系
E.主动-被动型模式是一种最常见的单向性模式
满分:1分
答案:C
12.'下列哪一阶段是人际关系的起步及准备阶段:
A.定向选择阶段
B.感情交流阶段
C.情感探索阶段
D.稳定交往阶段
E.表面接触阶段
满分:1分
答案:A
13.'按照沟通的深度进行分类,哪一层次的沟通双方信任程度及参与程度最低:
A.一般性沟通
B.事务性沟通
C.分享性沟通
D.情感性沟通
E.共鸣性沟通
满分:1分
答案:A
14.'最难解释的非语言沟通行为是:
A.触摸
B.目光的接触
C.面部表情
D.手势
E.身体的姿势
满分:1分
答案:A
15.'请根据下面的对话,按照PAC分析法确定其属于哪种人际关系的类型。妈妈:“功课太多,写不完对不对?”儿子:“每天写这么多字,我快烦死了。”
A.沟通互补型
B.沟通交错型
C.沟通暧昧型
D.以上都不是
满分:1分
答案:A
16.'周哈里窗不包括下列“我”中的哪一个:
A.开放我
B.盲目我
C.真实我
D.隐藏我
E.未知我
满分:1分
答案:B
17.'下列有关患者角色求医行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求医行为可以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类
B.患者主动采取相应行为治疗疾病,属自觉行为
C.患者的求医行为表现都相同
D.被动求医行为是在他人的要求和强迫下寻求医疗帮助
E.动机、求医条件等因素影响患者的求医行为
满分:1分
答案:C
18.'公众距离是指双方的距离为:
A.15厘米
B.30厘米
C.50厘米
D.1.2-3.7米
E.大于3.7米
满分:1分
答案:E
19.'下列哪一项不是护患关系的发展趋势。
A.护患关系的人机化趋势
B.护患关系的单一化趋势
C.护患关系的经济化趋势
D.护患关系的社会化趋势
E.护患关系的法制化趋势
满分:1分
答案:B
20.'下列哪一项不是患者角色的义务?
A.有尽可能、及时就医的义务
B.按时按数支付医疗费用的义务
C.病愈后及时出院的义务
D.遵从医嘱的义务
E.享有平等医疗的义务
满分:1分
答案:C
中国医科大学2014年7月考试《护理中的人际沟通学》考查课试题
试卷总分:100测试时间:--
单选题
简答题
论述题
判断题
主观填空题
、简答题(共5道试题,共25分。)
1.'人际关系
答: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
满分:5分
2.'晕轮效应
答:是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正如日、月的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一种光环作用。
满分:5分
3.'护患沟通
答:指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交流的内容是与患者的护理及康复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同时也包括双方思想、感情、愿望及要求等方面的沟通。
满分:5分
4.'社会印象
答:留在记忆中的认知客体的形象,简言之就是头脑中的认知客体的像。
满分:5分
5.'社会认知
答:主要是指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对人的行为原因的认知。
满分:5分
上一页12下一页
试卷总分:100测试时间:--
单选题
简答题
论述题
判断题
主观填空题
、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20分。)
1.'不使用词语,而是通过身体语言传送信息的沟通形式属于哪种类型的沟通:
A.直接沟通
B.间接沟通
C.语言沟通
D.非语言沟通
E.单向沟通
满分:1分
答案:D
2.'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渐进的情感发展过程
B.任何阶段都可能会出现停滞
C.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能达到稳定的交往阶段
D.许多人际关系一般都停滞在第三阶段上往复循环
E.在定向选择阶段,时间跨度不一
满分:1分
答案:c
3.'下列关于心理方位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心理方位是在人际交往的互动过程中,双方所产生的心理上的主导性及权威性的程度
B.心理方位包含两种状态:心理等位关系和心理差位关系
C.用社会地位或角色关系来确定交往双方的心理方位关系称为法定权威型
D.精神权威型的心理方位关系一般与社会地位及角色没有完全对等的关系
E.一般来说,在一个群体中法定权威型的心理方位关系,一定同时具有精神权威的心理方位关系
满分:1分
答案:E
4.'下列有关心理距离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际关系的心理距离指两个社会角色因情感亲疏程度而表现出的人际间的心理距离的变化
B.人际关系心理距离的正负等级划分,可作为对人际关系进行心理决策或决断的重要依据
C.一般根据人际关系心理距离,可以将人际关系分为9级
D.人际关系心理距离正三级,心理距离最近,局限于知心朋友
E.心理距离零级时心理距离无所谓,关系如匆匆过客
满分:1分
答案:E
5.'成功参与的组成成分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目光的接触
B.自我暴露
C.身体的姿势
D.手势
E.语言行为
满分:1分
答案:B
6.'下列哪种心理差位关系体现为下位者尊重上位的意见,且能照办,若持有不同的看法,一般以委婉的方式提出。
A.微弱差位
B.中强差位
C.显著差位
D.超强差位
E.极强差位
满分:1分
答案:B
7.'下列哪项不是治疗性会谈的计划和准备阶段的内容:
A.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
B.向患者介绍自己
C.选择合适的会谈时间
D.确定会谈的内容
E.准备好会谈的环境
满分:1分
答案:B
8.'下列哪一项患者的陈述需要护理人员进一步地去澄清:
A.“我每天抽2包烟,已经5年了”
B.“我每天都喝少量的酒”
C.“我每天只吃二两米饭”
D.“这次住院的费用比我的预算多出500元”
E.“我痰中有血丝已经1个星期了。”
满分:1分
答案:B
9.'下列哪一项属于人际关系的内部结构要素:
A.方对关系
B.行为部分
C.信息媒介
D.实物媒介
E.交流活动
满分:1分
答案:B
10.'下列有关护患关系中常见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
A.护士与患者在诊疗护理过程中的角色模糊或定位不当会造成护患之间出现冲突
B.护患之间涉及权益纠纷时,护士应倾向于医护人员的利益
C.护患之间出现责任冲突时,需要通过护理人员发挥主导性角色功能,通过沟通使双方取得一致
D.医护人员之间习惯于用专业术语进行交流,这样护患之间也容易造成误解
E.护患冲突是由于个体或群体彼此知觉到对方阻挠或将要阻挠自身利益的实现所引起的直接对立的社会行为
满分:1分
答案:B
11.'下列有关护患关系基本模式的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
A.护患关系的行为模式,依据护理人员和患者双方在共同形成的人际关系结构中各自所具有的心理方位、所发挥作用的程度等特点的不同而划分的
B.主动-被动模式的特征是“护理人员教会患者做什么”
C.主动-被动模式过分强调了护理人员的权威,忽略了患者的主观能动作用
D.主动-被动模式适用于对意识丧失的患者(如全麻、昏迷)、婴幼儿护理时的护患关系
E.主动-被动型模式是一种最常见的单向性模式
满分:1分
答案:C
12.'下列哪一阶段是人际关系的起步及准备阶段:
A.定向选择阶段
B.感情交流阶段
C.情感探索阶段
D.稳定交往阶段
E.表面接触阶段
满分:1分
答案:A
13.'按照沟通的深度进行分类,哪一层次的沟通双方信任程度及参与程度最低:
A.一般性沟通
B.事务性沟通
C.分享性沟通
D.情感性沟通
E.共鸣性沟通
满分:1分
答案:A
14.'最难解释的非语言沟通行为是:
A.触摸
B.目光的接触
C.面部表情
D.手势
E.身体的姿势
满分:1分
答案:A
15.'请根据下面的对话,按照PAC分析法确定其属于哪种人际关系的类型。妈妈:“功课太多,写不完对不对?”儿子:“每天写这么多字,我快烦死了。”
A.沟通互补型
B.沟通交错型
C.沟通暧昧型
D.以上都不是
满分:1分
答案:A
16.'周哈里窗不包括下列“我”中的哪一个:
A.开放我
B.盲目我
C.真实我
D.隐藏我
E.未知我
满分:1分
答案:B
17.'下列有关患者角色求医行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求医行为可以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类
B.患者主动采取相应行为治疗疾病,属自觉行为
C.患者的求医行为表现都相同
D.被动求医行为是在他人的要求和强迫下寻求医疗帮助
E.动机、求医条件等因素影响患者的求医行为
满分:1分
答案:C
18.'公众距离是指双方的距离为:
A.15厘米
B.30厘米
C.50厘米
D.1.2-3.7米
E.大于3.7米
满分:1分
答案:E
19.'下列哪一项不是护患关系的发展趋势。
A.护患关系的人机化趋势
B.护患关系的单一化趋势
C.护患关系的经济化趋势
D.护患关系的社会化趋势
E.护患关系的法制化趋势
满分:1分
答案:B
20.'下列哪一项不是患者角色的义务?
A.有尽可能、及时就医的义务
B.按时按数支付医疗费用的义务
C.病愈后及时出院的义务
D.遵从医嘱的义务
E.享有平等医疗的义务
满分:1分
答案:C
中国医科大学2014年7月考试《护理中的人际沟通学》考查课试题
试卷总分:100测试时间:--
单选题
简答题
论述题
判断题
主观填空题
、简答题(共5道试题,共25分。)
1.'人际关系
答: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
满分:5分
2.'晕轮效应
答:是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正如日、月的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一种光环作用。
满分:5分
3.'护患沟通
答:指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交流的内容是与患者的护理及康复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同时也包括双方思想、感情、愿望及要求等方面的沟通。
满分:5分
4.'社会印象
答:留在记忆中的认知客体的形象,简言之就是头脑中的认知客体的像。
满分:5分
5.'社会认知
答:主要是指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对人的行为原因的认知。
满分:5分
上一页12下一页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