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1月《神经病学》考查课

所属学校:中国医科大学 科目:神经病学 2015-03-17 10:43:08
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1月考试《神经病学》考查课试题
一、单选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1.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不常有的表现
A.病理反射持续阳性
B.大小便功能正常
C.脑脊液有细胞蛋白分离现象
D.四肢对称性迟缓性瘫痪
E.脑神经障碍正确答案:A
2.两脚并拢直立,然后闭目,称为:
A.Lasegue征
B.Romberg征
C.Kernig征
D.Hoffmann征
E.Brudzinski征正确答案:B
3.三叉神经痛最常用和最有效首选药物是
A.苯妥英钠
B.哌咪清
C.巴氯芬(氯苯氨丁酸)
D.维生素B12
E.卡马西平正确答案:E
4.下列哪项不是上运动神经瘫痪的特点
A.肌张力增高
B.腱反射增强
C.肌萎缩明显
D.有病理反射
E.瘫痪以整个肢体为主正确答案:C
5.周围神经损害后可出现
A.肌张力增高
B.腱反射活跃
C.感觉丧失
D.Babinski征阳性
E.肌力增加正确答案:C
二、简答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1.脊髓半切综合征
答:脊髓外占位性病变、脊髓外伤等时,病变侧损伤平面以下深感觉障碍及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对侧损伤平面以下痛温度觉缺失的现象
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答:是指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的脑动脉一过性或短暂性供血障碍,导致相应供血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或视网膜功能障碍。症状持续时间为数分钟到数小时,24小时内完全回复,可反复发作,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
3.Bell现象
答: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时,眼睑闭合无力,当用力闭眼时眼球向外上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为Bell现象
4.延髓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syndrome)
答:病变位于延髓上段的背外侧区。常见的原因为小脑后下动脉或椎动脉血栓行成。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及眼震,病灶侧软腭、咽喉肌瘫痪,表现为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同侧软腭低垂及咽反射消失,病灶侧共济失调,霍纳综合征,交叉性;偏身感觉障碍,及同侧面部痛、温度觉缺失,对侧偏身痛、温度觉减退或丧失。
5.开关现象
答:服用多巴胺类药物期间出现的一种症状波动现象。每日多次突然波动于严重运动减少和缓解而伴有异动症两种状态之间,为受体功能严重受损所致。
三、主观填空题(共7道试题,共20分。)
1.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颅内动脉瘤
2.肱二头肌反射的反射中枢在。C5~63.脑出血的最主要病因是,最常见的部位是,这个部位的出血多由动脉破裂引起。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壳核豆纹动脉
4.急性脊髓炎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5.震颤麻痹的主要临床特点包括、、和。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
6.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和,腰穿可见。四肢弛缓性瘫痪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肢体远端感觉障碍蛋白-细胞分离
7.典型偏头痛有、、和4期症状。前驱先兆期头痛期头痛后期
四、论述题(共5道试题,共60分。)
1.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诊断依据及有效治疗药物是什么?
答:(1)有口唇或生殖器疱疹史,或此次发病有皮肤、粘膜疱疹;(2)起病急,病情重。临床表现有上呼吸道感染前驱症状如发热、咳嗽等(3)脑实质损害的表现,如一时障碍、精神症状、癫痫和肢体瘫痪等(4)脑脊液常规检查符合病毒感染特点(5)脑电图提示有局灶性慢波及癫痫样放电(6)影像学显示额、颞叶软化病灶(7)双份血清和脑脊液抗体检查有显著变化趋势(8)病毒学检查阳性,通常有前五项改变即可诊断。治疗有效药物是阿昔洛韦.
2.癫痫持续状态的定义及处理要点是什么?
答:癫痫连续多次发作,在发作间隙期意识未能恢复或者一次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者为癫痫持续状态。一般处理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作气管切开,注意给氧和防护,置病人于心电、血压、呼吸监护下,定时进行血气、血化学分析。控制呼吸道感染,纠正酸中毒,维持电解质平衡,寻找诱发癫痫持续状态的原因并予以消除。控制发作可选用安定以每分钟5mg速度静注,或用100~200安定溶于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于12小时内缓慢滴注,或者苯妥英钠以不超过50mg/min的速度静脉注射,也可用副醛8~10ml肌注或稀释.
3.重症肌无力危象如何鉴别及进行抢救?
答:(1)肌无力危象:为最常见的危象,往往由于抗胆碱酯酶药量不足引起。如注射腾喜龙或新斯的明后症状减轻,则应加大抗胆碱酯酶药的剂量(2)胆碱能危象:由于抗胆碱酯酶药物过量引起,患者肌无力加重,出现肌束颤动及毒蕈碱样反应。可静脉注射腾喜龙2mg,如症状加重,则应立即停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待药物排除后可重新调整剂量。(3)反拗危象:由于对抗胆碱酯酶药物不敏感,腾喜龙试验无反应。此时应停止抗胆碱酯酶药物而用输液维持,过一段时间后如抗胆碱酯酶药物有效时再重新调整剂量。不管何种危象,基本处理原则是:1保持呼吸道通畅?2严格气管切开和鼻饲护理,无菌操作,保护呼吸道湿化,严防窒息和呼吸机故障3积极控制感染,选用有效、足量和对神经-肌肉接头无阻滞作用的抗生素控制肺部感染4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和/或血浆置换5肾上腺皮质激素?,选用大剂量甲泼尼松龙针,胆碱能危象禁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反拗危象主要是对症治疗。
4.如何鉴别诊断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答:1.下运动神经元性弛缓性截瘫: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引起的截瘫以弛缓性为特征,瘫痪程度不等,可以是不完全性或完全性。完全性弛缓性截瘫者两侧瘫痪程度相等。肌萎缩伴有血管运动障碍,如浮吸、皮肤青紫等,以及皮肤营养障碍,当前根刺激性病变时,可有肌纤维颤动。腱反射减低甚至消失,跟腱反射尤为明显,无锥体束征,绝无Banski征,同时有括约肌障碍。如马尾神经损害时有大小便失禁,或由于膀胱肌的麻痹,呈神经性膀胱,表现为持久性尿失禁。2.上运动神经元性弛缓性截瘫:表现为两下肢完全性瘫痪、肌张力减低、局部姿势反射消失、下肢腱反射消失、浅层反射(提睾反射、腹壁反射)消失。可有Babinski征。除弛缓性截瘫外,病变以下浅深感觉减退或消失,同时有大小便失禁。有肌萎缩,此种肌萎缩与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不同,没有选择性,而是下肢广泛性的肌萎缩
5.患者男性,65岁,发现左侧肢体活动不能4小时。既往高血压病10年,检查:意识清楚,瞳孔等圆,左侧肢体肌力2级,头CT为正常。该患者的诊断及治疗如何?
答: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右侧大脑中动脉梗塞可能性大。治疗除一般治疗外应酌情溶栓治疗,适应症为(1)发病在6h以内,最好在3h以内;(2)病人年龄在18-80岁;(3)脑功能损害的体征持续存在超过1h,且比较严重(NIHSS7~22分);(4)头部CT检查排除颅内出血,且无早期脑梗死低密度改变及其他明显早期脑梗死改变,或梗死面积小于血管分布区1/3。另外可采用抗凝、降纤、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脑保护治疗。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