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教育学》作业考核试题 (随

所属学校:中央音乐学院 科目:教育学 2015-03-17 10:45:27
2013年4月考试《教育学》作业考核试题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 5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学科课程又称( )。
A. 综合课程
B. 分科课程
C. 活动课程
D. 核心课程
满分:2 分
2. 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主要体现的是( )
A. 前制度化教育
B. 制度化教育
C. 非制度化教育
D. 正规教育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琐”,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
A. 阶段性
B. 不平衡性
C. 顺序性
D. 个别差异性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4. 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
A. 发展性功能
B. 个体性功能
C. 教育性功能
D. 社会性功能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5. 国民教育的核心和实质是( )。
A. 高等教育制度
B. 中等教育制度
C. 社会教育制度
D. 学校教育制度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6. ( )是调节学生学习、生活、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的杠杆,是发展学生创造才能的源泉。
A. 德育
B. 智育
C. 体育
D. 美育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7. 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作( )
A. 常规管理
B. 平行管理
C. 民主管理
D. 目标管理
满分:2 分
8. 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是 ( )
A. 能力
B. 气质
C. 性格
D. 兴趣
满分:2 分
9. “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
A. 《大教学论》
B. 《教育漫话》
C. 《爱弥儿》
D. 《普通教育学》
满分:2 分
10. “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 )
A. 心境
B. 激情
C. 应激
D. 热情
满分:2 分
11. 第一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社会是( )。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
满分:2 分
12. 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
A.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
B. 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C. 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
D. 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满分:2 分
13. 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包括( )。
A.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B. 教育者、教育对象、教材
C.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手段
D.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
满分:2 分
14. 要求围绕一个核心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是( )。
A. 综合课程
B. 核心课程
C. 活动课程
D. 学科课程
满分:2 分
15. 作为人身心发展的前提,并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是( )
A. 学校教育
B. 个体实践活动
C. 成熟、环境
D. 遗传素质
满分:2 分
16. “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这一观点反映哪一种课程理论?( )。
A.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B. 活动课程理论
C. 学科课程理论
D. 潜在课程理论
满分:2 分
17.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 美国教育家孟禄
B. 英国教育家沛西・能
C. 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
D. 法国教育家卢梭
满分:2 分
18. 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并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是()
A. 课程实施
B. 教学过程
C. 课程评价
D. 课程标准
满分:2 分
19. 人的发展的内应主要包括()。
A. 自然条件、社会条件
B. 自然条件、遗传素质
C. 遗传素质、主观能动性
D. 主观能动性、社会条件
满分:2 分
20. 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而训练学生的思维无关紧要的理论被称为( )。
A. 现代教育理论
B. 传统教育理论
C. 形式教育理论
D. 实质教育理论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1. 有目的、有组织的专门教育机构首先出现在( )。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 封建社会
满分:2 分
22.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A. 保证学生身体的正常发展
B. 促进现代大工业生产
C.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3. 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戌学制
D. 壬子癸丑学制
满分:2 分
24.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
A.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B. 社会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家庭德育要求的矛盾
C. 学生认识深和认识浅的矛盾
D. 无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的矛盾
满分:2 分
25.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A. 教学工作
B. 公共关系
C. 行政工作
D. 总务工作
满分:2 分
26. 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A.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 思想政治教育
C. 课外活动
D. 教学
满分:2 分
27. 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否则就侵犯了学生的( )
A. 名誉权
B. 人身自由权
C. 受教育权
D. 人格尊严权
满分:2 分
28. 勤奋和懒惰属下列哪种特性 ( )
A. 气质
B. 性格
C. 能力
D. 兴趣
满分:2 分
29. 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
A. 心理学
B. 教育哲学
C. 教育学
D. 教育经济学
满分:2 分
30. 法国教育家卢梭从个体发展出发,提出了( )。
A. 教育即生长
B. 自然教育理论
C. 发展能力
D. 教育即本能
满分:2 分
31. 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满分:2 分
32.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 培根
B. 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 赞可夫
满分:2 分
33. 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
A. 社会文化
B. 精神文化
C. 人文文化
D. 地方文化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4. 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
A. 程序性课程
B. 练习性课程
C. 地方性课程
D. 实践性课程
满分:2 分
35. 马克思认为教育起源于( )。
A. 生产
B. 历史
C. 学习
D. 劳动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6. 德育过程中,要处理好对学生的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关系,这是因为( )。
A. 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B.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
C. 学生缺乏自我教育能力
D. 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就具有的
满分:2 分
37. 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的活动是( )
A. 制定课程目标
B. 制定教学计划
C. 课程设计
D. 明确培养目标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8. 人的本质是他的( )。
A. 社会性
B. 自然性
C. 劳动性
D. 独立性
满分:2 分
39. “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特点的要求。
A. 大众性
B. 公平性
C. 终身性
D. 未来性
满分:2 分
40.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 )
A. 有差异性的认识
B. 有个性的认识
C. 有领导的认识
D. 有基本的认识
满分:2 分
41.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A. 巩固性原则
B. 直观性原则
C.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
满分:2 分
42. 教育心理学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A. 勒图尔诺
B. 孟禄
C. 马斯洛
D. 马克思
满分:2 分
43. 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 ( )
A. 激发兴趣
B. 引起注意
C. 丰富想象
D. 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
满分:2 分
44.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 班级授课制
B. 个别授课制
C. 分组教学制
D. 道尔顿制
满分:2 分
45. 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 )
A. 判断
B. 诊断
C. 评定
D. 评分
满分:2 分
46. 我国第一个以法令形式颁布并在全国推行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是( )。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戌学制
D. 壬子癸丑学制
满分:2 分
47. 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而传授知识无关紧要的理论被称为( )。
A. 现代教育理论
B. 传统教育理论
C. 形式教育理论
D. 实质教育理论
满分:2 分
48. 人的片面发展是由( )造成的。
A. 社会分工
B. 社会要求
C. 个人爱好
D. 环境变迁
满分:2 分
49. 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是违反了学生的( )
A. 人身自由权
B. 人格尊严权
C. 身心健康权
D. 陷私权
满分:2 分
50.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 )
A. 年龄影响力
B. 性别影响力
C. 个性影响力
D. 学术影响力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