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音《德育》13春在线作业(随机)第1份

所属学校:中央音乐学院 科目:德育 2015-03-17 10:46:09
中音13年6月考试《德育》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6 道试题,共 52 分。)
V
1. 素质是从事某种社会活动所需要的自身基础和内在条件,它是 ( )
A. 先天的遗传
B. 后天的培养
C. 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经验
D. 学习的能力
满分:2 分
2. 马克思说过,真正实现人的存在,就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这说明( )
A. 人的价值就是人自身的存在
B. 人可以不受限制地创造出自己的价值
C. 人生价值的本质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D. 人与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同其他人的关系才能得到实现和表现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应当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 )。
A. 社会公德
B. 职业道德
C. 家庭道德
D. 生活道德
满分:2 分
4.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A. 公有制
B.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C.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 私有制
满分:2 分
5. 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关键是( )
A. 要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社会关系
B. 要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关系
C. 要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感情关系
D. 要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信用关系
满分:2 分
6. 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中心环节和根本要求是( )
A. 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 坚持爱国主义教育
C. 协调人际关系
D. 维护社会秩序
满分:2 分
7.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最根本的是 ( )
A. 提高专业能力
B. 提高科学文化水平
C. 要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 言行一致
满分:2 分
8. 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是( )
A. 人们对整个世界最根本看法和观点的总和
B. 人们认识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根本方法
C. 对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
D.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9.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 )
A. 慎独
B. 勤劳勇敢
C. 艰苦朴素
D. 为人民服务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0.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爱国统一战线
C. 人民民主专政
D. 民主集中制
满分:2 分
11. 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 )
A. 认识功能
B. 沟通功能
C. 导向功能
D. 调节功能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2. ( )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提供了制度保障。
A. 社会主义法律
B. 社会主义道德
C. 职业道德
D. 社会公德
满分:2 分
13. 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 )
A. 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B. 是否能提高主观能动性
C. 是否能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D. 是否能够提高身体素质
满分:2 分
14. 马克思说:“作为确定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里,确定的现实的人的“规定”、“使命”和“任务”指的是( )
A. 人生责任
B. 人生境界
C. 人生存在
D. 人生信仰
满分:2 分
15.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为达到共同的目的而联合,为相互利益而协调一致的活动,是 ( )
A. 友谊
B. 竞争
C. 合作
D. 斗争
满分:2 分
16. 一个人进行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心理审美等自我修养所达到的实践水平或程度是( )。
A. 修养的境界
B. 修养的途径
C. 修养的目的
D. 修养的内容
满分:2 分
17.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 )为原则
A. 集体主义
B. 个人主义
C. 保护主义
D. 享受主义
满分:2 分
18. “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这表明,道德品质是( )
A. 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们的行为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准则
B. 一个人在长期的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
C. 一个人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自愿选择的有利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
D. 一个人在一次、两次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偶尔的内心状态、心理特征
满分:2 分
19. ( )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
A. 道德素质
B. 法律素质
C. 生活素质
D. 人品
满分:2 分
20. 法律的首要目的是( )
A. 制裁违法行为
B. 在于引导人们正确的行为,合法地参与社会生活
C. 建设中国法制环境
D. 维护祖国统一
满分:2 分
21. 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在本质上是( )
A. 社会关系尤其是社会利益关系的表现形式
B. 纯经济利益的表现形式
C. 社会道德的表现形式
D. 社会层次的表现形式
满分:2 分
22. 伴随道德认识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内心体验是 ( )
A. 道德品质
B. 道德意志
C. 道德情感
D. 道德习惯
满分:2 分
23. 对于大学生来说,“思想道德修养”课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
A. 学习知识的问题
B. 提高思想修养的问题
C. 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问题
D. 做什么人的问题
满分:2 分
24. 人才素质的基础是( )
A. 德
B. 智
C. 体
D. 美
满分:2 分
25. 我国的国体是( )
A. 人民当家作主
B. 民主集中制
C. 爱国统一战线
D. 人民民主专政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6. 在与人相处中,要尽量做到替别人着想,力求为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使自己的行为能够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有益的结果。这是( )
A. 小生产者的道德要求
B. 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
C. 合理利已主义的道德要求
D. 社会各阶级普遍的道德要求
满分:2 分
中音13年6月考试《德育》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6 道试题,共 48 分。)
V
1. 从心理上讲,大学生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过渡阶段,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许多过渡状态的矛盾性:具体表现在( )
A. 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但易带主观片面性
B. 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波动性较大
C. 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还不成熟
D. 独立性、闭锁性与依赖感、归属感同时存在。
E. 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满分:3 分
2. 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 )
A. 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B. 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C. 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D. 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E.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满分:3 分
3. 大学生对爱情应该持慎重的态度,对于避免在恋爱问题上把握和处置失当,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 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
B. 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
C. 不能片面地或功利化地对待爱情
D. 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E. 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
满分:3 分
4. 人生的幸福需要心理健康,事业的成功需要心理健康,现代社会生活更需要心理健康。现代人为了有健康的心理,应加强心理修养。加强心理修养的主要途径有( )
A. 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学会自我调节
B. 发展与他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C. 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D.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E. 正确地对待环境,客观地认识自己,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满分:3 分
5. 人际关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 )
A. 使人不需艰苦劳动,便可坐享其成
B. 使人有不需原则,有求必应的朋友
C. 使人保持心境轻松、平稳、态度乐观
D. 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创造优良的环境
E. 使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获得更多的幸福
满分:3 分
6. 进入大学,学习的内容、形式和要求都发生了变化。我们要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包括( )
A. 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
B. 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
C. 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
D. 树立死读书的理念
E.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满分:3 分
7. 对于大学生来说,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做到以下哪几点是十分必要的( )
A. 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
B. 注重选择“收入高”、“社会地位高”的职业
C. 服务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
D. 择业不需要考虑个人的兴趣和志愿
E. 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满分:3 分
8. 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社会规范包括( )
A. 科学
B. 道德
C. 法律
D. 文化
E. 历史
满分:3 分
9. 有关历史使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谓使命,古时指使者奉命出行,后引申为肩负重大的任务和责任。
B. 人们担负的重大的历史任务和重大的历史责任就是历史使命。
C. 历史使命不能超越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
D. 历史使命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E. 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
满分:3 分
10. 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哪些原则( )
A. 平等原则
B. 诚信原则
C. 宽容原则
D. 互助原则
E. 自私自利原则
满分:3 分
11.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内涵极为丰富,以下属于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是( )
A. 坚持正义、勇于奉献
B. 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C.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 维护统一,分对分裂
E. 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满分:3 分
12. 下列因素中,有利于增强人际吸引,建立和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有( )
A. 正确的人生观
B. 高尚的品德修养
C. 良好的心理品质
D. 奢华的装束穿戴
E. 卓越的智慧和才能
满分:3 分
13. 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包括( )
A. 学习法律知识
B. 只低头读书,不参与法律实践
C. 掌握法律方法
D. 脱离具体的法律生活
E. 参与法律实践
满分:3 分
14. 与中学生活相比,大学生活发生以下哪些显著的变化( )
A. 学习要求的变化
B. 生活环境的变化
C. 社会活动的变化
D. 老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变化
E. 人生崇高理想的变化
满分:3 分
15. 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包括( )
A. 尊老爱幼
B. 男女平等
C. 夫妻和睦
D. 勤俭持家
E. 邻里团结
满分:3 分
16. 有关马克思主义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有( )
A.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
B. 马克思主义总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C. 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更要坚持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D. 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E.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满分:3 分
中音13年6月考试《德育》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6 道试题,共 52 分。)
V
1. 素质是从事某种社会活动所需要的自身基础和内在条件,它是 ( )
A. 先天的遗传
B. 后天的培养
C. 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经验
D. 学习的能力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满分:2 分
2. 马克思说过,真正实现人的存在,就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这说明( )
A. 人的价值就是人自身的存在
B. 人可以不受限制地创造出自己的价值
C. 人生价值的本质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D. 人与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同其他人的关系才能得到实现和表现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应当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 )。
A. 社会公德
B. 职业道德
C. 家庭道德
D. 生活道德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满分:2 分
4.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A. 公有制
B.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C.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 私有制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满分:2 分
5. 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关键是( )
A. 要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社会关系
B. 要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关系
C. 要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感情关系
D. 要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信用关系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满分:2 分
6. 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中心环节和根本要求是( )
A. 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 坚持爱国主义教育
C. 协调人际关系
D. 维护社会秩序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满分:2 分
7.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最根本的是 ( )
A. 提高专业能力
B. 提高科学文化水平
C. 要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 言行一致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满分:2 分
8. 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是( )
A. 人们对整个世界最根本看法和观点的总和
B. 人们认识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根本方法
C. 对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
D.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9.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 )
A. 慎独
B. 勤劳勇敢
C. 艰苦朴素
D. 为人民服务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0.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爱国统一战线
C. 人民民主专政
D. 民主集中制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满分:2 分
11. 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 )
A. 认识功能
B. 沟通功能
C. 导向功能
D. 调节功能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2. ( )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提供了制度保障。
A. 社会主义法律
B. 社会主义道德
C. 职业道德
D. 社会公德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满分:2 分
13. 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 )
A. 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B. 是否能提高主观能动性
C. 是否能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D. 是否能够提高身体素质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满分:2 分
14. 马克思说:“作为确定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里,确定的现实的人的“规定”、“使命”和“任务”指的是( )
A. 人生责任
B. 人生境界
C. 人生存在
D. 人生信仰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满分:2 分
15.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为达到共同的目的而联合,为相互利益而协调一致的活动,是 ( )
A. 友谊
B. 竞争
C. 合作
D. 斗争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满分:2 分
16. 一个人进行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心理审美等自我修养所达到的实践水平或程度是( )。
A. 修养的境界
B. 修养的途径
C. 修养的目的
D. 修养的内容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满分:2 分
17.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 )为原则
A. 集体主义
B. 个人主义
C. 保护主义
D. 享受主义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满分:2 分
18. “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这表明,道德品质是( )
A. 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们的行为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准则
B. 一个人在长期的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
C. 一个人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自愿选择的有利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
D. 一个人在一次、两次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偶尔的内心状态、心理特征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满分:2 分
19. ( )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
A. 道德素质
B. 法律素质
C. 生活素质
D. 人品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满分:2 分
20. 法律的首要目的是( )
A. 制裁违法行为
B. 在于引导人们正确的行为,合法地参与社会生活
C. 建设中国法制环境
D. 维护祖国统一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满分:2 分
21. 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在本质上是( )
A. 社会关系尤其是社会利益关系的表现形式
B. 纯经济利益的表现形式
C. 社会道德的表现形式
D. 社会层次的表现形式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满分:2 分
22. 伴随道德认识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内心体验是 ( )
A. 道德品质
B. 道德意志
C. 道德情感
D. 道德习惯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满分:2 分
23. 对于大学生来说,“思想道德修养”课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
A. 学习知识的问题
B. 提高思想修养的问题
C. 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问题
D. 做什么人的问题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满分:2 分
24. 人才素质的基础是( )
A. 德
B. 智
C. 体
D. 美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满分:2 分
25. 我国的国体是( )
A. 人民当家作主
B. 民主集中制
C. 爱国统一战线
D. 人民民主专政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6. 在与人相处中,要尽量做到替别人着想,力求为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使自己的行为能够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有益的结果。这是( )
A. 小生产者的道德要求
B. 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
C. 合理利已主义的道德要求
D. 社会各阶级普遍的道德要求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满分:2 分
中音13年6月考试《德育》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6 道试题,共 48 分。)
V
1. 从心理上讲,大学生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过渡阶段,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许多过渡状态的矛盾性:具体表现在( )
A. 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但易带主观片面性
B. 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波动性较大
C. 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还不成熟
D. 独立性、闭锁性与依赖感、归属感同时存在。
E. 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满分:3 分
2. 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 )
A. 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B. 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C. 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D. 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E.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满分:3 分
3. 大学生对爱情应该持慎重的态度,对于避免在恋爱问题上把握和处置失当,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 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
B. 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
C. 不能片面地或功利化地对待爱情
D. 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E. 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满分:3 分
4. 人生的幸福需要心理健康,事业的成功需要心理健康,现代社会生活更需要心理健康。现代人为了有健康的心理,应加强心理修养。加强心理修养的主要途径有( )
A. 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学会自我调节
B. 发展与他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C. 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D.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E. 正确地对待环境,客观地认识自己,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满分:3 分
5. 人际关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 )
A. 使人不需艰苦劳动,便可坐享其成
B. 使人有不需原则,有求必应的朋友
C. 使人保持心境轻松、平稳、态度乐观
D. 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创造优良的环境
E. 使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获得更多的幸福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满分:3 分
6. 进入大学,学习的内容、形式和要求都发生了变化。我们要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包括( )
A. 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
B. 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
C. 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
D. 树立死读书的理念
E.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满分:3 分
7. 对于大学生来说,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做到以下哪几点是十分必要的( )
A. 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
B. 注重选择“收入高”、“社会地位高”的职业
C. 服务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
D. 择业不需要考虑个人的兴趣和志愿
E. 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满分:3 分
8. 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社会规范包括( )
A. 科学
B. 道德
C. 法律
D. 文化
E. 历史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满分:3 分
9. 有关历史使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谓使命,古时指使者奉命出行,后引申为肩负重大的任务和责任。
B. 人们担负的重大的历史任务和重大的历史责任就是历史使命。
C. 历史使命不能超越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
D. 历史使命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E. 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满分:3 分
10. 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哪些原则( )
A. 平等原则
B. 诚信原则
C. 宽容原则
D. 互助原则
E. 自私自利原则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满分:3 分
11.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内涵极为丰富,以下属于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是( )
A. 坚持正义、勇于奉献
B. 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C.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 维护统一,分对分裂
E. 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满分:3 分
12. 下列因素中,有利于增强人际吸引,建立和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有( )
A. 正确的人生观
B. 高尚的品德修养
C. 良好的心理品质
D. 奢华的装束穿戴
E. 卓越的智慧和才能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满分:3 分
13. 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包括( )
A. 学习法律知识
B. 只低头读书,不参与法律实践
C. 掌握法律方法
D. 脱离具体的法律生活
E. 参与法律实践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满分:3 分
14. 与中学生活相比,大学生活发生以下哪些显著的变化( )
A. 学习要求的变化
B. 生活环境的变化
C. 社会活动的变化
D. 老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变化
E. 人生崇高理想的变化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满分:3 分
15. 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包括( )
A. 尊老爱幼
B. 男女平等
C. 夫妻和睦
D. 勤俭持家
E. 邻里团结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满分:3 分
16. 有关马克思主义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有( )
A.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
B. 马克思主义总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C. 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更要坚持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D. 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E.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 奥鹏奥鹏中音2014年4月课程考试满分:3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