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秋《国际贸易》在线作业

所属学校:东北财经大学 科目:国际贸易 2015-03-17 10:52:40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是(A )。

A. 部长会议

B. 缔约方大会

C. 代表理事会

D. 总理事会

满分:4  分

2.  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中,最有影响的是(  D  )。

A. 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

B. 李嘉图的自由贸易理论

C. 凯恩斯主义的保护贸易学说

D. 斯密的自由贸易理论

满分:4  分

3.  战后50至7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中出现了贸易自由化倾向,各国普遍实行了自由贸易政策。上述说法( A )。

A. 正确

B. 不正确

满分:4  分

4.  从法律性质上来看,APEC不是一个约束性的组织,只是一个具有实质内容的官方论坛 A

A. 正确

B. 不正确

满分:4  分

5.  国家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向国外倾销商品的措施称为( C)。

A. 财政倾销

B. 金融倾销

C. 外汇倾销

D. 商品倾销

满分:4  分

6.  国际市场价格围绕着(C )上下波动

A. 主要生产国的国内价格

B. 主要消费国的国内价格

C. 国际生产价格

D. 国际生产成本

满分:4  分

7.  欧洲联盟诞生于(C )。

A. 1958年1月1日

B. 1993年1月1日

C. 1993年11月1日

D. 1999年1月1日

满分:4  分

8.  相互需求原理是英国早期资产阶级经济学家(C )提出来的

A. 亚当•斯密

B. 大卫•李嘉图

C. 约翰•穆勒

D. 李斯特

满分:4  分

9.  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特点之一是,不再是防御性地限制进口,而是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对国外市场进行进攻性的扩张,奖出限入措施的重点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上述说法( B)。

A. 正确

B. 不正确

满分:4  分

10.  国际价值形成的基础是(C )。

A. 价值

B. 价格

C. 国别价值

D. 国别价格

满分:4  分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一般关税是指海关征收的正常关税,包括(ABC )。

A. 进口税

B. 出口税

C. 过境税

D. 普惠税

E. 特惠税

满分:4  分

2.  影响国际价值量变化的因素有(ABE )

A. 劳动生产率

B. 劳动强度

C. 供求关系

D. 国际市场价格

E. 贸易参加国的贸易量

满分:4  分

3.  战后国际分工深化的主要原因包括( ABD)。

A. 战后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

B. 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发展

C. 战后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D. 战后世界贸易自由化

满分:4  分

4.  一国对外贸易政策由下述内容构成(ABC )。

A. 对外贸易总政策

B. 进出口商品政策

C. 国别或地区政策

满分:4  分

5.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战略有(ACD )。

A. 初级产品出口

B. 出口信贷

C. 进口替代

D. 出口导向

满分:4  分

6.  诺克斯认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学说只适用于19世纪。到了20世纪,由于各种条件的变化,这一学说不再适用,因为(ABCD )。

A. 发达国家工业结构由制成品中原料含量高的工业转向原料含量低的工业

B. 在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中,劳务部门所占的比重增加

C. 对农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低

D. 农业保护主义蔓延

满分:4  分

7.  在国际贸易中,贸易条件主要有(ABCD )

A. 净贸易

B. 收入贸易条件

C. 单项因素贸易条件

D. 双项因素贸易条件

满分:4  分

8.  关于战后国际分工深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CD)。

A. 在当代国际分工格局中,工业国与工业国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

B. 在当代国际分工格局中,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

C. 各国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日益深化

D.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工业分工在发展,而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国际分工格局在削弱

满分:4  分

9.  关税的主要作用有(ABC )。

A. 增加财政收入

B. 保护国内的产业和市场

C. 调节进出口贸易,调节国内商品价格

D. 增加国际储备

满分:4  分

10.  战后贸易自由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BCD)。

A. 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B. 西欧、日本等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 跨国公司迅速发展

D. 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民族经济,需要扩大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增加外汇收入

满分:4  分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战后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初级产品(石油除外)出口总值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而发达国家所占比重明显上升。(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只给出了双方都能获得贸易利益的上限和下限,而没有讨论国际贸易的实际交换比率,即“国际价值”。上述说法(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通过对外贸易,可以协调各生产部门的比例关系,保证经济稳定地发展。(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大力发展出口贸易,限制外国商品进口。上述说法(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自动”出口配额制实际上是进口国家为限制进口,保护国内工业而对出口国施加压力的结果,因而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进口配额。这种说法(B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