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东北财经大学《工程测量》随堂随练(第8章)

所属学校:东北财经大学 科目:工程测量 2015-03-17 11:01:26
《工程测量》随堂随练返回目录
第八章
1、在碎部点测绘点的平面位置,根据地形条件和控制点的布设,可采用(A)。
A、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交会法
B、闭合导线、T形导线、十字形导线
C、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高程法
D、一字形、T形导线、十字形
2、绘好坐标格网以后,将直尺边沿方格的对角线方向放置,各方格的角点应在一条直线上,偏离不应大于(B)。
A、0.1mm
B、0.2mm
C、0.15mm
D、0.5mm
3、绘好坐标格网以后,检查各个方格的对角线长度应为14.14cm,允许误差为(D)。
A、±0.05mm
B、±0.1mm
C、±0.15mm
D、±0.2mm
4、绘好坐标格网以后,要求图廓对角线长度与理论长度之差的允许值为(B)。
A、±0.2mm
B、±0.3mm
C、±0.4mm
D、±0.5mm
5、作为展绘控制点的检核,最大误差不应超过图上(C),否则控制点应重新展绘。
A、±0.1mm
B、±0.2mm
C、±0.3mm
D、±0.5mm
6、碎部测量最基本的方法是(C)。
A、距离交会法
B、方向交会法
C、极坐标法
D、直角坐标法
7、测定测站至碎部点方向和测站至后视点(另一个控制点)方向间的水平角,测定测站至碎部点的距离D,便能确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这就是(A)。
A、极坐标法
B、距离交会法
C、方向交会法
D、直角坐标法
8、测定测站A至碎部点方向和测站A至后视点方向间的水平角,测定测站B至碎部点方向和测站B至后视点方向间的水平角,便能确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这就是(C)。
A、极坐标法
B、直角坐标法
C、方向交会法
D、距离交会法
9、当已知点不一定是测站点,可能是已测定出平面位置的碎部点时,采取什么方法确定碎部点的位置。(C)
A、极坐标法
B、直角坐标法
C、距离交会法
D、方向交会法
10、当碎部点距测站较远而测距工具只有卷尺,或遇河流、水田等测距不便时,可用(D)。
A、极坐标法
B、直角坐标法
C、距离交会法
D、方向交会法
11、(B)适用于地物靠近控制点的连线,垂距较短的情况。垂直方向可以用简单工具定出。
A、极坐标法
B、直角坐标法
C、距离交会法
D、方向交会法
12、测图比例尺为1:1000,一般地区地形点最大间距为(B)m。
A、15
B、30
C、50
D、100
13、测图比例尺为1:1000,一般地区次要地物特征点和地形点最大视距为(B)m。
A、100
B、150
C、250
D、350
14、测图比例尺为1:2000,城镇建筑区地形点最大间距为(C)m。
A、15
B、30
C、50
D、100
15、测图比例尺为1:1000,城镇建筑区主要地物特征点最大视距为(B)m。
A、50
B、80
C、120
D、200
16、经纬仪测绘法实质上是(C)。
A、距离交会法
B、方向交会法
C、极坐标法
D、直角坐标法
17、经纬仪测绘法在一个测站的测绘工序中,观测的数值有(ABCD)。
A、水平角
B、视距间隔
C、中丝读数
D、竖盘读数
E、视距值
18、测区面积较大,测图工作需分成若干图幅进行。为了相邻图幅的拼接,每幅图应测出图廓外(D)。
A、2mm
B、3mm
C、4mm
D、5mm
19、平板仪的安置包括概略整平、对中、精确整平和定向四项工作,最为重要的一项为(D)。
A、概略整平
B、对中
C、精确整平
D、定向
20、平板仪的安置对中允许误差为(A)。
A、0.5m
B、0.5m
C、1m
D、1m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