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东北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随堂随练(第3章)

所属学校:东北财经大学 科目:政治经济学 2015-03-17 11:01:41
《政治经济学》随堂随练返回目录
第三章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B)
 A、劳动力归劳动者所有
B、劳动力成为商品
C、劳动者一无所有
D、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2、劳动力要成为商品,必须(D)
 A、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B、劳动者失去生产资料
C、劳动者失去人身自由
D、劳动者既有人身自由,又失去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3、"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这句话的意思是(C)
 A、流通领域不产生剩余价值
B、剩余价值是在流通领域中实现的
C、剩余价值只能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但又要以流通领域为条件
D、剩余价值只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但要在生产过程中实现
4、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B)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自给自足生产和商品生产的统一
D、小商品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统一
5、机器人的出现说明了(D)
 A、机器人也能创造剩余价值
B、雇佣工人和机器人共同创造剩余价值
C、机器人比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多
D、雇佣工人的生产效率提高了,因而创造了更多的剩余价值
6、资本的总公式是(C)
 A、W-G-W
B、G-W-G
C、G-W-G′
D、G-W…P…W′-G
7、资本家用来购买厂房设备的资本属于(A)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流通资本
D、流动资本
8、雇佣工人的全部劳动时间可以分为(C)
 A、具体劳动时间和抽象劳动时间两部分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
C、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
D、社会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两部分
9、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说,劳动力商品最重要的特殊性在D
 A、它在一定条件下才成为商品
B、它在价值决定上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C、它存在于活人身体中
D、它的使用价值是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
10、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基础是(B)
 A、生产社会化
B、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
C、资本家剥削工人
D、劳动力成为商品
11、劳动力成为商品是(D)
 A、一切社会经济制度共有的
B、简单商品经济前提
C、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的决定条件
D、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
12、决定劳动力价值的因素有(ABCD)
 A、维持劳动者生存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劳动者养育后代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
C、劳动者的教育培训费用
D、历史和道德因素
E、市场供求关系
13、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是ABD
 A、自行增殖的价值
B、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C、一定的物品
D、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一种剥削关系
E、一定数量的货币
14、剩余价值ABE
 A、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所创造的
B、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C、是由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所创造的
D、体现着商品经济的一般经济关系
E、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15、按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将资本划分为BD
 A、固定资本
B、不变资本
C、流动资本
D、可变资本
E、流通资本
16、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是BD
 A、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B、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C、降低雇佣工人工资
D、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E、提高工人劳动强度
17、资本家获取绝对剩余价值的方法是BD
 A、提高劳动生产率
B、延长工作日
C、改进生产技术
D、提高劳动强度
E、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