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经济学》随堂随练返回目录
第九章
1、柏拉图式的政府的公共决策目标是(A)。
A、社会利益最大化
B、体现全体选民的利益
C、体现全体统治集团的利益
D、体现统治者个人的偏好
2、实行民主政治的政府,公共决策的目标是(B)
A、社会利益最大化
B、体现全体选民的利益
C、体现全体统治集团的利益
D、体现统治者个人的偏好
3、集权政府公共决策的目标是(C)
A、社会利益最大化
B、体现全体选民的利益
C、体现全体统治集团的利益
D、体现统治者个人的偏好
4、专制君主政府的公共决策目标是(D)
A、社会利益最大化
B、体现全体选民的利益
C、体现全体统治集团的利益
D、体现统治者个人的偏好
5、一致同意规则的特点有(ABCD)
A、通过的集体决策符合帕累托最优条件
B、所有参与者的权利都得到平等的保障
C、可以避免搭便车行为
D、达成一致的成本较高
6、多数投票规则的特点有(ABCD)
A、最终集体决策的结果属于非帕累托最优
B、集体决策的方案具有内在强制性
C、单个参与者的选择行为具有可忽略性
D、集体决策的成本较低
7、否决投票制的特点有(ABC)
A、有助于参与者之间的沟通和各成员真实愿望的表达
B、被否决的方案都不是帕累托最优的
C、否决投票制的实施前提是参与者的利益较为一致,且参与人数较少
D、具有内在强制性
8、需求显示法的优点是(B)
A、符合帕累托最优条件
B、提供了一种机制,使所有参与集体决策的个体都有充分的激励说出自己的真实需求
C、决策的成本较低
D、决策的方案具有内在强制性
9、公共决策最优规则是(AC)之和最小时所对应的规则。
A、外在成本
B、内在成本
C、决策成本
D、实施成本
10、投票悖论发生在(A)方式下。
A、一致同意规则
B、简单多数规则
C、加权投票规则
D、否决投票规则
11、在公共决策失误中,(ABCD)对合理决策形成了制约。
A、信息的不完全
B、公共决策议程的偏差
C、沉积成本
D、先例
12、公共政策实施的复杂性是导致政府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ABCD)
A、政府政策实施的直接行政开支相当可观的还可能包括不必要的开支
B、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本质上是一个“瞄准”和“射击”目标的过程
C、政策实施的效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D、政策实施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13、公共机构尤其是政府部门及其官员追求自身的组织目标或自利益而非公共利益或社会福利,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B)
A、外部性
B、内部性
C、搭便车
D、寻租
14、非市场缺陷理论的核心是(B)
A、外部性
B、内部性
C、搭便车
D、寻租
15、下列(ABCDE)是导致现代政府扩张的原因。
A、政府作为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和外在效应的消除者导致扩张
B、政府作为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者导致扩张
C、利益集团的存在导致扩张
D、官僚机构的存在导致扩张
E、财政幻觉导致扩张
16、从社会福利的角度来看,人类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行为可分为(BC)
A、消费性增进福利的行为
B、生产性的增进社会福利的活动
C、非生产性的有损社会福利的活动
D、投机性损害社会福利的活动
17、“租”,或者叫“经济租”,在经济学里的原意是指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获得的收入中,超过这种要素(D)的剩余。
A、平均成本
B、变动成本
C、边际成本
D、机会成本
18、寻利活动的特征是对于新增社会经济利益的追求,对整个社会来说是(A)活动。
A、生产性的
B、消费性的
C、投机性的
D、积累性的
19、当一个企业家开拓了一个市场后,他可能寻求政府的干预来阻止其他企业加入竞争,以维护其独家垄断的地位,确保他创造的租不致扩散,这是(A)行为
A、寻租
B、寻利
C、投机
D、以上均不正确
20、一部分企业施展种种手段使政府以特殊政策对它们“优先照顾”,通过税收和补贴的办法,使社会的既得经济利益在企业间作重新分配,这是(A)行为
A、寻租
B、寻利
C、投机
D、以上均不正确
21、寻租活动的共同特点包括(ABC)
A、阻止了更有效生产方式的实施
B、耗费了社会的经济资源
C、导致其他层次的寻租活动
D、属于一种犯罪行为
22、寻利与寻租的区别表现在(ABCD)
A、寻利增进社会福利生产性活动而寻租耗损社会福利的非生产性活动
B、寻利创造物质财富而寻租则对既定财富再分配
C、寻利是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的结果而寻租是通过政府的不正当干预来抑制市场作用的发挥
D、寻利正和博弈而寻租是负和博弈
23、在市场经济下,租金主要来源于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租金的来源主要有(ACD)
A、政府的“无意创租”
B、政府的“自愿授租”
C、政府的“被动创租”
D、政府的“主动创租”
24、计划经济时期,政府执行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通过扩大工农业产品之间的价格剪刀差的方法,从农业部门提取了大量的积累资金。这种情况属于(A)
A、政府的“无意创租”
B、政府的“自愿授租”
C、政府的“被动创租”
D、政府的“主动创租”
25、从政府主动创租的角度来看,在转型期我国经济领域里的寻租活动存在于(ABCD)
A、党政机关
B、商品流通领域
C、银行信贷部门
D、国有大中型企业
26、从政府主动创租的角度来看,在转型期我国经济领域里的寻租活动存在于(ABCD)
A、水电煤气等部门
B、运输部门
C、工商部门
D、财税部门
27、从政府主动创租的角度来看,在转型期我国经济领域里的寻租活动存在于(ABCD)
A、公检法部门
B、医疗卫生部门
C、国有大中型企业
D、财税部门
28、寻租活动带来的危害有(ABCD)
A、社会资源的浪费
B、经济效率的下降
C、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
D、造成社会公害
29、从发生领域来看,腐败现象多发生在(ABCD)
A、政府管理领域
B、企业管理领域
C、事业管理领域
D、社会管理部门
30、寻租与腐败的区别表现为(ABCD)
A、腐败是政府官员的直接谋取经济利益行为而寻租是政府官员的间接谋取经济利益行为
B、腐败的人都有权而寻租的人不一定有权
C、腐败都违法而寻租有合法的
D、腐败的内涵宽泛而寻租较为集中
31、寻租与腐败的治理原则包括(ABCD)
A、发挥意识形态的作用,运用道德制约力量
B、简政精官,裁员加薪
C、健全法制,加强法治
D、制度创新,消租绝租
32、80年代以后西方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行政改革的理论指导是(C)
A、市场失灵论
B、政府干预论
C、政府失败论
D、市场万能论
33、政府失败论对我国的启示可以概括为(ABCDE)
A、重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行为的局限性问题
B、随市场经济发展及经济体制变革进行政治行政体制改革
C、在政府机构中引入竞争机制
D、加强公共决策和政府管理的法制化建设
E、从体制及制度的创新上消除腐败
第九章
1、柏拉图式的政府的公共决策目标是(A)。
A、社会利益最大化
B、体现全体选民的利益
C、体现全体统治集团的利益
D、体现统治者个人的偏好
2、实行民主政治的政府,公共决策的目标是(B)
A、社会利益最大化
B、体现全体选民的利益
C、体现全体统治集团的利益
D、体现统治者个人的偏好
3、集权政府公共决策的目标是(C)
A、社会利益最大化
B、体现全体选民的利益
C、体现全体统治集团的利益
D、体现统治者个人的偏好
4、专制君主政府的公共决策目标是(D)
A、社会利益最大化
B、体现全体选民的利益
C、体现全体统治集团的利益
D、体现统治者个人的偏好
5、一致同意规则的特点有(ABCD)
A、通过的集体决策符合帕累托最优条件
B、所有参与者的权利都得到平等的保障
C、可以避免搭便车行为
D、达成一致的成本较高
6、多数投票规则的特点有(ABCD)
A、最终集体决策的结果属于非帕累托最优
B、集体决策的方案具有内在强制性
C、单个参与者的选择行为具有可忽略性
D、集体决策的成本较低
7、否决投票制的特点有(ABC)
A、有助于参与者之间的沟通和各成员真实愿望的表达
B、被否决的方案都不是帕累托最优的
C、否决投票制的实施前提是参与者的利益较为一致,且参与人数较少
D、具有内在强制性
8、需求显示法的优点是(B)
A、符合帕累托最优条件
B、提供了一种机制,使所有参与集体决策的个体都有充分的激励说出自己的真实需求
C、决策的成本较低
D、决策的方案具有内在强制性
9、公共决策最优规则是(AC)之和最小时所对应的规则。
A、外在成本
B、内在成本
C、决策成本
D、实施成本
10、投票悖论发生在(A)方式下。
A、一致同意规则
B、简单多数规则
C、加权投票规则
D、否决投票规则
11、在公共决策失误中,(ABCD)对合理决策形成了制约。
A、信息的不完全
B、公共决策议程的偏差
C、沉积成本
D、先例
12、公共政策实施的复杂性是导致政府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ABCD)
A、政府政策实施的直接行政开支相当可观的还可能包括不必要的开支
B、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本质上是一个“瞄准”和“射击”目标的过程
C、政策实施的效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D、政策实施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13、公共机构尤其是政府部门及其官员追求自身的组织目标或自利益而非公共利益或社会福利,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B)
A、外部性
B、内部性
C、搭便车
D、寻租
14、非市场缺陷理论的核心是(B)
A、外部性
B、内部性
C、搭便车
D、寻租
15、下列(ABCDE)是导致现代政府扩张的原因。
A、政府作为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和外在效应的消除者导致扩张
B、政府作为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者导致扩张
C、利益集团的存在导致扩张
D、官僚机构的存在导致扩张
E、财政幻觉导致扩张
16、从社会福利的角度来看,人类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行为可分为(BC)
A、消费性增进福利的行为
B、生产性的增进社会福利的活动
C、非生产性的有损社会福利的活动
D、投机性损害社会福利的活动
17、“租”,或者叫“经济租”,在经济学里的原意是指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获得的收入中,超过这种要素(D)的剩余。
A、平均成本
B、变动成本
C、边际成本
D、机会成本
18、寻利活动的特征是对于新增社会经济利益的追求,对整个社会来说是(A)活动。
A、生产性的
B、消费性的
C、投机性的
D、积累性的
19、当一个企业家开拓了一个市场后,他可能寻求政府的干预来阻止其他企业加入竞争,以维护其独家垄断的地位,确保他创造的租不致扩散,这是(A)行为
A、寻租
B、寻利
C、投机
D、以上均不正确
20、一部分企业施展种种手段使政府以特殊政策对它们“优先照顾”,通过税收和补贴的办法,使社会的既得经济利益在企业间作重新分配,这是(A)行为
A、寻租
B、寻利
C、投机
D、以上均不正确
21、寻租活动的共同特点包括(ABC)
A、阻止了更有效生产方式的实施
B、耗费了社会的经济资源
C、导致其他层次的寻租活动
D、属于一种犯罪行为
22、寻利与寻租的区别表现在(ABCD)
A、寻利增进社会福利生产性活动而寻租耗损社会福利的非生产性活动
B、寻利创造物质财富而寻租则对既定财富再分配
C、寻利是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的结果而寻租是通过政府的不正当干预来抑制市场作用的发挥
D、寻利正和博弈而寻租是负和博弈
23、在市场经济下,租金主要来源于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租金的来源主要有(ACD)
A、政府的“无意创租”
B、政府的“自愿授租”
C、政府的“被动创租”
D、政府的“主动创租”
24、计划经济时期,政府执行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通过扩大工农业产品之间的价格剪刀差的方法,从农业部门提取了大量的积累资金。这种情况属于(A)
A、政府的“无意创租”
B、政府的“自愿授租”
C、政府的“被动创租”
D、政府的“主动创租”
25、从政府主动创租的角度来看,在转型期我国经济领域里的寻租活动存在于(ABCD)
A、党政机关
B、商品流通领域
C、银行信贷部门
D、国有大中型企业
26、从政府主动创租的角度来看,在转型期我国经济领域里的寻租活动存在于(ABCD)
A、水电煤气等部门
B、运输部门
C、工商部门
D、财税部门
27、从政府主动创租的角度来看,在转型期我国经济领域里的寻租活动存在于(ABCD)
A、公检法部门
B、医疗卫生部门
C、国有大中型企业
D、财税部门
28、寻租活动带来的危害有(ABCD)
A、社会资源的浪费
B、经济效率的下降
C、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
D、造成社会公害
29、从发生领域来看,腐败现象多发生在(ABCD)
A、政府管理领域
B、企业管理领域
C、事业管理领域
D、社会管理部门
30、寻租与腐败的区别表现为(ABCD)
A、腐败是政府官员的直接谋取经济利益行为而寻租是政府官员的间接谋取经济利益行为
B、腐败的人都有权而寻租的人不一定有权
C、腐败都违法而寻租有合法的
D、腐败的内涵宽泛而寻租较为集中
31、寻租与腐败的治理原则包括(ABCD)
A、发挥意识形态的作用,运用道德制约力量
B、简政精官,裁员加薪
C、健全法制,加强法治
D、制度创新,消租绝租
32、80年代以后西方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行政改革的理论指导是(C)
A、市场失灵论
B、政府干预论
C、政府失败论
D、市场万能论
33、政府失败论对我国的启示可以概括为(ABCDE)
A、重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行为的局限性问题
B、随市场经济发展及经济体制变革进行政治行政体制改革
C、在政府机构中引入竞争机制
D、加强公共决策和政府管理的法制化建设
E、从体制及制度的创新上消除腐败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奥鹏东北财经大学《政府经济学》随堂随练(第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