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线作业

所属学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科目: 2015-03-04 16:54:38
北航《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线作业(随机)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80 分。)
V
1. 制约着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作用的因素主要是( ) 。
A. 生产方式
B. 人口增长的快慢
C. 有无先进理论的指导
D. 自然条件的好坏
满分:4 分
2. 下列现象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 。
A. 昼夜交替
B. 寒来暑往
C. 磨擦发热
D. 电闪雷鸣
满分:4 分
3. 社会的经济基础是指( ) 。
A. 一定社会中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B. 一定社会中生产方式各方面的总和
C. 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各方面的总和
D. 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4. 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最基本的前提是( ) 。
A. 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 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 .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D. 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满分:4 分
5. 社会形态是( ) 。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C. 自然和社会的统一
D. 地理环境和政治制度的统一
满分:4 分
6. 划分经济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准是( ) 。
A. 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
B. 生产关系的性质
C. 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D. 上层建筑的性质
满分:4 分
7.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 这表明( ) 。
A. 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B.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 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 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8. 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 ) 。
A. 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
B. 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C. 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
D. 真理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9.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 。
A.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 是否承认社会发展有规律性
D. 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满分:4 分
10. 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这是( ) 。
A. 诡辩论的观点
B. 相对主义的观点
C. 唯心主义的观点
D.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1. 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 ) 。
A. 两种不同的道路
B. 两种不同的状态
C. 两种不同的方式
D. 两种不同的结果
满分:4 分
12. 现象是( ) 。
A. 事物内在的联系
B. 事物稳定的联系
C. 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D. 不包含假象在内的事物的真实的联系
满分:4 分
13. 质变中量的扩张是指( ) 。
A. 事物质变前的量变
B. 事物质变过程中的量变特征
C. 质变不断地发生
D. 量变过程中局部的质变
满分:4 分
14.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 。
A. 意识是主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
B. 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
C. 意识是客观形式和主观内容的统一
D. 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 。
A.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 主体对客体的思维建构
D. 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
满分:4 分
16.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 ) 。
A. 动力和源泉
B. 现象和本质
C. 状态和形式
D. 方向和道路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7. 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 ) 。
A. 最高标准
B. 唯一标准
C. 必要标准
D. 价值标准
满分:4 分
18. 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 。
A. 否认规律的客观性
B. 否定事物间的互相区别
C. 否认物质决定意识
D. 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9. 国家在实质上代表( ) 。
A. 统治阶级的利益
B. 被剥削阶级的利益
C. 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
D. 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
满分:4 分
20. 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以“科学预测学”的形式招摇过市 。 这属于( )
A. 内容决定形式的表现
B. 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的表现
C. 新内容采用旧形式的表现
D. 旧内容采用新形式的表现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北航《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线作业(随机)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4 道试题,共 16 分。)
V
1. 下列各项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 ) 。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
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
C.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原理
D. 暴力革命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基本途径的原理
满分:4 分
2. 割裂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会导致( ) 。
A. 形式主义
B. 形式虚无主义
C. 相对主义
D. 诡辩论
满分:4 分
3. 人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 。
A. 精神的
B. 物质的
C. 实践的
D. 自然的
满分:4 分
4. 个人和集体的辩证关系表现为( ) 。
A. 个人依赖集体,无集体即无个人
B. 个人代表集体,有个人就不必有集体
C. 集体依赖个人,无个人即无集体
D. 集体代表个人,有集体就不必有个人
满分:4 分
北航《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线作业(随机)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 道试题,共 4 分。)
V
1. 实践对认识的检验是一个变化的动态的过程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