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秋《管理学》辅导资料三

所属学校:大连理工大学 科目:管理学 2015-03-17 11:08:01

主    题: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1节)

学习时间:  2013年10月14日-10月20日

内    容: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这周我们将学习第二章的第1节,这部分比较完整的介绍形成管理理论的漫长历史过程,下面整理出的理念框架供同学们学习。

开篇案例:

联合邮包服务公司

联合邮包服务公司(UPS)雇用了15万员工,平均每天将900万包裹发送到美国各地和180个国家。为了实现他们的宗旨“在邮运业中办理最快捷的运送”,UPS的管理当局系统的培训他们的员工,使他们以尽可能高的效率从事工作。UPS的工业工程师们对每一位司机的行驶路线都进行了时间研究,并对美中运货、暂停和取货活动都设立了标准。这些工程师记录了红灯、通行、按门铃、穿过院子、上楼梯、中间休息喝咖啡的时间,甚至上厕所的时间,将这些数据输入计算机中,从而给出每一位司机每天中工作的详细时间标准。

为了完成每天取送130件包裹的目标,司机们必须严格遵循工程师设计的程序。当他们接近发送站时,他们松开安全带,按喇叭,关发动机,拉起紧急制动,把变速器推倒1挡上,为送货完毕的启动离开做好准备,这一系列动作严丝合缝。然后,司机从驾驶室出溜到地面上,右臂夹着文件夹,左手拿着包裹,右手拿着车钥匙。他们看一眼包裹上的地址把它记在脑子里,然后以每秒钟3英尺的速度快步走到顾客的门前,先敲一下门以免浪费时间找门铃。送货完毕后,他们在回到卡车上的路途中完成登录工作。

试回答以下问题

本文体现了什么管理思想的哪些内容?(请同学们结合本章内容认真分析,辅导资料最后会有参考答案)

第一节 早期管理思想

资本主义早期的管理思想

一、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

管理思想来源于人类社会的管理实践。早期的管理思想就是伴随着工厂制度的出现而形成的。

二、早期管理思想家及管理思想

1.英国重商主义经济学家詹姆斯•斯图亚特提出许多重要的管理思想,如实行刺激工资的思想、工作方法研究、管理人员与工人之间的分工等。

2.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提出了“经济人”的观点,指出了管理控制和计算投资回收期的必要性。

3.英国数学家和机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在亚当•斯密劳动分工的理论基础上,对专业化有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以专业技能作为工资与奖金的基础,主张实行有益的建议制度,并对有益的建议给予不同的奖励。

4.空想社会主义者英国的罗伯特•欧文最早提出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5.德国军事战略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提出以科学而不是预感为依据来做决策,以分析而不是以直觉为依据进行管理的思想。

补充内容:

工业革命推动了管理思想的发展

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较大发展,工厂制的建立对管理提出了许多新问题,这一时期的许多人从各方面对管理工作进行了研究,推动了管理思想的发展。

1劳动分工

英国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于1776年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以制针业为例说明了劳动分工提高了生产率。

2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关系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认为企业的所有权和管理权一般是分开的,特别是当赚钱的时候更是如此。

3管理的职能

4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5激励

第二节 中国管理思想的产生及发展

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方面的管理思想

(二)经营方面的管理思想

(三)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四)理财方面的管理思想

(五)管物方面的管理思想

中国古代的许多著作都有管理思想的论述。春秋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兵法》共13章,充满着辩证法的智慧,许多策略思想不仅在军事方面能发挥巨大作用,在管理上也有重要意义。今天日本的许多公司把《孙子兵法》作为培训经理的必读书籍。

在战国时期的另一部著作《周礼》对封建国家管理体制进行了理想化的设计,内容包括了政治、经济、财政、教育、军事、司法和工程各个方面。特别是对封建国家的经济管理方面的论述和设计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除此之外,《墨子》、《齐民要术》、《开工天物》等著作中都有关于领导艺术、经济管理方面的思想,这些著作极大地丰富了管理思想。

中国古代的管理活动

万里长城始建于公元前200多年,动用人力几十万,历时100多年。东起河北省的山海关、西止甘肃省的嘉峪关,横跨河北、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和甘肃七个省、市、自治区,蜿蜒于崇山峻岭之中长达6700公里。这样浩大的工程靠严密的组织,完善的管理才得以完成。据“春秋”记载,当时的计划十分周到细致,不仅计算了城墙的土方石量,连需要的人力、材料,以及从何处征集劳力,他们往返的路程,所需口粮,各地应担负的任务也都一一明确分配。万里长城不仅是古代中国人民留给世界的一个奇迹,也是古代中国人民最好的管理实践。

在宋真宗祥符年间,由于皇城失火,宏伟的昭君宫被烧毁,达成丁渭受命全权负责宫殿的修复。这在当时,工程浩大,不仅要进行完整的施工设计,还要解决诸多的困难:清理废墟的垃圾无处堆放、烧砖烧瓦无处取土、大型木材石料运输及其困难。丁渭对此提出了一个巧妙地方案:现在宫殿前的街道挖沟,用取出的土烧砖烧瓦;再把京城附近的饿卞水引入沟渠中,形成一条运河,用船把各地的木材石料等建筑材料运到宫前,结局了运输问题;最后沟渠撤水,把清理废墟的碎砖烂瓦就地回填,修复原来的街道。这个方案合理、高效的同时解决了三个问题。这是中国古代一次管理实践。

二、中国近代的企业管理思想

(一)实行科学管理

(二)有民族特色的经营思想

(三)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四)培养企业精神

补充内容:

管理思想的早期和萌芽阶段

早期管理活动或实践阶段(人类社会产生到18世纪)

早期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18世纪到19世纪末)

管理理论形成阶段(19世纪末到现在)

有关管理职能、原则方面:

亚当.斯密《国富论》(1976)―劳动分工的经济效益

塞缪尔.纽曼《政治经济学原理》(1835)--选择厂址、控制财务、创新、市场开拓。

 

开篇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体现了泰罗倡导的以科学为依据的管理理论,其方式是通过明确规定提高生产率的指导方针。他定义了四项管理思想原则:

1. 对工人工作的每一个要素开发出科学方法,用以代替老的经验方法;

2. 科学的挑选工人,并对他们进行培训、教育和使之成长;

3. 与工人们衷心的合作,以保证一切工作按已形成的科学原则去办;

4. 管理当局与工人在工作和职责的划分上几乎是相等,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各种工作承揽过来。

练习:

1. 1. 经济人假设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A多数人十分懒惰,他们总是设法逃避工作。

B多数人没有雄心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而心甘情愿的受别人的指导。

C多数人的个人目标是与组织目标相矛盾的,必须用强制、惩罚的办法,才能迫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的目标而工作。

D多数人干工作都是为了满足基本的需要,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鼓励他们工作。

E人大致可分为两类,多数人都是符合上述假设的人,另一类人能够自己鼓励自己,能够克服感情冲动的人,这些人应承担管理的责任。

 

答案:A.B.C.D.E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