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春《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在线作

所属学校:大连理工大学 科目:社会学原理与方法 2015-03-17 11:13:52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60分。)
1.社会分层是指人们在社会结构中的(A)不同的等级排序。
A.高低
B.大小
C.难易
D.数量
满分:6分
2.群体动力论最早由(D)提出。
A.霍曼斯
B.克里斯蒂
C.米勒
D.勒温
满分:6分
3.(C)是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以及个人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对互动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行动。
A.竞争
B.协作
C.合作
D.配合
满分:6分
4.社会稳定的本质特征是(C)。
A.犯罪率下降
B.人心稳定
C.社会处于一种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状态
D.社会处于稳定状态
满分:6分
5.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三个特征不包括(C)。
A.社会问题的交织性
B.社会问题的突发性
C.社会问题的偏向性
D.社会问题的多面性
满分:6分
6.夫妻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和邻里关系等社会关系是(D)。
A.高级社会关系
B.结合社会关系
C.生产关系
D.初级社会关系
满分:6分
7.在西方社会学中,最早提出社会分层理论的是(B)。
A.马克思
B.韦伯
C.涂尔干
D.戴维斯与摩尔
满分:6分
8.(A)提出“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
A.韦伯
B.马克斯
C.帕雷托
D.恩格斯
满分:6分
9.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讲师,这种流动称为(D)。
A.个人流动
B.代内流动
C.向上流动
D.水平流动
满分:6分
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A.依据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可分为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B.依据群体的正规化程度及其成员间的互动方式,可分为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C.依据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可分为内群体与外群体
D.依据成员的身份归属,可分为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与趣缘群体
满分:6分
二、多选题(共5道试题,共30分。)
1.社会互动中的沟通的四种方式有(ABDE)。
A.人的内向交流
B.人际沟通
C.媒体报道
D.组织传播
E.大众传播
满分:6分
2.社会流动的类型有(ABC)。
A.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
B.垂直流动与水平流动
C.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
D.个体流动和集体流动
E.职业流动与地位流动
满分:6分
3."无意识"理论认为人格发展过程的五个时期中,(ABC)对人的一生人格的发展尤为重,直接关系到以后人格健康与否。
A.口腔期(0~1岁)
B.肛门期(1~3岁)
C.性器期(3~6岁)
D.潜伏期(7岁~青春期)
E.两性期(青春期以后)
满分:6分
4.一个人的人格可以分为哪几个主要部分(ABC)。
A.认知
B.行为
C.情感
D.尊严
E.道德
满分:6分
5.群体的类型有(ABCDE)。
A.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B.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C.内群体与外群体
D.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E.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与业缘群体
满分:6分
三、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1.级群体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是面对面的互动(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2.群体控制靠非正式手段(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3.本质上讲,所有形式的强制都是以物质力量或暴力的威胁为最终基础。但一般而言,精神上的力量也可以作为强制的手段。(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4.社会化可以是一个双向过程。(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5.初级群体规模虽没有严格限制,但成员有限,一般都是30-50人的小群体。(A)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