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春《组织行为学》在线测试1

所属学校:大连理工大学 科目:组织行为学 2015-03-17 11:15:00
大工14春《组织行为学》在线测试1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V
1.(D)为个人、群体及组织的某些活动提供一种解释根源。
A.气质
B.性格
C.态度
D.价值观
满分:3分
2.真正促使行为科学产生的是(B)的创立。
A.近代管理理论
B.人群关系学说
C.科学管理理论
D.现代管理理论
满分:3分
3.(C)的概念是由马斯洛提出来的。
A.“经济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
C.“自我实现人”假设
D.“复杂人”假设
满分:3分
4.(C)指人们对态度对象的认识。
A.情感成分
B.意向成分
C.认知成分
D.感觉成分
满分:3分
5.从微观的角度来看,(A)是组织行为学最重要的基础。
A.心理学
B.社会学
C.人类学
D.政治学
满分:3分
6.在组织的构成要素中,唯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是(B)。
A.共同目标
B.人
C.结构
D.管理
满分:3分
7.(A)的发展为行为科学的萌芽奠定了基础。
A.近代管理理论
B.人群关系学说
C.科学管理理论
D.现代管理理论
满分:3分
8.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差异首先表现在(B)上。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态度
满分:3分
9.根据气质的分类,较适合做会计、统计工作的人员的气质类型是(D)。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满分:3分
10.(D)是指一个人为有效地完成某项活动,基本的内在能力。
A.能力
B.智力
C.知觉
D.潜能
满分:3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V
1.性格的情绪特征包括(BCDE)。
A.力度特征
B.强度特征
C.稳定特征
D.持久性特征
E.主导心境特征
满分:4分
2.下列关于人群关系学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D)。
A.人群关系学说的建立过程大体上就是霍桑实验的进行过程。
B.人群关系学说是由霍桑提出的。
C.人群关系学说的中心思想是强调重视“人性”。
D.人群关系学说的出现为行为科学的产生提供了契机。
E.人群关系学说认为企业中不存在“非正式组织”。
满分:4分
3.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有(ABDE)。
A.需要和动机因素
B.兴趣和爱好因素
C.个人能力因素
D.知识经验因素
E.个性特征因素
满分:4分
4.盖茨尔和杰克逊设计的创造力测验方法包括下列哪些内容?(ABCDE)
A.词汇联想测验
B.物体用途测验
C.隐蔽图形测验
D.寓言解释测验
E.组成问题测验
满分:4分
5.基于“自我实现人”的假设,相应的管理方式包括(BCDE)。
A.管理内容的改变
B.管理重点的改变
C.管理人员职能的改变
D.奖励方式的改变
E.管理制度的改变
满分:4分
6.组织行为学的内容体系主要包括(ABCD)。
A.个体心理与行为
B.群体心理与行为
C.领导行为
D.组织行为
E.决策行为
满分:4分
7.克瑞茨默将个性划分为哪些类型?(BCE)
A.健康型
B.矮胖型
C.瘦长型
D.强壮型
E.健美型
满分:4分
8.宏观组织行为包括(ABCDE)。
A.组织结构
B.组织文化
C.组织变革
D.组织发展
E.组织学习
满分:4分
9.榜样对个体的影响包括哪些过程?(ACDE)
A.注意过程
B.学习过程
C.保持过程
D.动力复制过程
E.强化过程
满分:4分
10.影响员工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包括(ABCE)。
A.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B.公平的报酬
C.支持性的工作条件
D.支持性的同事
E.支持性的领导
满分:4分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V
1.心理学被应用于管理,为行为科学的产生提供了重要条件。B
A.错误
B.正确
满分:3分
2.劝说者本身的特性不会影响对方态度的转变。A
A.错误
B.正确
满分:3分
3.意志型者在活动中总是有明确的活动目标,行为主动、意志坚强。B
A.错误
B.正确
满分:3分
4.人类学对组织行为学的最大贡献是关于组织中群体行为的研究。A
A.错误
B.正确
满分:3分
5.与“社会人”假设对应的理论是X理论。A
A.错误
B.正确
满分:3分
6.组织是以目的为导向的社会实体。B
A.错误
B.正确
满分:3分
7.个性是不可以改变的。A
A.错误
B.正确
满分:3分
8.态度是个体的一种心理状态。B
A.错误
B.正确
满分:3分
9.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B
A.错误
B.正确
满分:3分
10.“复杂人”假设认为,管理制度应该保证职工能够充分地表露自己的才能,达到自己所希望的成就。A
A.错误
B.正确
满分:3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