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B》平时作业1
共100道题 总分:100分
答题中 单选题 一、单选题 共100题,100分
1 1分
现存最完整的分类研究内经的注本是( ) A类经
B医经读
C黄帝内经太素
D医经原旨
E医经类读 2 1分
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的理论,“先痛而后肿者”是由于 ) A气病及形
B形病及气
C气滞而血瘀,血瘀而肿
D血瘀而气滞,气滞而肿
E以上都不是 3 1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此段主要说明了 ) A阴阳互根和升降
B阴阳消长
C阴阳对立
D天地的阴阳属性
E以上都不对 4 1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阳为气,阴为味”的“气”是指( ) A药食之气
B人体的正气
C药物的四气
D天地之精气
E水谷之精气 5 1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chen胀”是指( ) A胸腹胀满
B皮肤肿胀
C头部胀痛
D胸闷气喘
E以上均非 6 1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 味伤形”主要指的是药食( ) A偏嗜
B缺乏
C气厚药太过
D味之寒温不适
E以上都不是 7 1分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故春夏善病鼽衄”其病机是( ) A春气主升,阳气上升故鼽衄
B胃火上盛,故鼽衄
C风寒外感,故鼽衄
D衄家
E以上都不是 8 1分
根据《素问金匮真言论》的阴阳发病学的理论,春病在( ) A阴
B阳
C胆
D头
E以上都不是 9 1分
《素问.六节藏象论》心的阴阳属性当是( ) A阳中之太阳
B阳中之少阴
C阴中之太阴
D阳中之少阳
E阴中之至阴 10 1分
《素问.六节藏象论》认为肺的主要功能是( ) A气之本
B藏魂
C主皮毛
D主肃降
E主宣发 11 1分
《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是( ) A生命的根本
B主思维活动
C主推动血在脉中运行
D主面之华色
E以上都不是 12 1分
《灵兰秘典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的内脏是( ) A脾胃
B胆
C大肠
D脑
E以上都不是 13 1分
《素问.生气通天论》“春伤于风,邪气留连”可导致的病变是( ) A洞泄
B飧泄
C鹜塘
D肠辟
E濡泻 14 1分
与《素问.举痛论》精神因素所致气无关的是( ) A气耗
B气缓
C气上
D气消
E气乱 15 1分
据《素问.生气通天论》,煎厥的主要病理是( ) A阴虚阳亢
B气血上逆
C风中经络
D痰迷心窍
E热闭心包 16 1分
《素问.玉机真藏论》指出:五脏间疾病逆传变,若不传于我克之脏,病气就会留舍于( ) A生我之脏
B我生之脏
C我克之脏
D克我之脏
E我克之脏 17 1分
《素问.热论》所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的原因是( ) A热甚而强食之
B房事
C劳作
D七情
E又感受邪气 18 1分
《素问.热论》少阴病的症状是( ) A口燥舌干而渴
B脉微细,但欲寐
C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
D下利咽痛,欲寐
E脉微细,欲寐 19 1分
《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根据伤寒的含义,下列哪一种病不属于伤寒的范围 ) A中风
B湿温
C热病
D温病
E风温 20 1分
根据《素问.热论》“阳明伤寒”,其症状是( ) A目疼而鼻干
B胸胁痛而耳聋
C头项痛,腰脊强
D口燥舌干而渴
E腹满而嗌干 21 1分
《素问.举痛论》“痛而喘动应手”是寒邪侵犯( ) A冲脉
B侠脊之脉
C厥阴之脉
D背俞之脉
E以上都不是 22 1分
根据《素问.评热病论》劳风的针刺治疗“巨阳引”,是指( ) A取太阳经穴
B取少阳经穴
C取阳明经穴
D取督脉的俞穴
E以上都不是 23 1分
根据《素问.痹证》“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是指( ) A心痹
B肝痹
C脾痹
D肺痹
E肾痹 24 1分
《素问.痹证》中“胞痹”是指( ) A膀胱痹
B女子胞痹
C心包痹
D大肠痹
E小肠痹 25 1分
根据《素问.汤液醪醴》水肿病的治则是( ) A平治于权衡
B去菀陈莝
C缪刺其处
D开鬼门
E洁净府 26 1分
《素问.疏过五论》认为,病人“尝富后贫”而病,病名为( ) A失精
B脱营
C寒厥
D热厥
E劳风 27 1分
《素问.平人气象论》中平,病,死脉的鉴别有关键在于( ) A胃气的有无多少
B本脏脉是否出现
C脉与四时的顺逆
D脉证是否相符
E以上都不是 28 1分
《素问.平人气象论》反四时的脉象是( ) A春夏而脉瘦,秋冬而脉浮大
B夏脉洪大
C春脉浮滑
D冬脉沉微
E长夏脉缓 29 1分
据《素问.玉机真藏论》判断“虚者活”的依据是( ) A浆粥入胃泄注止
B脉细气少
C腹胀
D身汗得后利
E脉实以坚 30 1分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属于新病的症状是( ) A征其脉小色不夺者
B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
C饮食不入
D征其脉五色俱夺者
E脉逆四时 31 1分
下列除哪一项外,都是《素问.标本病传论》中所确定的“先治其标”的治疗原则( ) A先病而后逆者
B先热而后生中满者
C先病而后生中满者
D先病而后大小不利者
E先热而后大小不利者 32 1分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病势轻浅,病情单纯,无假象者,应采取何法治之( ) A逆之
B从之
C濡之
D缓之
E平之 33 1分
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形不足”的治则是 ( ) A温之以气
B补之以味
C益之以精
D养之以血
E助之以阳 34 1分
《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的真人,至人,圣人,贤人是指( ) A古代对不同养生水平的人的大致区分
B道家有关养生的分类
C身体健康状况的分类
D人体脏腑机能的分类
E以上都不是 35 1分
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述“秋刑”指的是( ) A秋气肃杀
B落叶飘零
C封藏者少
D有如受刑
E肺气不足 36 1分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天癸”一词的含义是( ) A肾精中具有促进生殖机能作用的一种物质
B女性具有的一种促进生殖机能的物质
C先天精气
D精气
E促进生殖机能作用的一种物质 37 1分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的发育标志是( ) A齿更发长
B月事以时下
C发长齿更
D发长极
E真牙生 38 1分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三七的生理特点是( ) A肾气平均
B肾气盛
C肾气实
D身体盛壮
E以上都不是 39 1分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二八的生理发育标志是( ) A精气溢泻
B天癸至
C真牙生而长极
D身体盛壮
E发长齿更 40 1分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五七的发育标志是( ) A面始焦,发始堕
B面皆焦,发始白
C任脉虚
D肾气虚
E太冲脉衰少 41 1分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观点是( ) A春夏顺其生长之气即养生养长,秋冬顺其收藏之气即养收养藏
B阳为阴之根,阴为阳之基
C春夏阳盛,宜食寒凉以制其亢阳;秋冬阴盛,宜食温热以抑其盛阴
D春夏阳盛于外,应养其内虚之阳;秋冬阴盛于外,宜养其内虚之阴
E春夏顺其阳气,秋冬顺其阴气 42 1分
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的物候特点是( ) A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B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C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D水冰地坼,无扰乎阳
E以上都不是 43 1分
《素问.评热病论》“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因为( ) A邪却而精胜
B精衰而邪胜
C伤津而正衰
D热邪鸱张
E津气两伤 44 1分
《素问注证发微》的作者是( ) A马莳
B吴昆
C高士宗
D张志聪
E张琦 45 1分
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形不足”的治则是( ) A温之以气
B补之以味
C益之以精
D养之以血
E助之以阳 46 1分
壮火散气,其气指的是什么?( ) A元气
B精气
C阳气
D卫气
E正气 47 1分
《内经》汇焦成书的年代最可能在( ) A先秦
B西汉
C东汉
D黄帝时代
E战国 48 1分
《黄帝内经》书名中“黄帝”实指( ) A作者名称
B伪托之词
C上古时期之人
D古代帝王
E以上都不是 49 1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热胜”的病变是( ) A动
B肿
C干
D浮
E濡泻 50 1分
阳胜病耐冬不耐夏的原因是( ) A又感受暑热之邪
B不能适应自然气候的变化
C阴精竭绝
D阳气耗亡
E过服温热药 51 1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的清阳是指( ) A卫气
B水谷化生的精微物质
C营气
D津液
E以上均非 52 1分
《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述长夏的多发病是( ) A胸胁病
B洞泄寒中
C风疟
D鼽衄
E痹厥 53 1分
下列除哪项外均体现了《素问.五脏别论》传化之府的特性( ) A其气象天
B地气所生
C传化物而不藏
D实而不满
E泻而不藏 54 1分
根据《素问.五脏别论》“满而不实”的“满”是指( ) A水谷充满
B精气充满
C食物充满
D废物充满
E空气充满 55 1分
《灵兰秘典论》称为“受盛之官”的脏腑是( ) A大肠
B小肠
C胃
D脾
E三焦 56 1分
据《灵枢.本神》原文,下列除哪项外均是错误的( ) A生之来谓之魂
B所以任物者谓之心
C两神相搏谓之魂
D随神往来者谓之精
E并精出入者谓之神 57 1分
据《灵枢.邪客》,除哪一项外均是宗气的作用( ) A呼吸的动力
B营养四肢百骸
C推动血脉的运行
D激发心脏搏动
E发声 58 1分
根据《素问.评热病论》“汗出輒复热”说明( ) A正胜邪退
B邪胜精虚
C邪正俱虚
D邪正俱盛
E以上都不是 59 1分
根据《素问.举痛论》认为疼痛发生的主要病因是( ) A热邪
B寒邪
C情志不节
D瘀血
E痰凝 60 1分
根据《素问.举痛论》“猝然痛死不知人”是寒邪客于 ( ) A六腑
B五脏
C冲脉
D膜原
E厥阴之脉 61 1分
根据《素问.咳论》咳嗽的发生与哪两脏关系最为密切( ) A肺心
B肺胃
C肺脾
D肺肾
E脾胃 62 1分
根据《素问.;痹证》“上为引如怀,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是指( ) A脾痹
B肝痹
C肾痹
D肠痹
E胞痹 63 1分
根据《素问.痹论》出现乏竭的痹证是痹邪侵入( )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64 1分
《素问.汤液醪醴》中“巨气乃平”的“巨气”是( ) A邪气
B正气
C阴气
D阳气
E水湿之气 65 1分
据《素问.疏过五论》病人“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中生”病名为( ) A失精
B脱营
C寒厥
D热厥
E劳风 66 1分
下列哪项不是《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述五色诊的内容( ) A赤,不欲如赭
B青,不欲如苍壁
C白,不欲如盐
D黄,不欲如黄土
E黑,不欲如地苍 67 1分
据《素问.平人气象论》春冬无胃气的脉象是( ) A无柔和之感
B肝不弦,肾不石
C不均匀
D乍疏乍密
E反四时 68 1分
《素问.脉要精微论》“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的变化规律是( ) A春规,夏矩,秋权,冬衡
B春规,夏矩,秋衡,冬权
C春弦,夏大,秋浮,冬沉
D春滑,夏涩,秋虚,冬实
E春升,夏浮,秋降,冬沉 69 1分
据《素问.玉机真藏论》哪些症状不属于“五虚”( ) A脉细
B色夭不泽
C皮寒
D气少
E饮食不入 70 1分
据《素问.玉机真藏论》判断“实者活”的依据是( ) A浆粥入胃
B身汗得后利
C知其病机
D脉逆四时
E泄注止 71 1分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属于久病的症状是( ) A脉盛皮热
B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
C征其脉与五色俱不夺者
D脉顺四时
E征其脉小色不夺者 72 1分
据《素中.异法方宜论》,治疗方法与地势有关,以下除哪项外均符合( ) A砭石者,从东方来
B药熨者,从西北来
C灸芮者,从北方来
D九针者,从南方来
E毒药者,从西方来 73 1分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情深重,病情复杂,有假象者,应采取何法治之( ) A补之
B从之
C泻之
D下之
E温之 74 1分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对阴虚火旺的治疗,下列哪项会引起“寒之而热,新病复起”?( ) A甘寒清热
B苦寒泻火
C咸寒泄热
D育阴清热
E以上都不是 75 1分
根据《素问.五常政大论》, 常毒治病,当 ( ) A十去其六
B十去其七
C十去其八
D十去其九
E以上均非 76 1分
根据《素问.异法方宜论》内容,北方之域,多发( ) A伤寒病
B脏寒之满病
C关节病
D肺燥病
E阳虚病 77 1分
根据《素问.五常政大论》,常毒治病,当 ( ) A十去其六
B十去其七
C十去其八
D十去其九
E以上均非 78 1分
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内容,“阴病治阳”的治疗法则即是( ) A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B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C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
D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
E以上都不是 79 1分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这是“主水”是指( ) A主水液的代谢
B主藏精的功能
C主骨
D主天癸
E生殖之精 80 1分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的生理特点是( ) A肾气实
B肾气盛
C任脉通
D太冲脉盛
E肾气平均 81 1分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三七的发育标志是( ) A齿更发生
B真牙生而长极
C筋骨坚发长极
D血脉通
E以上都不是 82 1分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二八的生理特点是( ) A肾气实
B肾气盛
C肾气平均
D肌肉满壮
E以上都不是 83 1分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六七的生理特点是( ) A阳明脉衰
B三阳脉衰于上
C任脉虚
D太冲脉衰少
E阳气衰于上 84 1分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七八的生理特点是( ) A天癸竭
B肝气衰
C肾气衰
D任脉虚
E阳气衰竭于上 85 1分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冬三月逆其养气规律造成的病证是( ) A飧泄
B痿厥
C脊痛,不能立
D脑转耳鸣
E腹满chen胀 86 1分
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的作息时间是( ) A早卧早起
B夜卧早起
C早卧晚起
D晚卧晚起
E与鸡俱兴 87 1分
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违逆夏季养长之道则伤( )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88 1分
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违逆春三月养生之道则( ) A奉生者少
B奉长者少
C奉收者者
D奉藏者少
E以上都不是 89 1分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逆冬季养生之道则“肾气独沉”其意是( ) A肾不纳气
B肾虚下泄
C水火不济
D肾阳不足
E气虚身重 90 1分
《素问.热论》两感于寒传遍三阴三阳后三日乃死的原因是( ) A荣卫不行,五脏不通
B胃气乃尽
C经气不能自复
D邪气入里化热
E少阳厥阴受邪太甚 91 1分
《素问.热论》“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的“泄”法是指( ) A攻下
B泄热
C泄汗
D漏泄
E以上都不是 92 1分
《灵枢.本神》情志太过致病中,“气闭塞而不行”的病因是( ) A思虑太过
B愁忧过度
C悲哀动中
D盛怒不止
E恐惧过度 93 1分
《素问.评热病论》“阴阳交”的病机是( ) A阴邪入于阳分交结不解
B阳邪入于阴分交结不解
C阴精与阳气交结不清
D正胜邪却,阴阳交争
E以上都不是 94 1分
《素问.异法方异论》言“一病而治不同”主要是因为( ) A体质不同
B地势环境不同
C时辰不同
D季节不同
E男女不同 95 1分
根据《素问.举痛论》“猝然痛死不知人”是寒邪客于( ) A六腑
B五脏
C冲脉
D膜原
E厥阴之脉 96 1分
根据《素问.五常政大论》,常毒治病,当( ) A十去其六
B十去其七
C十去其八
D十去其九
E以上均非 97 1分
下列除哪项外均体现了《素问,五脏别论》传化之府的特性( ) A其气象天
B地气所生
C传化物而不藏
D实而不满
E泻而不藏 98 1分
明代马莳的《内经》注本是( ) A素问训解
B内经知要
C灵枢注证发微
D黄帝内经太素
E灵枢识 99 1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的“浊阴”是指( ) A粪便和尿液
B水道中的津液
C化生的精血津液
D浓厚的物质
E痰饮等病理产物 100 1分
《素问.金匮真言论》中将五畜,五谷归属于五时五行,说明了( ) A取类比象
B天人相应
C生克制约关系
D五行学说的广泛性
E以是都是
共100道题 总分:100分
答题中 单选题 一、单选题 共100题,100分
1 1分
现存最完整的分类研究内经的注本是( ) A类经
B医经读
C黄帝内经太素
D医经原旨
E医经类读 2 1分
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的理论,“先痛而后肿者”是由于 ) A气病及形
B形病及气
C气滞而血瘀,血瘀而肿
D血瘀而气滞,气滞而肿
E以上都不是 3 1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此段主要说明了 ) A阴阳互根和升降
B阴阳消长
C阴阳对立
D天地的阴阳属性
E以上都不对 4 1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阳为气,阴为味”的“气”是指( ) A药食之气
B人体的正气
C药物的四气
D天地之精气
E水谷之精气 5 1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chen胀”是指( ) A胸腹胀满
B皮肤肿胀
C头部胀痛
D胸闷气喘
E以上均非 6 1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 味伤形”主要指的是药食( ) A偏嗜
B缺乏
C气厚药太过
D味之寒温不适
E以上都不是 7 1分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故春夏善病鼽衄”其病机是( ) A春气主升,阳气上升故鼽衄
B胃火上盛,故鼽衄
C风寒外感,故鼽衄
D衄家
E以上都不是 8 1分
根据《素问金匮真言论》的阴阳发病学的理论,春病在( ) A阴
B阳
C胆
D头
E以上都不是 9 1分
《素问.六节藏象论》心的阴阳属性当是( ) A阳中之太阳
B阳中之少阴
C阴中之太阴
D阳中之少阳
E阴中之至阴 10 1分
《素问.六节藏象论》认为肺的主要功能是( ) A气之本
B藏魂
C主皮毛
D主肃降
E主宣发 11 1分
《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是( ) A生命的根本
B主思维活动
C主推动血在脉中运行
D主面之华色
E以上都不是 12 1分
《灵兰秘典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的内脏是( ) A脾胃
B胆
C大肠
D脑
E以上都不是 13 1分
《素问.生气通天论》“春伤于风,邪气留连”可导致的病变是( ) A洞泄
B飧泄
C鹜塘
D肠辟
E濡泻 14 1分
与《素问.举痛论》精神因素所致气无关的是( ) A气耗
B气缓
C气上
D气消
E气乱 15 1分
据《素问.生气通天论》,煎厥的主要病理是( ) A阴虚阳亢
B气血上逆
C风中经络
D痰迷心窍
E热闭心包 16 1分
《素问.玉机真藏论》指出:五脏间疾病逆传变,若不传于我克之脏,病气就会留舍于( ) A生我之脏
B我生之脏
C我克之脏
D克我之脏
E我克之脏 17 1分
《素问.热论》所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的原因是( ) A热甚而强食之
B房事
C劳作
D七情
E又感受邪气 18 1分
《素问.热论》少阴病的症状是( ) A口燥舌干而渴
B脉微细,但欲寐
C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
D下利咽痛,欲寐
E脉微细,欲寐 19 1分
《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根据伤寒的含义,下列哪一种病不属于伤寒的范围 ) A中风
B湿温
C热病
D温病
E风温 20 1分
根据《素问.热论》“阳明伤寒”,其症状是( ) A目疼而鼻干
B胸胁痛而耳聋
C头项痛,腰脊强
D口燥舌干而渴
E腹满而嗌干 21 1分
《素问.举痛论》“痛而喘动应手”是寒邪侵犯( ) A冲脉
B侠脊之脉
C厥阴之脉
D背俞之脉
E以上都不是 22 1分
根据《素问.评热病论》劳风的针刺治疗“巨阳引”,是指( ) A取太阳经穴
B取少阳经穴
C取阳明经穴
D取督脉的俞穴
E以上都不是 23 1分
根据《素问.痹证》“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是指( ) A心痹
B肝痹
C脾痹
D肺痹
E肾痹 24 1分
《素问.痹证》中“胞痹”是指( ) A膀胱痹
B女子胞痹
C心包痹
D大肠痹
E小肠痹 25 1分
根据《素问.汤液醪醴》水肿病的治则是( ) A平治于权衡
B去菀陈莝
C缪刺其处
D开鬼门
E洁净府 26 1分
《素问.疏过五论》认为,病人“尝富后贫”而病,病名为( ) A失精
B脱营
C寒厥
D热厥
E劳风 27 1分
《素问.平人气象论》中平,病,死脉的鉴别有关键在于( ) A胃气的有无多少
B本脏脉是否出现
C脉与四时的顺逆
D脉证是否相符
E以上都不是 28 1分
《素问.平人气象论》反四时的脉象是( ) A春夏而脉瘦,秋冬而脉浮大
B夏脉洪大
C春脉浮滑
D冬脉沉微
E长夏脉缓 29 1分
据《素问.玉机真藏论》判断“虚者活”的依据是( ) A浆粥入胃泄注止
B脉细气少
C腹胀
D身汗得后利
E脉实以坚 30 1分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属于新病的症状是( ) A征其脉小色不夺者
B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
C饮食不入
D征其脉五色俱夺者
E脉逆四时 31 1分
下列除哪一项外,都是《素问.标本病传论》中所确定的“先治其标”的治疗原则( ) A先病而后逆者
B先热而后生中满者
C先病而后生中满者
D先病而后大小不利者
E先热而后大小不利者 32 1分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病势轻浅,病情单纯,无假象者,应采取何法治之( ) A逆之
B从之
C濡之
D缓之
E平之 33 1分
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形不足”的治则是 ( ) A温之以气
B补之以味
C益之以精
D养之以血
E助之以阳 34 1分
《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的真人,至人,圣人,贤人是指( ) A古代对不同养生水平的人的大致区分
B道家有关养生的分类
C身体健康状况的分类
D人体脏腑机能的分类
E以上都不是 35 1分
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述“秋刑”指的是( ) A秋气肃杀
B落叶飘零
C封藏者少
D有如受刑
E肺气不足 36 1分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天癸”一词的含义是( ) A肾精中具有促进生殖机能作用的一种物质
B女性具有的一种促进生殖机能的物质
C先天精气
D精气
E促进生殖机能作用的一种物质 37 1分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的发育标志是( ) A齿更发长
B月事以时下
C发长齿更
D发长极
E真牙生 38 1分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三七的生理特点是( ) A肾气平均
B肾气盛
C肾气实
D身体盛壮
E以上都不是 39 1分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二八的生理发育标志是( ) A精气溢泻
B天癸至
C真牙生而长极
D身体盛壮
E发长齿更 40 1分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五七的发育标志是( ) A面始焦,发始堕
B面皆焦,发始白
C任脉虚
D肾气虚
E太冲脉衰少 41 1分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观点是( ) A春夏顺其生长之气即养生养长,秋冬顺其收藏之气即养收养藏
B阳为阴之根,阴为阳之基
C春夏阳盛,宜食寒凉以制其亢阳;秋冬阴盛,宜食温热以抑其盛阴
D春夏阳盛于外,应养其内虚之阳;秋冬阴盛于外,宜养其内虚之阴
E春夏顺其阳气,秋冬顺其阴气 42 1分
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的物候特点是( ) A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B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C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D水冰地坼,无扰乎阳
E以上都不是 43 1分
《素问.评热病论》“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因为( ) A邪却而精胜
B精衰而邪胜
C伤津而正衰
D热邪鸱张
E津气两伤 44 1分
《素问注证发微》的作者是( ) A马莳
B吴昆
C高士宗
D张志聪
E张琦 45 1分
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形不足”的治则是( ) A温之以气
B补之以味
C益之以精
D养之以血
E助之以阳 46 1分
壮火散气,其气指的是什么?( ) A元气
B精气
C阳气
D卫气
E正气 47 1分
《内经》汇焦成书的年代最可能在( ) A先秦
B西汉
C东汉
D黄帝时代
E战国 48 1分
《黄帝内经》书名中“黄帝”实指( ) A作者名称
B伪托之词
C上古时期之人
D古代帝王
E以上都不是 49 1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热胜”的病变是( ) A动
B肿
C干
D浮
E濡泻 50 1分
阳胜病耐冬不耐夏的原因是( ) A又感受暑热之邪
B不能适应自然气候的变化
C阴精竭绝
D阳气耗亡
E过服温热药 51 1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的清阳是指( ) A卫气
B水谷化生的精微物质
C营气
D津液
E以上均非 52 1分
《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述长夏的多发病是( ) A胸胁病
B洞泄寒中
C风疟
D鼽衄
E痹厥 53 1分
下列除哪项外均体现了《素问.五脏别论》传化之府的特性( ) A其气象天
B地气所生
C传化物而不藏
D实而不满
E泻而不藏 54 1分
根据《素问.五脏别论》“满而不实”的“满”是指( ) A水谷充满
B精气充满
C食物充满
D废物充满
E空气充满 55 1分
《灵兰秘典论》称为“受盛之官”的脏腑是( ) A大肠
B小肠
C胃
D脾
E三焦 56 1分
据《灵枢.本神》原文,下列除哪项外均是错误的( ) A生之来谓之魂
B所以任物者谓之心
C两神相搏谓之魂
D随神往来者谓之精
E并精出入者谓之神 57 1分
据《灵枢.邪客》,除哪一项外均是宗气的作用( ) A呼吸的动力
B营养四肢百骸
C推动血脉的运行
D激发心脏搏动
E发声 58 1分
根据《素问.评热病论》“汗出輒复热”说明( ) A正胜邪退
B邪胜精虚
C邪正俱虚
D邪正俱盛
E以上都不是 59 1分
根据《素问.举痛论》认为疼痛发生的主要病因是( ) A热邪
B寒邪
C情志不节
D瘀血
E痰凝 60 1分
根据《素问.举痛论》“猝然痛死不知人”是寒邪客于 ( ) A六腑
B五脏
C冲脉
D膜原
E厥阴之脉 61 1分
根据《素问.咳论》咳嗽的发生与哪两脏关系最为密切( ) A肺心
B肺胃
C肺脾
D肺肾
E脾胃 62 1分
根据《素问.;痹证》“上为引如怀,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是指( ) A脾痹
B肝痹
C肾痹
D肠痹
E胞痹 63 1分
根据《素问.痹论》出现乏竭的痹证是痹邪侵入( )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64 1分
《素问.汤液醪醴》中“巨气乃平”的“巨气”是( ) A邪气
B正气
C阴气
D阳气
E水湿之气 65 1分
据《素问.疏过五论》病人“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中生”病名为( ) A失精
B脱营
C寒厥
D热厥
E劳风 66 1分
下列哪项不是《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述五色诊的内容( ) A赤,不欲如赭
B青,不欲如苍壁
C白,不欲如盐
D黄,不欲如黄土
E黑,不欲如地苍 67 1分
据《素问.平人气象论》春冬无胃气的脉象是( ) A无柔和之感
B肝不弦,肾不石
C不均匀
D乍疏乍密
E反四时 68 1分
《素问.脉要精微论》“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的变化规律是( ) A春规,夏矩,秋权,冬衡
B春规,夏矩,秋衡,冬权
C春弦,夏大,秋浮,冬沉
D春滑,夏涩,秋虚,冬实
E春升,夏浮,秋降,冬沉 69 1分
据《素问.玉机真藏论》哪些症状不属于“五虚”( ) A脉细
B色夭不泽
C皮寒
D气少
E饮食不入 70 1分
据《素问.玉机真藏论》判断“实者活”的依据是( ) A浆粥入胃
B身汗得后利
C知其病机
D脉逆四时
E泄注止 71 1分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属于久病的症状是( ) A脉盛皮热
B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
C征其脉与五色俱不夺者
D脉顺四时
E征其脉小色不夺者 72 1分
据《素中.异法方宜论》,治疗方法与地势有关,以下除哪项外均符合( ) A砭石者,从东方来
B药熨者,从西北来
C灸芮者,从北方来
D九针者,从南方来
E毒药者,从西方来 73 1分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情深重,病情复杂,有假象者,应采取何法治之( ) A补之
B从之
C泻之
D下之
E温之 74 1分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对阴虚火旺的治疗,下列哪项会引起“寒之而热,新病复起”?( ) A甘寒清热
B苦寒泻火
C咸寒泄热
D育阴清热
E以上都不是 75 1分
根据《素问.五常政大论》, 常毒治病,当 ( ) A十去其六
B十去其七
C十去其八
D十去其九
E以上均非 76 1分
根据《素问.异法方宜论》内容,北方之域,多发( ) A伤寒病
B脏寒之满病
C关节病
D肺燥病
E阳虚病 77 1分
根据《素问.五常政大论》,常毒治病,当 ( ) A十去其六
B十去其七
C十去其八
D十去其九
E以上均非 78 1分
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内容,“阴病治阳”的治疗法则即是( ) A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B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C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
D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
E以上都不是 79 1分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这是“主水”是指( ) A主水液的代谢
B主藏精的功能
C主骨
D主天癸
E生殖之精 80 1分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的生理特点是( ) A肾气实
B肾气盛
C任脉通
D太冲脉盛
E肾气平均 81 1分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三七的发育标志是( ) A齿更发生
B真牙生而长极
C筋骨坚发长极
D血脉通
E以上都不是 82 1分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二八的生理特点是( ) A肾气实
B肾气盛
C肾气平均
D肌肉满壮
E以上都不是 83 1分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六七的生理特点是( ) A阳明脉衰
B三阳脉衰于上
C任脉虚
D太冲脉衰少
E阳气衰于上 84 1分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七八的生理特点是( ) A天癸竭
B肝气衰
C肾气衰
D任脉虚
E阳气衰竭于上 85 1分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冬三月逆其养气规律造成的病证是( ) A飧泄
B痿厥
C脊痛,不能立
D脑转耳鸣
E腹满chen胀 86 1分
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的作息时间是( ) A早卧早起
B夜卧早起
C早卧晚起
D晚卧晚起
E与鸡俱兴 87 1分
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违逆夏季养长之道则伤( )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88 1分
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违逆春三月养生之道则( ) A奉生者少
B奉长者少
C奉收者者
D奉藏者少
E以上都不是 89 1分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逆冬季养生之道则“肾气独沉”其意是( ) A肾不纳气
B肾虚下泄
C水火不济
D肾阳不足
E气虚身重 90 1分
《素问.热论》两感于寒传遍三阴三阳后三日乃死的原因是( ) A荣卫不行,五脏不通
B胃气乃尽
C经气不能自复
D邪气入里化热
E少阳厥阴受邪太甚 91 1分
《素问.热论》“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的“泄”法是指( ) A攻下
B泄热
C泄汗
D漏泄
E以上都不是 92 1分
《灵枢.本神》情志太过致病中,“气闭塞而不行”的病因是( ) A思虑太过
B愁忧过度
C悲哀动中
D盛怒不止
E恐惧过度 93 1分
《素问.评热病论》“阴阳交”的病机是( ) A阴邪入于阳分交结不解
B阳邪入于阴分交结不解
C阴精与阳气交结不清
D正胜邪却,阴阳交争
E以上都不是 94 1分
《素问.异法方异论》言“一病而治不同”主要是因为( ) A体质不同
B地势环境不同
C时辰不同
D季节不同
E男女不同 95 1分
根据《素问.举痛论》“猝然痛死不知人”是寒邪客于( ) A六腑
B五脏
C冲脉
D膜原
E厥阴之脉 96 1分
根据《素问.五常政大论》,常毒治病,当( ) A十去其六
B十去其七
C十去其八
D十去其九
E以上均非 97 1分
下列除哪项外均体现了《素问,五脏别论》传化之府的特性( ) A其气象天
B地气所生
C传化物而不藏
D实而不满
E泻而不藏 98 1分
明代马莳的《内经》注本是( ) A素问训解
B内经知要
C灵枢注证发微
D黄帝内经太素
E灵枢识 99 1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的“浊阴”是指( ) A粪便和尿液
B水道中的津液
C化生的精血津液
D浓厚的物质
E痰饮等病理产物 100 1分
《素问.金匮真言论》中将五畜,五谷归属于五时五行,说明了( ) A取类比象
B天人相应
C生克制约关系
D五行学说的广泛性
E以是都是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B》平时作业6答案
下一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B》平时作业2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