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护理学基础Z》平时作业3答卷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护理学基础Z》平时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0 道试题,共 100 分)
1.以叶、草类为主的汤剂,煎煮前需浸泡:
A.5~10分钟
B.10~15分钟
C.15~20分钟
D.20~30分钟
E.40~60分钟
答案: 2.下列关于煎药的操作中,哪项是正确的:
A.煎药前中药先用清水冲洗一遍
B.复方汤剂浸泡30~60分钟
C.以花、叶、草类为主的汤剂,浸泡5~15分钟
D.煎药过程中,若药液过少,可适当添加少量的水,以免将药煮糊
E.药液煮糊后,可加水重煎
答案: 3.以种子、果实类为主的汤剂,煎煮前需浸泡:
A.10分钟
B.20分钟
C.30分钟
D.40分钟
E.60分钟
答案: 4.煎药时,一般第一煎的加水量以超过药物表面:
A.1~3cm
B.2~4cm
C.3~5cm
D.4~6cm
E.5~7cm
答案: 5.煎药时,一般第二煎的加水量以超过药物表面:
A.1~2cm
B.2~3cm
C.3~5cm
D.4~6cm
E.5~7cm
答案: 6.下列关于煎药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煎药前中药先用清水冲洗一遍
B.复方汤剂浸泡20~30分钟
C.药液煮糊后,不可加水重煎
D.煎药过程中,若药液过少,可适当添加少量的水,以免将药煮糊
E.滋补药不可久煎
答案: 7.下列对煎药方法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煎药前须先用清水将药物洗干净
B.煎药时间从水沸开始计算
C.解表药不可久煎
D.煎药过程中不可频频加水
E.药液煮糊后,不可加水重煎
答案: 8.煎煮清热解表药时,头煎需煎煮:
A.5~10分钟
B.10~15分钟
C.15~20分钟
D.20~30分钟
E.40~50分钟
答案: 9.煎煮清热解表药时,二煎需煎煮:
A.10分钟
B.10~15分钟
C.15~20分钟
D.20~30分钟
E.40~50分钟
答案: 10.煎煮滋补药时,头煎需煎煮:
A.10分钟
B.15分钟
C.20~30分钟
D.30~40分钟
E.40~60分钟
答案: 11.煎煮滋补药时,二煎需煎煮:
A.10分钟
B.10~15分钟
C.15~20分钟
D.30分钟
E.50分钟
答案: 12.煎煮有毒性的药物时,需煎煮:
A.10~15分钟
B.20~30分钟
C.35~45分钟
D.40~60分钟
E.60~90分钟
答案: 13.煎煮砂仁时,应采用哪种特殊煎煮法:
A.先煎
B.后下
C.另煎
D.包煎
E.烊化
答案: 14.煎煮犀角时,应采用哪种特殊煎煮法:
A.先煎
B.后下
C.另煎
D.包煎
E.烊化
答案: 15.在煎煮下列药物时,应先煎的药物为:
A.石膏
B.饴糖
C.薄荷
D.青黛
E.滑石
答案: 16.在煎煮下列药物时,应包煎的药物为:
A.鹿茸
B.代赭石
C.砂仁
D.车前子
E.生附子
答案: 17.在煎煮下列药物时,应烊化的药物为:
A.薄荷
B.生南星
C.沉香
D.饴糖
E.川草乌
答案: 18.不宜早晨或上午服用的药物是:
A.补益阳气的方药
B.发汗透表药
C.涌吐药
D.峻下逐水药
E.清泄阴份伏火的方药
答案: 19.清泄阴份伏火的药物,宜何时服用:
A.清晨
B.午前
C.午后
D.傍晚
E.入夜
答案: 20.消导药宜何时服用:
A.空腹
B.睡前
C.饭后
D.定时
E.清晨
答案: 21.滋补药宜何时服用:
A.空腹
B.睡前
C.饭后
D.定时
E.清晨
答案: 22.安神药宜何时服用:
A.睡前服
B.饭前
C.饭后
D.午后
E.空腹
答案: 23.驱虫药宜何时服用:
A.晚饭前
B.饭后
C.清晨空腹
D.不拘时间服用
E.早、中、晚各服一次
答案: 24.涌吐药宜何时服用:
A.傍晚
B.睡前
C.午后
D.不拘时间
E.清晨
答案: 25.下列哪类药物,不宜空腹服用的药物是:
A.滋补药
B.驱虫药
C.润肠通便药
D.消导药
E.峻下逐水药
答案: 26.下列关于服药方法中,正确的是:
A.苦寒攻下药宜清晨服用
B.调经药宜在行经后服用
C.扶阳益气药宜午后或傍晚服用
D.服用发汗药时,剂量不必拘泥,以中病即止为宜
E.治疟药宜在发作前6~8小时服用
答案: 27.服用祛风除湿药时,宜选用下列何种液体送服:
A.米汤
B.米酒
C.泉水
D.姜汤
E.温开水
答案: 28.服用祛风散寒药时,宜选用下列何种液体送服:
A.米汤
B.米酒
C.泉水
D.姜汤
E.温开水
答案: 29.下列哪类病人适合用鼻饲法给药:
A.呕吐
B.泄泻
C.婴幼儿
D.口噤者
E.年老体弱者
答案: 30.真寒假热证服药时,正确的服药方法是:
A.热药热服
B.热药冷服
C.寒药热服
D.寒药冷服
E.不拘时间频服
答案: 31.真热假寒证服药时,正确的服药方法是:
A.热药热服
B.热药冷服
C.寒药热服
D.寒药冷服
E.不拘时间频服
答案: 32.服用三七粉时,宜采用的正确服药方法是:
A.代茶饮
B.含服
C.送服
D.喂服
E.冲服
答案: 33.服用番泻叶时,宜采用的正确服药方法是:
A.代茶饮
B.含服
C.送服
D.鼻饲法
E.冲服
答案: 34.毒蕈、马钱子中毒时,可选用的洗胃液是:
A.高锰酸钾
B.过氧化氢
C.碳酸氢钠
D.生理盐水
E.绿豆汤
答案: 35.罂粟壳中毒时,可选用的洗胃液是:
A.高锰酸钾
B.3%过氧化氢
C.碳酸氢钠
D.生理盐水
E.绿豆汤
答案: 36.蔓陀罗中毒时,可选用的洗胃液是:
A.2%~4%鞣酸
B.3%过氧化氢
C.4%碳酸氢钠
D.50%硫酸镁
E.20%氢氧化镁
答案: 37.蔓陀罗中毒时,主要症状是:
A.全身发麻
B.咽干、舌麻、胃部不适
C.肢端发麻
D.面色及全身发红、皮肤干燥
E.呕吐、便血
答案: 38.白果中毒时,可选用的洗胃液是:
A.2%~4%鞣酸
B.3%过氧化氢
C.4%碳酸氢钠
D.50%硫酸镁
E.20%氢氧化镁
答案: 39.乌头中毒时,不能解乌头毒的药物是:
A.芫荽
B.生姜
C.甘草
D.犀角
E.代赭石
答案: 40.下列用药法中,患外感疾病时需停用的是:
A.消法
B.补法
C.吐法
D.汗法
E.清法
答案: 41.下列用药法中,需特别注意情志护理的用药法为:
A.下法
B.温法
C.和法
D.汗法
E.消法
答案: 42.关于下法的护理,错误的是:
A.药宜饭后服用
B.药宜温服,中病即止
C.服药期间应注意观察生命体征
D.逐下剂适用于水饮壅盛于里之实证,体虚者慎用
E.服用寒下药时,忌同时服用辛燥、滋补药
答案: 43.关于下法的护理,错误的是:
A.药宜饭前温服
B.服药宜中病即止
C.服药期间应注意观察生命体征
D.逐下剂适用于水饮壅盛于里之实证,体虚者慎用
E.服用寒下药时,可同时服用滋补药,以助正气
答案: 44.关于吐法的护理,错误的是:
A.卧床病人服药后,应将其头偏向一侧
B.服药不吐者,可助其呕吐
C.服药期间应注意观察生命体征
D.呕吐后,可立即进食少量清淡饮食
E.呕吐不止者,应及时给予处理
答案: 45.关于温法的护理,错误的是:
A.服药后应注意保暖
B.服温中祛寒药时,应嘱病人坚持服药
C.服药期间病人若出现虚火上炎的症状时,应适当减少药物剂量
D.服药宜因地制宜
E.服药期间宜进温热饮食
答案: 46.针刺时,面部腧穴宜取:
A.端坐位
B.仰卧位
C.俯卧位
D.侧卧位`
E.俯伏坐位
答案: 47.针刺时,背部腧穴宜取:
A.端坐位
B.仰卧位
C.俯卧位
D.侧卧位
E.俯伏坐位
答案: 48.针刺时,胸腹部腧穴宜取:
A.端坐位
B.仰卧位
C.俯卧位
D.侧卧位
E.俯伏坐位
答案: 49.针刺时,迎香穴、曲池穴宜采用:
A.快速进针法
B.提捏进针法
C.舒张进针法
D.指切进针法
E.挟持进针法
答案: 50.针刺时,环跳穴宜采用:
A.快速进针法
B.提捏进针法
C.舒张进针法
D.指切进针法
E.挟持进针法
答案: 51.针刺时,印堂穴、丝竹空宜采用:
A.快速进针法
B.提捏进针法
C.舒张进针法
D.指切进针法
E.挟持进针法
答案: 52.针刺时,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宜采用:
A.快速进针法
B.提捏进针法
C.舒张进针法
D.指切进针法
E.挟持进针法
答案: 53.针刺时,老年人腹部的腧穴宜采用:
A.快速进针法
B.提捏进针法
C.舒张进针法
D.指切进针法
E.挟持进针法
答案: 54.毫针刺法中,斜刺是指针身与皮肤呈:
A.15度
B.25度
C.35度
D.45度
E.90度
答案: 55.毫针刺法中,横刺是指针身与皮肤呈:
A.15度
B.25度
C.35度
D.45度
E.90度
答案: 56.毫针刺法中,直刺是指针身与皮肤呈:
A.15度
B.25度
C.35度
D.45度
E.90度
答案: 57.针刺时,胸背部的穴位宜采用:
A.直刺
B.斜刺
C.横刺
D.平刺
E.沿皮刺
答案: 58.针刺时,四肢、腹部的穴位宜采用:
A.直刺
B.斜刺
C.横刺
D.平刺
E.沿皮刺
答案: 59.针刺时,体弱形瘦者宜:
A.直刺
B.斜刺
C.横刺
D.浅刺
E.深刺
答案: 60.针刺时,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
A.直刺
B.斜刺
C.横刺
D.浅刺
E.深刺
答案: 61.针刺时,实证、久病者宜:
A.直刺
B.斜刺
C.横刺
D.浅刺
E.深刺
答案: 62.针刺时,得气的感觉不包括下列哪种:
A.麻
B.酸
C.胀
D.痛
E.重
答案: 63.采用毫针进行针刺时,一般留针时间为:
A.5~10分钟
B.10~20分钟
C.20~25分钟
D.25~30分钟
E.30分钟
答案: 64.针刺时,发生晕针的原因不包括:
A.初诊病人精神高度紧张
B.病人体质过于虚弱
C.病人处于饥饿状态下
D.操作者手法过重
E.留针时间过长
答案: 65.针刺时,发生弯针的原因不包括:
A.留针过程中病人移动体位
B.留针过程中意外碰撞
C.针刺局部肌肉痉挛、收缩
D.操作者进针时用力过快过猛
E.选穴不准,针下碰到坚硬组织
答案: 66.关于针刺时注意事项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B.针刺时尽量采取卧位
C.针刺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反应
D.病人精神高度紧张时不宜针刺
E.局部皮肤有瘢痕、感染时,针刺应慎重
答案: 67.将特制的小型针具固定于腧穴部位的皮内,留置一定的时间,给局部以弱而长时间的刺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称为:
A.皮肤针法
B.皮内针法
C.梅花针法
D.七星针法
E.水针法
答案: 68.皮内针法一般留针为:
A.10~20分钟
B.20~30分钟
C.24小时
D.1~2天
E.3~5天
答案: 69.下列关于穴位注射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B.选穴要准确,进针深浅要适宜
C.孕妇尽量不使用水针
D.副作用大、刺激性强的药物注射时推药宜缓慢
E.选穴宜少而精,一穴不宜连续使用
答案: 70.一病人呕吐、腹痛、泄泻,可选用:
A.隔蒜灸
B.隔姜灸
C.隔附子饼灸
D.瘢痕灸
E.化脓灸
答案: 71.临床痢疾、中风脱证可选用:
A.隔蒜灸
B.隔姜灸
C.隔盐灸
D.隔附子饼灸
E.瘢痕灸
答案: 72.由命门火衰所致的阳萎、早泄,可采用:
A.隔蒜灸
B.隔姜灸
C.隔盐灸
D.化脓灸
E.隔附子饼灸
答案: 73.疮疡久溃不敛,临床可采用:
A.隔蒜灸
B.隔姜灸
C.隔附子饼灸
D.隔盐灸
E.化脓灸
答案: 74.隔盐灸的主要作用是:
A.解表散寒
B.清热解毒
C.活血化瘀
D.回阳固脱
E.温肾壮阳
答案: 75.雀啄灸属于:
A.艾条灸
B.温针灸
C.直接灸
D.灯火灸
E.间接灸
答案: 76.瘢痕灸属于:
A.艾条灸
B.温针灸
C.直接灸
D.灯火灸
E.间接灸
答案: 77.下列关于灸法注意事项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实热证患者禁灸
B.颜面部、大血管处不宜采用直接灸
C.关节活动部位不宜采用瘢痕灸
D.孕妇腹部、腰骶部慎用灸法
E.病人空腹、极度疲劳时慎灸
答案: 78.用止血钳夹住95%酒精棉球,用火点燃,在罐内中段绕1~2圈后,立即退出。迅速将罐扣于所选部位,此种点火方式称为:
A.投火法
B.闪火法
C.贴棉法
D.滴酒法
E.架火法
答案: 79.下列关于拔水罐法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最好选用竹罐
B.将竹罐置于水中或药液中加热
C.用大镊子夹住罐口提出水面,甩去水液
D.迅速用湿冷毛巾紧扪罐口,立即将罐扣在所拔部位的皮肤上
E.病人感到过紧或疼痛时,应立即起罐
答案: 80.如腰背部等范围较大的疼痛、麻木最好选用的拔罐方法是:
A.留罐
B.走罐
C.闪罐
D.留针拔罐
E.刺血拔罐
答案: 81.耳针俗称“埋豆”,临床多用:
A.车前子
B.蔓荆子
C.青葙子
D.王不留行
E.栀子
答案: 82.关于刮痧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刮痧时用力应均匀,力度适中
B.颈背部从上向下,胸部从外向内刮拭
C.刮痧板与刮拭局部皮肤保持45~90度
D.刮痧部位应尽量拉长,每个部位刮20次左右
E.刮拭时应单一方向刮擦皮肤,不要来回刮
答案: 83.下列哪种情况不能使用熏洗法:
A.关节疼痛
B.肛旁脓肿
C.眼结膜红肿
D.月经期痛经
E.带下过多
答案: 84.用中药敷于一定的穴位或患部,使局部皮肤红、灼、起泡,利用较强的刺激作用,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称为:
A.割治法
B.截根法
C.发泡法
D.挑治法
E.贴药法
答案: 85.下列适宜拔罐的部位是:
A.大血管处
B.关节处
C.皮肤有溃疡处
D.肿瘤局部
E.腰背部
答案: 86.下列哪种情况不适于拔罐法:
A.感冒头痛
B.痛经
C.胃脘痛
D.丹毒脓成
E.皮肤溃疡
答案: 87.将纸片点燃,投入罐内,迅速将罐扣在所选部位的皮肤上的点火方法是:
A.闪火法
B.投火法
C.贴棉法
D.架火法
E.滴酒法
答案: 88.下列哪项不属于拔罐法的作用:
A.行气活血
B.止痛消肿
C.通经活络
D.补益气血
E.祛风散寒
答案: 89.拔火罐最为常用而又不易烫伤皮肤的点火方法是:
A.闪火法
B.投火法
C.贴棉法
D.架火法
E.滴酒法
答案: 90.用三棱针或圆利针在患者体表的一定穴位或反应点进行挑治或深刺的方法,称为:
A.割治法
B.割脂法
C.截根法
D.放血法
E.发泡法
答案: 91.若患者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热恶冷,痛时喜按,饥饿劳累后更甚,得食或休息后稍减,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象沉细,其腹痛的证型为:
A.中虚脏寒型
B.饮食积滞型
C.气滞血瘀型
D.湿热壅滞型
E.寒邪内阻型
答案: 92.若患者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恶食,大便秘结或泄泻,舌苔腻,脉滑实,其腹痛的证型为:
A.湿热壅滞型
B.饮食积滞型
C.气滞血瘀型
D.中虚脏寒型
E.寒邪内阻型
答案: 93.若患者项背强直,四肢抽搐,角弓反张,其为:
A.阴阳离决
B.亡阴
C.亡阳
D.厥证
E.痉证
答案: 94.若患者神昏不知人,手撒肢冷,大汗淋漓,目合口开,鼻鼾息微,二便失禁,其为:
A.痉证
B.厥证
C.亡阴
D.亡阳
E.阴阳离决
答案: 95.关于神昏病人的护理,错误的是:
A.眼睑闭合不全的患者,因眼睛能自行保护,无需特殊处理
B.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加床档,防止坠床
C.喉间痰涎壅盛伴呕吐者,应将其头偏向一侧
D.神昏初期以实证居多,饮食宜清淡
E.注意保持二便通畅
答案: 96.关于护理表格的书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态度认真,实事求是
B.内容全面,及时准确
C.语句通顺,简明扼要
D.署名处须签全名,如为实习学生,则应如此签名:实习学生/带教老师
E.度量衡单位一律使用国家统一规定的名称和标准
答案: 97.下列关于医嘱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医嘱是医师针对病人的治疗、饮食、化验、检查等制定的各种诊疗措施
B.医嘱必须经医师签名后方可生效
C.一般情况下,执行口头医嘱时,应及时记录
D.医师开医嘱时必须详细填写病人姓名、床号、医嘱内容及签名
E.医嘱在执行后应及时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