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20秋《汉语修辞学》作业1答卷

所属学校:北京语言大学 科目:汉语修辞学 2020-12-08 12:49:37 修辞学 汉语 作业 答卷 北语
20秋《汉语修辞学》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对偶的基本类型包括:正对、反对、( )。
A.串对
B.方对
C.严对
D.比对
答案: 2.( )是词语的音调所体现出来的情趣。
A.词趣
B.义趣
C.字趣
D.音趣
答案: 3.把前后语句组织成循环往复的形式,用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这种修辞方式叫( )。
A.婉曲
B.回环
C.排比
D.通感
答案: 4.张雪涛认为辞格设立结构上具有( )。
A.模式性
B.能产性
C.超越性
D.特定性
答案: 5.使用“是、变成”一类喻词的比喻方式是( )。
A.明喻
B.暗喻
C.借喻
D.博喻
答案: 6.为了突出主体事物,用类似的或相反的、或相异的事物作陪衬的修辞方式叫映衬,也叫( )。
A.对照
B.排比
C.衬托
D.层递
答案: 7.“实事求似”属于( )。
A.音仿
B.词仿
C.义仿
D.字仿
答案: 8.( )被称为“文学的第一要素”
A.文字
B.词语
C.句子
D.语言
答案: 9.使用“仿佛、一般”一类喻词的比喻方式是( )。
A.明喻
B.暗喻
C.借喻
D.博喻
答案: 10.文学语言是一种( )的语言。作家笔下描绘的一切都是建立在真切的、充分的内心体验的基础之上的。
A.情境性
B.情景性
C.语言性
D.话语性
答案: 二、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1.人们在运用修辞的过程中,必须经过深思熟虑。
答案: 12.层递有递升、递减两种基本类型。
答案: 13.语体是在语言长期的运用过程中历史地形成的与由场合、目的、对象等因素所组成的功能分化的语境类型形成适应关系的全民语言的功能变异类型,具体表现为受语境类型制约选择语音、词语、句式、辞式等语言材料、手段所构成的语言运用特点体系及其所显现的风格基调。
答案: 14.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修辞学中的“比喻”属于认知模型中典型的“隐喻”,它在两个概念领域中建立联系,是一个认知域在另一个认知域的整体投射。
答案: 15.文学语言是一个规范场,任何描述对象的敷陈都必须符合一定的规范要求。
答案: 16.辞趣是富有表现力的亚辞格的言语现象,及有助于提高表达效果的词语的音调或字形图符、书写款式所体现出来的情趣。
答案: 17.修辞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有联系。
答案: 18.对偶有宽严之分,工对不仅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一致、实虚各自相对,而且平仄也要协调;而宽对只要字数相等、结构大致相同、声韵基本协调就可以了。
答案: 19.任何一个词语,任何一种句式,一般地说,它本身无所谓优劣,无所谓恰当不恰当;只有当它用在一定言语活动中,同特定的语境联系起来,这时才能显现出好或不好的分别。
答案: 20.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
答案: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