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2》山东大学20春测试题答案

所属学校:其他学校 科目:环境卫生2 2020-03-09 17:18:27 山东大学 环境卫生 测试题 答案
环境卫生模拟题
一、名词解释
二次污染物  生物标志  生物富集作用  光化学烟雾  BOD  公害病  水体富营养化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室内小气候  自然照度系数
二、填空题
1、土壤卫生标准的制订原则是__         __、__          __。
2、紫外线的抗佝偻病的作用指的是__   __段中,波长为_          的作用。
3、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_____   _____、__      ___、_        _、
        _。
4、医院污水处理的主要目的是___        ___,常用的方法是_         _。
三、选择题
1、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由于流入水体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
A、氮   B、氟  C、碘  D、磷  E、砷
2、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中细菌学指标有  
A、PH   B、浑浊度  C、游离余氯  D、细菌总数  E、总大肠菌群
3、我国地方性氟病流行的类型主要有
A、饮水型  B、燃煤型  C、饮食型  D、工业污染型  E、混合型
4、环境化学物的生物转化过程中的第一阶段反应包括  
A、结合  B、氧化  C、还原 D、水解  E、中和
5、环境污染物的自净作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A、环境结构  B、环境状态  C、污染物性质  D、污染物种类  E、污染物数量
6、在哪些情况下,环境毒物引起的慢性中毒可急性发作  
A、疲倦 B、患病  C、酗酒  D、用药不当  E、吸烟
7、常用的急性致死毒性指标有  
A、绝对致死剂量  B、最大耐受剂量  C、最小致死剂量  
D、半数致死剂量  E、阈剂量
8、致畸作用的基本特征  
A、存在致畸的敏感期
B、剂量-反应关系仅在特定条件下存在
C、环境与遗传因素可共同导致胎儿畸形
D、种属差异性大
E、致畸物的胎盘转运和转化影响致畸性
9、短波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主要是因为它使细菌  
A、细胞膜破裂  B、蛋白质变性离解  C、干扰细菌多种酶系统
D、代谢酶受到抑制  E、核酸中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
10、环境多因素暴露时,产生的联合作用类型有  
A、相加作用  B、协同作用  C、单独作用  D、增强作用  E、拮抗作用
四、问答
1、简述环境致癌过程的多阶段学说。
2、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有哪些。
3、何谓“地方性氟中毒”,简述期临床表现、病区类型、人群流行特征及预防措施。
参考答案:
1、简述环境致癌过程的多阶段学说。
答:致癌过程的多阶段  从开始接触环境致癌物至肿瘤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经历多个阶段。肿瘤发展的整个过程通常被分为引发、促长和进展三个主要阶段(见图2-6),但不应认为只有这三个阶段,每一阶段又可能有多个小的阶段组成。
(1)引发(initiation)阶段 是化学物通过诱变,使原癌基因(proto-oncogen)活化或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失活,使细胞成为具有发展为肿瘤潜能的启动细胞(initiated cell)的过程。启动作用的DNA损伤是细小的,很可能仅仅为转换、颠换、小缺失等基因突变。一般认为该阶段历时很短,是不可逆的。具有引发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引发剂,其剂量-反应关系显示没有易于测定的阈剂量。启动细胞长期潜伏,直至足量的促癌剂以较短的间隔持续反复作用才形成肿瘤。
(2)促进(promotion)阶段  是指促进启动细胞的表型在组织水平表达的过程。具有促进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促进剂或促癌物,常见的促进剂有佛波酯(TPA)、巴豆油、卤代烃和某些烟草成分等。促进剂单独使用无致癌性,必须在给予引发剂后才发挥作用。促进作用是非累积性的,必须持续作用,剂量-反应关系显示有可测定的阈剂量。低于阈值剂量,即不起促进作用。促进作用机制较复杂,多通过受体的介导而起作用。促进作用可选择性地使启动细胞比正常细胞增殖增多或细胞凋亡(apoptosis)相对减少,从而实现克隆扩展(clonal expansion)。
(3)演变阶段(progression)  是指引发细胞群进一步的表型改变,包括恶性前型转变为恶性型细胞等变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出现异常基因表达,如胚胎期才出现的基因表达:肝癌发展过程中在病灶可检出丙种谷氨酰转肽酶 (rGT)和胚胎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P);表现出恶性细胞增殖速度提高、侵袭、转移等特征。演变作用可能由断裂剂或完全致癌物所致,它和启动作用虽同样与突变有关,但并非仅有前述的基因突变一种,还有染色体易位、倒位、缺失、插入等与染色体断裂后的错误重接有关的改变,以及染色体丢失等核型结构改变。该阶段与引发作用类似,是不可逆的。
2、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有哪些
答:a,水源一次严重污染后,可呈暴发流行,短期内突然出现大量病人,眀多数患者发病日期集中在同一潜伏期内,若水源经常受,则发病者可终年不断;b,病例颁布与供水范围一致。大多数患者都有饮用或接触同一水源的历史;c,一旦对水源采取处理措施,并加强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后,疾病的流行能迅速得到控制。
3、何谓“地方性氟中毒”,简述期临床表现、病区类型、人群流行特征及预防措施。
答:地方性氟中毒:是由于一定地区的外环境中氟元素过多,使生活在该环境中的居民长期摄入过量氟而导致的一种以氟斑牙和氟骨症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慢性中毒性疾病。
临床表现:氟斑牙:牙釉质受损。氟骨症:腰腿疼痛,关节酸痛。
病区类型:
1) 饮水型病区 :由于饮用高氟水而引起氟中毒的病区为饮水型病区,是最主要的病区类型。
2.)燃煤污染型病区  :由于居民燃用当地含高氟煤做饭、取暖,烘烤粮食、辣椒等,严重污染室内空气和食品,居民吸入污染的空气和食入污染的食品引起的地方性氟中毒的病区。
3)饮茶型病区  由于长期饮用含氟过高的茶叶而引起氟中毒的病区。
流病特征:由于岩石、土壤、燃煤、天然水、食物和/空气中含氟量较高的饮水、食物中含氟量较高,居民长期摄入过量氟而致。氟中毒的患病率和病情的轻重与体内摄入氟的总量、病区的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儿童和成年人暴露氟的年龄、生活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
预防措施:饮水型:通过寻找、使用低氟水源水降低饮水中的氟含量;燃煤型:不用或少用高氟劣质煤,不得不用时应加强通风除尘,以降低室内空气的氟污染;饮茶型:研制低氟砖茶和降低砖茶中氟含量,并在有饮砖茶习惯的病区增加其它低氟茶各代替砖茶。改善膳食结构增加抗氟毒性物质的摄入,如对于高氟负荷的人群,在增加其硼、硒、锌等化合物的摄入量,增加氟从尿中排出,降低体内氟的含量。转载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