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程学) ( B卷)一、简要解释下列概念
1. 定位误差
2. 积屑瘤
3. 刀具耐用度
4. 磨削烧伤
5. 内联系传动链
6. 安装
7.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8. 欠定位
二、填空题
11. 金刚石刀具最适合加工的工件材料是 ;不适合加工 材料。
12. 切削脆性金属时得到 切屑。
13. 切削热主要由刀具、工件、 和 传出。
切削液主要有 、 和 三类。
基准重合原则是指 基准和 基准重合。
工序分散指的是 ;工序集中指的是 。
安排在切削加工之前的___ ___、___ ___、调质等热处理工序,是为了改善工件的切削性能。
加工过程中,表面层若以冷塑性变形为主,则表面层产生___ ___ 残余应力;若以热塑性变形为主,则表面层产生___ ___残余应力。
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___ ___、__ ______、互换装配法、 。
生产批量较大时,为了便于更换磨损的钻套,应使用___ ___钻套。当对同孔需进行多工步加工时(如钻孔、铰孔),应使用__________钻套。
镗床的主轴径向跳动将造成被加工孔的 误差。
点图与R点图是加工误差综合统计分析中常用的两种点图,其中:点图可以反映 ,R点图可反映 。
23. 基准不重合误差是指在工件的_ _ ___ ___与____ _不重合而产生的对定位误差的影响量。
24. 机床夹具的夹紧系统包括:动力装置、 和 组成。三、判断题
25. 浮动镗刀镗孔可消除孔原有的位置度误差。 ( )
26. 三爪卡盘可自动定心夹紧任意形状的工件。 ( )
27. 磨削导热性差的材料,用软砂轮。 ( )
28. 车削外圆面时,计算切削速度时取其已加工表面上的平均速度。 ( )
29. 刀具的前角、后角都是在正交平面中测量的角度。 ( )
30. 直齿圆柱铣刀比螺旋齿圆柱铣刀切削平稳,刀具耐用度高。 ( )
31. 滚齿时,主运动为滚刀的旋转运动。 ( )
32. 目前在金属切削领域中最广泛采用的刀具材料是硬质合金。 ( )
33. 按照国家标准系列,根据机床的通用程度,我国金属切削机床分为通用机床和专用机床两大类。 ( )
34. 加工顺序的安排仅指安排切削加工工序的顺序。 ( )
35. 单件小批生产中倾向于采用工序集中的原则。 ( )
36. 有色金属的精加工适合车削和铣削而不适合磨削。 ( )
37. 外圆面的加工余量是单边余量。 ( )
38. 采用机床夹具,能扩大机床的加工范围。 ( )
39. 用六个支承点就可使工件实现完全定位。 ( )
40. 在尺寸链中必须有增环。 ( )
41. 成批生产轴类零件时,机加工首道工序通常为铣两端面、钻中心孔。 ( )
42. 斜楔夹紧的自锁条件是:楔角应小于两接触面摩擦角之和。 ( )
43. 误差复映是由于工艺系统受力变形所引起的。 ( )
44.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反映的是零件切削加工的难易程度。 ( )
45. 粗基准是粗加工所使用的基准,精基准是精加工所使用的基准。 ( )
46. 铰孔能够提高孔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消除孔原有的位置度误差。 ( )四、计算、画图题
47. 根据题图47标注(r=90(外圆车刀的(0、(0、(r、(r(、(s(>0()和(0( 等6个角度。
题图47 (r=90(外圆车刀48. 如题图48所示,给出了某零件的相关设计要求。除孔以外各相关表面均已加工完成。现以K面定位加工孔。试运用加工尺寸链原理分析计算该工序的工序尺寸及其上下偏差。
题图48 某零件相关设计要求和本工序定位面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机械制造工程学》-本科考试C
下一篇 :南开《绩效与薪酬管理》19秋期末考核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