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0005《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2-1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0005《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2-1
1.[单选题] 辩证法所要求回答的是(     )。
答案资料下载请参考帮助中心说明
    A.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
    B.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C.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
    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答:——C——
2.[单选题]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     )。
    A.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B.事物在联系中运动变化
    C.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D.事物的客观实在性
    答:——C——
3.[单选题]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普遍联系的规律
    答:——A——
4.[单选题] 唯物辩证法的范畴是(     )。
    A.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B.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C.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D.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答:————
5.[单选题] 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     )。
    A.它要求人们用整体的观点去认识事物
    B.它是正确区分事物的基础
    C.它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基础
    D.它是科学分门别类的客观依据
    答:————
6.[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或然率就是对(     )。
    A.可能性在质上的科学说明
    B.可能性在量上的科学说明
    C.可能性在质量结合上的科学说明    q+[1, 6 4-786  164-0]
    D.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科学说明
    答:————
7.[单选题] 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称之为(     )。
    A.偶然性
    B.必然性
    C.现实性
    D.可能性
    答:————
8.[单选题]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     )。
    A.事物的外部矛盾和内部矛盾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B.事物的内在要素和表现方式的一对范畴
    C.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的一对范畴
    D.事物的先后相继,彼此制约关系的一对范畴
    答:————
9.[单选题] 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因而在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称之为(     )。
    A.不可能性
    B.现实的可能性
    C.抽象的可能性
    D.微小的可能性
    答:————
10.[单选题] 一切现象都是必然的,客观世界不存在偶然性,这种观点是(     )。
    A.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
    B.相对主义的诡辩论
    C.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
    D.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
    答:————
11.[单选题] 假象是指(     )。
    A.正面地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
    B.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的现象
    C.和本质没有同一性的现象
    D.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答:————
12.[单选题] “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这是(     )。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折衷主义的观点
    答:————
13.[单选题]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一种(     )。
    A.相对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答:————
14.[单选题] 中国战国时期的庄子曾说过:“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句话是一种(     )。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相对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答:————
15.[单选题] 否认相对静止是(     )。
    A.绝对主义
    B.相对主义
    C.唯心主义
    D.二元论
    答:————
16.[单选题]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绝对性和相对性
    C.变动性和稳定性
    D.斗争性和同一性
    答:————
17.[单选题]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问题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问题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问题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问题
    答:————
18.[单选题] 我国战国时期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这个命题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联系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联系
    D.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联系
    答:————
19.[单选题] 事物的“质”和“量”的区别在于(     )。
    A.事物的质是单一的,事物的量是多方面的
    B.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外在表现
    C.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量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
    D.事物的质是不变的,事物的量是不断变化的
    答:————
20.[单选题]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激变论的观点
    D.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答:————
21.[多选题] 辩证法的总特征要求人们(       )。
    A.用整体性的观点观察事物
    B.在观察事物时不要把部分从整体中分离出来加以研究
    C.一切以条件、时间、地点为转移
    D.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事物
    E.用具体的、历史的观点观察事物
    答:————
22.[多选题] 联系的多样性表现为(       )。
    A.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
    B.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C.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
    D.幻想联系和真实联系
    E.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答:————
23.[多选题] 现象和本质的区别在于(       )。
    A.现象是外在的,本质是内在的
    B.现象是可感知的,本质是借思维才能把握的
    C.现象是易变的,本质是较稳定的
    D.现象是相对的,本质是绝对的
    E.现象是共性,本质是个性
    答:————
24.[多选题] 下列表述中,体现重视矛盾特殊性的有(       )。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C.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E.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答:————
25.[多选题] 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之一。下列命题中,属于矛盾同一性含义的有(       )。
    A.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B.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C.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D.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E.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答:————
26.[多选题]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我国必须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外国的优秀文明成果,发展自己,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这样做依据的哲学道理有(       )。
    A.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B.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
    D.外因对事物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作用
    E.外因和内因结合在一起共同推动事物发展
    答:————
27.[多选题]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
    A.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前提
    B.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C.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D.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
    E.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实现事物的质变
    答:————
28.[多选题] 古语说:“奢糜之始,危亡之渐。”这句话是说,奢侈逐步发展会导致危亡。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
    A.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B.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E.质变会引起新的量变
    答:————
29.[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哲学道理的有(       )。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D.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E.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
    答:————
30.[多选题] 割裂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会导致(       )。
    A.庸俗唯物主义
    B.庸俗进化论
    C.改良主义
    D.激变论
    E.冒险主义
    答:————
31.[判断题] 假象不反映本质。
    A.对
    B.错
    答:————
32.[判断题] 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
    A.对
    B.错
    答:————
33.[判断题] 揭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否定之否定规律。
    A.对
    B.错
    答:————
34.[判断题] 同一内容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同一形式也可以表现不同的内容。
    A.对
    B.错
    答:————
35.[判断题] 矛盾是人们思维陷入混乱的产物。
    A.对
    B.错
    答:————
36.[判断题] 对事物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个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A.对
    B.错
    答:————
37.[判断题] 所有的决定论都主张世界上既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
    A.对
    B.错
    答:————
38.[判断题] 事物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非连续的。
    A.对
    B.错
    答:————
39.[判断题]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基本形式和状态。
    A.对
    B.错
    答:————
40.[判断题] “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这是辩证法的观点。
    A.对
    B.错
    答:————

奥鹏,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