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导论
1.[单选题]《民法通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 )。
A.国际习惯
B.国际惯例
C.一般法律原则
D.国际法院的判例
正确答案:——B——
2.[单选题]《联合国宪章》规定,会员国因行使自卫权而采取之办法,应立即向( )报告。
A.安理会
B.大会
C.秘书长
D.秘书处
正确答案:——A——
3.[多选题]联合国规定的会员国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包括( )。
A.会员国主权平等
B.民族自决
C.保护少数者
D.和平解决争端
正确答案:——AD——
4.[问答题]什么是国际法的主体?
正确答案:————
5.[单选题]造法性条约是指( )。
A.不同国家之间为制定类似的规则而缔结的条约
B.为国际社会创设一般性国际法制度的条约
C.两个国家之间为了解决特定的具体问题而缔结的条约
D.联合国大会为世界各国制定统一的国内法而宣布的条约
正确答案:————
6.[单选题]以下关于《联合国宪章》第51条规定的会员国自卫权的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须受武力攻击时
B.须在安理会采取必要办法,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前
C.仅可行使单独自卫之自然权利,不得进行集体自卫
D.采取自卫行动后须立即向联合国安理会报告
正确答案:————
7.[问答题]什么是国际法?国际法有哪些特征?
正确答案:————
8.[单选题]一般认为,首次在国际法律文件中废弃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工具的是( )。
A.1899年《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
B.1919年《国际联盟盟约》
C.1928年《巴黎非战公约》
D.1945年《联合国宪章》
正确答案:————
第二章国际条约法
1.[多选题]以下各项中,属于国家表示同意接受条约约束的方式有( )。
A.草签
B.签署
C.批准
D.加入
正确答案:——BCD——
2.[单选题]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条约的是( )。
A.1856年《巴黎海战宣言》
B.1963年《关于管理各国在探测和使用外层空间活动中的法律原则的宣言》
C.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D.1984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正确答案:——B——
3.[单选题]中国代表在草签条约时使用的是( )。
A.姓名的全名
B.姓名的第一个汉字
C.姓名的第一个汉字的声母
D.名字
正确答案:——B——
4.[单选题]以下关于缔约能力和缔约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所有国家都具有缔约能力
B.所有国际组织都具有缔约能力
C.缔约能力是国际条约法调整的对象
D.缔约权是国内法关注的事项
正确答案:————
5.[多选题]以下关于条约的名称中,通常用来指称建立国际组织的基本法律文件的名称有( )。
A.宪章
B.盟约
C.规约
D.议定书
正确答案:————
6.[问答题]条约的含义及特征。
正确答案:————
7.[单选题]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联合国会员国所缔结之一切条约及国际协定应尽速在哪个机构登记?( )
A.联合国大会
B.联合国安理会
C.联合国秘书处
D.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
正确答案:————
8.[单选题]以下关于条约缔结程序中的交换批准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交换批准书是指缔约双方相互交换各自批准条约的证明文件
B.批准书一般由国家元首或国家权力机关签署、外交部长附署
C.自批准书交换后,条约开始对缔约方发生拘束力
D.交换批准书具有法律追溯效力
正确答案:————
第三章国际法上的国家
1.[问答题]试论述国家承担国家责任的形式以及国家责任不法性的免除的情形。
正确答案:——(一)在国际法上,国家承担国家责任的主要形式有几下几种:
(1)终止不法行为。对于有些违反国际法的行为来说,受害国往往首先需要加害国立即停止其不法行为。终止不法行为在这些情况下对于受害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加害行为是持续性的情况下。
(2)赔偿。赔偿是国家责任的必然逻辑结果。常设国际法院在“霍茹夫工厂案”中确立了赔偿的一般原则,即“将非法行为的一切后果消除掉”。在有些情况下,承担国际责任必须要求加害国具有主观上的故意。无过错,则无责任,无责任,则无赔偿。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国际责任的产生可能并不需要加害国具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加害国必须赔偿加害行为所产生的损失。
(3)恢复原状。恢复原状是一种最直接最普遍的赔偿方式。但是,恢复原状必须是能够恢复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否则如果标的物已经毁损,也就不可能再恢复原状了。
(4)补偿。补偿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恢复原状的替代措施,当恢复原状已经不可能的时候,一般采取货币补偿的方式。
(5)道歉。道歉是加害国向受害国的赔礼道歉,这种行为是有法律拘束力的行为,而不是道德意义上的措施。道歉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时仅仅表现为是象征性地赔偿几百美元等。
(6)保证不再重犯。这项责任形式主要是针对比较严重的国际不法行为,例如国际犯罪。
(二)在国际关系中,一国的行为有时虽然在客观上违反了该国的国际义务,构成对外国权益损害,但是由于某些特殊情况的发生,其不法性应予排除,该行为就不再构成国际不法行为,因而也就不引起行为国的国家责任。这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1)同意。一国以有效方式表示同意他国实行某项与其所负义务不符的特定行为时,该行为在对该国的关系上,便排除了不法性。
(2)对抗措施。一国为针对他国所犯国际不法行为而采取的对抗措施和自卫行为。
(3)不可抗力和偶然事件。一国不符合该国所负国际义务的行为,系起因于不可抗拒的力量或该国无力控制和无法预料的事件。
(4)危难。代表一国行事的个人或机关在极端危难的情况下,为了挽救其本人或受监护人的生命被迫采取的违背其本国国际义务的行为,原则上不应被视为其本国的国际不法行为。
(5)危急情况。一国在本国的生存和重大利益受到严重和急迫的危险的情况下,如果为了消除这种危险被迫采取的紧急措施违反了该国承担的国际义务,则可排除其行为的不法性。
——
2.[问答题]简述国家承认中法律上的承认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正确答案:——法律上的承认即正式承认,是完全的、无保留的承认,它构成承认者与被承认者之间建立和发展全面交往的基础,在性质上不能撤销的。法律承认表明既存国家认为新国家具备了国家承认的法律要件,既存国家愿意与其进行全面交往。将会产生下列效果:
(1)为两国建立外交和领事关系奠定基础;
(2)双方可以缔结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条约和协定以及进行全面的合作;
(3)承认过承认被承认国法律、法令的效力及其司法和行政管辖权的有效性;
承认国承认被承认国的国家行为和财产在本国享有管辖豁免权。
——
3.[问答题]构成国际不法行为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正确答案:——一个国家对于本国的国际不法行为应当承担责任,是一项国际法原则。构成国际不法行为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一)在客观上,该项行为违背了该国的国际义务,造成对外国权益的损害;
(二)该项侵害行为可归因于国家,即所谓的“可归责性”。
一个国家的行为是否违背了该国的国际义务不是以一国的国内法为准。即使某一行为是根据国内法而采取的,符合其国内法,但只要这一行为违反了该国对外所承担的国际义务,这一行为依然可以引起国际责任。
关于第二个要件,国家并不对其国内发生的违反国际法的行为都承担责任。国际不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应当可归咎于当事国本国,否则不能引起国家责任。国家只能对以国家或政府名义所从事的、由国家正式授权并控制的行为对外承担责任。具体说来,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行为一般都视为是国家的行为。其他政府官员的行为只能是以官方的身份从事的行为才被视为是国家的行为。外交代表必须对其一切行为负责。一个国家的任何机关以及国内的任何地方政治实体如果经该国国内法的授权行使政府权力,这种行为应当被视为是国家的行为。个人的行为只有在国家的授权、唆使或者纵容等情况下才能被视为是国家的行为。
——
4.[单选题]以下各项中,不属于《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中规定的享有国家豁免的“国家”含义的是( )。
A.国家及其政府的各种机关
B.以国家代表身份行事的国家代表
C.有权行使主权权力并以该身份行事的联邦国家的组成单位或国家政治区分单位
D.国有企业
正确答案:————
5.[单选题]以下各项中,只能针对本国人行使的是( )。
A.属地管辖
B.属人管辖
C.保护性管辖
D.普遍性管辖
正确答案:————
6.[单选题]国家的管辖权形式中,不需要在犯罪与管辖国之间存在任何联系因素的管辖权形式是( )。
A.领土管辖权
B.国籍管辖权
C.保护性管辖权
D.普遍性管辖权
正确答案:————
7.[问答题]甲国A政府为了镇压国内兴起的反政府武装组织的起义以维护其统治,决定在国内修建一条铁路,然而由于国内资金不足,A政府决定向国际上借款。经过一番考虑,A政府决定和乙国签订借款合同,向乙国的银行借款。丙、丁两国见有利可图,于是通过抗议、照会等形式对A政府施加压力,强迫A政府接受它们的借款。A政府只好与乙、丙、丁三国签订了借款合同。合同签订后,乙、丙、丁三国的银行以A政府的名义发行了001号债券。不久,A政府被国内的反政府武装组织推翻,该组织成立了B政府。多年之后,手持001号债券的丁国国民在丁国法院对甲国B政府提起诉讼,要求B政府偿还他们所持债券的本金和利息。丁国法院受理了该诉讼,并向甲国B政府发了传票,甲国B政府拒绝接受传票,并将其退回。丁国法院对该案做了缺席判决。
(一)丁国法院是否有权受理该案并作出缺席判决?
(二)B政府是否应当继承A政府的这笔债务?
正确答案:————
8.[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事实本身并不构成对新国家的默示承认?( )
A.共同参加某一国际会议
B.建立外交关系
C.缔结双边的政治性条约
D.投票支持加入政府间国际组织
正确答案:————
第四章国际组织法
1.[问答题]简述区域性国际组织。
正确答案:——区域性国际组织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的国家为了共同利益或政策而建立的国际组织。
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基本职能是以区域行动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区域组织的存在与活动不得违反《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区域性国际组织与联合国是处于合作与补充的地位。主要表现在:
(一)区域性国际组织的联合国会员国,在把地方性争端提交安理会之前,应通过区域组织力求争端和平解决。安理会应当鼓励这种争端解决办法。
(二)协助安理会依职权而采取的强制行动,但此等行动必须以安理会的授权为限,未经授权,就不得采取任何强制行动。
(三)区域性国际组织所进行或正在考虑进行的活动,不论何时,均应向安理会作出充分报告。
宪章将区域组织纳入联合国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世界体制,但是,区域组织本身并不是联合国的组成部分,它们有自己独立的法律人格和地位。
——
2.[问答题]简述非政府性国际组织。
正确答案:——非政府性国际组织是指非经政府性协议而创建的,由各国民间团体、联盟或个人组成的从事国际活动的组织。非政府性国际组织不具有国际法主体的资格,其总部一般设立在某个特定的国家,分部分布在其他多个国家。由于其从事的活动是国际性的,所以被称为非政府性国际组织,但是其在各个国家的活动,必须受到各该东道国国内法的支配。非政府国际组织目前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许多领域都可以看到非政府国际组织的影子。
《联合国宪章》第71条规定了联合国处理与非政府组织关系的原则,即经社理事会可以就与非政府国际组织有关并属于经社理事会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征询非政府国际组织的意见。
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活动对国际立法和国家实践产生重大影响。实践证明,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主张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吸收到国际立法当中。主权国家在制定自己的法律时也不得不考虑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立场。
——
3.[多选题]以下各项中,规定有国际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特权与豁免的有( )。
A.国际组织的基本法律文件
B.国际组织的特权与豁免协定
C.国际组织与东道国之间的东道国协定
D.国际组织的决议
正确答案:——ABC——
4.[单选题]关于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人格,最权威的国际法院的咨询意见( )。
A.1947年“一国成为联合国会员国的条件”案
B.1948年“为联合国服务过程中受到伤害的赔偿”案
C.1953年“联合国行政法庭作出的赔偿裁决的效力”案
D.1961年“联合国的某些费用”案
正确答案:————
5.[问答题]ABCDE五个国家签订了一份条约,决定设立一个国际组织,总部设立在A国首都。该国际组织与A国政府之间又签订了一份东道国协定,规定了A国承认该国际组织在A国国内的法律人格。甲是F国国民,与该国际组织之间签订了一份劳务合同,专门为该国际组织提供电脑维护方面的专业服务。后来,该国际组织决定解除与甲之间的劳务合同,把甲告上了A国的法院。在诉讼中,甲提出,该国际组织在A国的法院不能作为原告,因为该国际组织并非是A国国内法上的一个法人,不具有法律人格。
请问:甲的主张是否成立?
正确答案:————
6.[多选题]国际组织的基本文件可能是( )。
A.一个国家的国内法
B.一个独立的法律文书
C.一项公约或条约的一部分
D.普遍性国际组织的一项特别决议
正确答案:————
7.[问答题]简述国际组织的法律人格。
正确答案:————
8.[单选题]以下关于国际组织的特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国际组织的组织机构可以是临时性的
B.国际组织是国家之间的组织
C.国际组织是依据国家间的多边条约而创立的
D.国际组织的基本原则是所有成员国主权平等
正确答案:————
9.[多选题]以下各项中,属于国际组织的特征的有( )。
A.其成员为国家
B.其成员为国际贸易集团
C.其创立依据是国际条约
D.其创立依据为国际贸易协议
正确答案:————
第五章国际法上的领土
1.[问答题]简述南极条约体系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1.南极专为和平目的所利用。《南极条约》第1条规定,“南极应只用于和平目的”,禁止采取一切具有军事形式的措施,不得建立军事基地、建筑要塞、进行军事演习以及核试验和其他武器实验、实行南极的非军事化和无核化。
2.冻结领土主权要求。在条约的有效期内,在南极不得提出新的领土主权要求或扩大现有的要求。
3.科研自由和国际合作。根据《南极条约》的规定,南极地区的科研考察自由,在南极活动的国家应互相交换和提供有关南极的科学情报,并互相交流。
4.环境保护和生物资源保护。1991年《南极条约环境保护议定书》规定,南极是自然保护区,仅用于和平与科学活动。1972年的《南极海豹保护公约》禁止在南极猎捕三类南极海豹。1980年《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公约》确立了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保护的一套生态系统标准。
5.《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南极条约》第9条确立了南极协商国互相协商南极事项的机制。该会议每两年举行一次。该机制是整个南极条约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关键。
——
2.[单选题]A国派出军队占领了与B国有争议的岛屿,随后在将近一个世纪里,B国没有提出任何抗议,这个事实也被国际社会所默认。A国主张对该岛屿拥有主权的依据是( )。
A.先占
B.添附
C.时效
D.割让
正确答案:——C——
3.[单选题]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有义务为内陆国出入海洋在通过沿海国领土方面提供便利。这是对沿海国领土主权的限制。这种限制在国际法中叫作( )。
A.共管
B.租借
C.国际地役
D.势力范围
正确答案:——C——
4.[单选题]1964年非洲统一组织在( )中决定采纳“占有原则”作为解决非洲国家边界争端的主要原则。
A.《开普敦宣言》
B.《开罗宣言》
C.《内罗毕宣言》
D.《阿尔及尔宣言》
正确答案:————
5.[问答题]简述确定边界的过程。
正确答案:————
6.[单选题]在边界定界中,所附的地图和边界条约中所载的内容不一致时,( )。
A.原则上以地图中的内容为准
B.原则上以符合实际状况的为准
C.双方可以在两者间进行选择
D.原则上以边界条约中的内容为准
正确答案:————
7.[问答题]试论边境制度。
正确答案:————
第六章国际海洋法
1.[单选题]沿海国对领海的主权( )。
A.只及于领海海域
B.及于领海海域和海域上空
C.及于领海海域、海域上空和底土
D.及于领海海域和海域底土
正确答案:——C——
2.[问答题]简述无害通过制度。
正确答案:——沿海国对领海的主权受到一定的限制,即沿海国有义务允许外国船舶在其领海进行无害通过,这是国际法公认的一项规则。无害通过的具体内容是:
1.无害通过权的权利主体是外国的船舶,因此,外国的飞机在领海上空不得享有无害通过权。
2.“通过”的含义是指为了穿过领海但不进入内水,或为了驶往或驶出内水而通过领海的航行。这种航行应继续不停迅速地进行。只有在遇到不可抗力或为救助遇险等情况时才可以停船或下锚。在领海内,潜水艇和其他潜水器,须在水面上航行并展示其国旗。外国核动力船舶和载运核物质或其他本质上危险或有毒物质的船舶,在行使无害通过领海的权利时,应持有国际协定为这种船舶所规定的证书并遵守国际协定所规定的特别预防措施。
3.“无害”是指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良好秩序或安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详细规定了不属于“无害”通过的12种情形。例如,对沿海国的主权、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进行任何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进行军事操练或军事演习、收集情报、进行影响沿海国防务或安全的宣传活动等。
4.沿海国还可以对与领海无害通过有关的其他情况制定领海的法律和规章。
外国军舰是否在沿海国的领海内享有无害通过权目前在国际上仍然是个有争议的问题。
——
3.[多选题]以下各项中,属于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创立起来的制度的是( )。
A.群岛水域
B.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
C.专属经济区
D.国际海底区域
正确答案:——ABCD——
4.[单选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的群岛国制度( )。
A.只适用于拥有群岛的国家
B.既适用于拥有群岛的国家,也适用于群岛国
C.只适用于群岛国
D.适用于任何岛国
正确答案:————
5.[单选题]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沿海国的领海宽度最大可以到达( )。
A.3海里
B.12海里
C.200海里
D.350海里
正确答案:————
6.[单选题]以下各个海域中,哪一项属于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新创设的?( )
A.毗连区
B.专属经济区
C.大陆架
D.公海
正确答案:————
7.[单选题]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如果海湾湾口超过24海里,则24海里的直线基线应当( )。
A.划在海湾内
B.在湾口划一条封口线
C.划在海湾口附近24海里处
D.划在海湾口附近12海里处
正确答案:————
8.[单选题]法律上大陆架概念的提出来自于美国总统( )对大陆架的公告。
A.罗斯福
B.艾森豪威尔
C.杜鲁门
D.里根
正确答案:————
9.[单选题]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无论如何,大陆架外部界限的各定点,不应超过从测算领海宽度的直线量起( )海里。
A.350
B.200
C.2500
D.100
正确答案:————
1.[单选题]《民法通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 )。
A.国际习惯
B.国际惯例
C.一般法律原则
D.国际法院的判例
正确答案:——B——
2.[单选题]《联合国宪章》规定,会员国因行使自卫权而采取之办法,应立即向( )报告。
A.安理会
B.大会
C.秘书长
D.秘书处
正确答案:——A——
3.[多选题]联合国规定的会员国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包括( )。
A.会员国主权平等
B.民族自决
C.保护少数者
D.和平解决争端
正确答案:——AD——
4.[问答题]什么是国际法的主体?
正确答案:————
5.[单选题]造法性条约是指( )。
A.不同国家之间为制定类似的规则而缔结的条约
B.为国际社会创设一般性国际法制度的条约
C.两个国家之间为了解决特定的具体问题而缔结的条约
D.联合国大会为世界各国制定统一的国内法而宣布的条约
正确答案:————
6.[单选题]以下关于《联合国宪章》第51条规定的会员国自卫权的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须受武力攻击时
B.须在安理会采取必要办法,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前
C.仅可行使单独自卫之自然权利,不得进行集体自卫
D.采取自卫行动后须立即向联合国安理会报告
正确答案:————
7.[问答题]什么是国际法?国际法有哪些特征?
正确答案:————
8.[单选题]一般认为,首次在国际法律文件中废弃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工具的是( )。
A.1899年《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
B.1919年《国际联盟盟约》
C.1928年《巴黎非战公约》
D.1945年《联合国宪章》
正确答案:————
第二章国际条约法
1.[多选题]以下各项中,属于国家表示同意接受条约约束的方式有( )。
A.草签
B.签署
C.批准
D.加入
正确答案:——BCD——
2.[单选题]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条约的是( )。
A.1856年《巴黎海战宣言》
B.1963年《关于管理各国在探测和使用外层空间活动中的法律原则的宣言》
C.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D.1984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正确答案:——B——
3.[单选题]中国代表在草签条约时使用的是( )。
A.姓名的全名
B.姓名的第一个汉字
C.姓名的第一个汉字的声母
D.名字
正确答案:——B——
4.[单选题]以下关于缔约能力和缔约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所有国家都具有缔约能力
B.所有国际组织都具有缔约能力
C.缔约能力是国际条约法调整的对象
D.缔约权是国内法关注的事项
正确答案:————
5.[多选题]以下关于条约的名称中,通常用来指称建立国际组织的基本法律文件的名称有( )。
A.宪章
B.盟约
C.规约
D.议定书
正确答案:————
6.[问答题]条约的含义及特征。
正确答案:————
7.[单选题]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联合国会员国所缔结之一切条约及国际协定应尽速在哪个机构登记?( )
A.联合国大会
B.联合国安理会
C.联合国秘书处
D.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
正确答案:————
8.[单选题]以下关于条约缔结程序中的交换批准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交换批准书是指缔约双方相互交换各自批准条约的证明文件
B.批准书一般由国家元首或国家权力机关签署、外交部长附署
C.自批准书交换后,条约开始对缔约方发生拘束力
D.交换批准书具有法律追溯效力
正确答案:————
第三章国际法上的国家
1.[问答题]试论述国家承担国家责任的形式以及国家责任不法性的免除的情形。
正确答案:——(一)在国际法上,国家承担国家责任的主要形式有几下几种:
(1)终止不法行为。对于有些违反国际法的行为来说,受害国往往首先需要加害国立即停止其不法行为。终止不法行为在这些情况下对于受害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加害行为是持续性的情况下。
(2)赔偿。赔偿是国家责任的必然逻辑结果。常设国际法院在“霍茹夫工厂案”中确立了赔偿的一般原则,即“将非法行为的一切后果消除掉”。在有些情况下,承担国际责任必须要求加害国具有主观上的故意。无过错,则无责任,无责任,则无赔偿。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国际责任的产生可能并不需要加害国具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加害国必须赔偿加害行为所产生的损失。
(3)恢复原状。恢复原状是一种最直接最普遍的赔偿方式。但是,恢复原状必须是能够恢复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否则如果标的物已经毁损,也就不可能再恢复原状了。
(4)补偿。补偿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恢复原状的替代措施,当恢复原状已经不可能的时候,一般采取货币补偿的方式。
(5)道歉。道歉是加害国向受害国的赔礼道歉,这种行为是有法律拘束力的行为,而不是道德意义上的措施。道歉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时仅仅表现为是象征性地赔偿几百美元等。
(6)保证不再重犯。这项责任形式主要是针对比较严重的国际不法行为,例如国际犯罪。
(二)在国际关系中,一国的行为有时虽然在客观上违反了该国的国际义务,构成对外国权益损害,但是由于某些特殊情况的发生,其不法性应予排除,该行为就不再构成国际不法行为,因而也就不引起行为国的国家责任。这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1)同意。一国以有效方式表示同意他国实行某项与其所负义务不符的特定行为时,该行为在对该国的关系上,便排除了不法性。
(2)对抗措施。一国为针对他国所犯国际不法行为而采取的对抗措施和自卫行为。
(3)不可抗力和偶然事件。一国不符合该国所负国际义务的行为,系起因于不可抗拒的力量或该国无力控制和无法预料的事件。
(4)危难。代表一国行事的个人或机关在极端危难的情况下,为了挽救其本人或受监护人的生命被迫采取的违背其本国国际义务的行为,原则上不应被视为其本国的国际不法行为。
(5)危急情况。一国在本国的生存和重大利益受到严重和急迫的危险的情况下,如果为了消除这种危险被迫采取的紧急措施违反了该国承担的国际义务,则可排除其行为的不法性。
——
2.[问答题]简述国家承认中法律上的承认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正确答案:——法律上的承认即正式承认,是完全的、无保留的承认,它构成承认者与被承认者之间建立和发展全面交往的基础,在性质上不能撤销的。法律承认表明既存国家认为新国家具备了国家承认的法律要件,既存国家愿意与其进行全面交往。将会产生下列效果:
(1)为两国建立外交和领事关系奠定基础;
(2)双方可以缔结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条约和协定以及进行全面的合作;
(3)承认过承认被承认国法律、法令的效力及其司法和行政管辖权的有效性;
承认国承认被承认国的国家行为和财产在本国享有管辖豁免权。
——
3.[问答题]构成国际不法行为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正确答案:——一个国家对于本国的国际不法行为应当承担责任,是一项国际法原则。构成国际不法行为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一)在客观上,该项行为违背了该国的国际义务,造成对外国权益的损害;
(二)该项侵害行为可归因于国家,即所谓的“可归责性”。
一个国家的行为是否违背了该国的国际义务不是以一国的国内法为准。即使某一行为是根据国内法而采取的,符合其国内法,但只要这一行为违反了该国对外所承担的国际义务,这一行为依然可以引起国际责任。
关于第二个要件,国家并不对其国内发生的违反国际法的行为都承担责任。国际不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应当可归咎于当事国本国,否则不能引起国家责任。国家只能对以国家或政府名义所从事的、由国家正式授权并控制的行为对外承担责任。具体说来,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行为一般都视为是国家的行为。其他政府官员的行为只能是以官方的身份从事的行为才被视为是国家的行为。外交代表必须对其一切行为负责。一个国家的任何机关以及国内的任何地方政治实体如果经该国国内法的授权行使政府权力,这种行为应当被视为是国家的行为。个人的行为只有在国家的授权、唆使或者纵容等情况下才能被视为是国家的行为。
——
4.[单选题]以下各项中,不属于《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中规定的享有国家豁免的“国家”含义的是( )。
A.国家及其政府的各种机关
B.以国家代表身份行事的国家代表
C.有权行使主权权力并以该身份行事的联邦国家的组成单位或国家政治区分单位
D.国有企业
正确答案:————
5.[单选题]以下各项中,只能针对本国人行使的是( )。
A.属地管辖
B.属人管辖
C.保护性管辖
D.普遍性管辖
正确答案:————
6.[单选题]国家的管辖权形式中,不需要在犯罪与管辖国之间存在任何联系因素的管辖权形式是( )。
A.领土管辖权
B.国籍管辖权
C.保护性管辖权
D.普遍性管辖权
正确答案:————
7.[问答题]甲国A政府为了镇压国内兴起的反政府武装组织的起义以维护其统治,决定在国内修建一条铁路,然而由于国内资金不足,A政府决定向国际上借款。经过一番考虑,A政府决定和乙国签订借款合同,向乙国的银行借款。丙、丁两国见有利可图,于是通过抗议、照会等形式对A政府施加压力,强迫A政府接受它们的借款。A政府只好与乙、丙、丁三国签订了借款合同。合同签订后,乙、丙、丁三国的银行以A政府的名义发行了001号债券。不久,A政府被国内的反政府武装组织推翻,该组织成立了B政府。多年之后,手持001号债券的丁国国民在丁国法院对甲国B政府提起诉讼,要求B政府偿还他们所持债券的本金和利息。丁国法院受理了该诉讼,并向甲国B政府发了传票,甲国B政府拒绝接受传票,并将其退回。丁国法院对该案做了缺席判决。
(一)丁国法院是否有权受理该案并作出缺席判决?
(二)B政府是否应当继承A政府的这笔债务?
正确答案:————
8.[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事实本身并不构成对新国家的默示承认?( )
A.共同参加某一国际会议
B.建立外交关系
C.缔结双边的政治性条约
D.投票支持加入政府间国际组织
正确答案:————
第四章国际组织法
1.[问答题]简述区域性国际组织。
正确答案:——区域性国际组织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的国家为了共同利益或政策而建立的国际组织。
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基本职能是以区域行动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区域组织的存在与活动不得违反《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区域性国际组织与联合国是处于合作与补充的地位。主要表现在:
(一)区域性国际组织的联合国会员国,在把地方性争端提交安理会之前,应通过区域组织力求争端和平解决。安理会应当鼓励这种争端解决办法。
(二)协助安理会依职权而采取的强制行动,但此等行动必须以安理会的授权为限,未经授权,就不得采取任何强制行动。
(三)区域性国际组织所进行或正在考虑进行的活动,不论何时,均应向安理会作出充分报告。
宪章将区域组织纳入联合国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世界体制,但是,区域组织本身并不是联合国的组成部分,它们有自己独立的法律人格和地位。
——
2.[问答题]简述非政府性国际组织。
正确答案:——非政府性国际组织是指非经政府性协议而创建的,由各国民间团体、联盟或个人组成的从事国际活动的组织。非政府性国际组织不具有国际法主体的资格,其总部一般设立在某个特定的国家,分部分布在其他多个国家。由于其从事的活动是国际性的,所以被称为非政府性国际组织,但是其在各个国家的活动,必须受到各该东道国国内法的支配。非政府国际组织目前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许多领域都可以看到非政府国际组织的影子。
《联合国宪章》第71条规定了联合国处理与非政府组织关系的原则,即经社理事会可以就与非政府国际组织有关并属于经社理事会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征询非政府国际组织的意见。
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活动对国际立法和国家实践产生重大影响。实践证明,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主张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吸收到国际立法当中。主权国家在制定自己的法律时也不得不考虑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立场。
——
3.[多选题]以下各项中,规定有国际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特权与豁免的有( )。
A.国际组织的基本法律文件
B.国际组织的特权与豁免协定
C.国际组织与东道国之间的东道国协定
D.国际组织的决议
正确答案:——ABC——
4.[单选题]关于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人格,最权威的国际法院的咨询意见( )。
A.1947年“一国成为联合国会员国的条件”案
B.1948年“为联合国服务过程中受到伤害的赔偿”案
C.1953年“联合国行政法庭作出的赔偿裁决的效力”案
D.1961年“联合国的某些费用”案
正确答案:————
5.[问答题]ABCDE五个国家签订了一份条约,决定设立一个国际组织,总部设立在A国首都。该国际组织与A国政府之间又签订了一份东道国协定,规定了A国承认该国际组织在A国国内的法律人格。甲是F国国民,与该国际组织之间签订了一份劳务合同,专门为该国际组织提供电脑维护方面的专业服务。后来,该国际组织决定解除与甲之间的劳务合同,把甲告上了A国的法院。在诉讼中,甲提出,该国际组织在A国的法院不能作为原告,因为该国际组织并非是A国国内法上的一个法人,不具有法律人格。
请问:甲的主张是否成立?
正确答案:————
6.[多选题]国际组织的基本文件可能是( )。
A.一个国家的国内法
B.一个独立的法律文书
C.一项公约或条约的一部分
D.普遍性国际组织的一项特别决议
正确答案:————
7.[问答题]简述国际组织的法律人格。
正确答案:————
8.[单选题]以下关于国际组织的特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国际组织的组织机构可以是临时性的
B.国际组织是国家之间的组织
C.国际组织是依据国家间的多边条约而创立的
D.国际组织的基本原则是所有成员国主权平等
正确答案:————
9.[多选题]以下各项中,属于国际组织的特征的有( )。
A.其成员为国家
B.其成员为国际贸易集团
C.其创立依据是国际条约
D.其创立依据为国际贸易协议
正确答案:————
第五章国际法上的领土
1.[问答题]简述南极条约体系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1.南极专为和平目的所利用。《南极条约》第1条规定,“南极应只用于和平目的”,禁止采取一切具有军事形式的措施,不得建立军事基地、建筑要塞、进行军事演习以及核试验和其他武器实验、实行南极的非军事化和无核化。
2.冻结领土主权要求。在条约的有效期内,在南极不得提出新的领土主权要求或扩大现有的要求。
3.科研自由和国际合作。根据《南极条约》的规定,南极地区的科研考察自由,在南极活动的国家应互相交换和提供有关南极的科学情报,并互相交流。
4.环境保护和生物资源保护。1991年《南极条约环境保护议定书》规定,南极是自然保护区,仅用于和平与科学活动。1972年的《南极海豹保护公约》禁止在南极猎捕三类南极海豹。1980年《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公约》确立了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保护的一套生态系统标准。
5.《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南极条约》第9条确立了南极协商国互相协商南极事项的机制。该会议每两年举行一次。该机制是整个南极条约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关键。
——
2.[单选题]A国派出军队占领了与B国有争议的岛屿,随后在将近一个世纪里,B国没有提出任何抗议,这个事实也被国际社会所默认。A国主张对该岛屿拥有主权的依据是( )。
A.先占
B.添附
C.时效
D.割让
正确答案:——C——
3.[单选题]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有义务为内陆国出入海洋在通过沿海国领土方面提供便利。这是对沿海国领土主权的限制。这种限制在国际法中叫作( )。
A.共管
B.租借
C.国际地役
D.势力范围
正确答案:——C——
4.[单选题]1964年非洲统一组织在( )中决定采纳“占有原则”作为解决非洲国家边界争端的主要原则。
A.《开普敦宣言》
B.《开罗宣言》
C.《内罗毕宣言》
D.《阿尔及尔宣言》
正确答案:————
5.[问答题]简述确定边界的过程。
正确答案:————
6.[单选题]在边界定界中,所附的地图和边界条约中所载的内容不一致时,( )。
A.原则上以地图中的内容为准
B.原则上以符合实际状况的为准
C.双方可以在两者间进行选择
D.原则上以边界条约中的内容为准
正确答案:————
7.[问答题]试论边境制度。
正确答案:————
第六章国际海洋法
1.[单选题]沿海国对领海的主权( )。
A.只及于领海海域
B.及于领海海域和海域上空
C.及于领海海域、海域上空和底土
D.及于领海海域和海域底土
正确答案:——C——
2.[问答题]简述无害通过制度。
正确答案:——沿海国对领海的主权受到一定的限制,即沿海国有义务允许外国船舶在其领海进行无害通过,这是国际法公认的一项规则。无害通过的具体内容是:
1.无害通过权的权利主体是外国的船舶,因此,外国的飞机在领海上空不得享有无害通过权。
2.“通过”的含义是指为了穿过领海但不进入内水,或为了驶往或驶出内水而通过领海的航行。这种航行应继续不停迅速地进行。只有在遇到不可抗力或为救助遇险等情况时才可以停船或下锚。在领海内,潜水艇和其他潜水器,须在水面上航行并展示其国旗。外国核动力船舶和载运核物质或其他本质上危险或有毒物质的船舶,在行使无害通过领海的权利时,应持有国际协定为这种船舶所规定的证书并遵守国际协定所规定的特别预防措施。
3.“无害”是指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良好秩序或安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详细规定了不属于“无害”通过的12种情形。例如,对沿海国的主权、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进行任何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进行军事操练或军事演习、收集情报、进行影响沿海国防务或安全的宣传活动等。
4.沿海国还可以对与领海无害通过有关的其他情况制定领海的法律和规章。
外国军舰是否在沿海国的领海内享有无害通过权目前在国际上仍然是个有争议的问题。
——
3.[多选题]以下各项中,属于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创立起来的制度的是( )。
A.群岛水域
B.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
C.专属经济区
D.国际海底区域
正确答案:——ABCD——
4.[单选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的群岛国制度( )。
A.只适用于拥有群岛的国家
B.既适用于拥有群岛的国家,也适用于群岛国
C.只适用于群岛国
D.适用于任何岛国
正确答案:————
5.[单选题]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沿海国的领海宽度最大可以到达( )。
A.3海里
B.12海里
C.200海里
D.350海里
正确答案:————
6.[单选题]以下各个海域中,哪一项属于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新创设的?( )
A.毗连区
B.专属经济区
C.大陆架
D.公海
正确答案:————
7.[单选题]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如果海湾湾口超过24海里,则24海里的直线基线应当( )。
A.划在海湾内
B.在湾口划一条封口线
C.划在海湾口附近24海里处
D.划在海湾口附近12海里处
正确答案:————
8.[单选题]法律上大陆架概念的提出来自于美国总统( )对大陆架的公告。
A.罗斯福
B.艾森豪威尔
C.杜鲁门
D.里根
正确答案:————
9.[单选题]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无论如何,大陆架外部界限的各定点,不应超过从测算领海宽度的直线量起( )海里。
A.350
B.200
C.2500
D.100
正确答案:————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人大《国际法》(第二版)7-12章课后习题
下一篇 :人大《广告学概论》7-12章课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