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专科)》20年12月作业考核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生物体内大多数氨基酸脱去氨基生成α-酮酸主要是通过下面( )作用完成的
A、氧化脱氨基
B、还原脱氨基
C、联合脱氨基
D、转氨基
正确答案:C
第2题,合成嘌呤环的氨基酸为( )
A、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
B、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
C、甘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
D、蛋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酸
E、蛋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
正确答案:B
第3题,下列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酶都有活性中心
B、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辅酶
C、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金属离子
D、所有抑制剂都作用于酶活性中心
正确答案:A
第4题,下列关于氧化磷酸化偶联机理的化学渗透学说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
A、H+不能自由通过线粒体内膜
B、呼吸链中各递氢体可将H+从线粒体内转移到线粒体内膜外
C、在线粒体膜内外H+形成跨膜梯度
D、线粒体内膜外侧pH比膜内侧高
正确答案:
原核细胞中掺入氨基酸的第一步反应是( )
A、甲酰蛋氨酸-tRNA与核糖体P位结合
B、甲酰蛋氨酸-tRNA与核糖体A位结合
C、甲酰蛋氨酸-tRNA与核糖体E位结合
D、甲酰蛋氨酸-tRNA与核糖体随机结合
正确答案:
第6题,(假设翻译时可从任一核苷酸起始读码,人工合成的(AAC)n(n为任意整数)多聚核苷酸,能够翻译出的多聚氨基酸有( )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正确答案:
第7题,脂肪酸从头合成的脂酰基载体是( )
A、CoASH
B、Ser
C、生物素
D、ACP
正确答案:
第8题,大肠杆菌蛋白质合成起始时模板mRNA首先结合于核糖体上的位点是( )
A、30S亚基的蛋白
B、30S亚基的16S rRNA
C、50S亚基的23S rRNA
D、50S亚基的蛋白
正确答案:
第9题,氧化磷酸化的化学渗透假说提出关于ATP形成的原因( )
A、线粒体内膜对ADP渗透性的变化造成的
B、ADP泵出基质进入膜间隙所致
C、线粒体蛋白质中形成高能键所致
D、H+被泵出形成线粒体内膜内外质子电化学梯度所致
正确答案: ,携带脂酰基透过线粒体内膜的是( )
A、4-磷酸泛酸
B、ACP
C、肉(毒)碱
D、苹果酸
正确答案:
第11题,关于变构调节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变构调节具有放大效应
B、变构调节剂常是些小分子代谢物
C、变构剂通常与酶活性中心以外的某一特定部位结合
D、代谢途径的终产物通常是该途径起始反应酶的变构抑制剂
正确答案: ,DNA合成需要的原料是 ( )
A、ATP、CTP、GTP、TIP
B、ATP、CTP、GTP、UTP
C、dATP、dGTP、dCTP、dUTP
D、dATP、dGTP、dCTP、dTTP
正确答案:
第13题,关于糖、脂、氨基酸代谢错误的是( )
A、乙酰 CoA是糖、脂、氨基酸分解代谢共同的中间代谢物
B、三羧酸循环是糖、脂、氨基酸分解代谢的最终途径
C、当摄人糖量超过体内消耗时,多余的糖可转变为脂肪
D、当摄人大量脂类物质时,脂类可大量异生为糖
正确答案:
第14题,氨基酸和蛋白质共有的性质是 ( )
A、胶体性质
B、沉淀反应
C、变性性质
D、两性性质
正确答案:
DNA上某段碱基顺序为5′-ACTAGTCAG-3′转录后的上相应的碱基顺序为( )
A、5′-TGATCAGTC-3′
B、5′-UGAUCAGUC-3′
C、5′-CUGACUAGU-3′
D、5′-CTGACTAGT-3′
正确答案:
第16题,乙酰CoA彻底氧化过程中的P/O值是( )
A、2
B、2.5
C、3
D、3.5
正确答案:
第17题,常用于测定多肽N—末端氨基酸的试剂是 ( )
A、溴化氢
B、羟胺
C、过甲酸
D、丹横酰氯
正确答案:
第18题,葡萄糖与甘油共同的代谢中间产物是( )
A、丙酮酸
B、3-磷酸甘油酸
C、磷酸二羟丙酮
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正确答案:
第19题,天然蛋白质中含有的20种氨基酸的结构是 ( )
A、全部是L-型
B、部分是L-型,部分是D-型
C、全部是D型
D、除甘氨酸外都是L-型
正确答案: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生物体内大多数氨基酸脱去氨基生成α-酮酸主要是通过下面( )作用完成的
A、氧化脱氨基
B、还原脱氨基
C、联合脱氨基
D、转氨基
正确答案:C
第2题,合成嘌呤环的氨基酸为( )
A、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
B、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
C、甘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
D、蛋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酸
E、蛋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
正确答案:B
第3题,下列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酶都有活性中心
B、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辅酶
C、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金属离子
D、所有抑制剂都作用于酶活性中心
正确答案:A
第4题,下列关于氧化磷酸化偶联机理的化学渗透学说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
A、H+不能自由通过线粒体内膜
B、呼吸链中各递氢体可将H+从线粒体内转移到线粒体内膜外
C、在线粒体膜内外H+形成跨膜梯度
D、线粒体内膜外侧pH比膜内侧高
正确答案:
原核细胞中掺入氨基酸的第一步反应是( )
A、甲酰蛋氨酸-tRNA与核糖体P位结合
B、甲酰蛋氨酸-tRNA与核糖体A位结合
C、甲酰蛋氨酸-tRNA与核糖体E位结合
D、甲酰蛋氨酸-tRNA与核糖体随机结合
正确答案:
第6题,(假设翻译时可从任一核苷酸起始读码,人工合成的(AAC)n(n为任意整数)多聚核苷酸,能够翻译出的多聚氨基酸有( )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正确答案:
第7题,脂肪酸从头合成的脂酰基载体是( )
A、CoASH
B、Ser
C、生物素
D、ACP
正确答案:
第8题,大肠杆菌蛋白质合成起始时模板mRNA首先结合于核糖体上的位点是( )
A、30S亚基的蛋白
B、30S亚基的16S rRNA
C、50S亚基的23S rRNA
D、50S亚基的蛋白
正确答案:
第9题,氧化磷酸化的化学渗透假说提出关于ATP形成的原因( )
A、线粒体内膜对ADP渗透性的变化造成的
B、ADP泵出基质进入膜间隙所致
C、线粒体蛋白质中形成高能键所致
D、H+被泵出形成线粒体内膜内外质子电化学梯度所致
正确答案: ,携带脂酰基透过线粒体内膜的是( )
A、4-磷酸泛酸
B、ACP
C、肉(毒)碱
D、苹果酸
正确答案:
第11题,关于变构调节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变构调节具有放大效应
B、变构调节剂常是些小分子代谢物
C、变构剂通常与酶活性中心以外的某一特定部位结合
D、代谢途径的终产物通常是该途径起始反应酶的变构抑制剂
正确答案: ,DNA合成需要的原料是 ( )
A、ATP、CTP、GTP、TIP
B、ATP、CTP、GTP、UTP
C、dATP、dGTP、dCTP、dUTP
D、dATP、dGTP、dCTP、dTTP
正确答案:
第13题,关于糖、脂、氨基酸代谢错误的是( )
A、乙酰 CoA是糖、脂、氨基酸分解代谢共同的中间代谢物
B、三羧酸循环是糖、脂、氨基酸分解代谢的最终途径
C、当摄人糖量超过体内消耗时,多余的糖可转变为脂肪
D、当摄人大量脂类物质时,脂类可大量异生为糖
正确答案:
第14题,氨基酸和蛋白质共有的性质是 ( )
A、胶体性质
B、沉淀反应
C、变性性质
D、两性性质
正确答案:
DNA上某段碱基顺序为5′-ACTAGTCAG-3′转录后的上相应的碱基顺序为( )
A、5′-TGATCAGTC-3′
B、5′-UGAUCAGUC-3′
C、5′-CUGACUAGU-3′
D、5′-CTGACTAGT-3′
正确答案:
第16题,乙酰CoA彻底氧化过程中的P/O值是( )
A、2
B、2.5
C、3
D、3.5
正确答案:
第17题,常用于测定多肽N—末端氨基酸的试剂是 ( )
A、溴化氢
B、羟胺
C、过甲酸
D、丹横酰氯
正确答案:
第18题,葡萄糖与甘油共同的代谢中间产物是( )
A、丙酮酸
B、3-磷酸甘油酸
C、磷酸二羟丙酮
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正确答案:
第19题,天然蛋白质中含有的20种氨基酸的结构是 ( )
A、全部是L-型
B、部分是L-型,部分是D-型
C、全部是D型
D、除甘氨酸外都是L-型
正确答案: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