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模拟卷 一、概念题 1、中药
2、生药学3、糖类 4、国家药典二、填空题1、我国及世界第一部药典是( )。2、蒽醌类成分可用( )、( )和( )来鉴别。3、目前我国生药质量控制的标准分三级,即一级为(
);二级为( );三级为( )。上述三个标准,以( )为准。4、鉴别生物碱的常用沉淀试剂有( )、( )、( )和( )。 5、Keller-Killiani 反应是检查( )。苦味酸钠试验是检查( )。盐酸-镁粉反应是检查( )。6、写出下列生药的主要化学成分
黄芩( )
浙贝 ( )
红花( )
苦杏仁 ( )
肉桂( )
斑蝥( )
7、写出下列生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大黄( )丹参(
)
肉桂(
)
鹿茸(
)
8、写出下列生药的主要功效:
熟地( )
当归( )
西红花( )
鹿茸( )9、下列形象术语指的是哪一种生药?
“铜皮铁骨狮子头”( )
“云纹” ( )
“三岔” ( )10、写出下列生药的商品规格:
茯苓( )
五味子( )
鹿茸( )三、判断题
(填√或×)1、生药按药用部位进行分类有利于生药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的比较鉴别。( )
2、鞣质是一类结构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 )
3、环境因素影响生药品质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
4、当归和柴胡均不是来源于伞形科植物。( )
5、厚朴粉末中可见众多分枝状石细胞( )
6、天麻常见的伪品是马铃薯、大丽菊和紫茉莉。( )
7、钩藤的入药部位是干燥茎藤。( )
8、小茴香果皮中分布有6个油管。( )四、简答题
生药在应用前一般要进行炮制,炮制的目的是什么?
2、大黄的来源和性状特征。
3、怎样鉴别关黄柏和川黄柏?
4、麻黄的显微粉末特征。 五、论述题
1、中药贮藏保管中常见的变质现象有哪些?
参考答案:
四.简答题
1.生药在应用前一般要进行炮制,炮制的目的是什么?
(1)去除非药用部位
(2)利于处方调剂和有效成分溶出
(3)消除或降低毒性、刺激性或其它副作用
(4)转变药性,适应临床需要
(5)利于药材贮藏、保存药效
(6)矫臭矫味,利于服用2、大黄的来源和性状特征。
来源: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性状特征:类圆柱形、圆锥形或不规则块片状。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断面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异型维管束)环列或散在;根形成层明显,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无星点。
3、怎样鉴别关黄柏和川黄柏?
关黄柏 外表面黄绿色或淡棕黄色,较平坦,有不规则的纵裂纹,皮孔痕小而少见,偶有灰白色的粗皮残留。内表面黄色或黄棕色。体轻,质较硬,断面鲜黄色或黄绿色。
川黄柏 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平坦或具纵沟纹,可见皮孔痕及残留的灰褐色粗皮。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硬,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
4、麻黄的显微粉末特征。
气孔特异,保卫细胞侧面观似电话听筒状。
纤维细长,壁上布满砂晶,形成嵌晶纤维;
导管分子端壁斜面相接,接触面具多数穿孔,形成特殊的麻黄式穿孔板。五.论述题
(一)中药贮藏保管中常见的变质现象有哪些?
虫蛀:生药被虫蛀后,其外观及质量会受到极大影响。
生霉 指霉菌在生药表面或内部滋生的现象
3、变色 指生药失去其正常固有色泽的现象。
走油(泛油) 指药材所含的油质、糖质、黏液质等外溢药材表面的现象。
5、酸败 油脂或含脂药材由于化学变化而产生特殊臭味的现象。
6、其他 有些药材在贮藏过程中所含有效成分会自然分解或起化学变化而降低疗效,如樟脑、冰片、绵马贯众等,这类药材不能久贮。
2、生药学3、糖类 4、国家药典二、填空题1、我国及世界第一部药典是( )。2、蒽醌类成分可用( )、( )和( )来鉴别。3、目前我国生药质量控制的标准分三级,即一级为(
);二级为( );三级为( )。上述三个标准,以( )为准。4、鉴别生物碱的常用沉淀试剂有( )、( )、( )和( )。 5、Keller-Killiani 反应是检查( )。苦味酸钠试验是检查( )。盐酸-镁粉反应是检查( )。6、写出下列生药的主要化学成分
黄芩( )
浙贝 ( )
红花( )
苦杏仁 ( )
肉桂( )
斑蝥( )
7、写出下列生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大黄( )丹参(
)
肉桂(
)
鹿茸(
)
8、写出下列生药的主要功效:
熟地( )
当归( )
西红花( )
鹿茸( )9、下列形象术语指的是哪一种生药?
“铜皮铁骨狮子头”( )
“云纹” ( )
“三岔” ( )10、写出下列生药的商品规格:
茯苓( )
五味子( )
鹿茸( )三、判断题
(填√或×)1、生药按药用部位进行分类有利于生药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的比较鉴别。( )
2、鞣质是一类结构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 )
3、环境因素影响生药品质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
4、当归和柴胡均不是来源于伞形科植物。( )
5、厚朴粉末中可见众多分枝状石细胞( )
6、天麻常见的伪品是马铃薯、大丽菊和紫茉莉。( )
7、钩藤的入药部位是干燥茎藤。( )
8、小茴香果皮中分布有6个油管。( )四、简答题
生药在应用前一般要进行炮制,炮制的目的是什么?
2、大黄的来源和性状特征。
3、怎样鉴别关黄柏和川黄柏?
4、麻黄的显微粉末特征。 五、论述题
1、中药贮藏保管中常见的变质现象有哪些?
参考答案:
四.简答题
1.生药在应用前一般要进行炮制,炮制的目的是什么?
(1)去除非药用部位
(2)利于处方调剂和有效成分溶出
(3)消除或降低毒性、刺激性或其它副作用
(4)转变药性,适应临床需要
(5)利于药材贮藏、保存药效
(6)矫臭矫味,利于服用2、大黄的来源和性状特征。
来源: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性状特征:类圆柱形、圆锥形或不规则块片状。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断面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异型维管束)环列或散在;根形成层明显,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无星点。
3、怎样鉴别关黄柏和川黄柏?
关黄柏 外表面黄绿色或淡棕黄色,较平坦,有不规则的纵裂纹,皮孔痕小而少见,偶有灰白色的粗皮残留。内表面黄色或黄棕色。体轻,质较硬,断面鲜黄色或黄绿色。
川黄柏 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平坦或具纵沟纹,可见皮孔痕及残留的灰褐色粗皮。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硬,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
4、麻黄的显微粉末特征。
气孔特异,保卫细胞侧面观似电话听筒状。
纤维细长,壁上布满砂晶,形成嵌晶纤维;
导管分子端壁斜面相接,接触面具多数穿孔,形成特殊的麻黄式穿孔板。五.论述题
(一)中药贮藏保管中常见的变质现象有哪些?
虫蛀:生药被虫蛀后,其外观及质量会受到极大影响。
生霉 指霉菌在生药表面或内部滋生的现象
3、变色 指生药失去其正常固有色泽的现象。
走油(泛油) 指药材所含的油质、糖质、黏液质等外溢药材表面的现象。
5、酸败 油脂或含脂药材由于化学变化而产生特殊臭味的现象。
6、其他 有些药材在贮藏过程中所含有效成分会自然分解或起化学变化而降低疗效,如樟脑、冰片、绵马贯众等,这类药材不能久贮。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社会医学模拟题二》山东大学20春作业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