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焊1》测试辅导答案

所属学校:华中师范大学 科目:压力焊1 2020-03-19 17:18:39 压力 答案 测试
卷1
填空
1. 电阻焊与电弧焊相比有如下两个特征①             ,②             。   
2. 缝焊与点焊的区别:缝焊是以                     代替点焊的棒状电极。
3.  对焊一般按加压及通电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和             。
4. 因此,适当的                  作用是获得电阻焊优质接头的基本条件。
5. 按照馈电方式以及焊点数量的多少,点焊可以分为           ,         ,
              ,            和多点焊。
6.  摩擦焊技术包括旋转摩擦焊,              ,                等。
7. 按滚盘转动与馈电方式分,缝焊可分为           、                 
和           。其中,          易使工件表面过热,电极磨损严重,因而很少使用。
8. 搅拌摩擦焊工艺中,由于搅拌头的回抽,焊接末尾会存在“      ”。
9. 控制系统的组成包括三大部分 :                 、              和
                 。名词解释
1. 点焊时的绕流现象
2. 电阻焊
3. 冷压焊简答
1. 试分析瞬时液相扩散焊的焊接过程。
2. 分析摩擦焊的特点
3. 解释什么是扩散焊止焊剂,并列举其应具有那些性能。
4. 分析闪光对焊的工艺过程

试分析点焊过程中造成熔核偏移的原因,调整熔核偏移的原则及采取的措施
参考答案:
点焊时熔核偏移的产生原因:当进行不等厚度或不同材料点焊时,熔核将不对称于其交界面,而是向厚板或导电、导热性差的一边偏移,偏移的结果将使薄件或导电、导热性好的工件焊透率减小,焊点强度降低。熔核偏移是由两工件产热和散热条件不相同引起的。厚度不等时,厚件一边电阻大、交界面离电极远,故产热多而散热少,致使熔核偏向厚件;材料不同时,导电、导热性差的材料产热易而散热难,故熔核也偏向这种材料。
调整熔核偏移的原则是:增加薄板或导电、导热性好的工件的产热而减少其散热。常用的方法有:
 (1)采用强条件。 使工件间接触电阻产热的影响增大,电极散热的影响降低。电容储能焊机采用大电流和短的通电时间就能焊接厚度比很大的工件就是明显的例证。
 (2)采用不同接触表面直径的电极。在薄件或导电、导热性好的工件一侧采用较小直径,以增加这一侧的电流密度、并减少电极散热的影响。
(3)采用不同的电极材料。 薄板或导电、导热性好的工件一侧采用导热性较差的铜合金,以减少这一侧的热损失。
(4)采用工艺垫片。 在薄件或导电、导热性好的工件一侧垫一块由导热性较差的金属制成的垫片(厚度为0.2-0.3mm),以减少这一侧的散热。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