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资源学模拟题》20春山东大学辅导答案

所属学校:福建师范大学 科目:中药资源学模拟题 2020-02-09 17:18:08 东大 模拟题 中药 答案 春山
中药资源学 A卷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下列药材的地道产地,将对应选项填在括号内。)
1、当归 (     )
A隆林 广西 B长清 山东C岷县 甘肃D仙游 福建
2、人参 (     )
A抚松 吉林B遵义 贵州C莱西 山东D庆阳 甘肃
3、大黄 (     )
A万宁 海南 B新余 江西C牛庄 山东D果洛 青海
4、黄芩 (     )
A 肇庆 广东B承德 河北C滁州 江苏D罗田 湖北
5、黄连 (     )
A 阜康 新疆B荆州 湖北C石柱 四川D罗甸 贵州
6、皂角 (     )
A邹县 山东B西双版纳 云南C清源 辽宁D饶河 黑龙江
7、乌鸡 (     )
A防城 广西B龙泉 浙江C恩施 湖北D泰和 江西
8、石膏 (     )
A 亳州 安徽B铜陵 安徽C应城 湖北D密县 河南
9、薄荷 (     )
A太仓 江苏B阜康 新疆C荆州 湖北D西双版纳 云南
10、冬虫夏草 (     )
A 果洛 青海B恩施 湖北C巴青 西藏D遵义 贵州
二、多项选择题
1、一类新药包括(                          )
A 中药材的人工制品   B中药注射剂  C新发现的中药材及其制剂  D 中药材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其制剂
2、四大怀药包括(                          )
A 牛膝  B山药  C红花  D地黄
3、记载中药资源的典籍(                         )
A 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植物名实图考  D神农本草经
4、野外资源调查的取样技术包括(                     )
A 主观取样  B随机取样  C规则取样  D分层取样
5、中药资源的更新方法有(              )
A 器官更新    B居群更新    C群落更新    D物种更新
三、填空题
1.藻类的代表药材有(            、           )。
2.动物药的代表药材有(             、           )。
3.地衣类的代表药材有(            、           )。
4.菊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            、            )。
5.豆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            、            )。
6.唇形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           、            )。
7.毛茛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            、            )。
8.中药资源调查的内容包括(             )(            )(            )。
9.样方大小的设置一般草木植物、小灌木和大灌木及小乔木分别为(         、       、       )m2。
10.中药资源的特点是(               、               )(              、           )
(           )。
11.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分为一级开发(                                     )、
二级开发(                                     )、三级开发(                            )。
12.《关于保护甘草和麻黄草药用资源,组织实施专营和许可证管理制度的通知》发布的时间是(           )。
13.浙八味是指(            、            、            、           )和
(              、              、           、            )。
四、判断题
(           )1、 单株产量指一株植物利用部位(如全草、根、根茎、茎、叶、花、果实和种子、茎皮、汁液等)的平均产量(g/株)。调查株一般不得少于30株,并应具有随机性。
(           )2、贮藏量指某一时期内一个地区某种中药资源的总利用部位生物量。
(           )3、华南地区栽培种类以砂仁、槟榔、益智、佛手、广藿香、五味子、党参为代表。
(           )4、中药资源沿纬度方向成带状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纬度地带性。
(           )5、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海拔一般超过4000m,有川贝母、冬虫夏草、胡黄连、大黄分布。
(           )6、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结合起来,影响并决定着一个地区植被种类和分布的基本特点,即所谓“三向地带性”学说。
(           )7、西南地区栽培种类以黄连、杜仲、川芎、红花、金银花、郁金、麦冬等为代表。
(           )8、西双版纳被誉为“植物王国”, 南药资源有砂仁、槟榔、雪莲、儿茶、云南萝芙木、爪哇白豆蔻、千年健、胖大海、大黄等。
(           )9、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植物也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垂直地带性。
(           )10、华东地区栽培种类以贝母、金银花、延胡索、白芍、厚朴、白术、牡丹皮、西洋参为代表。
五、概念及计算方法
1.稀有种2.保本点3.经济量4. 年允收量
六、简答题
1.中药资源的保护方法2.举例说明热带雨林植被特点3.中药新药的开发思路

4.样方调查的记载内容
七、论述题
1如何进行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的质量评价
2.自然环境的调查内容与记载方法中药资源学 B卷单项选择题(选出下列药材的地道产地,
将对应选项填在括号内。)
1、梅花鹿茸 (       )
A双阳 吉林B武陟 河南C江油 四川 D徐闻 广东
2、珍珠 (       )
A 长清 山东B禹县 河南C温县 河南D合蒲 广西
3、薏苡 (       )
A 徐闻 广东B中甸 云南C牛庄 山东D湘阴 湖南
4、肉苁蓉 (       )
A和田 新疆B易县 河C北巴东 湖北D中甸 云南
5、萝芙木 (       )
A 上杭 福建B西双版纳 云南C长清 山东D涟源 湖南
6、八角茴香 (       )
A 五常 黑龙江B文山 云南C南宁 广西D铜仁 贵州
7、杜仲 (       )
A 浑源 山西B和静 新疆C安国 河北D遵义 贵州
8、阿魏 (       )
A 金坛 江苏B阜康 新疆C盘安 浙江D丽江 云南
9、橘红 (       )
A华州 广东B安国 河北C盘安 浙江D安阳 河南
10关防风 (       )
A 长清 山东B武陟 河南C湘阴 湖南D杜尔伯特 黑龙江
二、多项选择题
1、二类新药包括(                          )
A 中药注射剂       B中药材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其制剂  
C中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   D中药材、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
2、四大皖药包括(                          )
A 白芍   B菊花   C茯苓  D牡丹皮
3、记载中药资源的典籍(                         )
A 本草纲目B新修本草C植物名实图考D神农本草经
4、野外资源调查的取样技术包括(                     )
A 主观取样   B随机取样   C规则取样   D分层取样
5、中药资源的更新方法有(              )
A 器官更新   B居群更新   C群落更新   D物种更新三、填空题
1.矿物药的代表药材有(            、           )。
2.菌类的代表药材有(             、           )。
3.地衣类的代表药材有(            、           )。
4.蔷薇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            、            )。
5.五加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            、            )。
6.百合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           、            )。
7.蓼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            、            )。
8.中药资源调查的内容包括(             )(            )(            )。
9.样方大小的设置一般草木植物、小灌木、大灌木和小乔木分别为(         、       、         )m2。
10.中药资源的特点是(              、            )(            、           )(              )。
11.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分为一级开发(                                             )、
二级开发(                                         )三级开发(                            )。
12.《关于禁止采集和销售发菜,制止滥挖甘草和麻黄草有关问题的通知》发布的时间是(           )。
13.浙八味是指(                 、                、                 、               )
和(              、                      、                   、              )。
三、判断题
(           )1、中药资源从沿海向内陆方向成带状,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经度地带性。
(           )2、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海拔一般超过4000m,有川贝母、冬虫夏草、胡黄连、大黄分布。
(           )3、西南地区栽培种类以黄连、杜仲、川芎、红花、金银花、郁金、麦冬等为代表。
(           )4、西双版纳被誉为“植物王国”, 南药资源有砂仁、槟榔、雪莲、儿茶、云南萝芙木、爪哇白豆蔻、千年健、胖大海、大黄等。
(           )5、华东地区栽培种类以贝母、金银花、延胡索、白芍、厚朴、白术、牡丹皮、西洋参为代表。
(           )6、贮藏量指某一时期内一个地区某种中药资源的总利用部位生物量。
(           )7、海洋药物分为渤海、黄海、东海昆布、海藻、石决明、海螵蛸、牡蛎区和南海海马、珍珠母、贝齿、玳瑁、海浮石区两个二级区。
(           )8、单株产量指一株植物利用部位(如全草、根、根茎、茎、叶、花、果实和种子、茎皮、汁液等)的平均产量(g/株)。调查株一般不得少于30株,并应具有随机性。
(           )9、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结合起来,影响并决定着一个地区植被种类和分布的基本特点,即所谓“三向地带性”学说。
(           )10、华南地区栽培种类以砂仁、槟榔、益智、佛手、广藿香、五味子、党参为代表。
四、概念及计算方法
1.中药区划2.蕴藏量 3.濒危种4. 保本点五、简答题
1.举例说明中药区划中一级区的命名方法
2.地道药材概念及深刻内含
3.举例说明中药资源产品开发
4.举例说明热带雨林植被特点五、论述题
1.野外资源调查工作的注意事项2. 如何进行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的质量评价中药资源学 C卷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下列药材的地道产地,
将对应选项填在括号内。)
1、当归 (     )
A隆林 广西 B长清 山东C岷县 甘肃D仙游 福建
2、珍珠 (       )
A 长清 山东B禹县 河南C温县 河南D合蒲 广西
3、薏苡 (       )
A 徐闻 广东B中甸 云南C牛庄 山东D湘阴 湖南
4、黄芩 (     )
A 肇庆 广东B承德 河北C滁州 江苏D罗田 湖北
5、萝芙木 (       )
A 上杭 福建B西双版纳 云南C长清 山东D涟源 湖南
6、黄连 (     )
A 阜康 新疆B荆州 湖北C石柱 四川D罗甸 贵州
7、杜仲 (       )
A 浑源 山西B和静 新疆C安国 河北D遵义 贵州
8、阿魏 (       )
A 金坛 江苏B阜康 新疆C盘安 浙江D丽江 云南
9、薄荷 (     )
A太仓 江苏B阜康 新疆C荆州 湖北D西双版纳 云南
10关防风 (       )
A 长清 山东B武陟 河南C湘阴 湖南D杜尔伯特 黑龙江
二、多项选择题
1、二类新药包括(                          )
A 中药注射剂       B中药材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其制剂  
C中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   D中药材、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
2、四大皖药包括(                          )
A 白芍   B菊花   C茯苓  D牡丹皮
3、四大怀药包括(                          )
A 牛膝  B山药  C红花  D地黄
4、野外资源调查的取样技术包括(                     )
A 主观取样   B随机取样   C规则取样   D分层取样
5、中药资源的更新方法有(              )
A 器官更新   B居群更新   C群落更新   D物种更新三、填空题
1.矿物药的代表药材有(            、           )。
2. 动物药的代表药材有(             、           )。
3. 豆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            、            )。
4.蔷薇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            、            )。
5. 毛茛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            、            )。
6.百合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           、            )。
7.蓼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            、            )。
8.中药资源调查的内容包括(             )(            )(            )。
9.样方大小的设置一般草木植物、小灌木、大灌木和小乔木分别为(         、       、         )m2。
10.中药资源的特点是(              、            )(            、           )(              )。
11.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分为一级开发(                                             )、
二级开发(                                         )三级开发(                            )。
12.《关于禁止采集和销售发菜,制止滥挖甘草和麻黄草有关问题的通知》发布的时间是(           )。
13.浙八味是指(                 、                、                 、               )
和(              、                      、                   、              )。
三、判断题
(           )1、中药资源从沿海向内陆方向成带状,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经度地带性。
(           )2、单株产量指一株植物利用部位(如全草、根、根茎、茎、叶、花、果实和种子、茎皮、汁液等)的平均产量(g/株)。调查株一般不得少于30株,并应具有随机性。
(           )3、西南地区栽培种类以黄连、杜仲、川芎、红花、金银花、郁金、麦冬等为代表。
(           )4、贮藏量指某一时期内一个地区某种中药资源的总利用部位生物量。
(           )5、华东地区栽培种类以贝母、金银花、延胡索、白芍、厚朴、白术、牡丹皮、西洋参为代表。
(           )6、华南地区栽培种类以砂仁、槟榔、益智、佛手、广藿香、五味子、党参为代表。
(           )7、海洋药物分为渤海、黄海、东海昆布、海藻、石决明、海螵蛸、牡蛎区和南海海马、珍珠母、贝齿、玳瑁、海浮石区两个二级区。
(           )8、中药资源沿纬度方向成带状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纬度地带性。
(           )9、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结合起来,影响并决定着一个地区植被种类和分布的基本特点,即所谓“三向地带性”学说。
(           )10、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海拔一般超过4000m,有川贝母、冬虫夏草、胡黄连、大黄分布。
四、概念及计算方法
1.中药区划
2.蕴藏量 3.稀有种4. 经计量
五、简答题
1.举例说明中药区划中一级区的命名方法
2.地道药材概念及深刻内含
3.中药资源的开发思路
4. 中药资源的保护方法
五、论述题
1.野外资源调查工作程序及注意事项2. 自然环境的调查内容与记载方法
中药资源学 A卷 参考答案:
五、概念及计算方法
1、稀有种:指那些不是立即有绝灭危险的、我国特有的单型科、单型属或少种属的代表种类。这些种类在分布区内居群不多,数量也稀少,分布于有限的地区,或分布区范围较大,但只是零星分布。
2、保本点:能回收投资而实现有效销售的最小量。保本点=新产品开发投资/(可能价格—成本)
3、经济量  指某一时期内一个地区有经济效益那部分贮藏量。即只包括达到采收标准和质量规格要求的那部分贮藏量,不包括幼年株、病株和未达到采收标准和质量规格要求的那部分贮藏量。
经济量=贮藏量×达到采收标准的比率
要求在调查中分别统计达到和未达到采收质量标准植株所占比例。
4、年允收量  指在一年内允许采收的贮藏量,即不影响其自然更新和保证持续利用的采收量。年允收量需在中药资源种群更新能力或种群增长能力的基础上确定,是最理想的采收强度,但目前多数中药资源没有这方面数据资料,需加强研究。可采用下式估计:
年允收量=经济量×比例
比率参考经验数据,茎叶类为0.3~0.4,根及根茎类为0.1。
六、简答题
1、中药资源的保护方法
中药资源的保护方法一般分为
           就地保护
                 一、建立中药资源保护区
                 二、采用有效的生产性保护手段           异地保护
           离体保护

    2、举例说明热带雨林植被特点
热带雨林中植物种类繁多,上层乔木高过30米,有的可高达80至100米,多为典型的热带常绿树和落叶阔叶树;望天树
木质藤本植物随处可见,有的粗达20至30厘米,长可达300米,沿着树干、枝桠,从一棵树爬到另外一棵树,从树下爬到树顶,又从树顶倒挂下来,交错缠绕,好象一道道稠密的网;
雨林中的树林多为双子叶植物,具有厚的革质叶和较浅的根系,用以营养的根部通常只有几厘米深;苏铁、旅人蕉
有的还开着各种艳丽的花朵,有的甚至附生在叶片上,形成“树上生树”、“叶上长草”的奇妙景色;鹿角蕨
有些种类的树干基部常会长出多姿多态的板状根, 有些则生长着许多发达的气根;印度胶榕
有些种类在老树树干或根颈处也能开花结果,成为热带雨林中特有的老茎生花现象。可可、木奶果、聚果榕
3.中药新药的开发思路
1. 加强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研究,从中寻找一类新药2. 进行新药的二次开发
3. 从古方、验方研究开发中药新药
4. 加强中药有效部位研究
5. 将生物技术应用于中药新药的研究
6. 现代制剂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7. 扩大药用部位,增加新产品
8. 充分利用各类化学成分
9. 天然化合物的结构修饰
4.样方调查的记载内容
调查地点、日期、样方面积、样方号、植物所在的群落类型、生境、主要伴生植物。药材挖出后要标明物候期、系上号码牌(和样方总号一致)。
七、论述题
1、如何进行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的质量评价
对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评价比较复杂,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的指标体系。参照森林资源和土壤资源分析评价方法,评价中药资源的指标主要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项。
(一)经济效益4
经济效益评价主要是评价中药资源生产能力及经济价值。其定量指标主要有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率两项。
1.生产效率:是评价该地区某类资源实际采收数量与年允收量之间关系的一个量化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生产效率是通过控制年采收量来衡量某种资源生产合理性的一个指标,其理想值是1。当生产效率值为1时,说明可采收资源均被收获利用,当该值小于1时表示资源尚为被充分开发利用,若该值大于1,说明资源超量消耗,应加以控制采收,以使资源永续利用。
2.经济效率:
用生产效率来评价一个地区某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还不够全面。因为采收的资源若不能全部被转化为商品而利用,还是没有应用意义。故此引入经济效率来衡量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其计算公式为:
                         当该值为1是理想状态,表明收获资源全部被转化利用,若该值大于1,说明采收资源超过了实际利用量,将造成资源的不必要的浪费,应减少采收量(或收购量)。
评价中药资源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从资源的种类、数量,不同层次产品开发的效益比较,地产药材规格质量及市场销售状况等方面进行定性评价。
(二)生态效益3
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率仅仅是从经济学、商品学角度去评价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评价资源(指生物资源)的生态效益,即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更新问题,更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目前通常采用“生态效率”来衡量和评价。其测算公式为:       生态效率的数值含义较为复杂。若测算值为正值,一方面可以通过计算资源恢复量来确定年允收量的合理值,另一方面也可通过恢复量的大小来衡量资源的保护状况。当该值为负数时,表明现采收量已超过资源的更新能力,长此以往,将导致资源日趋枯竭。
具体分析生态效益问题,还要从中药资源的种群特征和生物多样性水平及受威胁生物资源的保护状况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三)社会效益3
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效益的评价是反应资源开发在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
1.调查区域中药产业产值在当地国民生产总值所占比重。中药产业包括药材贸易、科研及开发、中成药业等相关产业部门。
2.资源人均占有量。中药资源人均拥有量是衡量当地资源开发潜力及中药产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
3.中药产业劳动力吸纳量。调查地区从事中药产业的人员占当地劳动力资源总量的比重,是衡量中药产业的社会贡献率的一个显著标志。
4.中药文化状况。中药资源开发和中药产业的发展是否推动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医药文化。
2.自然环境的调查内容与记载方法
    1.地理位置 2即调查地区的范围、所在行政区划及经纬度。对于调查地区及附近的山脉、河流、湖泊、交通干线均应作记载。
    2.地形、地势2 对调查地区的地形、地势,分别山地(相对高度在200m以上)、丘陵(相对高度在200m以下)、平原(起伏小,坡度不超过5度),高原、盆地、岛屿等进行观测与记载。
3.气候2 可抄录当地有关气象站的记录资料,同时也应访问老农,了解当地重要作物的下种、定植、收获的情况,常见树木的发芽展叶、开花、结实的情况以及常见动物的活动、生殖及迁徙情况等。
    气象记载的项目有以下几项:
     (1) 温度 年平均温度,最低月平均,最高月平均,绝对最高,绝对最低,初霜期及终霜期等;
    (2)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最低月平均,最高月平均,冬季积雪时间及厚度;
    (3)湿度(相对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最低月平均,最高月平均相对湿度;
    (4)风 常风情况、季风情况及风力等。
    其他如四季的日照时间及光照强度等。
4.土壤 2
  记载土壤的种类和分布。一般从自然剖面(如开山、修路、矿坑、水井等)观察土壤层次、深度;颜色、结构、质地、测定酸碱等。对岩石种类、土壤母质也作一般了解。
5.植被2 植被是一个地区植物区系、地形、气候、土壤和其他生态因子的综合反映。在调查范围内对植被类型如森林、草原、沙漠等分别记载其分布、面积和特点。对于调查范围内的各种植物群落(主要是包括有重要药用植物的)应作样地调查,并分层记载。
    植物群落就是在一定地段上具有一定种类组成、层片结构和外貌以及植物之间和植物与环境之间有一定相互关系的植被。
  中药资源学 B卷 参考答案:
五、概念及计算方法
1.中药区划
中药区划就是以中药资源与中药生产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中药资源区域分布与中药生产规律,从自然、社会经济、技术发展角度,进行生态环境、地理分布、区域特征、历史成因、时空变化、区域分异,以及与中药资源数量、质量等相关因素的综合研究,按区域相似性和区际差异性,将全国划分成不同等级的中药资源保护和中药生产区域。中药区划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中药资源开发、保护及中药生产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级实施,有利于按市场机制调整中药生产与流通,创造更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中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2.蕴藏量
指某一时期内一个地区某种中药资源的总利用部位生物量。可通过下列方式计算:
(1)用实测利用部位单位面积生物量计算。
贮藏量=单位面积平均产量×分布面积
这是最准确的计算方法,但工作量大。
(2)用单株产量计算。
贮藏量=单株平均产量×单位面积平均密度×分布面积
这是其次选择使用的方法。
(3)用盖度估计法计算。
贮藏量=1%盖度产量×平均盖度×分布面积
这是最快捷的方式,一般可不做典型的样方调查,但准确度较差。3.濒危种
濒危(即临危)种是指植物在整个分布区或分布区的重要部分,处于有绝灭危险中的分类单位。这些植物通常稀少,地理分布有很大的局限性,仅仅存在于典型地方和常常出现在有限的、脆弱的生境中。它们走向绝灭的危险,可能是由于生殖能力弱,数量减少到快要绝灭的临界水平;或是它们要求的生境被破坏、改变已退化到不能适宜它们的生长;或由于过度开发等原因所致。
4. 保本点:能回收投资而实现有效销售的最小量。保本点=新产品开发投资/(可能价格—成本)六、简答题
1.举例说明中药区划中一级区的命名方法
一级区:地理方位+热量带+药材发展方向。
东北寒温带、中温带野生、家生中药区
华北暖温带家生、野生中药区
2.地道药材概念及深刻内含
地道药材(也称为道地药材)是指经过长期中医实践证明,特定产地出产的著名优质药材。地道药材的概念各有其描述,但其核心的要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中医的实践检验,经过长期的中医用药的检验,在中医药界得到肯定的优质药材;二是特定产地出产,也就是特定的生态气候环境条件生长或生产的,离开其适宜的生态气候环境生产出的药质量会发生改变,地道药材的生态气候环境适宜药材的生长,地道产地的生态气候环境包括气候、土壤、生物等多种生态因子组成的生态环境;三是质量优良,质量优良是指经过中医用药检验,其疗效好、质量稳定,不是指单一化学成分含量的高低。3. 举例说明中药资源产品开发
中药新药:参一胶囊
中药食品(保健品、药膳)山药 人参
中药化妆品:何首乌薏米
中兽药:陈皮 山楂
中药饲料:黄芪、党参
食品添加剂(香料、香精、色素、甜味剂):丁香、白芷、栀子、藏红花、甘草、紫草
中药农药:苦参、银杏、芸香
中药工业原料:芦荟、杜仲
4.举例说明热带雨林植被特点
热带雨林中植物种类繁多,上层乔木高过30米,有的可高达80至100米,多为典型的热带常绿树和落叶阔叶树;望天树
木质藤本植物随处可见,有的粗达20至30厘米,长可达300米,沿着树干、枝桠,从一棵树爬到另外一棵树,从树下爬到树顶,又从树顶倒挂下来,交错缠绕,好象一道道稠密的网;
雨林中的树林多为双子叶植物,具有厚的革质叶和较浅的根系,用以营养的根部通常只有几厘米深;苏铁、旅人蕉
有的还开着各种艳丽的花朵,有的甚至附生在叶片上,形成“树上生树”、“叶上长草”的奇妙景色;鹿角蕨
有些种类的树干基部常会长出多姿多态的板状根, 有些则生长着许多发达的气根;印度胶榕
有些种类在老树树干或根颈处也能开花结果,成为热带雨林中特有的老茎生花现象。可可、木奶果、聚果榕
七、论述题
1.野外资源调查工作的程序及注意事项
中药资源调查的工作程序分为准备工作、调查工作和总结工作三个阶段。
(一)准备工作阶段4
调查的准备工作是顺利完成中药资源调查任务的重要基础,是调查开始前收集和分析有关资料、准备调查工具、明确调查范围、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制定调查计划的过程。较大型的调查,还应健全组织领导,落实责任任务,做好后勤准备工作。
⒈ 资料的收集分析
(1)搜集调查地区有关中药资源调查、利用和生产企业等现状和历史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和各种图件资料,如中药资源分布图、利用规划图等;分析了解调查地区中药资源种类、分布及利用情况,以及以前的调查结果。
(2)搜集调查地区有关植被、土壤、气候等自然环境条件的文字资料和图件资料,包括植被分布图,土壤分布图等;分析了解调查地区中药资源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
(3)搜集调查地区有关社会经济状况的资料,包括人口、社会发展情况以及交通运输条件和行政区域地图等。分析了解中药资源生产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
⒉ 调查工具的筹备
(1)仪器设备的筹备:包括①测量用仪器设备,主要有GPS定位系统(如罗盘仪、经纬仪、海拔高度表)、树木测高仪、求积仪、测绳、各种卷尺等;②采集标本用设备,主要有标本夹、采集箱、吸水草纸、标本号牌、野外记录本和各种采集刀、铲具等;③称量植物产量用设备:包括天平、弹簧秤等;④野外记录用工具,主要有各种样方调查用表格、野外记录本、铅笔等;⑤收集分析样品用各种袋具,如纸袋、布袋和塑料袋等。
(2)交通工具:包括各种车辆和地图等。
(3)野外医药保健用品:包括防护蚊虫叮咬、自然损伤事故和一般疾病治疗类的各种医药和包扎用具。
⒊ 人员组织与责任分配  
调查工作中人员较多,应做好人员的组织管理和调配。一般应组成调查队,并按调查内容分组,明确责任和任务。调查人员应包括有较高水平的植物分类学、植物资源学、植物生态学和地理学等学科专业人员,还应配备当地有经验的生产技术人员。
⒋ 制定调查工作计划  通过分析搜集的有关资料和调查任务,明确调查范围、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制定调查计划,包括日程安排、资金使用等。掌握各种调查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二)调查工作阶段3
调查工作阶段是通过对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贮量等实际调查,掌握中药资源自然状况第一手资料的过程,是调查研究的基本阶段。
(三)总结工作阶段3
总结工作属于业内工作,主要工作内容是系统整理调查所得到的各种原始资料,采集的各类标本和样品等。资料应按专题分类装订成册,编出目录。并进一步分析研究各种调查资料,进行数字统计,绘制成各种成果图件,对调查地区中药资源现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开发利用的潜力和保护管理等,做出科学的评价,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编写中药资源调查报告。(1)必须有正确的思想方法。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原则,尊重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要善于分析矛盾,具有时间动态观念,历史地、发展地分析问题,要熟悉国家有关政策和有关中药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法律、法规,从调查地区的全局出发。
(2)掌握中药资源及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明确中药资源调查的科学方法,制定周密的调查计划,在对调查地区中药资源的自然状况、利用状况和市场状况做出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明确调查的重点内容。
(3)中药资源调查是认识自然的过程。以制定中药资源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的总体生产规划为最终目标,因此,中药资源调查应与资源评价紧密结合,应与生产和保护的需要紧密结合,要注意防止脱离生产实际的单纯资源调查。
2. 如何进行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的质量评价
对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评价比较复杂,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的指标体系。参照森林资源和土壤资源分析评价方法,评价中药资源的指标主要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项。
(一)经济效益4
经济效益评价主要是评价中药资源生产能力及经济价值。其定量指标主要有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率两项。
1.生产效率:是评价该地区某类资源实际采收数量与年允收量之间关系的一个量化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生产效率是通过控制年采收量来衡量某种资源生产合理性的一个指标,其理想值是1。当生产效率值为1时,说明可采收资源均被收获利用,当该值小于1时表示资源尚为被充分开发利用,若该值大于1,说明资源超量消耗,应加以控制采收,以使资源永续利用。
2.经济效率:
用生产效率来评价一个地区某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还不够全面。因为采收的资源若不能全部被转化为商品而利用,还是没有应用意义。故此引入经济效率来衡量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其计算公式为:
                         当该值为1是理想状态,表明收获资源全部被转化利用,若该值大于1,说明采收资源超过了实际利用量,将造成资源的不必要的浪费,应减少采收量(或收购量)。
评价中药资源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从资源的种类、数量,不同层次产品开发的效益比较,地产药材规格质量及市场销售状况等方面进行定性评价。
(二)生态效益3
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率仅仅是从经济学、商品学角度去评价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评价资源(指生物资源)的生态效益,即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更新问题,更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目前通常采用“生态效率”来衡量和评价。其测算公式为:       生态效率的数值含义较为复杂。若测算值为正值,一方面可以通过计算资源恢复量来确定年允收量的合理值,另一方面也可通过恢复量的大小来衡量资源的保护状况。当该值为负数时,表明现采收量已超过资源的更新能力,长此以往,将导致资源日趋枯竭。
具体分析生态效益问题,还要从中药资源的种群特征和生物多样性水平及受威胁生物资源的保护状况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三)社会效益3
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效益的评价是反应资源开发在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
1.调查区域中药产业产值在当地国民生产总值所占比重。中药产业包括药材贸易、科研及开发、中成药业等相关产业部门。
2.资源人均占有量。中药资源人均拥有量是衡量当地资源开发潜力及中药产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
3.中药产业劳动力吸纳量。调查地区从事中药产业的人员占当地劳动力资源总量的比重,是衡量中药产业的社会贡献率的一个显著标志。
4.中药文化状况。中药资源开发和中药产业的发展是否推动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医药文化。

《中药资源学》考试试卷(C卷)参考答案
五、概念及计算方法
1.中药区划
中药区划就是以中药资源与中药生产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中药资源区域分布与中药生产规律,从自然、社会经济、技术发展角度,进行生态环境、地理分布、区域特征、历史成因、时空变化、区域分异,以及与中药资源数量、质量等相关因素的综合研究,按区域相似性和区际差异性,将全国划分成不同等级的中药资源保护和中药生产区域。中药区划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中药资源开发、保护及中药生产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级实施,有利于按市场机制调整中药生产与流通,创造更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中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2.蕴藏量
指某一时期内一个地区某种中药资源的总利用部位生物量。可通过下列方式计算:
(1)用实测利用部位单位面积生物量计算。
贮藏量=单位面积平均产量×分布面积
这是最准确的计算方法,但工作量大。
(2)用单株产量计算。
贮藏量=单株平均产量×单位面积平均密度×分布面积
这是其次选择使用的方法。
(3)用盖度估计法计算。
贮藏量=1%盖度产量×平均盖度×分布面积
这是最快捷的方式,一般可不做典型的样方调查,但准确度较差。
3. 稀有种:指那些不是立即有绝灭危险的、我国特有的单型科、单型属或少种属的代表种类。这些种类在分布区内居群不多,数量也稀少,分布于有限的地区,或分布区范围较大,但只是零星分布。
4. 经济量  指某一时期内一个地区有经济效益那部分贮藏量。即只包括达到采收标准和质量规格要求的那部分贮藏量,不包括幼年株、病株和未达到采收标准和质量规格要求的那部分贮藏量。
经济量=贮藏量×达到采收标准的比率
要求在调查中分别统计达到和未达到采收质量标准植株所占比例。六、简答题
1.举例说明中药区划中一级区的命名方法
一级区:地理方位+热量带+药材发展方向。
东北寒温带、中温带野生、家生中药区
华北暖温带家生、野生中药区
2.地道药材概念及深刻内含
地道药材(也称为道地药材)是指经过长期中医实践证明,特定产地出产的著名优质药材。地道药材的概念各有其描述,但其核心的要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中医的实践检验,经过长期的中医用药的检验,在中医药界得到肯定的优质药材;二是特定产地出产,也就是特定的生态气候环境条件生长或生产的,离开其适宜的生态气候环境生产出的药质量会发生改变,地道药材的生态气候环境适宜药材的生长,地道产地的生态气候环境包括气候、土壤、生物等多种生态因子组成的生态环境;三是质量优良,质量优良是指经过中医用药检验,其疗效好、质量稳定,不是指单一化学成分含量的高低。3. 中药新药的开发思路
1. 加强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研究,从中寻找一类新药2. 进行新药的二次开发
3. 从古方、验方研究开发中药新药
4. 加强中药有效部位研究
5. 将生物技术应用于中药新药的研究
6. 现代制剂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7. 扩大药用部位,增加新产品
8. 充分利用各类化学成分
9. 天然化合物的结构修饰4. 中药资源的保护方法
中药资源的保护方法一般分为
           就地保护
                 一、建立中药资源保护区
                 二、采用有效的生产性保护手段           异地保护
           离体保护
七、论述题
一.野外资源调查工作的程序及注意事项
中药资源调查的工作程序分为准备工作、调查工作和总结工作三个阶段。
(一)准备工作阶段4
调查的准备工作是顺利完成中药资源调查任务的重要基础,是调查开始前收集和分析有关资料、准备调查工具、明确调查范围、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制定调查计划的过程。较大型的调查,还应健全组织领导,落实责任任务,做好后勤准备工作。
⒈ 资料的收集分析
(1)搜集调查地区有关中药资源调查、利用和生产企业等现状和历史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和各种图件资料,如中药资源分布图、利用规划图等;分析了解调查地区中药资源种类、分布及利用情况,以及以前的调查结果。
(2)搜集调查地区有关植被、土壤、气候等自然环境条件的文字资料和图件资料,包括植被分布图,土壤分布图等;分析了解调查地区中药资源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
(3)搜集调查地区有关社会经济状况的资料,包括人口、社会发展情况以及交通运输条件和行政区域地图等。分析了解中药资源生产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
⒉ 调查工具的筹备
(1)仪器设备的筹备:包括①测量用仪器设备,主要有GPS定位系统(如罗盘仪、经纬仪、海拔高度表)、树木测高仪、求积仪、测绳、各种卷尺等;②采集标本用设备,主要有标本夹、采集箱、吸水草纸、标本号牌、野外记录本和各种采集刀、铲具等;③称量植物产量用设备:包括天平、弹簧秤等;④野外记录用工具,主要有各种样方调查用表格、野外记录本、铅笔等;⑤收集分析样品用各种袋具,如纸袋、布袋和塑料袋等。
(2)交通工具:包括各种车辆和地图等。
(3)野外医药保健用品:包括防护蚊虫叮咬、自然损伤事故和一般疾病治疗类的各种医药和包扎用具。
⒊ 人员组织与责任分配  
调查工作中人员较多,应做好人员的组织管理和调配。一般应组成调查队,并按调查内容分组,明确责任和任务。调查人员应包括有较高水平的植物分类学、植物资源学、植物生态学和地理学等学科专业人员,还应配备当地有经验的生产技术人员。
⒋ 制定调查工作计划  通过分析搜集的有关资料和调查任务,明确调查范围、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制定调查计划,包括日程安排、资金使用等。掌握各种调查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二)调查工作阶段3
调查工作阶段是通过对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贮量等实际调查,掌握中药资源自然状况第一手资料的过程,是调查研究的基本阶段。
(三)总结工作阶段3
总结工作属于业内工作,主要工作内容是系统整理调查所得到的各种原始资料,采集的各类标本和样品等。资料应按专题分类装订成册,编出目录。并进一步分析研究各种调查资料,进行数字统计,绘制成各种成果图件,对调查地区中药资源现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开发利用的潜力和保护管理等,做出科学的评价,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编写中药资源调查报告。(1)必须有正确的思想方法。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原则,尊重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要善于分析矛盾,具有时间动态观念,历史地、发展地分析问题,要熟悉国家有关政策和有关中药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法律、法规,从调查地区的全局出发。
(2)掌握中药资源及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明确中药资源调查的科学方法,制定周密的调查计划,在对调查地区中药资源的自然状况、利用状况和市场状况做出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明确调查的重点内容。
(3)中药资源调查是认识自然的过程。以制定中药资源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的总体生产规划为最终目标,因此,中药资源调查应与资源评价紧密结合,应与生产和保护的需要紧密结合,要注意防止脱离生产实际的单纯资源调查。
二. 自然环境的调查内容与记载方法
    1.地理位置 2即调查地区的范围、所在行政区划及经纬度。对于调查地区及附近的山脉、河流、湖泊、交通干线均应作记载。
    2.地形、地势2 对调查地区的地形、地势,分别山地(相对高度在200m以上)、丘陵(相对高度在200m以下)、平原(起伏小,坡度不超过5度),高原、盆地、岛屿等进行观测与记载。
3.气候2 可抄录当地有关气象站的记录资料,同时也应访问老农,了解当地重要作物的下种、定植、收获的情况,常见树木的发芽展叶、开花、结实的情况以及常见动物的活动、生殖及迁徙情况等。
    气象记载的项目有以下几项:
     (1) 温度 年平均温度,最低月平均,最高月平均,绝对最高,绝对最低,初霜期及终霜期等;
    (2)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最低月平均,最高月平均,冬季积雪时间及厚度;
    (3)湿度(相对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最低月平均,最高月平均相对湿度;
    (4)风 常风情况、季风情况及风力等。
    其他如四季的日照时间及光照强度等。
4.土壤 2
  记载土壤的种类和分布。一般从自然剖面(如开山、修路、矿坑、水井等)观察土壤层次、深度;颜色、结构、质地、测定酸碱等。对岩石种类、土壤母质也作一般了解。
5.植被2 植被是一个地区植物区系、地形、气候、土壤和其他生态因子的综合反映。在调查范围内对植被类型如森林、草原、沙漠等分别记载其分布、面积和特点。对于调查范围内的各种植物群落(主要是包括有重要药用植物的)应作样地调查,并分层记载。
    植物群落就是在一定地段上具有一定种类组成、层片结构和外貌以及植物之间和植物与环境之间有一定相互关系的植被。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