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人类的一个成熟的性细胞里有( C )染色体。
A.23对 B.46条
C 23条 D.46对
2.按照皮亚杰的说法,当儿童以同样的行为方式适应于一种新情境时,这叫作(A )。
A.同化 且顺应
C.习惯 D.平衡
3.皮亚杰把( C )这一认知发展阶段上出现的一种道德认知水平命名为是“自律的。道德。
A.前运算阶段后期 B.具体运算阶段前期
C.具体运算阶段后期 D.形式运算阶段前期
4.“干好于坏一个样”。这描述的是( C )。
A.固定比率强化 B.可变比率强化
C.目定时距强化 D.可变时距强化
5.猩猩苏丹取香蕉的实验是( C )做的。
A.斯金纳 B.托尔曼
C.柯勒 D.廷克利泡夫
6.观察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D )。
A.巴甫洛夫 B.华生
C.斯金纳 D.班杜拉
7.陈述性知识学习的根本目标是( D )。
A.获得新命题 B.激活已有命题
C.把新命题与已有命题结成命题网络 D.自行派生新命题
8.为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模式识别产生式,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A )。
A.概化过程着重提供“是样例”,而辨别过程着重提供“非样例”
B.概化过程着重提供“非样例”,而辨别过程着重提供“是样例”
C.无论概化还是辨别过程,都应该提供“是样例”,而不应该提供“非样例”
D.无论概化还是辨别过程,都不应该提供“是样例”,而应该提供“非样例”
9.日常观念通常把个体差异局限在( A )。
A.质的差异 B.量的差异
C.程度的差异 D.特质的差异
10.从正态分布的平均值起的负一个标准差包括了( B )人口。
A.13.59% B.34.13%
C. 50% D.68.26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遗传既造成相似性也造成 相异 性 。
2.在皮亚杰看来,只有同化而无顺应,则个体的认知就只有量 的变化。
3.巴甫洛夫指出人和其他动物都有处理 第一信号 的系统。
4.学习者首先做出尝试 ,这是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的“纲”。
5.一个产生式可以表达为 如果 ……, 那么 ……。
6.促进正确概化的基本做法是 紧凑呈现实例和呈现变式实例。
7.在陈述C类教学目标时,教学目标本身与 行为指示子构成一个太阳系 模型。
三、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16分)
1.环境是指能引起个体反应的刺激之总称。
2.条件刺激的泛化是指在特定的条件反应形成后,有机体对类似于条件刺激的其他刺激也做出同样的条件反应。
3.命题网络的形成是指当两个命题有一共享成分时,就形成命题网络。
4.A—类教学内容的致命基础性是指若不把握先行教学的项目,则后续学习无从谈起。
四、简答题(从四个题中任选三个题完成,共24分)
1.简述联合游戏与合作游戏的同与异。(8分)
答:同,两种游戏都在一起玩,都有社会互动(2分)。异,联合游戏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共同的目的,互动主要表现在交换玩具之类(3分)。合作游戏是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而组织起来的,各游戏者的行为服从于共同的团体目标(3分)。
2.简述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要点。(8分)
(1)学习要成功,多少需要尝试;(1.5分)
(2)尝试难免产生错误;(1.5分)
(3)后继尝试会去除先前尝试的错误;(1.5分)
(4)足够多的尝试就会排除足够多的错误,达到最终的成功;(1.5分)
(5)此时,学习者会很快地把最初的问题情境与达到成功的关键操作联结起来,从而表现出熟练地解决问题的行为。(2分)
3.简述陈述性知识提取的两种情况。(8分)
答:一种是直接提取(1分),发生在正好有一个现成答案时,比如回答自己的姓名、住址、乘法运算之类(1分);另一种建构性提取(1分),专门应对没有现成答案可以采用的提问(1分)。从理论上说,陈述性知识的这两种提取学习者应该都具备(2分)。但是从实际上看,建构性提取更加重要(1分)。所谓“建构性的提取”,其实就是推理(1分)。
4.简要说明宜用等第分数的情况。(8分)
答:(1)当某一特质的表现实际上没有很多个体差异时,甚至可以只有两级。(2.5分)(2)如果一项特质的表现实际上是有很多个体差异的,但是我们没必要了解得这么细。(2.5分)
(3)如果一项特质的表现从理论上讲会有很多个体差异,但是我们难以制订规则来精细地测量它们,并且当我们的目标是察看普遍的共同性时,那么连续分数也是不必要的,采用粗大的等第分数就行了。(3分)
五、论述题(共30分)
1.试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教育含义。(15分)
答:所谓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已达到的水平(1分)即和经过成人或教师的“点拨”或“扶助”(1分)而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1分),前一水平表现为儿童能独立完成的智力作业(1分)。“跳起来能摘到果子”的说法就体现了最近发展区的含义(1分)。因此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指出很多儿童在成人或更加训练有素的同龄人帮助下,能够完成不能独立应付的作业(2分)。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改变了传统的学校教学观。后者讲究作业难易适中(1分),学生独立完成(1分),因此学生的学习仍然局限在实际达到的水平之内(1分)。
区理论强调针对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而教,重视教学发展学生的潜能(1分)。
于是,最近发展区概念要求把辅助学生学习视为必要的教学环节(1分),于是适时辅导学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1分)。
为落实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教学就应该向学生提供具有智力挑战性的作业,它们稍微超出学生现有的能力,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形成冲突(1分),以激励学生寻求教师的指点,开展同伴讨论,在相互合作中完成这样的作业(1分)。
2.请你对模式识别的概化与辨别进行比较。(15分)
答:所谓概化,即指以同样的方式来反应不同的对象。(3分)所谓辨别是对一个产生式添加导致同样行动的独特条件成分,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更特殊的产生式。(3分)(1)概化是去除各独立产生式中独特的但导致同样结果的条件成分,而辨别是对一个产生式添加导致同样行动的独特条件成分。(2分)
(2)概化是形成一个新的一般产生式,而辨别是形成一个新的更特殊的产生式。(2分)
(3)概化是扩大一个产生式的应用范围,而辨别是缩小一个产生式的应用范围。(2分)
(4)概化过程是扩大一个产生式的包容性,从而表明被包容的各独立产生式“实质上一样”,而辨别过程是缩小一个产生式的包容性,从而表明它和原来别的产生式“实质上不一样”。
(3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