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课程说明和教学导引
要求学生掌握工程常用材料的性能、用途,冷热加工和热处理基本知识;具有机械零件几何精度和相互配合的知识;掌握金属切削原理和机械加工工艺的基本知识;了解机械加工的方法和常用机床的基本知识,为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期末考试说明
本考核说明是以中央电大数控技术(专科)专业《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而编制的,是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
命题原则:
(1)在教学大纲和考核说明所规定的目的、要求和内容范围之内命题。
(2)试题的考察要求覆盖面课程知识内容,并适当突出重点。
(3)试题兼顾各个学生的能力层次,其中掌握内容占60%,理解内容占30%,了解内容占10%。
(4)试题的难易程度和题量适当,按难易程度分为三个层次:较易占30%,一般占50%,较难占20%。题量安排以平时基本能够独立完成作业者在规定的考试时间内作完并有一定时间检查为原则。
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80%,平时作业和课程实验成绩占20%;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考试形式为:半开卷,只允许考生携带指定的资料进入考场,即允许考生携带一张A4纸,考生可以将自己对全课程学习内容的总结,包括重点、难点、不好记忆的公式、定理等写在这张A4纸上,作为参考 。
试题类型: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
试卷结构: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简答题(共30分,3-4个题)和计算题(1个题,共25分)。
三、各章复习要求:
第1章、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
考核要求
1、 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各状态的组织结构。
2、 掌握金属的强度、硬度、韧性,并能够判断出金属的机械性能的优劣。
3、 掌握铁碳合金相图。
典型考题
1、金属材料在外载荷作用下产生 所能承受 的能力称为塑性。
断裂前 最大塑性变形(P4)
2、金属抵抗冲击载荷的作用而不被破坏的能力称为 ,其数值 ,材料的韧性愈好。其数值的大小与试验的温度、试样的形状、表面粗超度和 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冲击韧性 愈大 内部组织 (P7)
第2章、钢的热处理
考核要求
1、 了解热处理的目的。
2、 理解热处理的四个基本环节:退火和正火
3、钢的淬火和回火。
4、理解钢的热处理工艺。
5、 钢的表面淬火;火焰加热表面淬火;钢的化学热处理
典型考题
1、什么是钢的热处理?其方法主要有哪些?( P12-19)
钢的热处理是指通过加热,保温,冷却等操作方法,使钢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以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加工工艺。
其方法主要分为:普通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表面热处理:表面淬火,火焰加热表面淬火,化学热处理(渗碳,氮化,碳氮共渗)。
第3章、常用工程材料及选用
考核要求
1、 了解碳钢的分类、牌号、性能和用途。
2、 理解各种材料的性能。
3、 掌握碳钢的牌号、性能和用途,并能根据加工条件和成品的要求来确定毛坯的材料。
典型考题
1、优质碳素结构钢的牌号有两位数字表示,这两位数字 具体表示钢中 是 。
含碳量 万分之几(P27)
2、合金钢就是在 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加入一定量 的 钢。
碳钢 合金元素(P28)
3、简述碳钢的常用分类方法。(P25-26)
(1)按含碳量分:根据钢中含碳量的多少,分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
(2)按质量分:根据钢中有害杂质硫、磷含量的多少,分为普通碳素钢、优质碳素钢和高级优质碳素钢
(3)按用途分:根据钢的用途不同,分为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和铸钢。
第4章、金属毛坯的热成型
考核要求
1、 了解铸造, 锻造, 焊接的目的。
2、 理解砂型铸造,金属的塑性变形,焊条电弧焊的原理。
3、 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铸造、锻造和焊接的基本工艺。
典型考题
1、根据药皮所含氧化物的性质,焊条分为 和 两类。
酸性焊条 碱性焊条(P60)
2、简述铸造生产有哪些特点。 (P45)
3、铸造的工艺设计基本内容包括哪些?(P50)
浇注位置的选择、分型面的选择、工艺参数的确绘制制造工艺图。
第5章、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考核要求
1、 了解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
2、 理解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的组成与特点。
3、 掌握极限与配合的选用原则与方法。
典型考题
1、根据孔、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配合分为三大类,即 、 和 。
间隙配合 过盈配合 过渡配合 (P73)
2、基本偏差是用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 的位置的。
零线 (P77)
第6章、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考核要求
1、 了解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基本概念。
2、 理解形位公差项目的符号与标注。
3、 了解形位公差项目的含义及其评定。
4、 理解形位公差的选用原则与检测方法。
典型考题
1、简述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P109)
(1)与理想要素比较的原则
(2)测量坐标原则
(3)测量特征参数的原则
(4)测量跳动的原则
(5)控制实效边界原则
第7章、表面粗糙度及测量
考核要求
1、 了解表面粗糙度的概念、术语。
2、 了解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基础与评定参数。
3、 理解表面粗糙度的标注。
4、 掌握表面粗糙度的选用原则与方法。
典型考题
填空题和判断题
第8章、金属切削加工概论
考核要求
1、 了解切削过程中的物理现象。
2、 了解刀具的耐用度、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的概念。
3、 理解切削加工的基本概念。
4、 掌握切削刀具的材料以及刀具的几何形状及角度。
典型考题
1、切削用量是 、 和 三者的总称。
切削速度 进给量 背吃刀量(P122)
2、影响刀具耐用度的因素主要有 、 和 等。
工件材料 刀具材料 切削用量(P132)
3、在切削过程中,工件上形成三种表面是什么?(P122)
(1)待加工表面,指工件上即将被切除的表面。
(2)已加工表面,指工件上被刀具切削后形成的新表面。
(3)过渡表面,指工件上由切削刃正在切削着的表面。
4、请说明如何改善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P147)
第9章、机械加工
考核要求
1、 了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及型号编制方法。
2、 理解常用金属切削机床(车床、钻床、铣床、刨床、磨床)的种类、构造及附件。
3、 掌握常用金属切削机床的工艺范围、加工特点和加工方法。
典型考题
1、按照工艺范围机床可分为 、 和 。
通用机床 专门化机床 专用机床(P149)
2、什么是顺铣? (P158)
第10章、夹具
考核要求
1、 了解机床夹具的分类、组成及作用。
2、 掌握六点定位原则及夹紧机构的概念和功能。
典型考题
1、工艺基准可分为下述几种:(1) ,(2) ,(3) ,(4) 。
装配基准 测量基准 工序基准 定位基准(P175)
2、夹紧装置的组成包括: 、 、 。
力源装置 传力机构 夹紧元件(P182)
3、简述机床夹具的组成。(P171)
4、简述机床夹具的作用。(P171-172)
(1)保证产品加工精度、稳定产品质量。
(2)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3)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
(4)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
5、什么是欠定位?在加工中是否允许欠定位?(P174)
第11章、机械加工质量
考核要求
1、 了解机械加工精度的概念。
2、 了解在生产中影响机械加工的精度的主要因素。
典型考题
1、提高机械加工精度的途径有哪些?(P201)
第12章、工艺规程的基本知识
考核要求
1、 理解机械加工工艺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 掌握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步骤。
典型考题:
1、加工阶段一般可划分为 、 和 三个阶段。
粗加工阶段 半精加工阶段 精加工阶段(P220)
2、机械加工顺序的安排原则是:(1) ,(2) ,(3) ,(4) ,(5) 。
基面先行 先主后次 先粗后精 先面后孔
配套加工(P221)
3、简述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原则。(P213)
4、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考虑?
(P213-214)
5、什么是粗基准 ?如何选择粗基准?简述选择粗基准的一般原则。( P217)
四、典型习题解析
(一)判断题
1、冲击韧性值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 ( )(第1章 P7)
2、根据药皮所含氧化物的性质,焊条分为酸性焊条和碱性焊条两类。( )
3、图样上所标注的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是该表面完工后的要求。( )
4、车床的进给运动为主轴的回转运动。( ) (第9章 P151)
5、按照自动化程度不同机床可分为手动、机动、半自动和自动机床。() 6、基本偏差是用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 ( )(P77)
7、合金钢就是在碳钢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加入一定量合金元素的钢。( )
8、公差值可以是正的或是负的。 ( )
9、抗拉强度是表示金属材料抵抗最大均匀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 )
10、硬度是指金属材料抵抗其他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 )(P4)
(二)计算题类型
1、公差配合计算题
已知光滑圆柱配合件的尺寸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所列已知条件,求其它各项数据并填入表中。
配合 件的尺寸 | 基本 尺寸D(d) | 极限尺寸 | 极限偏差 | 极限间隙(过盈) | 尺寸公差IT | 配合公差Tf | 公差配合图解 | |||
最大Dmax (dmax) | 最小Dmin (dmin) | 上偏差ES (es) | 下偏差EI (ei) | Xmax (Ymin) | Xmin (Ymax) | |||||
Φ20H8/ f7 |
|
|
|
| 0 |
|
| 0.033 |
|
|
|
| -0.020 |
| 0.021 |
2、机床传动链的计算
分析图示钻床的主运动传动系统。
要求:1、写出该传动链的两个端件。
2、写出传动路线表达式。
3、计算转速级数及主轴最高转速和最低转速。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