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公共危机管理》模拟试卷

层次:本专通用所属学校:中央电大 科目:公共危机管理 2015-03-23 10:57:13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属于经济危机的有(  ABC      )。

A.金融危机       B.贸易危机          C.资源危机        D.信息泄露危机

2.公共危机管理的特征包括(    ABCD    )。

A.预防性         B.应急性            C.综合性          D. 权变性

3.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包括的是(   ABD    )。

A.强制隔离使用器械相互对抗或者以暴力行为参与冲突的当事人,妥善解决现场纠纷和争端,控制事态发展

B.对特定区域内的建筑物、交通工具、设备、设施以及燃料、燃气、电力、水的供应进行控制

C.保障食品、饮用水、燃料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D.封锁有关场所、道路,查验现场人员的身份证件,限制有关公共场所内的活动

4.在制定危机应急管理计划时,应考虑的问题包括(   ABCD    )。

A.分析组织和社会面临的潜在危机     B.设立应付危机的常设机构

C.确定危机应急的社会协作网         D.提高社会公众的危机防范能力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  A      )。

A.红、橙、黄、蓝                   B.红、黄、橙、绿

C.红、橙、黄、绿                   D.红、黄、绿、蓝

6.在危机决策过程中,由于要在压力大和时间紧的形势下做出关系重大的决定,部分决策者为避免承担个人责任而不愿意或不敢提出不同的意见,往往采取随大流的做法,这种现象被称为(     B  )现象。

A.雁阵效应       B.集体动力          C.鲶鱼效应     D.蝴蝶效应

7.英国危机公关专家罗杰斯特提出的关于危机沟通的“三T”原则是指(ABC      )。

A.主动沟通       B.全面充分沟通      C.尽快沟通     D.媒体沟通

8.下列关于美国公共危机管理体制的表述正确的有(ACD     )。

A.以总统为核心            B.以联邦应急事务管理总署为决策中枢

C.国会负责监督            D.中央情报局等跨部委独立机构负责协调

9.多数非传统安全问题是从传统安全问题演化而成为“新”问题的。这是指非传统安全具有(   B    )特征。

A.问题的始发性           B.成因的潜在性

C.传递的扩散性           D.表现的多样性

10.传统安全观与非传统安全观的区别包括(   ABCD    )。

A.传统安全观的安全理念是“危机对抗”

B.传统安全观是狭义的安全观

C.非传统安全是广义的安全观

D.非传统安全观的安全理念是“优态共存”

 

二、判断分析题(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15分)

1.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事件具有自然属性,属于自然灾害。(     )

理由: ×。理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事件虽然具有自然属性, 但归根到底是人为导致的,所以归为事故灾难一类。

2.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分权式”的危机管理体制。(       )

理由: ×。理由:我国目前实行的是“集权式”的危机管理体制。

3.社会预警可以看成是公共危机预警的组成部分。(     )

理由: ×。理由:公共危机预警是社会预警的组成部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应急管理过程中应把握的重要理念。

(1)以人为本原则(2分);

(2)政府主导与科学的决策原则(1分);

(3)及时评估危机的状态并建立危机发言人制度(1分);

(4)时间概念(1分);

(5)空间与地域概念(1分);

(6)适当的强制措施与取舍原则(1分);

(7)成本核算与公共资源的最优配置(1分);

(8)人、财、物的调动(1分)。

(9)充分发挥各级基层政府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1分);

 

2.简述绩效评估在政府的危机管理工作的作用。

(1)它能推动危机管理制度的完善。制度层面的绩效评估可以引起政府和学界对制度建设的重视,促使形成不同层级、结构合理、从国家一级贯彻到基层单位层面的完善的危机管理制度体系。而完善的制度体系可以有力规范各级政府的行为,避免出现无法可依,有法难依的情况,防止权力的失衡和滥用,促使各级政府和部门相互协调、通力合作。(4分)

(2)它能提高组织对危机的应急能力和恢复力。由于危机管理绩效评估具有长期性的特点,通过对危机管理日常化的评估,促进危机管理的常备不懈,利用定期组织培训和演习提高组织对危机的认识和应急能力,灾后重建的恢复能力方面也可以通过评估的推动得以提升,防止同类危机再次发生。(3分)

(3)它能激发与发挥社会组织与公众的力量。危机管理绩效评估具有公益性的特点,注重社会参与和评估。(3分)

3.简述风险评估的一般程序。

(1)采集信息。信息是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信息采集工作有三要素:一是目的,二是内容与范围,三是采集方法。(3分)

(2)处理信息。对采集到的信息,需要进行处理,这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需要进行分析、加工、整理、存储、检索和传输等工作,从中确定可能发生的危机及其风险因素。信息处理可分为定性处理和定量处理两种。(4分)

(3)分析结果。在处理信息的基础上,要集思广益,及时、全面、系统地分析可能引起危机的各种因素,分析其趋势,进行综合判断。(3分)

四、论述题(15分)

试述我国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机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1)现状:2006年1月9日,国务院发布了《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预案分总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应急保障、监督管理及负责等六大部分。国家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形成,包括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的国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和地方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等,基本涵盖了现代社会随时都能发生的各类公共突发事件,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总体预案。(5分)

(2)存在问题:我国针对最近几年发生的公共危机的情况来看,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应急反应能力,但是在许多方面还是很不成熟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我国一些地区虽然已经开始设置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但仍存在较大的缺陷。(2分)

②应急管理的相关法律条文已经开始建设,但和实践的要求相比仍相对滞后。(2分)

③政府应急管理的手段还有待改进,使得整个危机管理体制呈现很大的脆弱性。(2分)

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处理危机的专业素质培训力度继续加强。(2分)

⑤我国应急管理中的政府动员能力很强,但社会动员参与能力相对不足。(1分)

⑥应急管理的国际合作性还有待加强。(1分)

 

五、案例分析题(20分)

2008年年初,我国爆发了大规模的冰雪之灾。这次灾害造成21省(区、市)超过1亿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电煤紧缺、电网中断、房屋倒塌。农业受灾、企业停产、通信中断、火车停运、机场关闭、高速公路封道、大量旅客滞留……这次雪灾刚好与春运高峰相叠加,引起了一系列不良连锁反应。此次雪灾的应对工作主要如下:

1.全面疏通道路。铁道部开行专列,急运发电供电设备。抽调员工,支援灾区;加大力量,输送旅客;抢运物资,运送电煤。

2.打响能源保卫战。煤炭、石油行业迅速行动,大型中央企业和其他企业发挥重要作用,全力投入保煤保电行动。

3.受灾地区直面挑战。各受灾省市纷纷启动应急预案,如江西财政部门迅速将800万省级自然灾害生活补助专项资金下拨到38个受灾严重的县市区。四川为鲜活农产品运输车俩提供快捷放行服务; 电力部门对部分工业企业让电于民。浙江民政部门启动省级救灾应急预案,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提供紧急临时救助。

4.解放军和武警冲锋在前。在最艰苦的地方、最艰难的时刻表现出了最强的战斗力。

总的来说,在这次救灾当中,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动员、全面部署、理性应对、媒体和民众同时表现出了极强的一致性和协同性,从中央到地方,从边疆到内地,全国行成了一盘棋、拧成一股绳,同心同德、团结奋战,一起度过了这一危机。

 

请结合案例和自己掌握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对复合型危机进行全面分析与思考?(10分)

2.经历此次雪灾,我们应如何建立一个更有效的危机治理体系?(10分)

1.如何对复合型危机进行全面分析与思考?(10分)

答案要点:

天灾虽难防,人祸却可免。对于复合型危机,要建立复合型的应急体系。对于天灾,有关气象部门要加强预警机制建设,在可控范围内建立防灾设施,尽可能将损失降到最少(5分)。但是对于人祸,我们有能力避免。电煤紧缺,其实可以归咎与人祸,国家大资金投入的设施如此不堪一击?有关部门应加强反思,构建强大的可抵御防灾设施(5分)。

 

2.经历此次雪灾,我们应如何建立一个更有效的危机治理体系?(10分)

答案要点:

经历此次雪灾,我们要构建更有效的危机处理体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有关部门正确引导,强化意识,规定一把手为责任人,建立救灾小组。(3分)

(2)有关气象部门应加强预警体系构建。(3分)

(3)有关宣传部门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公众抵御灾情的能力。(2分)

(4)社会各界要积极援助灾区。(2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