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春浙江电大《城市管理》复习模拟(2)

层次:本专通用所属学校:中央电大 科目:城市管理 2015-03-23 11:09:11

试题二: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

均不能得分)

1.以下关于市政协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一种相对松散的政治联盟组织

B. 不是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 不享有国家权力

c.所通过的决议也没有法律约束力

D. 是国家权力机关

2. 城市管理中存在的(            )问题是囚徒博弈的结果和囚徒困境的表现。

A. 城市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B. 城市公共组织效率缺失

c.城市、区域之间竞争恶化    

D. 城乡失衡发展

3. 城市经济管理具有(           )的特征。

A. 综合性    

B. 两面性

C. 二重性    

D.区域性

4.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主体组成包括(           )。

A.社区成员    

B. 社团性组织

C. 企事业组织  

D.行政性组织

5. (          )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的核心。

A. 保障系统      

B. 执行系统

c. 信息系统      

D. 决策系统

6. 以下(          )属于城市政府的传统职能。

A.治安管理      

B. 消防

c. 灾害救助    

D. 环境保护

7. 现代企业成长理论认为, 成长经济理论主要包括(          ),认为企必须对能够扩展生产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不断积累才能得以成长。

A. 企业资源基础论      B. 企业动力能力论

c. 企业知识基础论      D. 企业管理基础论

8. 在公共选择理论出现之前, 对政府行为的假设有(          )。

A. 慈善模式      

B. 民主模式

c. 巨物模式      

D. 专制模式

9. 自治型模式是社区主导、居民主动参与、由下而上实施的社区管理模式, (          )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A. 美国      B. 日本

c. 法国      D. 新加坡

10. (          )是突发事件管理最为重要的功能要求,是重中之重,也是各个国家突发事件处理中最为关注的焦点。

A. 准备      B. 反应

c. 预防      D.恢复

 

二、填空{每空2分,共1 0分}

1 1. 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 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 可以设立若干                 ,作为它的派出机关。

12. 传统公共管理和新公共管理在管理手段上的区别突出表现在对          的态度上。

13. 城市经济管理中的经济方法主要是通过经济杠杆和            的运用, 调整城市经济活动中有关各方面的经济利益,以达到控制、协调经济活动的目的。

14. 自建国以来, 我国城市人口管理就形成了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管理模式和特点, 主要体现为居民户口和居民身份证管理、                      的特殊控制政策,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人口管理制度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15. 从国外的一般经验来看, 分级管理、各负其责的               原则是各国突发事件管理的普遍原则。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 0分)

16. 区域规划:

17. 城市管理:

 

四、简答题{每小题1 2分,共3 6分}

18. 我国城市成长中存在哪些问题?

19. 城市污染治理的主要瓶颈是什么?

20. 我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路径是什么?

 

五、论述题( 2 4分}

2 1. 结合实际, 论述目前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重点。

试卷二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 ABC   2.ABC    

3. ABCD  4.ABCD    5.D       6.AB    7.ABC     8.ABC    9.A        10. C

 

二、填空{每空2分,

共1 0分}

1 1. 街道办事处    

12. 私营企业

13. 经济责任制

14. 计划生育管理

15. 从属性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 0分}

16. 区域规划是指在某个特定的地域范围内, 对国民经济和社会进行综合性、战略性和政策性的总体战略部署。

17. 城市管理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 在不同行政关系影响下, 以城市这一空间、经济、社会系统的运行为对象的治理活动。城市管理的根本目标在于根据公众需求,在不破坏城市生态友好程度的基础上,采用协调、规划、控制、建设、引导等管理方法,提升或维继城市在区域中的综合竞争能力,从而为城市公众营造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

 

四、简答题{每小题1 2分,共3 6分)

18. (1)城市用地数量增长过快; ( 3分〉

(2)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3 分)

(3) 城市新区开发的倾向严重;(3 分)

(4) 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3 分)

19. (1)思想观念的转变相对滞后; ( 3分)

(2) 污染治理机制尚不健全;(3 分〉

(3) 技术水平不高和经费不足仍是污染治理的强硬约束川3 分〉

(4)污染治理的公众参与度不高. (3 分〉

20. (1)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和"平均化" ; ( 3分〉

(2) 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是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3 分〉

(3) 城乡统一市场的建立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 (3 分)

(4) 城乡一体化要从人的需要出发, 即" 以人为本" . (3 分〉

 

五、论述题( 2 4分}

2 1. 要点提示z

(1)全面导人绿色GDP、人文GDP的目标绩效观F

(2) 构建敏捷城市, 提高城市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捷反应能力s

(3) 全面导入循环经济;

(4) 重视突发事件管理。

(以上要点均须联系实际展开论述,否则酌情扣分,只答要点,每点给3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