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7——89页
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做纸花”的事情和“退耕还林”工程,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在交流、合作、实验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理解异分母分数相加减为什么要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数学活动,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的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在“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问题意识得到进一步发展,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准确地计算;
教具准备:
彩纸、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复习准备
1.教师:请直接说出卡片上面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逐页出示卡片)
2和34和820和15
7和28 5和712和36
6和922和334和14
2.把下面各组中两个分数通分。(投影片)
(设计意图: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要用到通分的知识,在新课前复
习这些知识为下面学习新课做准备。)
二、新课讲解
1.异分母分数相加减
师:同学们,你们叠过纸花吗?请看这两幅漂亮的纸花图,你们知道它们是怎么叠的吗?可以动手试一试。(演示课件“漂亮的纸花”)
让学生自由活动,尝试着叠纸花,在这个过程中提示学生注意到每个同学用的纸张的数量不同。
师:在叠纸花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同学用的纸的数量都不一样,我们看课本上的那幅图,在一次叠纸花的游戏中,丫丫用了张纸,红红用了张纸,他俩一共用了多少张纸呢?列式算一算。
生:用就可以算出来。
师:这个式子改怎么算呢?想一想。
生:只要把两个分数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就可以相加了。
师:你回答的非常好,同学们用通分的方法自己在纸上算一算。
学生算完后,找学生回答计算结果。
生:(张)
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一共用了张纸。那红红比丫丫多用了多少张纸呢?谁来说一说。
生:红红用了张纸,丫丫用了张纸,用即可。
师:对了,这是分数的减法运算,下面同学们根据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
待学生计算完后,找学生回答计算过程。
生:。
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就是: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计算。
(设计意图:首先通过叠纸花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此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中学习数学知识。)
2.异分母分数连加
师:学习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我们进一步来看分数连加的问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破坏环境的后果吗?你们知道土地沙漠化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吗?请看大屏幕,这些都是土地沙漠化的后果,“退耕还林”工程是我们国家大力提倡的工程。(演示课件“退耕还林”工程)
某市实施三年“退耕还林”工程,第一年完成了计划的,第二年完成了计划的,第三年完成了计划的。三年共完成了计划的几分之几?
先让学生自己做,能用几种方法解就写出几种方法,学生做完后,相互交流,然后找学生回答自己的做法。
生:我计算的结果是。
师:你是怎样算的呢?生:方法一:方法二:=====
师:由上面的计算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三年一共完成了计划的,完成了计划的是什么意思呢?
生:在这个题中,是把整个计划看作单位“1”,每年完成一部分,三年一共完成了,就是说三年超额完成了任务。
师:这个学生回答的很好,他对分数意义的认识很深刻。
总结:在分数的连加运算中,整数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运算。
(设计意图:通过“退耕还林”的问题,一方面让学生复习巩固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明确通分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分数连加;并且在两种解法的计算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整数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运算。)
课堂练习
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整数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运算。)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总结一下。
五、课后作业
课本P89练一练第1、2、3、4题
板书设计:
课题:分数的加减法(一)
(张)(张)
答:他俩一共用了张纸。答:红红比丫丫多用了张纸.

(张)(张)
答:三年一共完成了计划的。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