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断题在初中化学试题中颇为常见,是中考的热点、经典题型。下面小编整理了中考化学推断题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推断题常见方程式
(1)纯碱制烧碱。
(2)湿法炼铜。
(3)C还原氧化铁、CO还原氧化铁、H2还原氧化铁的反应。
(4)C还原氧化铜、CO还原氧化铜、H2还原氧化铜的反应。
(5)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
(6)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
(7)氧化铜、氧化铁分别和硫酸、盐酸反应。
(8)二氧化碳分别和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反应。
(9)铁、铝分别和硫酸、盐酸反应。
(10)甲烷、铁的燃烧反应。
(11)氯化钠、盐酸分别和硝酸银反应。
(12)硫酸铜和氯化钡反应。
物质的用途
(1)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NaCl、CH3COOH。
(2)胃酸的主要成分:HCl。
(3)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Al(OH)3、NaHCO3。
(4)发酵粉主要成分:NaHCO3。
(5)常用的建筑材料:CaCO3、Ca(OH)2。
(6)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Ca(OH)2。
(7)食品干燥剂:生石灰(CaO)、Fe粉。
(8)常用的食品脱氧剂:Fe粉。
(9)波尔多液:Ca(OH)2和CuSO4。
常见推断题类型
1.叙述式推断题
例: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有硫酸钠、碳酸钠、硝酸钾、氯化铁、氢氧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小红同学通过实验确定其成分:(1)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足量的水中,振荡并静置后,上层清液为无色,同时得到白色沉淀。(2)过滤,加足量稀盐酸于白色沉淀中,沉淀完全溶解,并产生气泡。请推断该粉末中一定含有、不含有及可能含有的物质。
顺利解答这类题的突破口是抓住特征现象,如溶液的特殊颜色、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实验的特征现象等,进而推导出物质一定存在或一定不存在的判断,最后再返题验证,直至得出正确结论。
2.表格型推断题
例:现有A、B、C、D四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它们分别是稀HCl、BaCl2溶液、KNO3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种,为鉴别出各物质,分别取样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示有气体生成,“↓”表示有沉淀生成,“-”表示无明显现象或不反应)。
回答:C中溶质的化学式,A和B反应、B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
解决此类问题就要用到穷举法,把已知的物质两两混合,现象全都列举出来,再与题目信息对比,问题就迎刃而解。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