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名词解释
1、 财务报表分析 :是以企业基本活动为对象、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信息来源、以分析和综合为主要方法的系统认识企业的过程,其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和预测未来,以帮助报表使用人改善决策。
2、 筹资活动 :是指筹集企业投资和经营所需要的资金,包括发行股票和债券、取得借款,以及利用内部积累资金等。
3、 投资活动 :是指将所筹集到的资金分配于资产项目,包括购置各种长期资产和流动资产。投资是企业基本活动中最重要的部分。
4、 经营活动 :是在必要的筹资和投资前提下,运用资产赚取收益的活动,它至少包括研究与开发、采购、生产、销售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五项活动。经营活动是企业收益的主要来源。
5、 会计政策 :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所采纳的集体会计处理方法。
6、 会计估计 :是指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
7、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偿债能力 :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报表报出日之间发生或存在的事项。有两种事项要作特殊处理: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
8、 营运资本 :是指流动资产总额减流动负债总额后的剩余部分,也称净营运资本,它意味着企业的流动资产在偿还全部流动负债后还有多少剩余。
9、 速动资产 :是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后的数额,速动比率的内涵是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元速动资产作保障。
10、 速动比率 :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速动比率的内涵是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元速动资产作保障。速动比率的计算公式为: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
11、 现金比率 :是现金类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现金类资产是指货币资金和短期投资净额。这两项资产的特点是随时可以变现。现金比率的计算公式如下:现金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净额)÷流动负债,反映企业的即时付现能力,就是随时可以还债的能力。
12、 长期偿债能力 :是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现金保障程度。
13、 资本结构 :是指企业各种长期筹资来源的构成和比例关系。长期资本来源,主要是指权益筹资和长期债务。
14、 资产负债率 :是全部负债总额除以全部资产总额的百分比,也就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例关系,也称之为债务比率。
15、 产权比率 :是负债总额与股东权益总额之间的比率,也称之为债务股权比率。它也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的指标之一。
16、 有形净值债务率 :是企业负债总额与有形净值的百分比。
17、 经营周期以主营业务收入为基础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加上以主营业务收入为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
18、 总资产周转率 :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它说明企业的总资产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周转的次数。
19、 流动资产周转率 :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与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即企业流动资产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周转的次数。
20、 固定资产周转率 :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与固定资产平均净值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固定资产周转状况,衡量固定资产运用效率的指标。
21、 应收帐款周转率 :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值,它意味着企业的应收账款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周转的次数。
22、 存货周转率 :是反映企业存货运用效率的指标。表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周转次数。
23、 营业利润率 :指企业营业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该指标用于衡量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净获利能力。
24、 销售毛利率 :指销售毛利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表示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获取的毛利额。
25、 经营杠杆 :是对销售量变动和营业利润之间变动关系的描述。
26、 总资产收益率 :也称总资产报酬率,是企业一定期限内实现的收益额与该时期企业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资产综合利用效果的指标,也是衡量企业总资产获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27、 资本结构 :长期资本占用额由两部分所组成,一是长期负债,一是所有者权益。这两者的构成数量直接决定着长期资本数额的多少,这两者的构成比率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财务现象——资本结构。
28、 中期报告 :是指不满一个会计年度的会计报告,通常包括半年报、季报、月报等,它们是正式会计报告的附加信息来源,主要提供分阶段的详细会计信息。
29、 财务杠杆 :当企业资金总额和资本结构既定,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总额也不变时,随着息税前利润的增长,单位利润所分担的利息费用相应减少,从而导致权益资金利润率的增长速度将超过息税前利润的增长速度,亦即给投资者收益带来更大幅度的提高,这种借入资金对投资者收益的影响,称为财务杠杆。
30、 净资产收益率 :亦称所有者权益报酬率,是企业利润净额与平均所有者权益之比。该指标是表明企业所有者权益所获得收益的指标。
31、 财务杠杆系数 :就是指息税前利润增长所引起的每股盈余增长的幅度。反映了企业的负债经营能否提高企业的普通股的每股盈余。
32、 每股收益 :是企业净收益与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的比率。它反映了某会计年度内企业平均每股普通股获得的收益,用于评价普通股持有者获得报酬的程度。因此只有普通股才计算每股收益。
33、 市盈率 :是市价与每股盈余比率的简称,也可以称为本益比,它是指普通股每股市价与普通股每股收益的比率。
34、 市净率 :是普通股每股市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例关系。
35、 每股净资产 :是指股东权益总额减去优先股权益后的余额,与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的比值,也称为每股账面价值。
36、 现金流量表 :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内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信息的报表。
37、 现金 :是指企业的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包括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38、 现金流量 :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数量。
39、 财务弹性 :是指企业自身产生的现金与现金需求之间的适合程度。反映财务弹性的财务比率主要有现金流量适合率、现金满足投资比率和现金股利保障倍数。
40、 自由现金流量 :是支付了有价值的投资需求后能向股东和债权人派发的现金总量。
自由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资产投资支出
41、 机会成本 :是投资者由于持有而放弃的、在其他风险相当相当于的股票和债券上的投资所得逾期带来的回报。
42、 经济增加值:是指企业收入扣除所有成本(包括股东权益的成本)后的剩余收益,在数量上它等于息前税后营业收益再减去债务和股权的成本。经济增加值=息前税后经营收益-使用的全部资金×资本成本率或者:=税后经营收益-使用的股权资金×股权成本率经济增加值是资本在特定时期内创造的收益,或者称为剩余收益。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