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会政策法规循环内的各环节不断从外界获取信息和能量,不断适应新变化和环境,在不平衡中求得平衡。这体现了社会政策法规的:(B )
A. 系统性循环特点
B. 开放性循环特点
C. 周期性循环特点
D. 发展性循环特点
2. 社会政策法规执行的过程中出现的“各取所需,断章取义”的现象是由于:( B)
A. 协调机制不够健全
B. 控制机构不够健全
C. 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D. 民主决策机制不够健全
3. 以均衡程度来划分社会政策法规周期波动,周期波动可分为( C)种形态。
A. 3
B. 4
C. 5
D. 6
4. 社会政策法规不适应新的形势,效力明显减弱,需要改变时,应该:( C )
A. 先破后立
B. 边立边破
C. 先立后破
D. 只立不破
5. 关于定量分析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 有助于信息条理化、专门化
B. 相比其他方法更客观、准确和严密
C. 是一种静态的方法
D. 可以取代效用分析方法
6. 模拟决策法分为( B )个阶段。
A. 2
B. 3
C. 4
D. 5
7. 下列不属于德尔斐法特点的是:( D )
A. 匿名性
B. 决策结果的统计特性
C. 信息反馈保持独立性
D. 具备深刻的理论逻辑论证
8. 关于集团头脑风暴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A. 能够发挥专家的微观智能效应的作用
B. 易出现屈服于权威或少数服从多数的情况
C. 此法提供的信息量大大高于个人头脑风暴法
D. 此法有助于专家们交换意见
9. “大中取小”的预测法属于:( B )
A. 确定型预测法
B. 非确定型预测法
C. 决策树预测法
D. 逻辑预测法
10. “于无声处听惊雷”,属于:(D )
A. 信息类比预测法
B. 信息分析综合预测法
C. 信息推导预测法
D. 信息透视预测法
11. 某社会政策与法规处于其正效力递减的时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C )
A. 此社会政策与法规已经开始老化
B. 此社会政策法规对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变小
C. 这个递减期是对此社会政策法规效力运行规律的破坏
D. 进入递减期是此社会政策法规效力运动的必然结果
12. 社会政策与法规循环运行优劣的主要判断标准是:( C)
A. 社会政策与法规循环运行的前后承接顺畅与否
B. 社会政策与法规循环运行的效率高低
C. 社会政策与法规的效益高低
D. 社会政策与法规的运行过程的顺利程度
13. 社会政策与法规运行中最基本的规律是:( B )
A. 社会发展规律
B. 社会政策与法规效力规律
C. 社会政策与法规周期规律
D. 社会政策与法规效益规律
14. 社会政策与法规的每一个新循环都不是上一次循环的简单重复,这体现了社会政策法 规循环运行的( B )特点。
A. 周期性循环
B. 进化性循环
C. 开放性循环
D. 后继性循环
15. 关于社会政策与法规的效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 正效力向负效力转变是客观存在的
B. 正效力向负效力转变的原因之一是客观事物的变易性
C. 社会政策与法规本身内在的规定性可以引起正效力向负效力的转变
D. 正效力向负效力的转变不可预防
16. 社会政策与法规效力的运动过程分为( B )个阶段。
A. 2
B. 3
C. 4
D. 5
17. 关于社会政策与法规的效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A. 此效力是客观的
B. 此效力跟社会政策法规预期效力有所区别
C. 此效力是社会政策与法规制定的落脚点和归宿点
D. 此效力等同于法律上效力范围的概念
18. 社会政策与法规的系统分析过程包括( D)个环节。
A. 2
B. 3
C. 4
D. 5
19. 社会政策与法规最基本的分析方法是:( C )
A. 定量分析法
B. 价值分析法
C. 系统分析法
D. 定性分析法
20. 关于专家决策法和德尔斐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两者都属于定量分析
B. 两者都属于定性分析
C. 前者属于定性分析,后者属于定量分析
D. 前者属于定量分析,后者属于定性分析
21. 社会政策法规预测包括( C)个步骤
A. 3
B. 4
C. 5
D. 6
22. “心有灵犀一点通”,体现的是非逻辑决策方法中的:( C )
A. 机遇偶得
B. 直觉判断
C. 灵感顿悟
D. 柳暗花明
23. “于平凡处见奇伟”,体现的是社会政策法规的:(A )
A. 信息透视预测法
B. 信息类比预测法
C. 信息分析综合预测法
D. 信息推导预测法
24. 甲事物现在的发展过程和状况与乙过去一定阶段的发展过程和状况类似,我们可以根 据乙后来的发展过程和状况来预测甲未来的发展过程和状况。这运用的是:(B )
A. 连续性原理
B. 类比性原理
C. 可知性原理
D. 系统性原理
二、多项选择题
1. 社会政策与法规的促进功能主要体现在(ABD )
A. 创造条件
B. 破旧促新
C. 提升效率
D. 提供保护
2. 社会政策与法规议程的议决主体一般是( ABCD )
A. 立法机关
B. 司法机关
C. 政府
D. 政策部门
3. 公共政策的制定主体包括(AB )
A. 政党
B. 政府
C. 社会团体
D. 利益集团
4. 对公共政策进行纵向分类,包括(ABC )
A. 元政策
B. 基本政策
C. 方面政策
D. 政治政策
5. 国际社会政策与法规发展的经典模式有(ABC )
A. 瑞典模式
B. 欧盟模式
C. 东亚模式
D. 北欧模式
6.关于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区别,说法正确的是( ABCD)
A. 制定主体不同
B. 制定程序不同
C. 表现形式不同
D. 稳定性不同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